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第四十四章 从井下到笔端的沉浮人生01

第四十四章 从井下到笔端的沉浮人生01

作品名称: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      作者:爱好者快乐      发布时间:2025-03-23 10:13:53      字数:3101

  在岁月与煤尘交织的广袤天地间,十里坪煤矿宛如一座被黑色宝藏环绕的钢铁堡垒,傲然矗立。它承载着无数人的热血梦想,也见证了数不清的奋斗与汗水。而张朗,这个被大伙亲切唤作“蟑螂”的年轻人,便在这片土地上,开启了属于他的跌宕人生旅程。
  张朗初入职场时,不过是个青涩懵懂的毛头小伙。他的父亲,张科长,在十里坪煤矿培训科任职,是矿里颇受敬重的人物,恰似一棵苍劲的青松扎根在这片煤矿土地上。身材魁梧的他,脊背永远挺得笔直,仿佛是被岁月校准过的标尺,自带威严气场。那饱经岁月雕琢的脸庞,刻满了生活的痕迹,一道道皱纹犹如矿区蜿蜒的巷道,藏着他在煤矿打拼多年的故事。
  他的头发已微微泛白,却依旧根根直立,恰似冬日里傲雪的枯草,彰显着他那坚毅不拔的性格。一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睛,好似夜空中闪烁的寒星,仿佛能看穿一切,让人不敢轻易直视。按常理,凭借这层关系,张朗本可轻松在地面寻得一份安稳差事。然而,他的父亲是个坚守原则的老党员,心中的天平始终倾向公平正义,就像一座精准的天平,绝不允许有丝毫的偏差。初来煤矿的张朗,满心不情愿地成为了开拓区的一名掘进工。井下环境阴暗潮湿,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他苦不堪言,他多次向父亲诉苦,软磨硬泡,希望父亲能利用关系把自己调到地面工作。
  每次张朗提及此事,父亲总是停下手中的动作,把手中的茶杯轻轻放下,表情瞬间变得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好似一座巍峨的山峰,不可撼动。他眉头微微皱起,那皱纹如同老树的年轮,承载着生活的厚重,语气沉稳却又斩钉截铁地说:“人家工人的孩子能在井下干,我的儿子凭什么不行?”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屋子里回荡,仿佛敲响的洪钟,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张朗所有的抱怨都被堵了回去。张朗若是继续哀求,父亲便会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好似敲在地面上的鼓点。一边走,一边语重心长地教育张朗:“孩子,在这世上,公平二字比什么都重要。我不能因为自己有点权力,就给你开后门。你得靠自己的本事去赢得机会,这样以后的路才能走得踏实。”
  他的眼神中既有对儿子的疼爱,又有对原则的坚守,就像暖阳与坚冰并存,让张朗能真切感受到他内心的纠结与坚持。不管张朗如何哭诉,父亲都不为所动,恰似一座巍峨屹立的高山,牢牢坚守着自己的底线。无奈之下,张朗只能咬着牙,在那狭小逼仄、潮湿阴冷的巷道里,日复一日地挥动着沉重的工具,开启了漫长的井下生涯。
  在井下的日子里,张朗从最初的极度不适应,到逐渐学会在黑暗中寻找希望的曙光。他的双手磨出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老茧,肩膀也被沉重的工具压得微微下塌,但他的眼神却愈发坚毅。就这样,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他在井下默默耕耘了六年,从一名普通的掘进工,一步步成长为开拓区的班长。
  张朗刚成为开拓区掘进工的时候,那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清晨,天边还未泛起鱼肚白,他就得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简单洗漱后,匆匆赶往矿上。走进更衣室,换上那厚重且散发着汗酸味的工作服,戴上冰冷坚硬的安全帽,再背上沉甸甸的工具包,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几分不情愿,但又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
  下井的路,是一条黑暗且漫长的通道。他和工友们一起,乘坐着那哐当作响的罐笼,缓缓向地底深处进发。罐笼内,昏暗的灯光闪烁不定,四周弥漫着潮湿的气息,混合着机油味和煤尘,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张朗紧紧抓住扶手,听着罐笼下降时发出的刺耳声音,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偷偷打量着周围的工友,他们脸上带着习以为常的神情,有的在低声交谈,有的闭目养神,仿佛这一切都再平常不过,可对于初来乍到的张朗来说,每一秒都是煎熬。
  终于,罐笼到达了井底。踏出罐笼的那一刻,一股更浓烈的煤尘味扑面而来,张朗忍不住咳嗽了几声。井下的巷道狭窄而低矮,头顶的矿灯只能照亮眼前一小片区域,脚下的路崎岖不平,稍有不慎就会摔倒。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工友们前行,耳边是机器的轰鸣声和远处传来的隐约爆炸声,那是其他工作面在进行爆破作业。这声音让张朗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紧紧握着手中的工具,仿佛那是他唯一的依靠。
  到达掘进工作面后,张朗正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任务是操作风镐,将坚硬的煤壁一点点破碎。风镐启动时,剧烈的震动从手臂传遍全身,没一会儿,他的胳膊就开始酸痛不已。但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一旦停下,就会影响整个工作进度。煤尘不断地扬起,钻进他的口鼻,他只能不停地用手擦拭着眼睛,防止被煤尘迷住。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与煤尘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泥垢。在井下工作,危险无处不在。
  有一次,张朗正在专心工作,突然听到头顶传来一阵“咔咔”的声音。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见一块巨大的煤块正从顶板缓缓松动。他惊恐地大喊:“不好,要冒顶了!”工友们听到呼喊,迅速四散躲避。张朗拼命地向安全地带跑去,身后是煤块掉落的巨大声响和扬起的滚滚烟尘。等他终于停下脚步,才发现自己的双腿在不停地颤抖,心脏也跳得几乎要冲出嗓子眼。这次经历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井下工作的危险,也让他对这份工作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然而,生活的压力让他不得不继续坚持。在井下的日子里,他学会了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如何与工友们相互扶持。他们一起在黑暗中劳作,一起分享着微薄的午餐,一起在休息时谈论着家人和对未来的憧憬。渐渐地,张朗适应了井下的工作,他的技术越来越熟练,也从一个新手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掘进工。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朗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坚韧,成为了开拓区的一名班长。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更重了,不仅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还要确保每一位工友的生命安全。
  每次下井前,他都会仔细检查工友们的装备,反复叮嘱安全注意事项。在工作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带领着工友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尽管井下的工作依然艰苦,但他的心中多了一份坚定和自豪,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付出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整个家庭和这片养育他的土地。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那是张朗在井下工作的第六个年头,一个看似平常却又惊心动魄的日子。那天,张朗如往常一样,带领工人们乘坐斜井绞车入井。矿井中弥漫着刺鼻的潮湿气息,昏暗的灯光在幽深的巷道里摇曳闪烁,仿佛风中残烛,随时都会熄灭。绞车缓缓下降,工人们有说有笑,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悄然逼近。
  突然,绞车发出一阵尖锐刺耳的声响,犹如一头受伤的野兽在痛苦咆哮,瞬间失去控制,如脱缰的野马般疯狂地向井下冲去。巷道里的横栏好似锋利的刀刃,无情地将绞车顶盖削落,碎片四处飞溅。张朗只觉眼前一黑,安全帽被瞬间击飞,胳膊也被尖锐的金属划破,鲜血汩汩直流。他拼命地抓住身边的栏杆,试图稳住身体,可巨大的冲击力还是将他重重地摔倒在地。
  不知过了多久,张朗在一片嘈杂声中缓缓苏醒。他发现自己躺在矿务局总院的病床上,全身疼痛难忍,仿佛被无数根钢针同时穿刺。事故发生时的恐怖场景在他脑海中不断重现,失控的绞车、飞溅的碎片、工人们惊恐的眼神,让他心有余悸。在病床上的这半年,张朗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煎熬。他的伤口愈合得极为缓慢,每一次轻微的挪动,都伴随着钻心的剧痛。但更让他难以释怀的是,他对井下工作产生了深深的恐惧。他明白,自己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毫无畏惧地走进那黑暗的矿井。
  出院后,张朗无论如何也不愿再下井。父亲看着儿子憔悴的面容和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无奈与心疼。他坐在张朗床边,轻轻握住儿子的手,那双手粗糙而有力,犹如久经打磨的老树皮,曾经给予张朗无数力量与安全感。这一次,他的手微微颤抖着,眼神中满是慈爱与担忧,好似春日里温柔的风,又带着冬日里的牵挂。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孩子,我知道你受苦了,井下的工作确实危险又辛苦。既然你实在不想回去,我就帮你想想办法。”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