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花艳秦岭>第五章 独立行医路之二:从小河沟腐水治起

第五章 独立行医路之二:从小河沟腐水治起

作品名称:花艳秦岭      作者:安子川      发布时间:2024-06-06 11:41:14      字数:3506

  按照要求,他们先挨家挨户地查看一遍,了解村民生活用水和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最后,专门来到那条全村人几乎都在挑水吃的小河沟边。
  依然是腐叶覆盖了水面,鸟雀不停地飞来飞去,有的在树枝间鸣叫,有的在树枝间停留,干枯的树枝和新鲜的粪便不时从空中滴落,恰好滴在那层厚厚的腐叶上。虽然闻不出什么异样的味道,但那些腐叶下蓄积的一汪池水,静静地如死水一般,很难看出它还在流动。
  看到这种情景,他们当下和村干部商量,要打赢这场仗,就得从这条危害人们数百年的河水治理开始。
  晚上回到住处(他们三人临时挤在夏传康家,夏传康和王胜利住一屋,连国花单独住一屋)。临睡前,连国花笑着对两个同事说:“真看不出,李队长才四十岁,我还以为快五十岁了。”
  没想到两个同事却笑着相互看了看,又看了看连国花,异口同声地说:“你以为他们看我俩多大?”
  “多大?”连国花疑惑地问。
  “说我们都二十二三了。”
  连国花听后哈哈大笑。看来,他俩这乌黑粗糙的棉衣棉裤,还真是显老呀!随之问道:“他们没说我多大?”
  夏传康赶紧回道:“人家只说男的,不说女的。”
  “就是,说你干事,你这么年轻,即使说,也说你漂亮好看。”王胜利笑着补充。
  连国花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对襟花棉袄和藏蓝色棉裤,又抬脚看了看被泥水弄脏的黑棉鞋,自嘲着说:“我这身打扮,能年轻到哪里去。不说我三十就不错了。”
  “绝对不会,你就是披张麻袋片,也是16岁。女孩子一个。”夏传康实事求是地说。
  “传康说得对,谁要说你年龄大,我跟谁急。”王胜利好像要抱打不平似的,跃跃欲试。
  “你俩就别说好听的,穿这样能年轻到哪里去?”她见他俩还要往下说,赶紧起身要走。“好了好了,你俩也别说好听的,赶紧睡觉吧!明天还有任务呢?”说着,掀开门帘,走了出去。
  第二天,当队长李黑娃宣布禁止饮用河沟里的水,要求每家每户挖井吃水时,却遭到了一小部分人的坚决反对。
  “啥?又要挖井?当年挖井,不照样三天两头有人得病?现如今又要挖。这河沟里的水又不是死水,都吃了多少年,不照样没事吗?”有人一百个不愿意。
  “不是挖井不行,而是井里的水和河沟里的水有啥区别吗?费那劲干啥?”有人寻找理由。
  “咱们这里的井再好挖,也得费时费力?生产队的活这么紧,这么累,哪还有力气挖动井?”有人没事找事。
  面对人们各种各样的理由,李队长有点生气,他看了看连国花,又看了看大伙,以命令的口气说:“这是公社和大队的命令,谁不挖,谁就别吃水。反正从现在起,河沟里的水不能再吃,谁要吃,上级派来的医生都在这呢,看人家咋收拾。”
  几句话说得大家不再吭声,但脸上的表情依然流露出不满。身为卫生组组长的连国花赶紧上前一步,大声对大家说:“各位社员们,不让大家喝河沟里的水,这是为大家好,为大家以后不再得一些怪病着想。我们是学医的,深知腐叶经水一泡的危害性。以前的麻风病咋得的,村里的各种怪病咋得的,不就是不注意讲卫生,不注意疾病的预防,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喝了不该喝的这种腐水吗?”
  见大伙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疑惑地小声议论时,她便抬高声音继续说:“这次我们下来,就是要帮助大家整治这些不卫生的生活环境,预防各种各样的常见疾病。这不是哪个村哪个人的事,这是全社会的事,是国家的大事。一句话,这是一项硬性任务。”
  直到这时,全村的男女老少好像才多少明白一点,刚才那种乱哄哄的场面也安静许多。
  李队长接过连国花的话,再作强调:“这次疾病预防不光是咱们队,其他队都要整治,咱们谁也不能拖后腿。”
  “上工这么忙,哪有工夫挖井?”人群中有人问。
  “这都给大家想好了。”李队长朝着人群,大声宣布:“为了尽快挖好井,解决大家的吃水问题,从今天起,放假两天,专门在自家院里挖井。这两天吃水,大家辛苦一下,到上游的河沟里去挑。”
  人群中又出现了一阵骚动,有人竟笑着说:“这还差不多,要不还真没时间。”说着,对已经纷纷离开的人们喊道:“走,挖井去,就当是上工挣工分呢。”
  见一个个顺着不同的山路往回走,连国花他们在李队长的陪同下,去看了看几个困难户家庭是怎么挖井的。
  其实。杨柳村的井很好挖。地势低,水位就低,只要用心挖,一个青壮小伙,用不了一天,就能挖一个一米多深的水井。如果要让井水更清澈一些,挖到两米是最好的。
  另外,说是井,其实就是个大水潭,潭口越大,潭底越深,蓄水就越多,水质就越好。
  按照要求,井深不能浅于一米五。凡不能达到标准的,必须勒令继续挖。但对于家人有病、年老体弱、孩子尚小又失去劳动力的家庭,队里派专人支援,按每天出工计算,确保家家有口井,人人有水吃。
  就这样,不到两天,全村二十几户人家全部挖好了井,解决了吃水不卫生的问题。
  在这期间,连国花三人也不闲着,将准备好的各种预防药品,挨家挨户发给大家,当面普及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办法。
  比如预防和治疗红白痢疾,红霉素是最好的药,不管是正在患病的还是没有患病的,只要肚子不好,吃点红霉素,就有效果。
  比如治疗和预防天花,青霉素是最好的药。只要发烧、头疼、全身微肿、出现红色斑疹等现象,多半是得上了天花。吃点青霉素,就有效果。
  比如治疗和预防疟疾,伯氨奎宁和乙胺嘧啶是最好的药。只要反复发作寒战、发热、出汗、热退等症状,多半是得了疟疾,吃这两种药,就有效果。
  比如治疗和预防大脖子病,丙硫氧嘧啶是最好的药,出现前颈肿胀、脖子增粗、肌肉乏力疼痛,多半就是大脖子病,吃丙硫氧嘧啶,就有效果。
  比如治疗和预防孩子肚里的蛔虫,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效果最好。特别是小孩子,动不动就拉出一条一拃长的蛔虫,这是一种寄生虫。除了平时注意口腔卫生外,吃这两种药都管用。
  比如种牛痘,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最佳办法,只有做到一人不漏地种上牛痘,就是做好了提前预防,起到降低发病率的作用。
  同时,在每家每户挖好水井以后,他们又将准备好的艾连、冠珠、苍术等中草药,捆成捆投进水井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当然,他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并非一帆风顺,也经过了一段艰难的思想工作。
  开始,有的村民只是被动接受,或者根本就听不懂这些普及知识,不是说忙着有事,就是见他们一来赶紧躲到屋里不出来,有的干脆直接说:“你们也不要给我讲啥知识普及,反正我也听不懂,你说咋办我照着办就行了吧!”
  对此,他们并不着急,依然走家串户,耐心疏导,特别对一些孩子出牛痘的家庭,老人患感冒的家庭,几乎天天观察病情、测量体温、精心治疗、细心护理,直到病情好转,才欣然离开。
  慢慢地,人们对他们的宣传和治疗理解了,见面也渐渐热情,有个头疼感冒发烧的,也主动找上门来请教。尤其是那些动不动就拉痢疾、犯哮喘病、大脖子病疼得难受的老病号,经她们治疗逐渐好转后,一个个高兴地说:“这些药真神,太感谢你们了。”
  那阵子,他们天天忙得不亦乐乎,累得腰酸腿疼、筋疲力尽,但能得到全村人的肯定和认可,心里也感到异常充实和有成就感。
  至此,十种常见病的治疗和预防,在杨柳村初见成效。
  当时,他们公社共有4个大队,15个小队,分布在秦岭深山的勾勾峁峁,相距较远不说,交通也极为不便。最偏远的小沟大队,一共有6个小队,全是沿着秦岭山一字向深处延伸,从最远的一个小队到最近的一个小队,跨距长达10多里,前后要翻越2座大山。按照上级要求,他们必须用半年时间跑遍全公社的15个小队。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必须马不停蹄地赶进度。
  因此,离开杨柳村,他们又住进了另一个大队。
  有着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再进驻其他大队的时候,就不那么紧张无序。还是从源头上治理,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如果水质有问题,要么家家挖井,要么另找水源,并加强消毒,像杨柳村的那种长期饮用腐叶水的现象绝不能再出现。
  同时,对村民较集中的生产队,采取统一种牛痘,统一熬汤药、统一普及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并做到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对一些感冒发烧、咳嗽哮喘的常见病,要中西医结合治疗,该中医治的中医治,该西医治的西医治;对那些传统观念极强的病人,不习惯打针,只习惯扎针,不习惯吃西药,只习惯吃中药,要先中后西,慢慢开导。通过宣传和对中西医知识的普及,让人们慢慢理解: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各自的优势,都是治病的两种不同办法,一些头疼感冒拉痢疾的畸形病,西医有时要比中医快得多。
  只有病人知道了这些,思想通了,对自己的病症有所了解,医生的话就成了圣旨,你说咋治就咋治。
  这就是黄帝内经上说的:“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的道理。
  本来连国花对中医就知道得多,中医看病也有两三年的临床实践,再加上一年的中西医培训,不敢说中医水平在另外两位师弟之上,但最起码一些常见病还是能够运用自如。
  因此,在后面的任务完成中,按照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的办法,效果非常明显,既加快了常见病的治疗和预防推进速度,又锻炼了每个人的组织能力,提高了每个人的医德医术。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