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花艳秦岭>第五章 独立行医路之三:最年轻的女赤脚医生

第五章 独立行医路之三:最年轻的女赤脚医生

作品名称:花艳秦岭      作者:安子川      发布时间:2024-06-07 16:41:17      字数:4378

  结束了半年时间的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工作,连国花他们三人得到了公社领导的表扬和肯定,说他们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是全公社的后起之秀和近上万名广大社员干部的保护神。
  带着一种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离开了公社,各自回到了所在的大队,开始了又一段赤脚医生的新生活。
  当时的农村,到处是一片大干快上的新气象,虽然三年困难时期早已过去了好几年,但它带给人们的阴影却依然没有散去。人们一方面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没日没夜地想通过勤劳的双手改变现状,摆脱贫穷,一方面又挣扎在每天挣的工分、到头来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付不起的艰难困境中。
  回到大队的连国花,由于是专职医生,干着比其他人轻松许多的活,加之年龄只有16岁,又是女孩,还不到成年,队里给她每天的工分只有5分。
  尽管如此,她心里依然高兴,根本不在乎工分的高低。她看中的是赤脚医生这个职业。她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紧张有序的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之中。
  那个时候,赤脚医生的职责,按照公社规定,除了平时给社员们看病外,还要做好药品发放、传染病预防、注射牛痘等工作。
  他们公社,由于秦岭深山的自然优势,种药、制药和看病是联系在一起的。而种药几乎占去了很大一部分时间。不但可以节约看病成本,还能自产自销,创收效益,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而且种药这活,对山里人来说,只要有人指导,都能做到最好。
  为此,队里就挑选一些年老体弱、耳聋腿瘸的人归她管理,负责队里的种药、采药和制药工作。
  每到种药时节,她带着这些人上山挖地种药;成熟时节,她又带着这些人上山挖药。然后,摘药、洗药、晒药、切药、制药。这几道工序做完后,也就是好几个月过去了。剩余的时间,如果她不外出看病,还要带这些人上山采野药。山里人有句谚语:秦岭山里无闲草。只要勤快,肯上山,总不会空着手回来。更何况那个时候,连国花年轻气盛,一门心思扑在学医行医上,加上父亲的不断鞭策,浑身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恨不能为集体种更多的药,采更多的药,积攒更多的药。
  那个时候,不管种药还是采野药,每种药材的价格由队上决定,别的她不管。难采的药材、贵重的药材价格就定得贵一些;好采的药材、普通的药材价格就定得便宜一些。
  那个时候,给社员看病是不收钱的,每家每户都建个小账本,每看一次病,需要几副药,每一服药多少钱,在账上记清楚,到年底分红的时候,从账上一扣就行。
  那个时候,给外村人看病很便宜。除了药材钱外,没有别的费用。每服药最贵也就三毛钱,大部分药,每副都在一毛多钱左右。
  就这样,人们基本上没有看病的习惯,也舍不得看病,更看不起病。你想,平时连盐都吃不起,买煤油的钱都没有,全用竹竿子、松树皮上的松油照亮,哪还有钱看病?除非小孩高烧不退,大人卧床不起,实在抗不过去没有办法时,才急忙请医生看病。
  她知道人们不是不想看病,只是太穷了,看不起病。有一次,她正带领大伙在山上种药,快收工的时候,一位大嫂走到她跟前,欲言又止地看了她一会,却不好开口,她急忙问道:“大嫂,你有事吗?”
  “有点事,但不知道咋开口。”大嫂面露难色地说。
  “没事的,你有啥事尽管说,只要能帮上,一定帮。”连国花爽快地看着这位大嫂。
  “我侄子已经高烧好几天了,听我哥说吃了好几天中药还是没退烧,急得在家里团团转。”这位大嫂焦急而无奈地说。
  “那咋不请大夫看呢?别把孩子烧坏了。”连国花焦急地问。
  “家里穷得看不起病,你也知道,山里人都是自个吃药治病的。”
  “可治不好就要请大夫看呀,走,你带我去看看。”连国花说着就背起了药箱。
  这位大嫂一看连国花那焦急的样子,也急忙拿起工具,跟在后面。
  “我昨晚一回来就想给你说,可怕打扰你,再说了,我也穷得拿不出看病的钱。”这位大嫂仍一边跟着她走,一边述说着。
  “我看病是从来不收钱的,你又不是不知道?”连国花有点生气地说。
  “可我侄子那是外村,虽然很便宜,但也是拿不出钱的。”
  “我说你们呀,没有说外村人看病非得收钱呀,你们就不怕耽搁孩子的病情?”连国花说着,开始小跑起来。在她的心里,没有什么比看病更重要的了。更何况听这位大嫂说,孩子已经高烧好几天了。她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在侵袭着她的全身。
  好在这位大嫂的娘家就在山的那边,翻过去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病人家里。
  孩子的父亲上工去了还没回家,只有孩子的母亲守着孩子,一会儿用湿毛巾搭在孩子的额头上降温,一会儿熬些姜汤给孩子喝,急得在家里团团转。见他们进来,满脸疑惑。
  “嫂子,这是我们村的连大夫,让她给孩子看看。”一进屋,这位大嫂直接带连国花走到火炕跟前。
  孩子的母亲一听来了个大夫,还是个女娃,有些不相信地看看小姑子,但脸上的表情还是活跃起来,赶紧让到一边,好让这位年轻女大夫查看儿子的病情。
  连国花凑近一看,原来是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她先用手搭在孩子的额头一试,滚烫地让她叫出了声:“这么烫。”再看孩子,满脸通红,嘴唇干裂,双眼紧闭,神志不清。
  “孩子烧几天了?”她急忙问。
  “第五天了,一直高烧不退。”孩子的母亲痛苦地说。
  “都五天了还不请大夫,你们真是心大。”连国花埋怨了一句,打开药箱,给孩子注射了一针退烧药。就在这时,孩子的父亲回来了,一看大夫给孩子看病,高兴之余,急忙问道:“大夫,孩子没事吧?”
  连国花一句话也不说,一边测孩子的体温,一边摸孩子的脉搏。之后,焦急地说:“体温应该控制了,但孩子烧的时间太长,为了安全起见,我看还是送孩子到公社卫生院看看吧!”
  “不会那么严重吧?不就是发烧吗?”孩子的父亲疑惑地问。
  “可孩子发烧时间太长了,万一出问题咋办?”她生气地看了看孩子的父亲,继续说:“你这个当父亲的,真是的。赶紧送医院。”连国花几乎是在命令。
  “可是我……”
  “别可是了,孩子的医药费我出,赶紧走。”说着让她背起孩子,几个人一起翻山越岭向公社医院走去。
  三个小时后,孩子被送进了公社卫生院,经过医生的积极抢救,傍晚的时候,孩子清醒了,烧也退了下来,但就像连国花担心的那样,孩子的听力出现了问题,几乎全部失鸣。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孩子的父母瞬间昏厥过去,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场小小的高烧,竟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而且听大夫说,要不是去卫生院前连大夫给孩子打了退烧针,恐怕孩子最后的结果还要严重,有可能会造成脑子烧坏,神经失常。
  这件事虽然就这么过去了,但在连国花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总觉得心中有愧,没有尽到一名赤脚医生的责任。如果自己早知道那孩子发烧在家,说啥也会上门去看看,不至于耽搁了病情。同时又非常同情这些乡亲们,贫穷和落后让他们对一些最基本的疾病漠然视之,小病不治,终酿大病。而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像她这样的赤脚医生,更应该发挥引导和宣传作用,让每一个山里人尽快增强防病治病的自觉意识,让秦岭深山的每一个人都能不得病或少得病。
  这是连国花的愿望,也是她从这件事中所汲取的深刻教训。
  从此,连国花不管走到哪里,都怀着一颗仁慈博爱之心,一边向人们宣传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一边对村子里的大小病人前去看望,能治的治,该提醒的提醒,并让每个家庭常备一些头疼感冒的中草药,以备患病后进行自治。同时她再三提醒:在自治中,时刻关注病情的发展,如果一天内病情没有好转,一定要找大夫治疗,千万不能耽误病情,让小病酿成大病。
  更重要的是,不管白天还是晚上,路途多么遥远,只要有人来请,她就毫不犹豫地背起药箱前往,又是把脉,又是听诊,中西医结合,哪种办法效果明显就用哪种。如果遇到有的病人一时半刻好转不了,她会守在跟前,一刻不停地观察和诊断。有时一待就是四五天,甚至十天半月地守着。直到病情好转,才放心离开。
  为此,在日夜守候的那几天甚至十几天里,她的心始终在空中悬着,寸步不离地守着病人,即使困得眼睛睁不开,也只能强忍着,或者躺在病人身边,随时随地实施抢救。
  有一次,也就是在连国花独立行医的第二年农历二月的一天晚上,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跑到卫生所,边哭边诉说他孩子的病情。说是孩子高烧两三天了,身上出现很多红斑块,不停地在抽搐,请连大夫赶紧去看看。
  她一听这病,知道又是一种感冒发烧,二话没说,穿上外套,直接向三十里外的黄金梁公社跑。
  那里有个老中医,专治各种怪病,更重要的是老中医那里有一种药,她这里没有,她必须前去求救于老中医。
  二月的秦岭山异常寒冷,凹凸不平的勾勾峁峁黑漆漆一片,她跑在微微有点光亮的弯曲山路上,如撒腿的兔子向前冲着。哪里上坡,哪里下坡,哪里有河,哪里翻山,她都熟悉地闭着眼睛也不会迷路。
  当她汗流浃背地跑到黄金公社老中医甄大夫的家里时,已经累得差点跌倒。
  七十多岁的甄大夫见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找上门来帮忙,一时不知道何故。细问,才知道是连龙经的女儿。赶紧给她倒杯水说:“看把你跑的,赶紧喝口热水”。随之又慨叹道:“没想到连龙经的女儿都长这么大了。早就听说你跟你爸学医,也听说你单独看了不少病人,还是个小有名气的女大夫。看来一点不假呀。”
  “老伯快别笑话我了,我还差得远呢?这不,遇到难题了,特意向您求救。”连国花看着精神隽烁的甄大夫,谦虚得有些不好意思。
  “没关系,医生都是通的,有啥难处尽管说。能帮上一定帮。”
  看到甄大夫这么痛快地答应了她的请求,高兴得连国花一时不知道说啥好。本来想征求一下这种病的救治办法,借点她的特效药,赶紧赶回去救治那孩子,没想到甄大夫却答应和她跑一趟。连国花当时就忘记了双腿酸疼,赶紧告诉病人的症状,并一口气喝干了杯中水,背起甄大夫已经收拾好的药箱,急火火地跟出了门。
  外面的天气此时更加寒冷,山风吹在身上不免让她哆嗦了一下,可七十多岁的甄大夫跟没事人一样,走起路来一阵风似的,完全还是小时候见过的利索劲。这让连国花自愧不如,只能跟在老人的后面小步跑着。
  夜里十二点的时候,他们赶到了病人家里。
  原来病人是一个只有两岁多的小女孩,已经烧得不省人事。甄大夫赶紧查看女孩的病情,果然发现孩子烧得厉害,且身上的红疹几乎布满全身。见此症状,甄大夫拿过药箱,从里面取出一种贵重药材,寄给连国花说:“找个刀子刮些粉末状出来,再用醋搅拌均匀,给孩子灌了喝。”
  连国花急忙按照甄大夫的说法,以最快的速度从这个贵重药材上刮了一小勺粉末,又让孩子的父亲端来一小碗食醋,在甄大夫的指导下,按比例搭配,搅拌均匀,一勺一勺喂给孩子。
  大约半个小时的工夫,孩子慢慢开始苏醒。紧接着,烧也退了,红块也减少了,高兴得全家人一时不知道说啥好,望着甄大夫直流热泪,连国花也惊喜地啧啧称奇。
  过后,甄大夫告诉连国花:这种病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出血热,非常害怕。当时你一说,我就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出门时专门带上那种贵重药材。甄大夫知道,一般人家是没有这东西的,连国花找他,也就是为这一贵重药材而来的。
  要知道,这种贵重药材在当时的山里,是非常珍贵的一种特效药。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连国花对甄大夫这位老中医敬佩有加,既折服他的精湛医术,又感动他的医德仁心。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