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忆海回眸>第四章 小学里的故事

第四章 小学里的故事

作品名称:忆海回眸      作者:晨爱      发布时间:2024-05-30 12:46:20      字数:3705

  在上小学的头一年里,父母亲为我操劳不少。这一来因为我是姊妹中的老大,第一个上学读书,二来因为家离学校较远,身边没有一个同伴的,这些让父母亲既感到新鲜又不无担忧。没上学时在家里早上早起晚起无所谓,上学了每天早上就得早早起床,有时晚上睡得晚早上想赖一下床,为了不迟到就得省掉吃早餐的时间,爬起来简单梳洗一下饿着肚子匆匆就往学校赶。父母亲又舍不得让我挨饿,有时免不了要拿点什么东西送到学校来给我填肚子。那时候,家里除了简单的饭菜没有什么零食可送,父亲有时省下晚班的饭菜票到食堂买几个包子或馒头送给我,母亲有时就到街上买几个烤饼送给我。每次闻到那些香喷喷的平时难得捞到口的食品我就忍不住馋涎直流,这些在家里吃不着的好东西,我在学校却都能尝到,这让我常想,上学不吃早餐还好些,还能捞上好东西吃。因为,食堂的包子馒头,家里平时一般都不会买,虽然我的父母亲都是痛儿爱女的,但怎奈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父亲常说能有饭吃饱就行了,买几个包子馒头的钱可以供家里弄上好几顿饭菜了。也确实,一家人每月就全靠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我读书了还要省些钱出来给我交学费,哪还能拿得出钱来买那些贵价的东西吃啊!父亲常告诫说,“吃不穷,用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就是说居家人生活全要靠会安排打算,该买的就买,该省的就省。可是,尽管家里经济再紧,父亲却买过了好几次包子送到学校给我吃了。
  记得一天上午下课后,我刚和同学们走出课堂,“妹崽……”只见父亲站在操坪上远远朝着我招手,“过来,过来……”父亲手上举着一个黄纸包朝我喊。
  “爸爸,你怎么来了?”我高兴得三步并作两步,一下就蹦到了父亲面前。
  “慢点慢点,……不要摔到了。”父亲亲昵地说,“以后早上起床早点,要吃早餐上学,不要把胃饿小了。”父亲爱怜地看着我。
  “爸爸,我一点也不饿。”我嘴上虽这么说,其实,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哪里不饿啰,快把这两个包子吃了。”父亲把黄纸包塞到我手里。
  “还是热的呀!”我掀开黄纸包,看到里面两个白嫩嫩香喷喷的包子正在散发着热气,顿觉口里馋涎溢出,喉咙里不由自主地“咕噜咕噜”直响
  我有点不好意思看着父亲:“爸爸,我吃一个就可以了,这个拿回去给两个弟弟吃。”我从纸包里拿出一个包子,把剩下的一个连同黄纸包递给父亲。
  “你都吃了,都吃了。”父亲又立即把黄纸包推给我,“这一个包子拿回去给他兄弟俩也分不开。”
  “我吃不完这么多,爸爸,要打铃了,我去上课了。”我把黄纸包朝父亲面前推过去,抓住手里的那个包子直往嘴里塞,我一边吃,一边转身就往教室那边跑。还没等走到教室门口,那个包子早就被我三下五去二吞到了肚里,后来想回味一下,除了鼻子里还有余香,嘴里什么味都没有。唉,我顿觉好后悔,一个这么好的包子就让我囫囵吞枣了,怎么不知道慢慢品尝品尝呢!
  平时除了父亲有时送包子馒头给我吃,母亲也送过几次烤饼来学校。有一次,母亲被我的班主任姚老师指责了一顿,后来,我再也不让父母亲送吃的来学校了,我不想让我的父母亲在同学们面前难堪。
  那一次,我也是来不及吃早餐,上午正是姚老师的语文课,我正在认真听课,突然,一个纸包包从我的左后侧塞过来。我转头一看,原来是母亲牵着三弟不声不响笑眯眯地站在我的课桌边。看到母亲,我顿觉高兴不已又觉惊讶万分。我就像哑巴一样只是一个劲地朝母亲傻笑。母亲把东西塞给我后又马上移步准备从教室后门出去。那个教室就是一条门,讲台在前面,门在后面,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要从后面那条门进出。
  “请你这位家长以后不要随便走进教室影响同学们学习。”听到姚老师的声音,我惊恐地望着他,只见他那张原本的马脸拉得更长了。我看了一眼姚老师又转过脸朝教室后面看去,我估计母亲可能是听到姚老师说的话了,牵着三弟不好意思飞快地走出了教室。我心痛地看着母亲离去的背影,双眼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我转过头来气呼呼地乜斜着眼睛瞟了一眼姚老师,心想,你当个老师就有什么了不起的呀
  下课后,我急不可耐地揭开纸包,一股面粉的烤香味迎面袭来,母亲送给我的原来是两个表皮橙黄香酥的烤饼。
  “嗯,哪里这么香啊?”同学中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我立马把两个烤饼原封不动地包好。想起姚老师那样说我母亲,我心里一直堵得慌,再好的东西也没心情往下咽
  中午放学回家后,我就跟母亲说:“妈妈,以后不要送什么东西给我吃了,免得老师说你。”
  “知道怕妈妈受气,那你早上就早点起床吃早餐,不要总是这样饱一餐饿一餐,怕以后饿出胃病来。”母亲有点埋怨地提醒我。
  “妈妈,我知道了,我以后每天早上都吃早餐,不让你和爸爸操心。”
  我把两个烤饼原封不动地带回来放在餐桌上。
  “怎么没吃呀,我白送了,早知道你不吃我就不送了,弄得我力气费了,气也受了。”母亲看到了餐桌上的烤饼很生气。
  “妈妈,以后早上不管我吃没吃东西,你和爸爸都不要到学校来送东西,你就是送给我我在同学面前也不好意思吃。”
  “好了好了,以后我不会到学校去打扰你们上课了,你早上还是要吃点东西再上学,不要饿出什么毛病来了害大人。”从母亲的话里,我深知那是父母对我的痛爱。从那以后我每天早上都坚持早点起床,吃了早餐才上学。
  熬过了小学一年级,到了第二年我的二弟上学了,这时,我们姐弟二人同来同往,父母亲再也不用为我担心什么了。
  “这下你两姐弟同来同往,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哪里都不怕别人欺负了。”父亲开心地笑着说。
  这个时候母亲也没精力来管我们几个大的了,因为我的四妹出生了。隔了几年,我的五妹和六弟也紧接着降临了。
  “孩他妈,我们都这么大的年纪了,首先还怕没有生的,哪晓得现在一个接一个,都生得没完没了了。”看着我们六姊妹一个接一个诞生,历来开朗乐观的父亲口头上虽然这么说,但看到我们都能平安出生,且个个都像小猪小狗一样乖巧健康还是非常开心的。
  “生了这么多,看你拿什么来养他们,还要读书,哪有那么多钱哦!”高兴中母亲也有丝丝忧虑。
  “不要发愁,总有办法可想的,崽女们既然投胎到我们家来了,我再辛苦也要把他们养大成人。”父亲乐观地安慰母亲
  在几年小学阶段里,我读书也算是争气,门门功课成绩都还不错,特别是算术,那是我的最爱,这兴许受益于父亲从小对我多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女崽,平时上学放学从化肥厂这边走,这边一来近一些,二来又是大马路和家属房子,从里面走热闹点。”父母亲常叮嘱着。因为挨着我们家的西头隔壁就是一家衡阳地区的化肥厂,化肥厂的前身是炼铁厂,我的舅舅曾经是炼铁厂的一个小领导。后来,舅爷调到常宁大义山去工作了,炼铁厂不知什么时候也改为化肥厂了。从我们学校出来经过父亲厂的职工宿舍和厂卫门,紧挨着过来不远就是化肥厂的卫门,穿过化肥厂的家属房子出来就是我的家。
  到了小学六年级,我除了白天上课,晚上还要搞晚自习。遇到父亲上中班那天,父亲就在岗位上要等到我下晚自习一起回家。
  一次,没遇到父亲上中班,我下了晚自习只有一个人独自走回家。听从父母的叮嘱我还是往隔壁化肥厂那条路走。当我从化肥厂的西大门进来不远,正好遇上对面有一辆汽车开过来,炫目的车灯照得我眼花缭乱。我急忙用一只手掌挡住灯光,一边慢慢往我的右边靠。看到车子快到跟前了,我吓得双脚不由自主地往右边路面大步靠过去。右边下面距路面一米多高是化肥厂的一个篮球场,我那一大步踏空顺着长草的陡坡滚落到了下面的篮球场边。幸好陡坡上长满了杂草,我顺着杂草滚下去身上虽没伤到半点皮肉,可心里却被吓得浑身颤抖。车子过去后,到处又是一片漆黑。待一颗颤抖的心稍稍稳定了一些,我慢慢地爬起来从球场东头出来回到了马路上继续往家走。
  我惊魂未定地慢慢走到了家门口,“妹崽,今晚下自习怎么晚一些呀。”我还没进门就见母亲站在门口等我。
  “妈妈,没,没晚下自习,只是……”那一跤摔得我心里一直没平静下来,连说话都有点颤抖结巴。
  “怎么回事,晚上被什么吓着了?怎么说话在发抖。”母亲牵着我的手一边往屋里走,一边着急地问。
  “没,没有吓着,就是在化肥厂球场那里吓了一跳。”我极力控制内心的颤抖,但说话还是有点语无伦次。后来,在母亲的一再追问下,我把摔跤的经过告诉了母亲,母亲心痛、惊讶万分,便赶快用右手掌在我头顶上一边扫,一边用嘴哈气,扫了三下又哈了三次气,最后捏住我的耳朵尖往上提了提说,“冒(没有的意思)哈(吓着的意思)妹子哈俫子(整句意思就是没吓着女孩子吓着的是男孩子)。”如果是男孩子受到惊吓了就反过来说,“冒哈俫子哈妹子”。这是老辈们流传下来的一种抚平被惊吓孩子的心灵,召回被惊吓孩子的魂魄避凶趋吉的方法。
  为了我们姊妹六人能健康成长,父母亲操尽了心。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姊妹中如果有哪个在外面受到了一点惊吓,父亲或母亲晚上就要带我们到受惊吓的地方去拔一把草放到我们的衣襟里。在牵着我们往家里走时,大人还要不停地点着名字喊:“某某回来哦!”我们马上回答:“回来啦!”这样一喊一答一直要喊到家。到了第二天,父母亲就把我们的贴身衣服脱下来,拿一个生鸡蛋连同那把草一起包在那件衣服里放锅里蒸。鸡蛋蒸熟了就趁热剥给我们吃。在吃之前,父母亲还要仔细看看里面蛋黄的颜色和变化,从那些方面判断孩子受惊吓的程度。如果看到蛋黄是乌青色,并且见上面有个像眼睛一样的小圆点就说明我们吓得不轻,第二天还要继续,一直要连着喊三天。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