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
作品名称:那年地震 作者:果猿 发布时间:2023-03-03 10:15:23 字数:3841
引子
那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十点放学后,背着薄薄的书包,少男少女们回到灞河边儿的小村庄,他们发觉村子里有了不小的变化:每家大门前面的空地上,父母哥嫂们在忙碌地搭着了庵子。大门前没有空地的、或空地不够宽敞的人家,就在打麦场的边沿,搭着庵子。队里保管室高大的山墙上,用白灰刷起的几个大字,“全民抗震,防患未然”,在大阳下,雪白的字迹泛着水光,特别亮眼。少年们被好奇的心驱使,贴近父母,想探究个原由,父母们却交代孩子,以后一家人晚上就要睡在庵子里了。就这一句话,把少年们好奇猎来的兴奋,又浪推了一层,让藏不住的野性在浪尖上戏嬉。胡基砌成的土炕,虽然暖和,但很坚硬,睡一晚上,腰和土炕一样僵硬,僵硬的有一成不变的没趣,这下少年们可以睡软活的木板床了。倒是少女们柔弱的性格对住在不是家的庵子里生出少许胆怯,后又被家人们都会在身边安慰了。
什么是庵子,这里就不说了,往下看小说吧,看了小说,也许在你偶儿郊游时,在探险时,会有露营的冲动,在没有携带露营装备时,那搭座庵子在合适不过了。
那时,少年们对地震没有什么概念,只在课本里学到张衡和地震仪,至于地震仪测到过什么样的大地震,课本里没教呀。
但是,对灾害少年们还是有一点认识的,村子里发生的一件大事儿,灞河边儿每年发生的事情,就是灾害。
比如火灾。
龙王嘴那愚笨的老婆,掏了一竹笼炉灰,炉灰里有少许干柴枝烧成碎断的灰烬,还发着暗暗的红光,那是火星,她看见了,也不在意,马虎得全当没看见,不管不顾地就把竹笼放在厦房里,靠着一堆烧火用的干包谷杆放着,之后就像队里其他社员一样,跟着队长下地干活去了。那厦房是龙王嘴给二儿子娶媳妇儿的新房,刚盖好,还没有盘上土炕,儿子那时还没有对象,就当临时储藏室用,放置一些烧火用的干包谷杆,劈柴等日常用品。
当一个队员干活累了,回头望了一下村子,发觉一柱浓烟从龙王嘴家升起,在他家的大榆树的树冠上面被风吹散,覆盖了半个村庄。就喊龙王嘴:“跁哈了,你家着火啦。”听到这话,龙王嘴赶紧看向自已家。一看,就心慌了,立马撇下干活的农具,往家里跑,还有心虚的傻笨老婆也往回跑,她终于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大道理的最直接的结果。队长也带着干活儿的男女队员们,也赶去救火。
龙王嘴家有水井,深不过丈——这是涛涛灞河水对河下游北岸的恩泽,龙王嘴摇起辘辘,飞快得不输二十几岁的青年人摇,几秒就绞上一桶水,傻笨老婆从井绳的钩搭上取下一桶水,单手提着水桶快跑几步,就到厦房前,空着的手就抠住水桶底沿,把一桶水往满是火焰的厦房里顷泼。用水井里绞水,泼向小山包一样的火焰,那真是杯水车薪啊。幸好队长组织队员们,赶来救火。队员们从各家拿来脸盆,排起两条长龙,从村子里的涝池,舀一盆水,接力送往龙王嘴家,一盆盆水泼向熊熊的火焰,就像下着倾盆大雨,不一儿就扑灭了火灾。等从城里赶来的消防车到来,大火早已扑灭了,只有一丝青烟从垮塌的厦房里冒出,还有龙王嘴在因救火泼水弄得满地泥水的院中,把老婆踢得像皮球一样乱转。
“跁哈了”是典型的关中口语,知道是啥意思吗?而跁字,也许对你来说是生僻字,诸如㖭、撖、撴、劙、揢、扗、苶、饤等等生僻字,却在关中口语里是常用字,小说基本囊括了关中常用口语,对口语中了所用的生僻字的字义也作了注释。遗憾的是:王阜、苗声的相声《这不是我的》里的bia(汉语拼音里没有这个音)字,上穷碧玉下黄泉也没有找到对应的字,遗憾地没有写进小说。说了这段文字,能否让你的思绪在文化中心东迁北移的轨迹上逆行,回到中华大统的秦地,感受始皇统一文字的功业,感受几千年的古韵依旧在民间流传,也对一些字词的意思,进行了查漏补缺,有兴趣就看小说吧。
你也可能不知道涝池,在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它已经匿迹了,但它是几千年农耕文明中关中农村原始的人文景观,不用文字纪录下来,后世可再也看不到了,也把祖先朴素的智慧丟失了。看小说吧,看了才能了解关中平原古老的特色。
又如水灾。
每年秋季,绵绵阴雨是关中平原都要经历的。当然,这是那时候的天气,现在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天气了。当绵绵阴雨到来时,灞河也就到了洪水季。汹涌的洪水冲击着河两岸,灞河南岸,白鹿原的北坡垮塌着,生活在北坡的村民的心和房屋的地基一样震颤着,但白鹿原依旧淡定,洪水涮走垮塌的泥土,就像从它厚实的身体刮悼痒痒的皮屑。灞河北岸,河堤有时被冲出溃口,洪水冲进堤内的稻田,待熟的稻子在浑黄的河水里,像伏地的水草,却更像对不能收获的谢罪。呛了洪水的游鱼,贴着水面狂飚,发泄对泥水的惊恐。
但地震是什么样子,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像虎子这样懵懂的少年还是一无所知。他没有那样的经验,但村民之间流传着地震之后关中平原都将是汪洋大海的传言,让少年们多了些幻想。虎子就在想,如果这样,那我就爬上白鹿原,在白鹿原的边上,钉一颗大得如人高的钉子,让小毛爬上横岭,在横岭上找一处和白鹿原一般高的地方,也钉一颗大钉子,两颗钉子之间系一根长而结实的细线,拉紧,然后,虎子和小毛,每人找一朵特大的牛筋草花,把那枝形的花倒扣在细线上,就是两个独木桥上的勇士。然后小毛和虎子各拿一片大瓦片儿,快速地磨着钉盖儿。钉盖儿在瓦片儿的磨动下,颤动着,颤动的钉盖把力量横向传给了细线,细线象被搓动一样,扭动起来,像有无穷的动力,驱动着两个勇士,一个从白鹿原出发,一个从横岭出发,在汪洋之间,细线的独木桥之上,展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顶牛大戏。输者将跌入汪洋大海,万劫不复。嬴者不是玩这游戏的小毛,就是虎子。
这是少年们幻想地震之后游戏可玩的更大了。那是少年们常玩的游戏,还有哪些游戏?继续看小说吧,你会看到一些少年们自制的玩具,还有快乐的玩法。
那大人们在想什么呢?他们的行为会因为防震发生哪些最妙的变化呢?看小说吧。
时间到了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凌晨3点42分,中华大地发生了罕见的历史自然灾害,唐山,一座北方小城,在地震中轰然毁灭,二十四万生命瞬间就被自然灾害无情的夺去。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书籍、电影、电视和文章多不胜数。而在千里之外的关中平原,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前的一年多时间里,人们在苦难中坚持着全民抗震。亲爱的读者,读到这里,你也许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疑问,千里之外的关中平原,都在进行防震减灾工作,而地震中心,灾害最重的唐山,有没有防震措施?是预测方向的错误,还是受到国际上不怀好意的专家的诱骗?这需要专家们去还原历史真相。但是在关中平原,当时人们对地震的恐惧,那种在即将到来的灾害面前人们的恐惧、迷茫,甚会有些疯狂的举动,鲜有人提及。本书就是关于抗震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关中平原灞河边一个小村庄,述说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同小人物生活境况。
热情善良的青年秦相武,第一次当媒婆,就为30岁的驴驹牵成了姻缘,对象是商洛山区的姑娘惠,并确定半月后举办了婚礼。婚礼和闹洞房把新娘惠折腾得够呛,而洞房花烛已是婚礼第二天的黎明,可这人生美景也被闹洞房的小孩儿虎子等因吃了陪嫁的漆油炸的面叶而中毒,造成几个小孩牛牛肿大而来兴师问罪而打断。而更恐怖的事情是半月前惠和刚哥两家趁天黑,去西安卖木料,途经的村庄正好是夫家的村庄,刚哥为了保护被稽查员打断腿的惠的父亲,以及被猥亵的惠,失手打死了稽查员秦世儒,便把尸体藏在灞水里,被闹洞房的小孩儿无意发现。惠怕事情暴露,便在婚礼后的第二天偷着去回娘家,给刚哥报信,却被驴驹一家误以为逃婚,追了回来且被惩罚。
虎子从小经历过文革和武斗那个场面,武斗中死去的民兵先被埋在从横领流下的小河沟的溪水中,头发在水中摇曳的场面让虎子恶梦不断,虎子爸看到驴驹仓促结婚,新娘逃婚这异常,以为是大灾难的前兆,就疯狂地穷奢起来,吃得好的好像每一顿饭都是最后的晚餐。
而媒人秦相武在暴雨时和世儒的哥哥斗狠而在雨中的沙滩比谁能睡的时间长,媳妇萍儿半夜找回,回家后又和媳妇疯狂同房而病倒。萍儿是山西晋剧演员,丈夫是剧团团长,老牛吃嫩草而被文革中批斗,不堪受辱上吊自杀,萍儿成了破鞋,失去工作,带着幼女来到到灞河边,嫁给喜欢她的青年农民秦相武。
暴雨后,灞河发洪水,刚因龙王嘴堵雨水冲他家墙基,村民锉猴就和他吵了一架,被龙嘴摔了个跟头,他也不敢反抗,摇晃着木木的脑袋,就去河边发洋财,在汹涌的河水上,他看到水中一根木头,粗细长短正好可做建房缺少一根樑木,就去捞,结果被洪水卷走,人死了,尸体被一个扫着白鹿原五十年尘土的人捞起来。
村民国祥是复转军人,参加过中印反击战,给邻居和蓉蓉帮忙打土墙,结果,因主家赶工期,省伙食,违反常规不用粘土而就地采土,结果土墙倒了,一个英勇的战士却倒在赶建土墙的坑下。
地震了,唐山毁掉了,可霸河边儿的村子几乎不受影响。穷奢的虎子家已没有细粮,虎子爸跪求队长借点麦子,改善因穷奢后遗症的粗糙不堪的伙食,被队长设计诱奸了虎子二姐。受辱的虎子二姐无颜在村子呆下去而出走了。惠怀孕了,挺着大肚子,在村民不注意时,给世儒的坟头扔一把燃烧的柴火,她在默默地赎罪。
小说以散文的笔法,对关中平原的风土人情,方言有详尽的描写。你可以看到淳朴的民风,粗俗中夹杂着有节制的下流,也可以看到善良小人物卑微地生活,恶人自私的邪恶的嚣张。也对那个时代关中农村的房屋,农具,小孩儿的玩具有详尽的描写。读者可以看到灞河两岸由鱼米之乡,变成北方普通的农乡,后又在改革开放后,成为工业园区。也可从玩具尜(ga)的描写,看到现代棒球的原始影子。其中对关中方言的发掘,会让读者领悟始皇统一文字的功业,也会从关中口语的语意,对字典里一些字不确切解释,产生文化遗失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