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灯火阑珊第十章求学之路
作品名称:山茶花之恋 作者:伊楠儿 发布时间:2012-11-21 21:49:09 字数:3929
第九章灯火阑珊
繁忙一天的楠儿也够累的了。此时她坐在镜子前托着腮发呆,而外面人声鼎沸,划拳的划拳,喝酒的喝酒,有的已经醉了,有的还在聊天。
朱伯荣今天高兴,他已经喝了很多酒,有点微醉的他,他把客人送走以后,剩下的是些比较远的亲戚,他们都安排好他们,醉的客人,他叫兄弟帮扶着进去睡觉,没有醉的,仍然在餐桌上你来我往地划拳。他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小孩在那里和自己的小舅子在划拳,也就不去搅和了,拉着自己的老婆去和岳父大家唠嗑起来。
两个老人坐在电视前看着电视,看着女婿和女儿进来,就招待他们两个坐在旁边。此时楠儿也进来了,坐在外婆的旁边。岳父看着显得有些疲倦的女婿说,“忙了一天了,还是早点休息,这些年你也不容易,把四个小孩拉扯大,办这场酒也应该花了不少钱。”
“花钱倒没有?主要是孩子懂得争气,最起码现在我也放心了,楠儿靠她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她也挺努力,也够坎坷,遭遇了两次落榜。说真的,这次要不是得到梁老师的熟人帮忙。她还和去年那样,录取通知书在半路就被截了。”
“到底是什么回事?”岳母问。
“楠儿两次高考,按理说是上线了,只是她的指标被别人占去了。都是些有钱的人买通了领导,才导致她高考落榜。去年高考落榜,她哭得死去活来,甚至绝食。我们没什么办法,穷人永远都是被人欺负,也没有人能帮得上忙。”朱伯荣回忆去年的情形说。
“她也熬过来,也为我们争了口气,这孩子命苦。”朱楠的外公说,“但她能吃苦,像她母亲,我是看着她长大的,自从她考上了初中离开我们。但我还是知道她是个挺倔强的孩子,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外公看着楠儿说。而小楠依偎在外婆的怀里笑眯眯的,眼瞳一眨一眨的。
“今年的情形也和去年一样,录取通知书迟迟不到。我们气愤了,说要亲自去局里一趟。然后到了局里,局里的领导说,你们去招生办那里咨询,我们不管招生的事。后来又去招生办,招生办的领导说,你们去招生的学校看看,是他们那里出了问题,我们已经签发了印章,签发后的录取通知书由学校的专门负责人发放录取通知书,不得已我又和梁老师去了一趟学校。要不梁老师认识学校的校长,我想今年楠儿的高考真的落空。为了这小妮子的事,我还特意花了五百多块买了一束玫瑰送给梁老师的女朋友,那晚梁老师的女朋友为了感谢我,还特意点了首她最爱唱的歌曲表达对我的谢意。”朱伯荣一边回忆一边描述。
那个年代,花五百块钱买一束真玫瑰,真的是罕见。而朱伯荣为了女儿的高考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代价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楠儿想不敢想像自己的父亲为了她,不惜一切代价专程去为自己争取了这次机会。她听了非常感动,那份感动只藏在心里。她没有表示出来,因为她知道父亲非常爱她,也不需要她的表示,父亲也非常理解她的性格。其二感动的是梁梁的帮忙才没让朱楠名落中山。可有一件事,楠儿听了不高兴,那就是刚才父亲讲到送花的事。她吃醋,不为别的,就是那玫瑰送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女朋友。他不是离婚了吗?怎么又蹦出一个女朋友。而他有女朋友的事,她竟然不知道。今天要不是父亲亲口说出来,她还被蒙在鼓里。
朱楠一边听父亲说一边暗想:好你个梁梁,想甩我。此时她没心思再听父亲说了,借故困了回房睡觉,然后溜了房间,把门顶了起来,连窗也关了。因为窗外太嘈杂,她只想一个静静地呆着,思考些问题。
而窗外,远处的山村早已沉浸在夜幕中,偶尔听到几声狗吠发出的声音,其余就是猜码声络绎不绝。再说朱伯荣的小舅子,酒量真够大,喝了一天酒的他,脸上不但不泛红,还帮他姐夫招待客人,他招待的客人不是别的,都是公斤级的领导和爱好喝酒或者喜欢划拳的人,他把他们搞得醉醺醺地滚回老家去了。也忙了一天的他,现在倒轮到自己的两个外甥来对付他。他也高兴,很久不见两个外甥了,他倒很乐意,他看着两兄弟说,“你们谁先来把舅舅搞醉,谁就是今晚的强者。”
老大看着老二,俩人你看我,我看你,然后老大说,“你先来摆平小舅,如果摆不平,就由我来。”说着坐在旁边倒酒,一小杯一小杯地装酒。而老二也是好酒之人,他听大哥的,先和小舅来几码。
“阿舅你好哦……同手来……”说着两人伸出手比划开来。
“外甥你好,琴手来……一锭粽……”朱楠的舅舅酒也上瘾,码也开来。
“七巧来……开齐手……”朱楠的弟弟也跟着高声喊叫。
寂静的山村久不久来几声欢笑声坠入不远处的夜幕中回旋,久久未散去。
已经冲凉好了的朱楠坐在书桌前翻开笔记本,这是一本崭新的笔记本,是他临走前送给她。她当时没来得及打开,此时她拿出来,小心翼翼地翻开,只见第一页上面粘贴着一朵白色的山茶花。这是楠儿送给梁梁的定情礼物。一个花季般的少女,把自己的未来寄托给一个已经离婚的男人,足见她的心不一般,她所想的已远远超过她的年龄。可是,它又出现在她的眼前。楠儿抚摸着花瓣,不由得黯然神伤。
他们到底有没有结果?楠儿也说不清楚,就连梁梁本身也说不清楚。因为他知道她很出色,N年后的她是否属于自己的,他也无法下定论,如果有缘的话,属于你的别人也抢不走。不是你的她也不会来。因此他考虑得比较周全,还是把它交还给她保管,他不想一位如花似玉般的她毁在他的手中。
朱楠看着山茶花,泪水在眼里打转。而花瓣下写着一行字:楠儿,原谅我暂时不能收你的珍贵的礼物,有缘会千里再来相会。落笔:梁梁。看着他刚劲有力的字迹,她忍不住流下滚烫的热泪。她知道他是爱她的,可又为何冒出一个女朋友来伤害她,她不忍心,她好恨他,恨他的无情,她抚摸那本笔记本,把它搂在怀里哭泣地进入梦乡,梦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徘徊在街头,忽远忽近……
第十章求学之路
十里长滩的一条乡村公路上,朱伯荣开着手扶拖拉机“嘟……嘟……嘟”地碾过坑坑洼洼满是灰尘的水泥路,而车上坐着朱楠,她戴着一顶花边间有红蓝色的草帽,满面笑容,容光焕发,一手护着行李袋。
不远处,李大嫂迎面走过来搭讪,“朱大哥,你们这是去赶集吧?”
“李婶,今儿个送楠儿去学校。学校要开学了,得提前两天送她去学校,熟悉一下环境。今天是圩日,您要不要搭个顺便车去赶集。”朱伯荣豁达开朗地说。
“不了,就不防碍您的时间,赶快去,趁早,要不太阳升高了可热了。”李大嫂挥着手催朱伯荣。
“对了,楠儿,恭喜你高中了,可不辜负您父亲的一番栽培,到学校好好学习,争取三好学生。你可是我们村第十位大学生,‘十’代表着完美,也是唯一的女大学生,是我们村的骄傲,我们也沾光呀。”五十几岁的李大嫂笑呵呵地说着。她这人平易近人,年纪比朱伯荣小。村里的红白喜事都找她帮忙,这次楠儿的入学酒也请了她,只是她有事出了一趟远门,没能及时赶回。但她心意好,办喜事那天,还特意叫家人封了五百块钱给楠儿做学费。
朱伯荣说什么也不敢收她的礼,可是被她骂了过狗血喷头。那天她特意打电话回来骂朱伯荣,“朱大哥,你这是折煞我的命,这是好事,村里人都知道你办这场喜事,花了不少钱。再说你平时帮了我们不少忙,我们帮点算什么,以后我们还有很多事得求你帮忙呢!”
朱伯荣是个知书达理的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是在那个年代,无法得到伸展。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风水,择日子,中西医学他都懂,只是出身在那个年代,全把他的才华给埋没了。
他博学多才,理想远大,可是到头来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响。
十里长滩上,印记着他的喜怒年华,从风沙滚滚的浪尖跌入谷底,又从旋涡里爆发涌向天空,这苦行在浪涛般风火的日子,每每回忆真让人心惊胆颤。回想当年呆在生产队抢工分的日子,一幕幕如春潮般滚滚而来。
可是这些再怎么苦也比不朱楠奶奶的那一代人,那一代人才懂得什么叫苦,那苦的滋味从朱楠奶奶的嘴里说出来,简直是故事中的故事,让人感动,让人流泪,让人哭泣,让人伤悲,让人怜惜,也更让人愤怒……我想那些做过插队的知青是最清楚那种苦日子的滋味。
想当年他们啃着发霉的馒头,喝着带有米糠的稀粥,他们和乡亲们一起睡土炕,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啃着窝窝头……
那日子回忆起来真的是纠心地痛,和朱楠这一代人所过的日子简直是差天共地,俗话说得好,‘一个天上人间,一个天下地狱’无法比呀!
“李婶和父亲一样走过了燎燃的青春岁月,走过了风雨披靡的人生,都是苦难赐给的恩赐,让我们品尝岁月长河这坛苦酒,尔后又赐给我们一坛女儿红,让人忧让人喜,醉过、迷茫过、然后睁开未睡醒的眼睛铁铮铮地看着山河、大地、乡村以及满山的山茶树,想到山上的山茶树,我们在那里奋斗过,挣扎过。说真的,父亲还真感谢那片山茶,没有它也许今天就没有你们……”朱伯荣满怀激情地说,他一边开着手扶,一边与楠儿聊起当年的事。
这事朱楠也听妈妈讲起过。忆当年,父亲与母亲是在插队时认识的,当时他们刚刚初中毕业,然后被分到队里干活。那时,他们为了不挨饿,争分夺秒地抢工分。
村支书说,“你们是下放在生产队的青年,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你们的付出就是把山上的黄土坡全给我种上山茶花,把荒山变成绿地,等待明年茶叶的大丰收。”那里他们早出晚归,吃的是粗茶淡饭,喝的是二两米粥,干的却是牛做的工种。
上十几万亩荒山,必需在半年内把它绿化完,而当时插队的知青只有二十来个。不说十几万,就几万亩地,让那些当年没吃过多少苦的知青犯难。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很多人在山坡上累倒,烙下重病。而朱楠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一个,得了血劳。好在碰到了朱伯荣懂点医学,要不现在她也许终身不孕,为了感谢他,她方才与他缘定终身。
朱楠一边听着,一边回过头看了看远处的山茶山,那郁郁葱葱的叶片忽远忽近,仿佛看到了父亲与母亲那缘定终身的场景,那份憧憬着浪漫色彩的山茶花之恋。她在想她的山茶花之恋何时开始,又何时有个圆满的结果。坐在车上的她望着远处的山茶树,目光迷茫一片……
车绕过十八弯的山路才来到镇上,朱楠在父亲的护送下,踏上了求学之路。他们坐上客车,几经周折,又坐上火车,峰回路转,穿州过省,花了两天一夜方才来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