第四十六章 从井下到笔端的沉浮人生03
作品名称: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 作者:爱好者快乐 发布时间:2025-03-24 08:37:18 字数:3002
张朗家位于十里坪煤矿医院对面的龙爪山上,就在十里坪煤矿机关办公楼的后面,距离很近,步行上山大约只需十分钟。一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交流着最近矿区里发生的新鲜事。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仿佛是他们并肩奋斗的生动剪影。
到达张朗家时,只见张朗的妻子宋丽丽正在厨房忙碌地做饭。张朗的儿子张鹏,今年十岁,在十里坪煤矿小学读四年级,此时已放学回家,正在客厅玩耍。看到张朗和谷泓喜进来,他高兴地喊道:“古叔叔好!”随后又自顾自地玩了起来。
张朗的妻子宋丽丽在行政科总务组工作,她与张朗是中学同学,两人感情深厚,恰似两棵相互依偎的连理枝。宋丽丽中学毕业后考入市电大财会班,毕业后通过招干考试,在十里坪煤矿行政科担任出纳员。她性格温柔、贤惠善良,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仿佛是家中的温暖港湾,让张朗和儿子在疲惫时能找到安心的归宿。
不一会儿,宋丽丽便做好了饭菜。她把谷泓喜带来的卤菜切好端上桌,还精心烹制了几道张朗和谷泓喜爱吃的家常菜。张朗从柜子里拿出一瓶董公酒,对谷泓喜说:“今天咱俩喝一杯。”谷泓喜说:“你不是说一会要去一采区吗,还喝酒?”
张朗笑着说:“不着急,咱们晚上十一点以后去,少喝一点没事。”谷泓喜知道张朗平时就爱喝点酒,便说:“那我就陪你少喝一点,今天每人就喝二两。”
张朗一边给谷泓喜倒酒,一边说:“你到宣传部也有一年了,得让领导看到你的价值,在宣传工作上展现出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现在全矿都在大干开门红,一采区是重中之重,你得密切跟进那边的情况。我听说这几天一采区的几位领导干部天天坚守在区里,连家都顾不上回。今晚你带上宣传部的摄像机,咱们去抓拍他们为开门红努力工作的场景。”
谷泓喜听后,眼睛一亮,连声称这是个好主意。两人交谈时,张朗的妻子宋丽丽和儿子张鹏已吃完饭,去了里屋。他们仍坐在饭桌前,一边喝酒,一边讨论,越说越兴奋,那些话语仿佛是跳跃的音符,奏响了新闻创作的前奏。
这时,墙上的挂钟“铛铛”敲了十下。张朗对谷泓喜说:“走,你去宣传部拿摄像机。”从张朗家出来,两人顺着山路向矿宣传部走去。夜晚的矿区格外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这份寂静,仿佛是夜的守护者在轻声提醒。
谷泓喜取来摄像机后,来到机关门前汽车站。从十里坪煤矿机关到一采区没有公交车,白天有跑面的私家车,一元钱就能到。可现在天色已晚,面的车早已不见踪影,只有跑摩托车的。到一采区需要三元钱,正巧有张朗认识的人在揽客。看到张朗和谷泓喜走来,那人主动打招呼:“张哥,去哪里,我拉你去。”
张朗正走着,眼角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原来是他们单位的同事王志强,大家都习惯喊他“王老二”。王志强的生活并不轻松,妻子没有工作,一家人的生计全落在他一人肩上。为了多挣些钱补贴家用,他咬咬牙,花钱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下了班,别人都在休息放松,他却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拉点小活儿,只为给家里多添点收入。
张朗和谷泓喜此刻也没心思讲价钱,径直走到王志强身旁,上了他的摩托车。张朗开口说道:“到一采区。”王志强应了一声,发动车子,摩托车便向着一采区疾驰而去。一路上,风呼呼地吹过脸颊,街道两旁的路灯快速向后退去。
没过多久,他们就来到了一采区办公楼前。谷泓喜从口袋里掏出五元钱递给王志强,王志强熟练地从衣袋里掏出两张一元的钱找给谷泓喜,还满脸感激地对张朗说:“谢谢张哥!”随后,骑着摩托车潇洒地离开了,只留下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
张朗和谷泓喜整理了一下衣物,便朝着一采区党总支书记办公室走去。他们一走进办公室,只见一采区党总支书记仇书海连忙从办公桌后站起身来,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一边招呼着:“这么晚了,您们怎么来了?快请进。”谷泓喜和张朗走进办公室才发现,里面不仅有一采区党总支书记仇书海,经营区长汤海军和工会主席迟玉明也在。
通过一采区党总支书记仇书海的介绍,他们才知道区长铁明勇和生产区长谢天亮正在井下带班。零点班是一采区党总支书记仇书海和经营区长汤海军负责。谷泓喜和张朗一边采访,一边熟练地录着像。工会主席迟玉明家就住在一采区片区,今年已经五十三岁了,再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平日里他白班和安全区长带班,今天在家里没什么事,就早早地来到了矿上。
聊到一半,一采区党总支书记仇书海突然说道:“就别在我们这儿了,今天我们区团总支正组织青年突击队在机整队厂房抢修井下急需的设备,您们去那儿看看,肯定能挖到好素材。”
于是,谷泓喜和张朗在一采区党总支书记仇书海的带领下,来到了机整队厂。一到那儿,就看到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劳动的乐章。随后,谷泓喜和张朗又对一采区团总支书记胡高云和几名青年团员进行了深入采访。
采访完青年团员后,他们又回到了区书记办公室。一采区党总支书记仇书海一脸歉意地说:“我马上和汤区长要下井了,一会儿区长铁明勇就升井了,你们采访一下铁区长吧,我就不陪着你们了。”
接着又转头对迟玉明说道:“老迟,你先陪好咱们宣传部的记者们。”说完,便转身去更衣室换衣服了。
谷泓喜和张朗在区工会老迟的办公室等了大概一个小时,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采区区长老铁洪亮的声音:“小谷呀,你们也够辛苦的了,都后半夜了,还来我们这里。”谷泓喜连忙回应道:“铁区长,我们哪有你们辛苦呀,全矿四个采煤区,你们的产量就占了全矿的三分之一还要多,你们才是真辛苦。”
说着,谷泓喜和张朗站起身,来到铁区长的办公室,一采区工会主席老迟也跟了过来。等到采访完铁区长,已经是下半夜三点钟了。铁区长关切地说:“你们要不就别走了,住在我们这里。”谷泓喜和张朗婉拒道:“不了,我们还是回去。”铁区长点点头说:“那好吧,那我就不陪你们了。老迟,你去值班室,让司机小甘把他们送回矿里去。”
其实像这样的事情,一年中谷泓喜和张朗一起,要干上十几次。他们不仅在矿里宣传工作上创意十足、特点鲜明,搞得有声有色,在对外宣传方面更是成绩斐然。在他们合作的近两年时间里,他们采写的新闻作品,尤其是人物小通讯稿件频频见报,先后在《金鼎矿工报》《金江日报》《四川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上发表了一百多篇。他们采写的《干出名堂上北京》《“班组天地”催我上进》等新闻作品还被《人民日报》《工人日报》采用。他们两人的名字在整个金鼎矿区声名远扬,连续多年被《金江日报》《四川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自从查国庆担任十里坪煤矿宣传部部长以来,十里坪煤矿的宣传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新闻宣传工作在全局连续五年获得第一名。看到这些成绩,身为矿宣传部长的查国庆自然十分高兴。这五年里,宣传部在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多次受到矿党委和矿务局宣传部领导的表扬和称赞。
这天下午,忙完了一天工作的查国庆,决定去党委副书记乔忠林那里汇报一下近期宣传部的工作情况,顺便也把他准备将张朗从开拓区调到十里坪煤矿宣传部来的想法向主管宣传部的矿党委副书记乔忠林汇报一下。
走进乔忠林的办公室,查国庆看到乔忠林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今天的报纸。查国庆和乔忠林不仅工作上配合默契,私人关系也很融洽。他们俩人原来都是采煤工出身,后来又一起从事团的工作,查国庆是一采区团总支书记,而乔忠林则是二采区的团总支书记。当年,他们都带领着各自的青年突击队,轰轰烈烈地开展原煤生产竞赛活动,每次在金鼎矿务局的比赛中都能获得前两名。后来,乔忠林当上了十里坪煤矿团委书记,查国庆也调到十里坪煤矿的团委,担任团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