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荒踪、小说戏剧】第二章天真的少年2
作品名称:人生 作者:夕阳无限 发布时间:2012-10-04 23:30:36 字数:3026
1962年学校的规模也扩大了,有了完全小学,一年至六年,有八名老师一名校长。校长很有才华姓伊,伊校长领同学们排节目准备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演出。玉秋也被选上,校长说玉秋有音乐细胞,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又能准确的随着乐器歌唱,就给玉秋一个独唱节目,同时还参加了好几个节目,有女生小合唱,表演唱和舞蹈等节目。六·一儿童节那天,白天在学校演出,晚上又选些节目在场部的广播站演出。玉秋表演的独唱《献花舞曲》,表演唱《山东姑娘》等节目都被选上。各个分场都能听到,玉秋的爸爸妈妈和邻居们在家也听演出,当听到报幕员报出表演者玉秋时,爸爸妈妈既兴奋又担心,生怕玉秋紧张唱错了,还为玉秋捏着把汗呢!当悠扬婉转的歌声从广播里传出时,爸爸妈妈的担心也似乎显得多余了。邻居们都夸奖她唱得好。听到别人夸奖,玉秋挺自豪的,爸爸妈妈也特别高兴。这次演出玉秋还得了奖。
学校的单身老师和住宿学生都在基本工人食堂吃饭,在这个食堂就餐的人很多,得有几百人。开饭时四个窗口同时卖,也得一个半小时后才能卖完。有些老师还经常走玉秋的后门,让玉秋给他们去打饭,因为玉秋不用排队,直接到里边去打,不一会就打回来了。老师都挺高兴,对玉秋特别好。有些非常调皮的机耕队和修配厂的青年工人,学校有些调皮学生不排队竟加偰子。还经常干仗,一到开饭时,食堂乱哄哄的,秩序非常不好。但是他们都怕玉秋的爸爸,开饭时,只要爸爸在,秩序就非常好,所以开饭时爸爸哪都不去,就在食堂溜达。后来场部搬走了,爸爸就在分场当统计。伊校长也调走了,和爸爸一起工作的统计调学校来当校长。
六二年妈妈得了心脏病,干不了活,到嫩江治了几次都不见好,爸爸就领妈妈回抚顺看病。把玉秋自己扔在家,临走时妈妈给她包了饺子,蒸了糖三角,花卷,馒头等足够玉秋吃的了。玉秋最要好的同学董桂琴每天给玉秋作伴。董桂琴住在奶奶家,由奶奶抚养,奶奶人很好,把玉秋也当成是自己的孙女,玉秋也经常在她家吃饭。玉秋家还养了一口猪,有一百多斤了,经常从猪圈跳出来,跑到武警队的窝瓜地去吃,玉秋放学一看猪没在圈里,就到武警地里去找,她不敢大声叫猪,怕武警听见。后来看地的武警也认识这个猪了,发现猪去了就给送家来了。从来也没说过玉秋。
妈妈把妹妹从三姨家接回来了,妹妹八岁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非常聪明,学习又好。两个水灵灵毛毛嘟嘟的大眼睛,长得非常好看可爱,家里虽然增添了几分欢乐,但也增加了一份负担。好景不长,由于长期不在一起生活,妹妹和爸爸妈妈非常陌生,不叫爸爸妈妈,只叫姨和姨夫。妹妹被三姨惯坏了,回来上学头两天还行,没过几天就和同学打架。在学校老师和同学找玉秋,玉秋说她也不听,没办法老师和同学就找家来了。爸爸管她,她不但不听还骂爸爸,爸爸一气之下打了她。从此她和爸爸记上了仇,更不听话了。经常和同学打架,学生家长经常找家来,老师也经常来家访,爸爸为妹妹也伤透了脑筋。玉秋说妹妹小,慢慢来吧,有什么好吃的都让妹妹吃。记得玉秋给妹妹留的饼干,都发霉长毛了还不舍得吃呢!
就在同年的秋天,农场划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贪污犯,盗窃犯,小偷小摸,打砸抢等刑事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爸爸是政治犯,属于敌我矛盾。都被下到分场,家也搬到了分场。从此爸爸也开始体力劳动的生涯,爸爸在监狱里都没干过体力劳动。玉秋上学就开始住宿,也成了住宿生。玉秋他们十多个女生住一间宿舍,夏天没有柴禾,只得烧蒿子,遇上连雨天,蒿子湿,烧不着,同学们就不烧炕,时间长了,玉秋就得了风湿性关节炎。由于生活的磨难,妈妈又患上了肺气肿,胃病等多种疾病。每天都要打一捧药针。玉秋和妹妹也要上学,爸爸工资每月才32元钱,再加上玉秋的腿有病,需要吃药,家里吃粮吃菜,烧柴,点灯等都要花钱,家里实在承担不了所有的费用,玉秋念不起书不得不辍学了。她六神无主,心焦磨烂的在家呆了两天,一天是星期日,学校的郑校长和班主任刘老师来玉秋家了。他们问爸爸为什么不让玉秋上学了?爸爸把家里的经济情况和他们谈了,他们表示理解。他们又和爸爸谈了很久,临走的时候校长说:“你只要不是对现实教育制度不满,经济问题还好说,你家玉秋学习好,不念是个损失,只要能坚持上学,书是不能百念的,没文化是没有前途的。”爸爸同意了,让她重返学校上学。当她再去上学的时候,学校不但给她免了学费,每个月还给她八元钱的生活补助。
1964年玉秋小学毕业了,考上了农场子弟中学。开学报到那天,有一个姓宋的老师问一个姓江的老师,一分场你有认识的学生吗?江老师说就认识一个叫玉秋的。宋老师问她哪个是?江老师看了几个同学,最后把目光落在玉秋身上玉秋笑着说:“你就是吧?我在广播里听到你唱歌了,唱得可好了,还知道你长得好看,梳着两条长长的大辫子,就是没见过,想想应该就是你了。”玉秋有些感动,都过去好几年了,中学的老师还记着她唱歌呢!
这个学校的条件也不好,原来是一大片坟地。玉秋她们上来以后,全校师生就开始平操场。在平操场时,挖出了很多大头鞋,倒出脚趾骨,又挖出烟袋锅,烟袋嘴,人脑壳和骨头棒子等。每天上午上课,下午平操场,把挖出的土往外抬,同学们的肩膀都压得又红又肿,有的都磨破了。不管多累玉秋都不吱声,默默地咬着牙挺着干,晚上腿疼得翻来覆去的。夏再加上有跳蚤,蚊子,小咬等,晚上就更睡不好觉。玉秋身上被咬得都是大包,又红又肿,挠的净出血水,还有的已经感染了。不着跳蚤的同学主动和玉秋换铺位。玉秋的腿病不断加重。远道走不了,重活干不了。老师和同学们还都挺照顾她的,每次劳动都照顾她,不让她抬土,光往土篮里装。每次星期日回家,妈妈就给玉秋用鸡蛋清活《武力拔寒散》给玉秋糊腿,烀一次需要四个小时才能拿下来,玉秋疼得睡不着觉,妈妈也不睡觉,一直坐在玉秋的身边看着,怕玉秋弄掉了药。
那是初二的时候,一次学校组织班级的同学和老师到山里去打火燎干。因为初三是毕业班,就不让去了。其余的班级轮流去。打柴地方离学校有几十公里,大家都带着行李。山里的积雪很厚,有的都没过膝盖。她们住在老乡家里,女生住上铺(就是棚上),男生住下铺(就是火炕)。老乡家没有厕所,老师就带领同学用雪堆了两个厕所。老乡家的生活很不好,吃不着细粮,也没有豆油。穿的也不好,都是补丁摞补丁的,有个十七.八岁的姑娘也不上学,整天呆在家里,在炕上盖着被,头不梳脸不洗的。学校的炊事员第一次做饭,做的是面片,快熟的时候,让他们给倒上了煤油,饭不能吃了,只好倒掉。又重做,这次多几个人看着,做好了就给老乡端去,让他们先吃。炊事员还给同学们做馒头,花卷,面条,还炸大果子麻花等,也送给他们吃,他们从来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非常高兴。再也不往锅里到煤油了。玉秋她们白天打着腿绑,穿着棉乌拉上山打柴,男生砍,女生往一起抱。玉秋被分配在一个体力很强的小组里,大家都很照顾她,不让她累着。干完活大家就躺在雪地上打滚,边打雪仗边拿雪往身上搓,用雪搓掉衣服上的黑灰,真是既好玩又开心。同学们一点都不觉得累。晚上回来,女生的鞋垫湿了就放在男生的褥子底下炕。谁的手套和鞋,帽子坏了,校长和老师就给缝。谁的头发长了,有个男生还带了理发工具。谁饿了,还有夜宵,麻花大果子都随便吃,躺在被窝里还吃呢!劳动虽然有些累,但大家都很开心。这次劳动玉秋一生都无法忘记,使她了解到当时农村还很贫穷落后,适龄儿童上不起学。和他们比自己虽然有些委屈但还是很幸运的,能在学校学习,而且还读了初中。所以她也就不觉得苦和委曲了。这次打柴对玉秋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永远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