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三)
作品名称:不甘寂寞的人们 作者:雪山莲花 发布时间:2023-06-02 12:52:46 字数:3043
四病恙中的青葱年华
“神威将军”离开后不久,欧文大病了一场。这时他正上初二,读的是通校。开始的时候,他的小腿有点浮肿,到后面小腿和大腿都浮肿起来,连迈步都很艰难。他家离学校只有一里多路。这天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那时候学校管得不严,他上课的时候就开始往家里走,还没到村口就听到下课铃声了,一里多路他慢慢移了四十五分钟!
没办法只有停学在家治病了。父亲带他找到了一个老中医。这老中医还会治“汗手”。(传说中的民间邪术,据说会“汗手”的人只要用手拍你一下,你就可能得不治之病,除非请会“汗手”的人来治。有的“汗手”还可以隔空发功,这种汗叫“飞汗”。)
那老中医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看了着欧文的脚,问了问欧文发病的时间,掐指算了算,对父亲说,这是碰到“飞汗”了。又问欧文家有什么仇人没有,父亲想了想,怀疑是“拦横扯”作的祟。
父亲把老中医接到家来。那天晚上,老中医在家门口插了三根香,烧了几片纸钱,口中念念有词。因为年纪大了,憋不住气,念的声音很大很大。
然后又倒了一杯水,对着杯子念念有词,然后给欧文喝下。又开了几副中药,叮嘱欧文不要吃雄鸡鲤鱼。
说也奇怪,欧文的腿肿病渐渐好了。
欧文在家耽搁了一个月,期末考试语数120分的题目还是保持在100分以上。
欧文的性格比较内向,在班上只有唐永华、刘恒冬两个好友,到了初三多了个杜龙,至于女同学全然不接触。
唐永华的成绩优于欧文。一次欧文看见他的作业本上写着:“柳树的树枝软软的,上面抽出了许多狭长的叶子,好似一条条翠绿的小船,随风摇曳中又像小朋友闪动的眼睛。远看柳树,仿佛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正在湖边梳洗她那缕缕秀发。”欧文问唐永华这段话好优美,从哪里抄来的?唐永华说是他自己写的。欧文很是诧异,觉得唐永华的文笔强过自己许多!
刘恒冬是一个矮子,初二的年纪只有小学二年级的身高。但他却没有丝毫的自卑,在班级里异常活跃。一些女同学经常在他面前欺不欺,乖不乖(逗别人玩),被他追得在教室里乱钻。这不,班花阳艳梅没事把刘冬的脑袋摸了一下。刘冬拿起扫把把阳艳梅在教室撵了三圈。阳艳梅跑不过,奔出了教室。刘冬在教室门口大叫:“别看我人矮,我可不是吃素的!”看得一些男同学无比地艳羡!
杜龙说他读小学的时候也曾是班中之魁。后来成绩慢慢不行,到了初三学习愈显吃力。欧文虽然成绩拔尖,但却喜欢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功课上没少教他,两人就像铁杆兄弟。
领通知书那天,欧文跟同学说这次英语没考好。一个女同学接过他的话茬说:“你都一个月没上课,还考了全班第三名。”欧文有点受宠若惊,这是第一次听到女同学跟他说话。
这女同学名叫铃子,学习成绩也非常好,特别是英语,每次都是全年级第一。
铃子的性格非常开朗,而且能歌善舞,也是那些早熟男们追逐的对象。
初三这一年欧文他们合班了,三个班合成两个班。这个时候家庭兄弟姐妹多的,很多人到了初三就辍学了,或帮父母干农活,或学艺谋生,比较新潮的是跟着熟人到广东打工。
学校的管理也比较松散。这时正在砌教师宿舍楼,早操和课间操都取消了。更奇葩的是,初三的时候,教数学和英语的两个年轻老师居然没有让他们做过一次课堂作业。那英语老师姓王,同学们私下里叫他“王懒子”。
英语课都是第一节课,王老师每天都是过了半节课,才趿着拖鞋,“踢拉踢拉”地走进课堂,还没讲十分钟,擦着眼皮子,说刚起床,还没吃早餐,说着夹着书本又“踢拉踢拉”地走出教室。
欧文学习基础好,有些知识自己也能看懂,所以老师的好与坏对他都没有影响。
欧文的眼睛近视,被老师排在了第一排。铃子就坐在他的后面。两个人成绩都比较好,所以经常会讨论一些难题。这是他初中时代唯一交流过的一位女同学。他每天都可以看到她姣好的面容,听到她银铃般的笑声。
冬天的时候,欧文的腿又浮肿了。这次来势汹汹,没几天就不能动弹了。又找来那位老中医,可这次不怎么灵了。喝了他化的水,吃了他的中药,依然不见好。
以后又请了几位治“汗手”的师傅,都不见效果,反而愈发严重。家里经济本就不好,欧文又得此重病,一家人笼罩在阴影中。
父亲从种子公司回来,不知他从哪里打听到隔壁乡医院里有一个“蔡和尚”,是治“汗手”的高手。他的孙女婿在医院里医术也很高明。
父亲用自行车驮着欧文到那医院时,已是半下午了,找到“蔡和尚”的孙女婿看了病,办了住院手续。黄昏时分,父亲带欧文进了“蔡和尚”的住室。这是一间昏暗的房子,只见一个老头绻缩在一张躺椅上。“蔡和尚”听明白父亲的意思后,一句三咳,喉咙里咕噜咕噜地说欧文是中了“汗手”,然后也是端了一杯水,口中念念有词,尔后要欧文喝下。父亲自是给了他三块三毛三“师傅钱”。
第一次住进了医院。半夜的时候,欧文肚子突然饿了,叫父亲去给他买东西吃。父亲笑着说,这个时候哪有东西买?说完呼噜呼噜打起鼾来。
那一夜欧文真的没睡着,他不怪他的父亲,因为那个时候街上所有的店铺都关门了。
在医院住了七天,病情好转了许多,于是欧文出院了。
父亲用自行车驮着欧文快到家的时候,已是晚霞染西,倦鸟归巢的时分。虽然身染疾病,但欧文的内心还是充满了活力。闲暇了这么久,精力无处安放,于是欧文对父亲说了句:“生病一点意思都没有!”
父亲笑着说:“生病还有意思?”
第二天回到学校,欧文发现自己的每科课堂作业都被铃子做好了。看着她那娟秀的字迹,欧文的心里异常的温馨。
铃子还一个劲地说,这几天政治老师一直在追问你为什么还不来上课。同学们说你住院了,他跑到学校边上的乡医院,说怎么在医院没看见你!
欧文听后非常感动,想不到政治老师这样关心他!政治老师差不多五十岁了,因为头发长成“W”形,所以学生们背地里都叫他“W”。一次他在课堂训斥班上同学不听讲、不尊重他的劳动时,把他的教案称之为“讲义”,还引得唐永华和欧文他们一阵嘲笑!
寒假欧文给铃子写了一封信,大意是互勉努力学习,考取自己理想中的学校。
第二年开学的时候,欧文却和杜龙坐到了教室的最后。也不知欧文是在作秀,还是在故意回避铃子。
与铃子偶遇时,欧文总能看到铃子疑惑的眼神。
大病之后,欧文的神情很恍惚,经常昏昏欲睡。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一片渺茫。
学校里为了避免中专打“赤脚”,把唐永华、欧文、还有另外一个班的优等生都报考了最容易考的一所中等师范。
可是那所师范只在本学区(四个乡镇)招两个名额,三人中必有一人打下!
欧文已对自己不抱什么希望。临近中考时,他对母亲说,考中专要到县一中去考,要带几十块钱的生活费,他不想考了,别浪费钱。
母亲说,去考考没关系,就算考不上,以后努力挣钱也要得。
母亲的话给了欧文莫大的鼓舞!
为了保险起见,欧文考前去了“蔡和尚”孙女婿那开了几餐提精神的西药。
县一中的环境很优美,欧文他们临时住的宿舍外种着许多美人蕉。那美人蕉修长的绿叶、淡黄的喇叭花,在夏雨的敲打下更显得生机勃勃。
欧文看到隔壁镇中学的考生在死命地背课文的中心思想,欧文觉得好笑,考试哪会考课文的中心思想的!
带队的是W老师,因为他的儿子在一中复读。他正跟一个没落中学的带队老师闲聊。那个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生源质量极差,根本没人能考上中专的,到这里来考也是陪陪场而已。
W老师说:“学生还是主要靠老师培养。”
欧文接茬道“学生读书好与坏与老师没有关系!”
W老师听了,眼睛鼓鼓地瞪着欧文,欧文这才知道自己少不更事,心直口快了!
很是意外,从“蔡和尚”孙女婿那里开来的西药吃了后,人的精神大增。中考那几天,欧文一路“过关斩将”,七门科下来,每门科都很称心。
那一年欧文成了他们学校唯一考上中专的人(唐永华落榜,后就读于县一中),也成了宰相园唯一一个考起“皇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