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花艳秦岭>第四章 走进社会大学堂之二:愿做连翘花样的人

第四章 走进社会大学堂之二:愿做连翘花样的人

作品名称:花艳秦岭      作者:安子川      发布时间:2024-06-01 18:16:38      字数:4358

  从此,连国花除了在父亲的口口相传中多记多背、灵活运用外,还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勤思考、多领悟和每一次的临床实践中。只要父亲出诊,她必欣然前往,不管路程多远,天气如何,也不管时间多紧,身体如何。
  连国花知道,只有不断地临床实践,才能学到更多的医德医术。
  慢慢地,连国花从父亲身上不仅学到了他饱览群书、勤学肯钻的那股韧劲,更学到了他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临床案例。
  一次,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领着媳妇来家看病。刚干活回来的连龙经,急忙查看病情、把脉诊断。这位妇女的宫颈里头长了个肿瘤细胞,正在微微地往外流脓水,奇臭无比,非常严重。
  这是典型的子宫肌瘤。
  确诊病情后,连龙经从家里的草药铺里,取出金刚藤根、土茯苓、土贝木三种最普通的中草药,按照用量,合理搭配,包好递给患者的男人,并叮嘱:文火煎服,一日三次。
  一个月后,已经痊愈的病人和她男人,如当年那位不孕不育的夫妇一样,万分感激,登门致谢。
  还有一次,一个患有皮肤癌的五十多岁男人找上门,叙述了他的病情。说他去了好多家医院,吃了好多服中药,就是一点效果没有,看连大夫有什么好的方法给他治治。
  连龙经认真查看了他的病情,果见病人身上长了个大包,浑身肿胀、发红、疼痛难忍。
  对这种病,本地人称之为大包病,其实就是一种皮肤癌,听起来可怕,但对中医来说,就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他安慰病人说:“不要紧,这就是皮肤病,我尽力给你治,你就按我的配方吃药吧!”
  听连大夫说这是皮肤病,不要紧,病人的心一下子松弛起来,完全没有刚进来时那么紧张和恐惧,而连龙经就用拿手办法开始治疗。只见他在自家的中药铺里,按照一定的配方,将同样最普通的破铜钱、单边红、仙火草、登台期四种草药放在一起,捣碎后搅拌均匀,涂在金刚藤的连子上,像膏药一样贴在病人身上的大包处。并将剩余的药膏交给患者,叮嘱他两天换一次。在病人的一阵感谢之后,连国花和父亲送走了病人。
  对于这种拿手配方,连国花也曾听父亲说过,而且对父亲苦心研制这种配方的前前后后,她也非常清楚。
  原来,父亲在研制这种药膏之前,曾用的是另一种配方,即破铜钱、单边红、仙火草三种普通草药,放在一起,捣碎后搅拌均匀,涂在金刚藤的连子上,像膏药一样贴在病人身上的大包处。虽然管用,但疗效不很明显。有的病人连续贴三四个月才见效果,有的病人用到中途因难忍疼痛,弃药不治。
  为此,很长一段时间,父亲都沉浸在焦虑和不安之中。他一头扎进书海里,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查资料,凡历朝历代治疗大包病的方法,他都详细地抄录下来,反复比较,多次研究,再结合多年来自己的临床实践,认真思考,深刻领悟,结果发现秦岭山上有一种最常见、最普通的中草药——登台期,就有治疗大包病的最佳疗效。
  父亲高兴得一夜都没有合眼,赶紧翻阅医书,寻求佐证,并查看家传秘方,逐项比较,终于摸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那就是在之前的三种草药中,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登台期,效果会最佳。
  为了验证这一方法的疗效,父亲几乎跑遍了四镇八村的大小医院,打听、寻找这种病的患者。直到有一天真有一位患者找上门来,他才得以临床实践,其效果之好,令他也没有想到。
  如今,治疗数日不见好转的病人,就这样在父亲新的药方治疗下,短短一周时间,就将红肿消退,疼痛骤减,这不能不说这是父亲勤苦钻研的结果。
  而一种秦岭山上最普通的中草药——连翘花,发挥了重要作用。
  连翘花。一种独特形状的中草药,千百年来,关于它的美丽传说,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作为世代学医的连家,更是将这一美丽传说,化成为黎民百姓行医送药疗疾治病的自觉行动,把连医堂“精谨善治、大医精诚”的岐黄之道永远传承下去
  事后,父亲曾对她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扁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就是说每一种草药的使用,都关系到病人的性命,古之名医圣医,无一不重视用药,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疑虑,都要反复考证求验。
  也正是通过这件事,让父亲认识到了连翘花的重要作用,对它更是偏爱有加。
  他也曾不止一次地说过:秦岭山上的每一种草药,哪怕再普通,只要使用正确,都可发挥应有的治疗作用,就像这连翘花。看似普通,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它却有着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更有着众多名贵药材所不具备的药用价值。
  其实一个真正学医的人,不求名声显贵,只求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如今,当又一名患有大包病的患者得到父亲医治的时候,连国花不由得想起父亲曾经研究治疗这种病的前前后后,想起登台期,不,想起连翘花这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山中草药。
  难怪父亲在如此艰难的境遇中,家里穷得都快要揭不开锅,宁愿让孩子辍学回家,仍坚守着为医之道,践行着不求名声显贵的做人原则。
  难怪父亲从自己记事时起,就那样严格要求,甚至不惜痛打自己,即使每天累得腰酸腿疼、精疲力尽,也要坚持教她背诵各种各样的医学知识和各种圣贤苦心立志的典型事例。
  也许这就是连医堂“精谨善治,大医精诚”的岐黄之道,也是这种普通中草药——连翘花普通而又品德高贵的具体体现!
  为了让自己能成为一名好医生,把连医堂的岐黄之道传下去,父亲处处以身作则,真可谓良苦用心呀!
  我要做父亲这样的人,做父亲这样的医生。
  连国花暗暗下定决心。
  一次难得的培训机会
  
  这次专程采访连国花老人,我的时间是充足的。为此,每说完一个话题,我都劝她歇会,抽支烟,喝口水,放松放松,毕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可她好像不知疲倦似的,每次劝她,她都说:“没事,没事,我精神着呢。”便又开始说了起来。那劲头,即使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不一定能赶上。
  我只有全神贯注地听她讲解,并跟着她的思绪,一次次进入她的世界。
  她告诉我,就在她高小毕业的第二年春天,县上派来两位专职医生到公社负责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
  那时,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在基层的机构建设已经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并迅速向偏远山区扩展。蜀南地区也是一样,公社要建卫生院,大队要有卫生所。
  这次,上级派专职医生来公社,就是要帮着公社健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解决山区农村广大社员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两名专职医生,一个是王学医,四十岁,是南京市一户资本家的儿子,曾是英国留学回来的西医专家。
  另一个是张喜田,三十多岁,是长安县地主出身的中医祖传后代,专攻中医,医术精湛。
  两名医生都是有名的医学专业人才,有着令人羡慕的固定工作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只因家庭成分太高,不被重用。
  这次被安排到山区农村,支援公社的医生培训工作,也算是送医下乡,为贫下中农服务。
  在挑选培训学员时,按照条件,凡具备高小文化程度的,思想进步、热爱医学事业的优秀青年均可报名。
  那个年代,有文化的人寥寥无几,能把高小念完的更是凤毛麟角。经过摸底和推荐,蜀南县蜀南公社所管辖的四个大队近二百多名年轻人中,高小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返乡青年只有四人,而连国花就是其中的一个,还是女孩。
  他们四人正好来自四个不同的大队,而连国花是最有资格、最符合条件的培训对象,毫无悬念地被选中。
  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打破了旧社会女人只能围着锅台转的传统观念。女人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响彻祖国大地。各地区和大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女医生、女护士、女妇联主任、女拖拉机手。女人确实在各行各业都占有一定的人员比例。
  连国花的参加医学培训,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蜀南公社的一件新鲜事,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
  临去培训班的那个晚上,和往常一样,连国花的父亲教她温习最近学过的《伤寒论》有关知识。
  说实话,对于《伤寒论》,父亲不知道教过她多少遍,可她对其中的有关内容依然一知半解,别说第二卷的“伤寒例”“辩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看不懂,第三卷至第六卷里面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如看天书,就连第一卷最基础的“辨脉法”和“平脉法”也似是而非。
  一句话,在父亲教给她的众多医学知识中,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最难学的一本书。因此,父亲领她温习两个多小时的部分基础知识后,她依然满头雾水。
  父亲就耐心地开导:“不懂不要紧,古人不是说过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要你多读多背,总会有理解的那一天。”看连国花不说话,又说:“凡读古人书,应先胸有识见,引申触类,融会贯通,当悟乎书之外,勿泥乎书之中,方为善读书人。”
  “好了好了,你说的这些,我都听不懂。”连国花的母亲责备父亲。
  “你不识字,当然听不懂,可她应该能听懂。要不然,这几年的学就白上了。”说着,父亲用眼瞅着她。
  见她半天不说话,又问:“不会真不懂其中的意思吧?”
  她支支吾吾地说:“知道个大概,就是说读古人的书,得先心里有更多见识,触类旁通,悟出书的字外意思,不能拘泥于字面意思。”
  “还算懂了点,只有多看,才能其义自见。”
  说着,父亲专门就她这次培训做了重点叮嘱。
  “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年时间不算短,只要下功夫好好学,就一定能成为一名独立看病的好医生,千万不能有半点松劲的思想。但心里一定要有规划,有目标,要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学,不能盲目。听说两位老师一位是中医专家,一位是西医专家,都是高手,你要抓紧一切时间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多感悟,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千万不敢不懂装懂。”
  “西医对你来说是第一次接触,不能不重视。从发展的眼光看,西医是方向,但不能说中医不好。所以学的时候,一定要从中西医的比较中学。比如西医,它的优点在哪里,它和中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啥。还有,这几年你也跟着我外出行过医,山里的贫穷、医疗条件的落后和人们卫生意识的淡薄,你是最清楚的。只要带着“精谨善治、大医精诚”的扑救之心去学习,就一定能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也一定能下功夫学得真本事。”
  “在培训这段时间里,把平时教给你的医学知识不能忘,学习再紧,也要抽出时间温习一下,可不敢这边学,那边忘。”
  “好了,不早了,让娃赶紧睡吧,明早还要赶路呢。”见父亲说个没完没了,母亲开始催促。
  “这才几点,就早早睡觉?”父亲怼了母亲一句。
  “你说来说去不就是那些话,我都听厌烦了。”母亲埋怨父亲。
  “你知道个啥?不交代清楚能放心呀!”说着,父亲好像又想起什么,继续说:“对了,每天一定要做好笔记,你现在是文化人,不能偷懒。”
  “还有。”父亲突然停顿一下,可半天想不起“还有”什么,只好摆摆手说:“你要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学,每天要问问自己,我为啥要学医,我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明天我准备学些啥,心里一定要清楚。”父亲停顿了一下,最后说:“好了,不说了,想交代的事太多,总之一句话,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学出成绩。”
  母亲瞥了父亲一眼,没好气地背过身去。
  连国花知道父亲很看重这次培训,也对这次培训抱有很大希望。所以才有说不完的话,叮嘱不完的事情。恨不能把想说的话全说给她,也恨不能钻到她的肚子里,时刻提醒她好好学习。
  其实,对连国花来说,她又何尝不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这是她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是关系她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
  这样一想,她猛然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