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争光岁月>第五章 大通镇

第五章 大通镇

作品名称:争光岁月      作者:秋耕      发布时间:2023-06-28 07:51:26      字数:4093

  1、1987年春夏之季,由于初涉职场,加之工作单位在岗位上出现严重的错位安排情况,及那位刘公子莫名其妙的行为,我只好离开县城了。就这样,我被商业局安排到县石油公司财务股上班了。石油公司离县城或市区有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路程,在地处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小镇上——大通镇。大通镇,准确地说位于长江下游南岸,西北与安徽枞阳县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与贵池、青阳交界,是安徽“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的北大门,是九华山头天门的所在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石油公司又距大通镇约有两三公里远。由于石油(成品汽油、柴油、机油等等)系危险品,所以石油公司只能远离市区,并且自成体系的。公司所在的区域范围内,至少竖立着七八个装满了汽油等硕大的储油罐,每个大油罐直径约十几米,高约二十多米,其周边的安保措施极为严格。油罐立在一个小半山坡上,而在它的脚下有一个消防池,约有十几亩那么大,当然主要用来消防汲水之用,但平常也在池内养了一些草鱼、鲢鱼之类水产品的。池塘里水较深,夏天我们便经常在此游泳嬉戏。
  出公司向南,便到了大通镇中心街,街道路面系由一块块磨得光洁的石头铺成,街的两旁大都是较古旧的老式建筑结构,徽派风格较多,如马头墙角等。商铺林立,多出售一些陶瓷、藤编之类的精美手工品,人游如织。由街心向东,有几处古井,及几处水池,水池不深,但亦较清澈,岸边杨柳依依,有石櫈可供人休憩。再向东一点,有两座天主教堂及遥相呼应的大士阁。
  大通的宗教曾有三个教别,即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为使教会成为侵略的工具,大肆进入我国建立教堂,传教布道。大通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也就是在这样情况下,陆续地建立起来的。那时的这座大钟楼就是天主公教会的遗留建筑。而天主公教会创建于1872年,1936年全部建成竣工,由芜湖洋码头总堂创办。当时的规模有圣堂一幢,旁侧建有大钟楼,是全部建筑的制高点,用料考究,坚固雄伟,屹立于长龙山西端,面对长江,登临其顶,一览无余。日寇侵占大通时,传道土纷纷逃走,据说,日军曾在大通天主教堂设立了指挥部,抗战胜利后,当时的负责人西班牙神父纪纳德曾来大通整理、恢复,但经历了岁月的变迁,原建筑物已所剩无几,只剩下这座高大的钟楼,成了外国教会在大通的唯一遗迹,见证着东西方文化的变汇融合。
  大通镇的东面,如果说宁静古雅,那么其西面则有滔滔长江,每年夏天江水猛涨,惊心动魄。这也造就了大通成为沿江的重要港口之一,水上交通十分发达,有码头数十座,年吞吐量达数百万吨。江中有一小洲,即有名的和悦洲(也称荷叶洲,因形似荷叶得名),面积约两平方公里,距今亦有近200年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大通和悦洲旳鼎盛时期,被誉为“小上海”。洲与街心有趸船摆渡,每次五角。有一次,我与同寝室的小张有幸过江,上得荷叶洲一游。时值春天,洲上处处桃花盛开,金黄色的油菜花更是让人如醉如痴,燕子则来回于湿地与小洲民居古屋之间,呢喃悠闲,一派春光融融的景象。据传,洲上土地肥沃,以细沙地为主,亦盛产生姜,其特点是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细脆嫩、香味浓烈等特色,自清朝成为“贡姜”以来,即驰名全国,现制成品大多销往武汉、上海等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
  这些,便是我刚来石油公司时所见所闻,当时感觉是:石油公司既颇为气派而又有点原始状态,宁静而又安详。然而这对一个从比较热闹的县城生活了两年的我来说,不只是一种反差,更是一种失落,心想在这个地方期生活下去,一辈子就完蛋了,只能老死其里,还有什么盼头。不过,公司总体来说,年轻人较多,同寝室的小张也是从省内的另外一所商校毕业分配来不久的,家住普济圩农场。小张有一辆不太新的摩托车,有时放在室内,气味较大,好在我尚不完全排斥汽油味。我们在一个约有二十多个平方米的通间室内,我被安排在靠外的,小张在里边。当我把几件“家当”放好,把床上整理完毕后,总算出了一口气,因为也算有自己的一个空间了。
  
  2、生活安排妥当后,我便开始上班了。石油公司财务股一共五人,全是男同胞。股长是一位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瘦小斯文的一位,好像也是某个商校分配来的,只是比我们来得早了好几年的。他为人和蔼可亲,有时像一位大哥,有时也表现出既成熟而又顽皮的样子。据说他之所以当上了财务股长,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大气候比较好而所得到的。
  在八十年代初期,邓小平提出党的干部要年轻化、知识化,故一大批年轻的具有干部身份的人(就象我自己,只要考上国家的正式的学校,毕业出来后一般均是具有干部身份),均突击提拔上来。主办会计姓戴,也是一位年轻人,但好像少年老成,包了几颗金牙,一米七八左右。戴会计我并不陌生,我们早在一年前就认识的——那是一年前,我在县糖酒公司做主办会计时,经常参加县商业局的会计报表汇编会议时认识的。因此,我们彼此均有好感,只是我一开始有点尴尬,因为我们同时为主办会计,而今却来到他的单位,如何解释呢?自然,我的解释是不解释,他当然是一个非常明白的人,不把缘由说破而已。但不论怎样,我们毕竟早就认识,这对我们工作大有帮助的。或许他也是年轻灵通之人,对我事情也约略知晓一点,因此工作上他尽量让我多做一点事情,实际上做了他的助手角色。
  另一方面,由于他忙着恋爱,接着又准备结婚,因此他实际在很长的一大段时间里,把主办会计的工作交给我来做的,我也因此乐得做这项工作,因为这一工作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而是驾轻就熟的了。记得第二年的冬春之际,我还代表县石油公司参加了市石油公司在省城的会计报表汇编会议。那是我第一次来到省城,并且住进了在当时来说一家很不错的梅山饭店,大开了眼界。
  当我回到石油公司的时候,那位戴会计也回公司上班了。但他好像并不急于接下我正在所做的主办会计事项,后来才知道,财务股长可能要去县商业局工作了,因之,他正积极某取股长的职位。然而,那时我也准备着调往北方工作,现在想来若非来北方,肯定是在石油公司做一个长期的主办会计工作了。接下来也许娶妻生子,便可能会一辈子将老死江边也。但好在当时自己还很年轻,加之古朴秀丽的大通,使我又在近两年多的时间里,颇能寄情山水,饱览风物,相恋难舍,以至于至今难以忘怀。
  3、江南小镇,风景特别优美。周边的丘陵田野,无论是在田埂地旁,还是在山坡高岗,每当春天来临,山花浪漫的时候,映山红便处处开放。那红艳艳的花丛总把整个江南的春天,点缀得热闹非凡。那种热闹昂扬的景致,简直就是洋溢着的青春的火焰,更是希望与乐观精神的勃发。这种昂扬与奋发,它便让我不时地忆起了自己在高中读书时,常常在求学的路上看映山红时的情景。由于学校离家较远,往往背着一袋米及杂物,要走三四十里的山路,穿过许多山岗溪流,但为了求学,为了心中的理想,年轻的我尚感觉不到往返奔波的辛苦,因为只要清明节一过,那山岗上开遍了的映山红,总给人以一种激励,一种从心底里迸发出的亢奋。
  记得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淌过一条小溪,其时正春雨过后,绿草鲜嫩,小溪的水溢满了两岸,湍急的溪流发出悦耳的流水声,岸上的山坡上,树丛中,正开着红彤彤的映山红,那一簇一簇如热血般的红色,在绿茵茵的小草和溪水的映衬下,显出顽强向上的生命力。那一刻,再深吸一口新鲜甜美的空气,什么疲劳都没有了,于是产生出无论怎样的困难和挫折,也都能挺过去的意念与兴奋。映山红,这些质朴的映山红,她给了人们一颗颗赤子般的情愫,给了人们一个个乐观向上的鼓励。正是那一年,我考上了中等专科学校,离别了小溪,离别了山岗上的映山红,来到芜湖的一所名校继续上学,可是我仍常常忆起那映山红,企盼她们一路伴我远行。
  来石油公司上班后,由于公司在远离城市中心的一座江岸的山脚下,僻静空寂。同寝室的小张,亦是才分配来的大学生,不过他的家庭条件较好,在那样的年月,自己就拥有了一辆摩托车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我们相处得不错,每当星期天,我们便骑着摩托向城市中心奔驰。当然,有时也在周边的山上游玩,以驱寂寥与孤独。
  有一次,大约是在清明节之后,春光融融,艳阳高照,我们早早地来到了离公司不远的一座小山上。才上得山坡,就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映山红,如野火燃烧,似红云飘落,那种壮观的场面,一生都难以忘怀。于是我们边爬山边采摘映山红,待到了山顶的时候,已聚了一大捆了。站在小山的顶上,返观山下竟是一片红色的海洋,而山脚的左边有一泓山泉冲积而成的小湖,春风徐拂,湖水不惊,倒映着映山红的娇美的身姿,如绿色的水中镶嵌着红色的玛瑙一般。那种景色,一如宋代杨万里的“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所描绘的那样,顿时让我们心胸开阔,神情飞荡起来,而这大片的映山红,也再次让我点起了爱情与希望之火。
  4、工作稳定后,在饱览周边山水之际,在石油公司工作的收入也随之上涨。这对我来说,本是一件正常的事,但由于大通镇是一个小镇,加之石油公司在当时确实可称得上是好单位,一些有心人便关心公司里的人员。于是,有些好心人便给正处在青春时期的我介绍对象了。近四十年了,仍不能忘怀的那位对象,便是大通镇茶干厂厂长的女儿,也是厂里的唯一小车司机。自然,大通镇除有古朴沧桑的街道和建筑,及优雅的生态环境外,还盛产地方特产,如生姜、小磨麻油、藤编、茶干等。
  大通茶干,早在明朝时就闻名于世,为途经大通朝九华的香客必摆的供茶素点,它具有形方体薄、质地柔韧、色艳味浓、鲜美耐嚼等独特风味,品种有火腿、虾米、蒲色、臭豆腐等系列产品。因此,茶干厂在当地还是比较有名的。
  她个子高挑,眉目清秀,笑起来总有一对浅浅的酒窝挂在脸庞,是典型江南水乡女孩儿。于是我们很快相识、相恋。阳春三月,我们携手渡大通镇之南的青通河,上神椅山撷取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听百鸟欢快地歌唱;夏天,我们相拥着来到小镇的郊外,迎着徐徐清风,头枕青草,数着天上的星星,或者嬉闹着扑捉流萤,直到深夜……然而,至丹桂飘香,雁叫声声的时候,我却因工作调动,要只身来到遥远的北方了。由于她或许过惯了江南生活,不愿随我而来,我们只好洒泪分别。然几十年过去了,她的音容笑貌却也几度梦里相见——这也许是初恋的记忆,总是那么深刻而难忘吧。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