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难忘的岁月>第十九章,典型的魅力

第十九章,典型的魅力

作品名称:难忘的岁月      作者:于蓝      发布时间:2023-12-06 14:41:04      字数:3285

  走完三个生产队,高书记一看天见亮了,他没有时间再去第四生产队了。因为,昨天接到公社一把手金书记的通知,今天有接待任务。省里市里的领导,在区领导的陪同下,上午要来检查工作,这需要他亲自汇报。下午还有两个外市县的参观团要接待,高书记忙不过来。他回大队后,让通信员马大个到青年点去找张寒,准备向张寒布置一下,接待两个参观团的任务。
  青年点坐落在村子东头,占有五亩土地,是新建的一栋二层红砖小楼。四周有一米多高的围墙,黑漆铁大门。这栋小楼是按照上边的要求,去年建完的样板房。因是典型大队,把青年点建好,说明领导部门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重视。
  可能是起来的太早,青年点的大门还没有打开,马大个翻墙进院。知道一楼住的全是男生,他知道青年点点长金浩住在挨门的那一间,马大个敲几下金浩的玻璃窗喊道:“金浩,你给通知一下刘寒,高书记有事找她,让她去大队部一趟。”
  听到金浩的答应,马大个才转身出来。
  张庄村大队是个全国都有点名气的先进村。在那个千方百计树立典型的时代,有先进的典型,才有先进的干部。典型大队是出先进干部的资本和土壤。无论是哪层的领导,一个干部要是想干出点成绩来,没有先进典型这个标杆当资本和硬件,你就不会叫得响,就没有说服力,就不会成功。所以,在那个年代,各层的领导都在抓典型上很下功夫。单位典型、个人典型,各行各业都要树立基层的典型。对一个认为有培养价值的基层典型,几层领导都会如获至宝,把它看作是一个地区的标杆,狠抓不放。无论是物资还是精神,都给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千方百计的也要把典型培养成功。
  
  一个叫得响的典型,一旦被树立起来了,就会利用典型到很多地方去讲用,用典型做样板以点带面,去推动全面上的工作。那时,因传媒的落后,全国各行各业都要树立这样的典型单位、典型个人。为了要把典型树立起来、宣传出去,就需要有嘴皮子功夫的人才。
  因那时农村经济还不富裕,科技又非常落后,传媒工具主要就是靠人的嘴皮子,一层一层的往下传达。所以,全国上下,小会大会总开,红头文件总发。当干部口才好不好,这也是件很重要的一项。嘴皮子功夫能不能过硬,这也是工作的需要。有的干部一讲话,啰哩啰嗦的废话讲了一大堆,与主题还没有贴上边,抓不住重点。下边的群众听不进去,不是互相唠嗑,就是打瞌睡。
  有的干部口才好,讲话能抓住重点,吸引听众,让整个会场都鸦雀无声。
  树立典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领导干部要亲自下去抓。被树立起来的典型,虽然会有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里面也可能有些不能公开的“门道”,但是,要是没有长期蹲过点,干出点工作成绩的经历,是不会被提拔重用的。因为那是政绩,也就是通过基层考验和历练出来的政治资本。
  有的老百姓还管这叫“镀金”,这个“金子”是什么做的?身上的灰土,手上的老茧,脸上的黑皮。
  有一个在省委某部门工作的干部女儿,她来张庄村大半年时间时,父母来看她,女儿走到他们身边时,硬没认出来,直到女儿开口叫爸妈的时候,他们才认出。在他们面前的带着大草帽,插稻秧时一不小心坐水里了,弄得全身都是泥,还没干呢!黑黑的脸,一脸的泥点子,两只粗糙的手也全是泥点子的女孩,就是自己曾经白白嫩嫩、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女儿。她母亲流泪了!她父亲却笑了,她父亲说:“我女儿出息了,等俺们不在了以后,她自己能生存了!哈哈哈!”
  他父亲笑完又转过身去,对站在自己身旁的生产队长说:“你是我女儿最好的老师,学校老师教给她的是书本知识,她跟你们学的是生存之道,有了书本知识,懂了生存之道,今后我女儿的人生就不难走了。”
  因张庄村是全国都有名的先进典型,送到张庄村来“镀金”的人也很多。有的是政府部门要提拔重用而培养的苗子,也有通过走后门、靠关系,把子女特意送到典型大队来“镀金”,目的是为了给子女安排个好工作。因为那个年代,典型大队的标签还是非常响亮的,想到典型大队来“镀金”的人还是很多的。
  在那个年代,没有政治资本,没经过到基层的考验和历练的过程,人们爱管这样的人叫“坐直升飞机”上来的。“坐直升飞机”上来的干部不但被人瞧不起,也没人敢提拔。那个年代老少皆知,很有代表性的干部,郭凤莲、李淑文、尉凤英、邢燕子等等,从基层到高层的很多干部,都是从最基层一级一级提拔上去的。
  农业战线,(当时爱这么称呼)无论哪层领导要提拔干部,看哪位有培养价值,是个好苗子,就会把他送到基层去锻炼很长一段时间,让他在基层滚成一身泥巴,磨成一手老犟,晒出一脸黑皮后才会提拔重用。那时被派到基层的人都被看作是无限的荣幸,并前途无量!张庄村也成了培养公社和区里年轻领导干部的“试验田”和摇篮。
  
  记得,张庄村有一个叫张寒的下乡女青年,智商很高,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嗓音清脆,文化程度也不低,能写能讲;最厉害的就是嘴皮子功夫,好像天生就是一块讲演的材料。因长的娇嫩,干农活很吃力。可因张庄村是被树立起来的典型大队,参观的人很多,不但需要有嘴皮子功夫的人出去讲用,对大批来参观的人,也需要有嘴皮子功夫的人接待。虽然高书记在小的时候,因他家的一门亲戚是教书先生,他父亲看他即懂事又聪明,把他送到亲戚家,没用花钱,曾上过几年私塾,在村子里也算是一个有点文化的人;再加上高书记爱学习,当干部后很怕跟不上形势,经常看书看报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武装自己的头脑。
  可因高书记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让他上挂下连,成篇大论的讲用,比让他登天还难。虽然工作干的非常出色到位,可就是讲的不精彩。再加上高书记的工作千头万绪,五千多亩土地,好几百户人家,几千口人,没分产到户之前,几个人当家,几千人听喝,让高书记起早贪黑地忙,几乎成年住在大队部。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把精力都放在村里的接待工作和讲用上。张庄村这个典型大队,总要到公社讲、区里讲、市里讲、省里讲,要是全让高书记一个人去讲,那高书记就什么也干不了啦!
  还好,知识青年的到来,给农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虽然这些城里孩子们对干农活一窍不通,可他们有文化、有知识,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给当时闭塞落后的农村,带来了活力,创造了新的风气。
  在张庄村这个典型被树立到巅峰的时候,张寒一个人讲都不行了,各层的妇联开会,张庄村的妇女代表要到会讲用,介绍经验。
  各层的青年开会,张庄村的团支部干部要到会讲用,介绍经验。
  各层的治保主任开会,张庄村的治保主任要到会讲用,介绍经验。
  在树典型的巅峰时代,张庄村就要设有专门用来讲用,和接待参观团的班子。因此,张寒嘴皮子的功夫,组织能力,还有积极上进的性格,很快地被在张庄村蹲点的上层领导发现,被当成了张庄村的宝贝疙瘩,进行了重点的培养!
  “各位领导和全体到会的同志们,你们好!”这是那时每个要讲用的人都爱说的开场白。那时人与人之间的称呼,无论多大的官,还是最底层的老百姓,都叫同志。无论何种场合,无论多高的身份,哪怕是国家主席呢,你亲切地叫他一声同志,他都会亲切地答复你,甚至感到很满意。
  在人群里称呼同志,不论老少也没人挑你的不是,更不会出现称呼错了的问题。年龄大点的你称呼他老同志,年轻人你就叫他小同志,这样的称呼一点毛病不犯,小的不生气,老的不挑理,甚至还拉近了距离,很有亲切感。
  可能叫同志说明全中国人民都是一家亲,走的是同一条路,奔的是同一个目标,是志同道合的大干社会主义的同志们;也可能象征着,新中国、新社会,人人都是平等的关系!正应为各种场合都用这种平等的称呼,让人们感到轻松、随意、温馨。
  可现在不行了,到人多势众的场合,千万得注意,一旦你疏忽,官大的被你称呼小了,人家要挑你的理。
  张庄村齐二儿子结婚,娘亲舅大,齐二的小舅子蔡大脑袋,来参加婚礼。因蔡大脑袋他爸这些年搞房地产赚了不少钱,把在三流大学毕业的儿子,通过花钱走后门送进了政府机关上班。
  最近还听说,蔡大脑袋因他老爸把钱花到位了,让蔡大脑袋当上了科长。蔡大脑袋以为,自己是官了,到哪都得把自己摆到前面。
  可婚礼主持人不认识蔡大脑袋,更不知道他还是个官。当坐飞机的远道客人到场时,婚礼主持人对坐在客厅里的蔡大脑袋等人说:“喂,同志,请给远道客人让个位。”
  这句话惹恼了蔡大脑袋,他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说:“说话没大没小的,你算个什么物?”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