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第三十五章 矿区玫瑰01

第三十五章 矿区玫瑰01

作品名称:由矿山编辑部引出来的故事      作者:爱好者快乐      发布时间:2025-03-22 08:07:51      字数:3261

  1989年,四川一本颇具影响力的杂志,精心筹备了一场盛大的“四川省十大巴蜀小姐”评选赛事。消息一经传出,全省各地的年轻女性纷纷踊跃参与,竞争异常激烈。最终,来自十里坪煤矿矿灯房的女工李晓丽,凭借其独特的气质和出众的容貌,成功摘得桂冠。这一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十里坪煤矿乃至整个金鼎矿务局激起了千层浪。毕竟,在众人的固有认知里,一位整日与矿灯为伴的普通女工,竟能在如此高规格的选美赛事中脱颖而出,实在是一件超乎想象的事情。而李晓丽能够登上杂志封面,获此殊荣,说起来颇具戏剧性,一切都源于一次偶然的抓拍。
  五一节前夕,金鼎矿务局的记者肩负着宣传劳模事迹的重任,前往十里坪煤矿,深度采访市劳模、机电科矿灯房老班长王贤德。在采访过程中,矿工报的摄影记者李大忠,目光被一群忙碌的女工所吸引。只见她们动作娴熟,有条不紊地为即将下井的矿工们发放矿灯。那一刻,忙碌的身影、专注的神情,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李大忠凭借着职业本能,迅速按下快门,“咔嚓、咔嚓”几声,将这一瞬间定格。他当时并未料到,这些照片中的一张,会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不久之后,省里一家杂志与相关部门联合发起了“四川十大巴蜀小姐”评选活动。李大忠在整理照片时,目光落在了李晓丽的那张照片上。照片里的李晓丽,身着朴素的工作服,虽未施粉黛,但眼神清澈明亮,面容姣好,浑身散发着一种质朴而自然的美。李大忠心中一动,觉得这张照片极具感染力,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其投了出去。在评选过程中,李晓丽的照片如同一匹黑马,在众多参赛作品中崭露头角。经过群众一轮又一轮的投票评选,她最终凭借超高的人气和独特的魅力,成功当选四川十大巴蜀小姐,登上了杂志封面。李晓丽的丈夫伍玉安,当时刚刚踏入办公室秘书岗位,还不满一个月。一天,办公室的勤务员小郭,手里挥舞着一本杂志,满脸兴奋地冲进办公室,大声说道:“伍秘书,你可真是好福气啊,娶了个大美人!你家晓丽都登上省里杂志啦,还是四川十大巴蜀小姐呢!”
  伍玉安接过杂志,看到封面上熟悉的面容,这才想起几个月前,李大忠曾和他提起过省里杂志举办评选活动的事情。那时李大忠问他:“你家晓丽参不参加评选?我帮你投个票呗。”伍玉安当时并未放在心上,只是随口应了句“投就投吧”,全然没想到妻子竟真的能在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
  李大忠、伍玉安和李晓丽三人是中学时期的同窗好友。李大忠在学生时代就展现出了对写作的浓厚兴趣和天赋,经常在校报上发表文章。高中毕业后,他顺利考入一所师范学校。在大学期间,他依旧笔耕不辍,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矿区的一所学校任教。然而,他对写作的热爱从未减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撰写的一篇关于矿区生活的文章,引起了矿务局报社编辑的注意。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对矿区生活的深刻理解,他成功进入矿务局报社,成为了一名记者,开启了他全新的职业生涯。
  伍玉安的妻子李晓丽来自东北,她操着一口标准、悦耳的普通话,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吸引众人的目光。她的父亲是一位从东北阜新矿区远道而来的老工人,在矿机电科担任铁匠,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李铁匠”。李铁匠家中没有儿子,妻子一口气为他生下了六个女儿,李晓丽排行老五。李铁匠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饮酒,闲暇时,总喜欢小酌几杯,享受片刻的惬意;二是打鼓,他在东北老区时,就是远近闻名的打鼓高手。来到矿里后,每逢春节等重要节日举办活动,他总是当仁不让地成为鼓乐队的核心成员。
  春节,作为中国最为传统、最为隆重的节日,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回忆和期盼。尤其是孩子们,从进入腊月开始,便掰着手指头,满心欢喜地盼望着春节的到来。因为在春节,他们可以穿上崭新的衣服,戴上漂亮的帽子,手持香火,兴高采烈地燃放鞭炮,那是童年里最快乐的时光。
  每年临近春节,无论是宁静的乡村,还是热闹的厂矿,一进入腊月,便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敲锣打鼓声。各单位纷纷从基层选拔一批热爱文艺的职工,组建春节文艺表演队伍。这些队伍要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艰苦排练,从舞蹈动作到乐器演奏,从表情管理到团队配合,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春节期间,他们首先为本单位的职工家属献上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用精彩的节目传递节日的欢乐与祝福。之后,他们还会前往兄弟单位进行慰问演出,增进单位之间的情谊。甚至,一些优秀的队伍还会受邀前往市里参加汇演,向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拜年,展示矿区职工的精神风貌。为了让节目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的成绩,各单位可谓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
  党委积极动员,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行政部门慷慨出资,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工会精心组织,从节目策划到排练安排,事无巨细;全体职工热情参与,齐心协力,共同为一场精彩的文艺盛宴而努力。这样一场春节文娱活动,不仅是给全体职工家属送上的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更是激励大家努力工作、积极向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强大动力。
  十里坪煤矿的春节文艺宣传队那可是声名远扬,其秧歌高跷表演更是一绝。队伍中,机电科的李铁匠、行政科的赵少泉、罗冶,以及运输区的刘树武,他们作为鼓手,每一次击鼓都充满力量,鼓点强劲有力,节奏明快,仿佛在诉说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憧憬;行政科锅炉工李延福,扮演孙悟空,他自幼习武,有着扎实的武功功底。在表演中,金箍棒在他手中上下翻飞,耍得虎虎生风,动作行云流水,引得观众阵阵欢呼喝彩;机关食堂的聶大头、开拓区的董光林等敲锣手,锣声清脆响亮,与鼓声相互交织,营造出热烈的氛围;还有几位大小鈸敲击手,他们配合默契,轻重缓急把握得恰到好处,让整个鼓乐声更加丰富多彩;供应科的刘光辉、二区普德宝、运输区的张广义等喇叭匠,吹奏的唢呐声时而高亢激昂,如万马奔腾,时而婉转悠扬,似潺潺流水,为高跷秧歌队、舞狮队伴奏出美妙动人的音乐旋律。
  当“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的锣鼓声,以及“嘀啦嗒嘀啦嗒、嘀啦嘀啦嘀啦嗒”的喇叭声远远传来,人们就知道,热闹非凡的东北式大秧歌队即将登场。整个春节文艺队,以“十里坪煤矿春节文艺宣传队”的醒目横幅为先导,鼓乐队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紧随其后,他们的演奏气势磅礴,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接着是威风凛凛的狮子舞队,两只栩栩如生的狮子在舞狮人的操控下,时而跳跃嬉戏,时而摇头摆尾,仿佛真的从山林中走来,引得观众阵阵惊叹;然后是精彩纷呈的高跷秧歌队,这是整个队伍的核心亮点。高跷队以通风区副区长高庆海为总领队,还有两位男女分领队。
  总领队程光辉双手各持一面小红旗,犹如战场上的指挥官,精准地指挥着高跷队在表演中变幻出各种复杂而又精彩的队形。有时,男女两队交叉合并成一队,绕场缓缓行走一圈后,领队迅速反转,在队伍中灵活地交叉穿行,这一动作被形象地称为“编辫子”,其复杂程度和默契要求极高,却被队员们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得目不转睛;有时,两队并排站在场中心,然后整齐地左右分开,动作整齐划一,展现出强大的团队协作能力;有时,队伍走出优美的“8”字形状,路线蜿蜒曲折,充满艺术美感;有时,又走出寓意吉祥的盘肠形状,也就是中国结的模样,让人不禁为其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表演而赞叹不已。
  高跷队里,各种化妆后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首先是代表劳动人民的工农兵形象,他们昂首挺胸,展现出劳动者的坚韧与自豪;其后是本行业职工形象,真实地反映了矿区的工作场景和生活风貌;往后是神话故事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唐僧身披袈裟,手持禅杖,面容慈悲,仿佛在普度众生;孙悟空火眼金睛,手持金箍棒,动作敏捷矫健,尽显神通广大;猪八戒肩扛钉耙,大腹便便,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沙僧肩挑行李,任劳任怨,忠诚可靠。八仙过海的各路神仙也是各显神通,各执自己的法器,张阁老倒骑毛驴,那滑稽的模样引得观众笑声不断;还有阔大爷头戴瓜皮帽,身穿缎子马甲,一手举着鸟笼,一手拄着文明棍,不时地去挑逗傻柱子媳妇,傻柱子在一旁急得抓耳挠腮,无奈地吃醋,这生动有趣的场景,将生活的烟火气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沉浸其中,乐在其中。在秧歌队伍中,白蛇传的人物形象也一一精彩呈现。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