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明明白白我的清系列第二部>第三章 庸经略短目失人才 有才士偶遇御辽将(一)

第三章 庸经略短目失人才 有才士偶遇御辽将(一)

作品名称:明明白白我的清系列第二部      作者:历史粥      发布时间:2023-01-06 19:23:41      字数:3488

  前文说到,徐光启举荐孙元化去了兵部任司务一职,职位虽然不高,但可以接触到各省、各部、各院的文件。当他发现辽东的摊子已经烂成那个鬼样子后,是一刻也坐不住了,非要离开京城。于是请求去辽东前线,赞画军机。孙承宗心道,这小子还有点儿忧国忧民的劲儿,看来老徐是给我举荐了人才呀!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人要问了,这孙元化到底是何许人呀?我咋都没听过呢!下面就容我慢慢道来。
  孙承宗、孙元化、孙传庭合称明末三孙。其中孙承宗被清军杀死,算牺牲烈士;孙元化被崇祯下狱冤死;孙传庭战死沙场,但崇祯认为诈死潜逃,没能得到褒扬,子孙也没能得到封荫。
  本讲我们介绍一下孙元化。
  孙元化(1581-1632),字初阳(前文说过),英文名SunKoYam,号火东,祖籍江东高桥镇(今上海浦东)(看不出来,小孙同志也是来自大都市的人儿啊)。史书记载:初阳,少聪慧,有过目不忘之才。少时,曾经到徐光启创办的徐光启学馆(就是徐光启没有考中举人之前开的那个),就在那时,孙元化与徐光启结下了忘年之缘;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也开始接触西学,学起了高数和火器制造。彼时,他还有个考取功名的愿望。
  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孙元化终于在1612年(时年31岁)考中了举人(比徐光启考中的时候年纪还小,但名次肯定是不如徐光启的,毕竟徐光启是当年的解元--乡试第一名,
  比之他的本家孙承宗那差得更远,孙承宗可是当年的榜眼--殿试第二名)。但是因为他太爱西洋那些新东西了,似乎荒废了学业,考中举人之后又参加过好几次会试,均屡试不第未能中进士。
  既然考不上,这孩子也学起了徐光启,索性不考了(但徐光启只是停考了一阵儿,最终还是考中了进士的),专门研究西学,最后也加入了天主教。
  期间,徐光启曾找到这位爱徒,语重心长地说:“初阳啊!你看啊,你现在还年轻,学东西还能记得进去,再考几回嘛!你那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人,怎么也得求个功名吧!老师还是相信你有这个实力的!”
  “老师啊!你看看咱们的国家都已经烂成什么鬼样子了,我纵然中了进士又能怎么样呢?难道我一介书生还能力挽狂澜吗?(吾师,尔观吾朝,再览吾国,朽矣甚,乏良将,然君远贤良!初阳中者何以用?吾安能拯大厦将倾乎)”
  “那你是什么想法,说来让为师听听!我也好给你参谋参谋!”(彼何意)
  “我想专门研究西方学问,造造炮啦,建建炮台啦等等这样的,我就觉得老师您说的挺对,师夷长技。实在不济,让我去边关当个大头兵也行,总好过像个缩头王八一样天天呆在朝堂之上耍嘴皮子要好吧!你瞧那些御史给事中们,今天弹劾弹劾这个,明天收拾收拾那个的,多缺德,夺笋啊!有的时候我都想诅咒他们,生的孩子没屁眼。我真的希望有朝一日,边关能用上我筑的炮台,我造的大炮!”
  “扯远啦,扯远了,不要人身攻击哟!哈哈,不过我也这么想的!别说,你这娃儿,志向还挺远大。那也好,既然你有这个想法,老师支持你!我帮你从中斡旋,你现在一门心思搞学问就好了,以后的路,老师帮你铺!”于是就有了徐光启举荐孙元化入兵部的事儿了。
  孙元化其人后来升迁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正六品),后进为职方司郎中(司长级),右佥都御史。后来因部下孔友德叛变,孙元化在登莱巡抚任上被捕下狱,被处死罪。
  咱接着往下说,孙元化申请去辽东前线的报告,孙承宗看了二话没说,提笔ChuaChua两下写了同意两个大字(当初应该写的是照准),又在下方加了一行小字“请便宜行事”(这是啥意思呢,辽东还有11门炮,让他去辽东做个实战教官岂不更好)。
  孙元化建功心切,嗖嗖嗖,骑着小毛驴就回了家,找了几身换洗衣服、装了点儿干粮,又骑着他的小毛驴儿出发了。他的想法和袁崇焕差不多,也想着沿途体察体察民情,好更好地更上司出谋划策。肯定有人要问,这兵部这些人咋都这么没组织没纪律呢?你还问对了,这有点儿能力的人都想着顺路看看辽东的风土人情。熊廷弼如此、孙承宗如此、袁崇焕如此、孙元化亦如此。
  孙元化单人独骑,走了几天,终于到了辽东前线--山海关外八里铺。肯定有人又问,这咋刚出了山海关就到前线了呢?这得说一说当时的辽东经略王在晋了。
  王在晋是谁呢?前面已经提到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咱只说为什么山海关八里铺就成了辽东前线。自1618年后金与明开战以来,明军是仗仗失败,丢城弃池,将士死伤无数,光辽东经略都换了好几茬了,更不要说那些牺牲了的总兵啥的了!王在晋接的是熊蛮子廷弼的班儿。刚一交接就把熊廷弼的御辽之策悉数废止了。执意要放弃山海关外的大片土地,退守山海关,以山海关天险来拱卫京师。
  孙元化到山海关的那天,辽东文武官员正在开民主讨论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在哪里建重(zhong四声)关,怎么建,让谁建。与会的有王在晋(辽东经略)、王象乾(蓟辽总督)、阎鸣泰(辽东巡抚)、袁崇焕(宁前道,迟到的那位,毕竟宁远离山海关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也有说法是王在晋压根没打算让袁崇焕来,他知道袁崇焕把宁远经营的不错,不可能会同意退守山海关的。有人一定会好奇,既然没请,袁崇焕咋还与会了呢,因为那天袁崇焕正好来汇报工作,赶上了,王在晋也不好撵人走,手一挥,示意你坐下听吧)、满桂(喜峰口参将)、毛文龙(皮岛镇总兵,估计是来凑数的,因为在哪儿修跟他好像也没多大关系)、祖大寿(中军游击)等等,除了这些将领督抚,还有一众包工头、供应商、建筑商(王在晋的意思是今天这个会儿不仅要讨论出在哪儿建重关,连工程招标、材料采购也要一块儿办了,没准儿自己还能小捞一笔)。这些是孙元化当时看到的与会阵容。
  
  咱们大可以还原一下会议刚开始时的阵容!
  主席台就坐的是王在晋、王象乾、阎鸣泰;其他官员列前几排,有满桂、毛文龙、祖大寿等等;包工头、供应商、建筑商后排挨门就坐。注意看啊,这个座次里可是没有袁崇焕的。
  王在晋清了清喉咙,咳了一下(得亏不是2020、2021年啊,不然得吓跑半数以上的与会者),说:“同僚们,各位商人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啊!现在咱们开会哈!我来这儿也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着怎么收复失地,怎么报效朝廷;这不嘛,今天把大伙召集过来呢!就是讨论这个事情滴!某的想法呢,现在急需筑一个重关,你们看啊,清河抚顺开原铁岭辽阳沈阳加上广宁都丢了,辽东不好守了呀!必须再找一个能筑城的地儿,以此来拱卫京师,再图收复失地。这个关在哪儿筑,怎么筑就是我们今天得议题!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哈!”
  王在晋这一席话刚讲完,后排就坐的各位商人朋友们坐不住了,各个眼里都冒了绿光了,心想终于可以大赚一笔了。现场亦开始嘈杂起来了。
  这时现场维持秩序的大头兵派上了用场,扯着脖子喊道:“肃静啦,肃静啦,开会呢!”
  前排的大小官员们也都投去了鄙夷的眼神,心道:有钱就可以任性吗?就可以这么没有素质没有教养吗?
  王在晋又是清了清喉咙,说道:“各位同僚,各位朋友,莫要聒噪,要以大局为重!切莫进行人身攻击哟!会议继续哈!你们谁先说说在哪儿建城比较合适呀?”
  空气似乎被东北的冷给冻住了,凝结了好半晌,没有一个人说话。王在晋的脸眼瞅着有点儿挂不住了,心想:想我堂堂辽东经略,说得话你们居然不往心里去呀!这是不给我面子啊!心里想着,手已经摸摸搜搜的往腰间寻了。你道他是在找啥呀,当然是找那个没开过刃的尚方宝剑啊!刚要把尚方宝剑拿出来,满桂说话了。算是暂时缓解了空气中的尴尬。
  “好好好!有人开头就是好的!满参将,那你的意思是把这个城建在哪儿比较合适nie?”手顺势从腰间缩了回来。
  “末将以为在前屯筑城就是极好的!”
  “嗯?”王在晋咽了口唾沫,眉头皱成了倒八字。王象乾、阎鸣泰的反应也差不多,也是皱起了眉头。脑门上似乎都写着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要选前屯?”三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道。
  “请容末将细说,广宁惨败之后,熊经略和王巡抚二人护送十万民众退守山海关,将关外大片土地拱手让人。包括熊经略苦心经营的关外四十所。但是呢,那努酋过来之后也就是掳了点儿吃的喝的,放把火把广宁烧了了事。我认为他应该是分不出太多的兵来守这许多的屯卫!先前听说有个叫赵率教的,收复了中前所,如今已发展成几千人马了!后来袁主事赴任,又从中前所向前推进了几十里,到了前屯,听说现在已经接近宁远啦?”
  “小满同志所言不虚,但袁大人的官名你可是说错了哟,他如今已经让我擢升为宁前兵备佥事了,正四品哪!专门负责最前线宁远的事务,好像就驻在前屯吧!毕竟宁远已破烂地不成样子了!”
  “所以我才想着筑前屯啊!毕竟是咱光复过来的第一个卫所啊!”说完,向主席台上看了看三位主官,三位主官依然都皱着眉头。突然,满桂想到一个事儿,疑惑地问道:“王大人,敢问今天得会,袁主事,哦,不不不,袁佥事不参加吗?”
  想要知道袁佥事到底参会没参会!收藏作者,下回揭晓!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