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你就是我的珍贵>你就是我的珍贵 第三十五章

你就是我的珍贵 第三十五章

作品名称:你就是我的珍贵      作者:新爵爷      发布时间:2023-09-10 18:30:28      字数:3325

  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上次吃升学宴的时候,一位老同事也提醒我,哥来,最近怎么没写东西呢?于是,趁着静卧在床上的时间,码出下列文字,还能减轻一下膝盖部位带来的疼痛。
  心存善念天必佑之。善待每一天,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把每一天都当成一辈子过,不用花时间去忧愁、去焦虑、去叹息,而是抓紧时间,享受生命、享受健康、享受快乐、享受幸福!这段话和大家一起共勉!
  在我们莱芜东部山区,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其地位仅次于过年。每年一进七月,老人们就开始念叨,“时间过得真快呀,再过几天就七月十五啦!”老人家呵呵地笑,孩子们眨巴着眼睛,就像盼年一样,充满着期待。尤其是小孩子,或许是会有好东西吃的缘故,扳着手指头天天数着日子盼十五。小时候的我也是一样,扳着手指头一天天的盼。直到那么一天晚上,父亲把他的黑皮包(其实是人造革的)挂到他的金象牌大轮自行车上,把一个用完了的,被母亲洗得干干净净的化肥袋子折叠整齐,塞进黑皮包的时候,我就知道,明天我们一家要去十里之外的辛庄赶大集了。
  辛庄集位于我们老家辛庄镇中心的辛庄村主街道,是方圆一二十里路最大的集市。最为红火的时候东到铁车北到苗山的村民都过来赶集买东西。那时候只有供销合作社,没有超市,货物供应不像现在这么充足。家里又没有冰箱可以存放东西,一般得去集市上采购。我们那边一般是五天一个集,初四十四二十四,初九十九二十九,这就是赶辛庄集的具体日子。
  莱芜的中元节,充满着神圣的仪式感,因为我们都相信,故去的亲人会在我们请了家堂之后,前来赴席。
  我的爷爷奶奶走得早,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就去了天堂,身为长子的父亲,顺理成章地接过了请家堂的责任。过年要请家堂,再就是七月十五这一天要请家堂,下午送家堂。所以,打小我就跟着父母身后打下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折好红纸写牌位啦,摘菜啦,把水果和糕点装盘供养什么的,我都轻车熟路。
  话说这辛庄大集,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全活,千奇百怪什么都有。集市的入口两侧,永远是那两张老面孔在看守自行车,他们衣着朴素,动作熟练,右手一根不长不短的竹竿指挥着交通,左肩挂着一个挂兜用来装零钱,左手提着一长串带着五颜六色细绳子的圆形小铁牌。小铁牌都是成双成对的,要不两个六,要么两个十八,只要有人来寄存自行车,他就把一个带着数字的小铁牌挂到人家的车把上,再把另一个有相同数字的小铁牌给寄存自行车的人,不管寄存时间长短,只要两毛钱。随着物价的上涨,后来变成了五毛和一块钱,再后来我长大了,去泰安上了中专,很少去赶集,看车人的酬劳有没有变化也就不得而知。
  有时候,母亲就说父亲,别把车子放到这里寄存了,你放到卖拨浪鼓的那个同祥那里让他看着就行,省下两毛钱还能给孩子买包瓜子吃。父亲也不反对,骑着车子继续往里走。
  “来了姑父,来了二姑!”一个熟悉的面孔老远就冲着父母打着招呼。
  拨浪鼓转得咚咚响,各种各样的小玩意扎在上面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说话的人正是母亲嘴里说的那个同祥,听母亲说,他是我姥姥家的邻居,家里只有他和老母亲相依为命,按照庄乡他得喊我母亲一声二姑。
  “这孩子来的怎么早啊?恁娘最近不离吧(莱芜方言,意思就是身体不孬吧)?”
  “俺娘身体好着呢!二姑,你走娘家的时候别忘了去俺家里玩去?俺娘成天说我恁二姑心肠好,她还怪想你嗯!”
  “嗯,行啊,只要有功夫我就过去看俺嫂子去!”
  说着话的功夫,同祥就把父亲的自行车放到他跟前的空地上,身体半倚着自行车座拉起了呱。
  “车子放我这里没点事啊,姑父,时候不早了,你和俺二姑快去买东西吧?”
  父亲也打着招呼,抓起他的黑皮包。母亲使劲攥着我的手,生怕我弄丢了似的。我的眼睛便开始东张西望起来:瓜子啦,粘果啊,糖葫芦和大米食都是我的最爱,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玩具,这些零食便成了宝贝疙瘩。记得当时的瓜子是用透明的袋子装着的,上面写着葵花籽,味道特别香,是那种难以描述的香味,反倒是如今的瓜子品种多了起来,却很难找到小时候的味道儿。
  当时的一包瓜子大概是两毛钱,有了这包瓜子打馋,父母就开始采购十五的必需品。首先是猪肉,得先去肉市,找我们村的熟人买。这户人家姓亓,弟兄五个,除了知道排行老大的那位是我同学的爸爸,我喊他大爷之外,剩余的四位叔叔到底谁是老几,一直到现在我都理不清。他们总会在称完了猪肉收了钱之后,找一处皮肉较软糯的地方割一小块给我们,然后陪着笑说上一句:庄邻庄乡的,多来照顾几回就有了。就这样,我们成了亓家肉摊上忠实的老主顾。
  公鸡不用买,因为每家每户都会养,回家杀一只供养就可以。接下来买咸鱼,这是我们家的传统。当然,也有买鲤鱼和花鲢或白鲢的,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忌讳。然后就是青菜:芹菜、藕、生菜、葱和姜和其他的。如果家里的菜园有韭菜和茄子的话就可以省下这两样。因为七月十五要炸藕盒,炸肉,煎茄盒,炸金针花来供养。对了,还有豆腐,切成三角形两面炸的金黄供养。豆腐也不用从集上买,村里流行用豆子换,半斤豆子可以换一斤豆腐。换豆腐这活是母亲的,我家有个专门挖豆子的瓢子,母亲心里就像有杆秤似的,每次换回来的豆腐和她想换的斤两差不了一两半两。后来上了小学,我就戏称母亲的手就好比陈秉正的手,再后来上了初中学习了《卖油翁》我才懂得: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是啊,好多事情都是: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芹菜和生菜要竖着放进化肥袋子。不一会儿的功夫,袋子里就快装满了,父亲就和母亲抬着袋子领着我去同祥那里。母亲负责看着袋子里的青菜和鱼肉,父亲便拉着我的手去买好好。
  开启我最快乐的时光。
  就连走路的样子都变成了一蹦一跳。糖葫芦会买,大米食会买,粘果也会买,这些我都喜欢吃。鞭炮要买,因为请送家堂都得放,只是我胆小不敢放,这项任务后来就演变成了俩叔叔和二叔家的弟弟的任务。那我放什么玩呢?滴滴金子,黑色的和彩色的都得来两把,这是我的爱好,不买肯定不行。滴滴金子,大约二十来公分,就好比现在的烟花,只是比现在的烟花落后一大截罢了。也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和光电。父亲自然懂得我的心思,总会打发我个欢气脸。好了,忙活大半天,也走累了也口渴了,父亲就领着我走到集南头的豆腐摊子上吃块豆腐。玉米秸秆做的院障子把两家摊子分割开来还能挡风,摆在土胚上的长木板组成了简易的餐桌,炉灶上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里,豆腐和豆浆的香味扑面而来。父亲从不舍得吃,他招呼摊主给我盛上一块豆腐和一碗浆,还有一碟豆腐的灵魂——韭菜花或者咸菜水,再配上一个热腾腾的火烧,那口福简直别提了。比现在的山珍美味都要解馋。有时候母亲也会跟过来,看着我在那里打馋虫。父母从来不吃,只是看着我笑。有时候口渴了,接一碗锅里的浆喝了就完事。
  对,这一天正好是阴历的七月十四辛庄集,比这个大集更火的就是腊月二十九赶年集!
  当时的块豆腐五毛钱一份,吃饱了,我就跟在父亲去同祥那儿找母亲。同祥表哥从来不要父亲给他的寄车子的钱,却是父亲递过去的那根丰收烟他肯定会接过去与父亲一起青烟燎绕着拉家常。
  一切置办妥当,打道回府。
  父亲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那个鼓囊囊的黑包。母亲坐在后面的车座上,手里拽着满满的一袋子肉和菜。我坐在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也不闲着,胳膊肘子压在车把上,嘴里嚼着我的葵花籽,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回家去!
  直到如今,七月十五的传统习俗我们都一直延续着。
  提前一天父亲要去超市采购鸡鱼肉菜和火纸,十五这天母亲要和面炸炸菜,包水饺,一家亲早早的请家堂,一切都如童年那般热火朝天。如果说有变化的话就是,就是送家堂的时候,新成员小二子的抢镜表演。小家伙一会儿磕头敬祖宗,一会儿倒茶表孝心,真是不帮忙还强一点,越帮越忙手忙脚乱。
  和老人一起包水饺拉家常,不一会儿就要日落西山。父亲此刻也把火纸打好了,他找个水桶撒上一把面接上小半桶自来水(这是给逝去的亲人喂马用的),约伙着大家准备送家堂。
  全家人依次磕头,将排位按照摆放的位置放进火纸放进簸箕盛放着,父亲端起香炉,端起一个酒杯领着大家下楼送家堂。
  “现在的日子好过了,让恁爷爷奶奶别不舍得花钱,买上马买上车,上那边去好好的过日子吧!”
  直到今年我才明白,故去的亲人会在我们请了家堂之后,前来赴席,这并不是一种迷信思想,而是一种精神寄托。人啊,甭管长到多大岁数,有句话说的千真万确,那就是——“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