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战友情>第五十三章 深圳打工,得遇贵人

第五十三章 深圳打工,得遇贵人

作品名称:战友情      作者:周世鼎      发布时间:2024-07-03 09:59:54      字数:3877

  赵军和小梅见儿子延喜到深圳打工决心已定,百般劝说无效,又见李虎金梁以及许多人都说青年人到深圳打工机会多多,前程可期,渐渐,他们原来的想法也动摇了,同意了儿子到深圳打工的决定。随后,他们一起帮助延喜收拾到深圳打工所需的衣物,又把家中仅存的五百元钱从银行提出来,全部交给了延喜。延喜于心不忍,又给父母亲留下一百元做家庭生活所用。一切准备就序,小梅又做了一顿延喜平常最喜欢吃的饭菜给他吃。想到李虎、金梁对延喜到深圳打工也很关心,又带着延喜分别到李虎家和金梁家辞行。两家人各送了一些礼物给延喜,又说了一些祝贺的话。周日,赵军、小梅一起帮延喜拿着背包,一直送到庆阳县汽车站,看着他坐上开往省城的汽车,又再三交代他下了汽车,转乘直达深圳的火车。
  延喜乘了一天一夜的车,几经转折终于来到深圳。他下了火车,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出车站,来到大街上,只见四面八方灯火辉煌,流光溢彩,仿佛来到另一个崭新世界。他从未见过如此繁华兴隆、现代化的城市,有些头脑发晕,眼睛昏花,一时辨不清方向,不知往哪里去。他挤出人群,在街道边站住脚步,以便定一定神,辨一辨方向,确定往哪里走。
  来之前他看过一些介绍深圳的资料,说深圳过去只是南海边上的一个小渔村,名不见经传。想不到改革开放短短几年,这个海滨小渔村就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一片红红火火,热气腾腾,到处是高楼大厦,张灯结彩,霓虹锦绣,到处是铁臂挥舞,建材堆积,工人忙碌,正在兴建的工程项目。大街上汽车如流,鸣笛穿梭,人头攒动,行色匆匆。他从行人杂乱无章的服色装束,南腔北调的说话口音,看得出他们多半是内地前来打工淘金的冒险家和拓荒者,让他深受鼓舞。他略略辨一辨方向,不容多想,立即加入这股打工人群的洪流之中。
  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迅速崛起,单靠本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大量的外来人力财力物力加入。深圳划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政策一经宣布,立即震惊海内外,许多外资和港澳台商人、企业家纷纷进入特区办厂兴业,打出广告,大量招收员工,吸引了内地一批又一批人力和人才陆续迅速涌入。深圳的大街小巷、工业园区,以及电视里,报纸上,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招工广告,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前来求职的人更多,也不管阴天晴天,刮风下雨,每天从早到晚,熙来攘往,络绎不绝。听说一处招工,许多人都往那里拥;经过双向选择,一些人留下了,另一些人又涌向别处求职。尽管来深圳求职的人鱼龙混杂,贤愚不齐,但是深圳崛起需要的人材也是各式各样的,学理的,学文的,做工的,习武的,出力的,动脑的,流汗的,人尽其才,都大有用处。
  延喜经过一番奔波选择,在一家港商的电子公司找到了工作。工头见他是淮北农村来的,又身高体健,分配他到包装车间当搬运工,就是把车间里包装好的电子产品运送到仓库里存放。无疑这是个出力气的活,虽然工资一千五百多元,不算低,延喜还是觉得有些不满意:他原来决定来电子公司,是想电子是高科技,他想干技术工,学门科学技术,既轻快些,也好让在学校学习的一些科学知识派上用场。没想到竟然叫他干搬运工,光出力气却学不到技术,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一无用处。而且这里纪律制度极严格,搬运中损坏产品,损坏包装,要按价赔偿;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定额任务,或者包装箱摆放不合要求,也要受到罚款。更不允许迟到早退,连续迟到或早退三次,就要被解雇。公司还把处罚条款打印成册,人手一份,明文规定,没有商量余地。他上过学,时间观念还比较强,一般不会触犯这类错误,所以很少被罚款。一些农民,在农村干活散漫惯了,时间观念、纪律观念都不强,常常受到处罚;他们不服,和工头大吵大闹,结果处罚更重,甚至当时就被炒鱿鱼。他想,我是主动要求来深圳打工的,如果被开除,回家怎么见人?所以,他干活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敢偷懒耍滑。
  一天干下来,累得他腰酸背痛,四肢乏力,一歇下来倒地便坐,懒得起来。他虽当过知青,种过地,却自幼读书,在家里从未干过这么重的活,即使在生产队干活,也没有出过这么大力气。他多次想过另换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可是自己只有一张初中毕业证,找一份工资又高又轻快的工作,即使在深圳也不好找。想到自己的理想,想到自己对父母亲和李虎金梁的许诺,他只好咬咬牙,坚持干下去,以便等待机会。所以,他写信给父母亲和姐姐丫丫,只说他来到深圳已经找到工作,在一家港商的张氏电子公司,月工资一千五百多元,比父母亲的工资高出几倍。为了表示他工资高,来深圳打工是正确的选择,他还给父母亲寄去四百元,给姐姐丫丫寄去二百元。
  延喜打工的这家电子公司的董事长叫张继祖,是香港的一位富商,在香港有多家产业,成立了张氏企业集团,所以很少到深圳来。深圳的张氏电子公司,主要交给他的小儿子张志华管理,公司的员工都叫他张总。张志华三十多岁,身材高挑,衣装华贵,气质优雅,风度翩翩。他曾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学习企业管理,取得硕士学位,回港后一直帮助父兄管理企业。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深圳创办了经济特区,许多港澳台和外国企业都涌进来开工厂办公司。张氏集团也不甘落后,于是在深圳开办了张氏电子公司。张继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张志忠,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协助父亲管理集团企业,如今已经四十多岁,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张继祖把张氏集团总经理一职交给大儿子担任,自己只担任董事长。张氏集团在深圳开办了张氏电子公司,张继祖便任命小儿子张志华来深圳管理公司业务。
  这天,张志华到包装车间巡视工作。只见新建的厂房里设备齐全,监工管理负责,工人劳动认真,秩序井然,他心里很满意。
  正行走间,他突然眼前一亮,不觉停住脚步。这时,他看见一个身材高大、十分魁伟英俊的小伙子正在拉车搬运包装箱。仔细察看,这小伙子确实英俊、标致: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四肢修长,行动稳健,仪态自如,气质非凡。只是太过劳累,白皙的肌肤上渗出隐隐的汗珠,映着灯光,莹莹闪亮。身体不胖不瘦,健壮挺拔;五官端正,鼻直口方,眉目清秀有神,一脸和善文静,又显得精明强干。这么一个形象出众的小伙的出现,引起了他的关注。心想,这般苦力之中,也有如此英俊标致的小伙子,真真可怜了儿的这一副好模样!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心里又想,不知他是哪里人,因何出来打工,如果是父亲要找的老家淮北庆阳人,也可叫他来问问家乡的情况,看看他知道多少,有无父亲需要的情况,
  如此一想,他不觉走过去,向延喜招招手,问道:“小伙子,哪里人氏?”
  “淮北庆阳县的。”“什么?你是淮北庆阳县的?”张志华惊讶地注视着这个拉车的小伙子又问道。“是的,淮北庆阳县的。”延喜一边继续干活,一边随口答道。随后又想,既然人家好意来问话,就要注意些礼貌,于是他丢下手中的活计,站起来转过身。这时,他看见面前站着一位身材高挑,西装领带鲜艳,皮鞋铮光发亮,气质优雅,风度翩翩的青壮年。略一思索,他突然猛醒:啊!这不是总经理张志华吗?以前只是听说他英俊潇洒,高贵儒雅,常远远看着他开车来上班,却不曾近距离看过,如今一见,确实气度不凡。他立即警觉严肃起来,生怕被总经理抓住把柄,炒了鱿鱼。
  张总今天好像心情不错,只听他又问道:“淮北庆阳县,哪个乡村的?”
  延喜见张总问他是哪个乡村的,立即回答说:“青龙乡张家庄的。”
  “青龙乡张家庄的?好地方啊!我听说那里有山有水,风景秀丽,是淮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张总说完并未走开,他继续打量着延喜,好像在思考什么。好一会,他走近延喜,说,“照这么说,咱们还是老乡呢!”
  老乡?延喜的大脑迅速转动寻思起来:青龙乡张家庄,竟有这样富裕尊贵的人?他在张家庄当知青居住了这么多年,自认为对张家庄的情况是了解的,他不敢相信张总竟会是张家庄人。不觉又抬起头,仔细打量着面前的张总:不仅衣装华贵,英俊潇洒,而且气质高雅,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对他并没有嫌弃或厌恶的意思。于是他大着胆子反问道:“张总老家,也是青龙乡张家庄的?没有听说过。我们那里,有山有水,风景是不错,但是贫穷得很!好的农民、渔民、船民倒不少,还从来没有听说有过大老板,大富豪。”
  “你小小年纪,能知道多少?你跟我来,听我慢慢说给你听。”“跟你去?”延喜惊诧之余,指着堆满电子产品货箱的拖车,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完不成任务,我要被扣工资、罚款的!”张总听了往仓库那边看了看,又招招手,喊过监工的来,说:“你把这小伙子的工作安排一下。刚才听他说是淮北庆阳县人,竟和我同乡,我想想找他谈谈话,了解一些家乡的情况。”
  不想张总此话一出,监工的和搬运工都大吃一惊,一齐用惊异的目光看着延喜,好像延喜不是他们熟悉的工友了,而是天外来客,他们从来不曾认识他似的。有的还窃窃私语,似乎说:这小子哪来的福气?老板巴巴地跑来,竟是来认他做老乡!今后有老板做靠山,他可要时来运转了!再不必出力流汗拉车当搬运工了。
  张总似乎并不在意工人的目光和议论,他打发走监工,回头对延喜说:“好了,你的工作安排好了,不用再担心会扣你工资了。你跟我来一下,我还有些话要问你。”
  “还有话要问我?问什么?真的要认我做老乡?”延喜的脑子在急速地转动着:“那就太好了!求之不得。”有张总做老乡,我要求调动工作当个技术工就有希望了!随后又觉得这样不好,工友会骂我趋炎附势。转念又想:这也怪不得我,又不是我要高攀他,是他追着要认我做老乡的。认这么个老乡,又何乐而不为?这个搬运工我早就干够了,累死人,又学不到技术。给我换个技术工干干,也不白认这么个老乡!于是他马上答应说:“张总,您先回办公室。我把这车货送到仓库,随后就到。”张总点点头,独自走了。
  这真是:仅当搬运工,腹内总难平。偶因认乡里,从此改人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