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四明女侠——肖东>第十一集:重返学校读高小

第十一集:重返学校读高小

作品名称:四明女侠——肖东      作者:张良芳      发布时间:2022-03-13 17:12:48      字数:3937

  家里。夜晚。
  晚饭后,鹤棣在厨房里帮妈妈洗好了锅碗,阿爸坐在起坐间的椅子上提着长长的烟管抽旱烟,她就大着胆子对阿爸说虞校长对她说过的话:“阿爸,壮丁训练结束时,虞老师找我谈过话。”
  父亲从嘴里拔出铜嘴烟管来关切地望着鹤棣问:“虞老师给你说什么?是不是壮丁训练好马上要开拔上前线去?”
  鹤棣说:“不是壮丁的事。壮丁好像训练告一段落,没说什么时候去入伍当兵。可能没有那么快。”
  父亲望着鹤棣感到松了一口气说:“那他说什么?”
  鹤棣说:“虞老师说可惜我文化低了一点,只有初小程度,如果再读两年书,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阿爸吸着烟管说:“一个姑娘家还能派什么大用场?”
  鹤棣说:“做老师,做账房,做跑街(销售人员),像男人一样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呀。但像我现在这样的文化就不够资格。我不想像大姐那样早早地出嫁,我还想再去读两年书自己谋出路,书读出后到社会上去做事。”
  董开颜拿着烟管歪着脑袋不相信地望着鹤棣说:“你还真会想啊!阿爸年轻时候也这样想过,我还去过钱庄,可是千斤力抵不上四两命。(四两命:阴阳家按一个人的出生年月和日子时辰好坏算分值,称称骨算命。如果出生的年月时辰好,合起来骨头分值超过四两的人,将来会是大富大贵的;如果在四两以下,只三两左右,那是一生劳碌命。)结果钱庄一关门,我还不是依旧回家来种田?”
  鹤棣说:“阿爸,你这是老思想了,什么‘千斤力四量命’啊,这是迷信。现在时代不同了。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也都能做。虞老师说我再读两年书也能当老师。”
  父亲说望着她说:“那要读到啥时候喔?”
  鹤棣说:“虞老师说,有高小毕业程度,学问好的就能当老师了;他下学期要去茅山小学当校长。茅山小学是完全小学,他们有高小:有五年级六年级的。虞教师说,如果我愿意读高小,只要我到虞老师地方去报个名保证我可以再到茅山小学读高小了。”
  阿爸听了鹤棣的话,皱着眉头只是呼呼地抽着烟管不说话。
  鹤棣父亲董开颜,是个比较开明的农民,他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他曾经到城里到钱庄当过伙计,后来因为钱庄关门了,才回来种田的。他看这个三女儿聪明能干,上面两个姐姐都不如她。读了三四年书就能看报纸算账,自己也喜欢这个孩子。老师说的没有错,这孩子如果让她再读几年书能派更大用场。她也有点胆魄,槐庭轮到壮丁还亏她去代替的,村里的壮丁们说她在那里受训比男壮丁还能干,还当班长呢。如果日本人真打进来,要壮丁去前线打仗,那也就可以派鹤棣去了。据说前线也有妇女当护士抢救伤员的,复员以后还可以到医院工作。再说鹤棣已经受过壮丁训练,到时候应征入伍就是她了,她去了就能将儿子留下来。又想到鹤棣代替槐庭去壮丁骨干训练班受训,以后让她去代替槐庭当壮丁应征入伍,留下来家里一个强劳力,对家里贡献这么大,也得优待她一点。还有一个,亲戚邻居看鹤棣这么大了,她又这么出色,还可能会有人来说媒,把她娶去做媳妇;如果让鹤棣出嫁,没有人代替槐庭当壮丁了,到时候上面要壮丁时,还得派儿子槐庭去。现在鹤棣想再读两年书,就让她再去读两年书吧,在学校读书她还是家里的人。
  但想到鹤棣再去读书了,谁来放牛赶水呢。小儿子读了几年书不想读了,现在正闲在家里,倒是可以让他去放牛,可是他会像鹤棣那样努力吗?
  好一会父亲开口对鹤棣说:“只是你再去读书家里看牛管车头的人没了。”
  坐着听父亲与三姐说话的十五岁的小弟槐安忙应上说:“阿爸看牛的事就交给我好了,我在家闲着也没有事,三姐喜欢读书就让她再去读书吧,我来看牛管车头好了。我在家里正愁没有事做呢。”
  董开颜想起槐安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叫他读书常常把书包藏到过桥石板下就找小伙伴们去玩了,读到小学四年级再也不想读了。想想这个小儿子也只是个种田的料,于是就对小槐安说:“你以为放牛赶水容易呀?牛要看饱,车头要管好也不容易的。还要割草,割草也是很辛苦的。你三姐看牛管车头时,我从不去管她,她管得好好的。也很会割草,除平常赶水时割草外,不但牛歇下来有草给它吃,每天都还割一大篮给牛夜里吃的夜草,牛也养得壮壮的,人家说你三姐比人家一个男放牛娃都强,你能像你三姐那样认真看牛割草管车头吗?”
  小弟槐安听了赶忙说:“我能管好!我能管好!你只要把牛交给我,我保证像三姐那样把大水牛看得壮壮的。三姐去壮丁训练时,我管了一个月,我不是管得好好的嘛!”
  那次鹤棣去壮丁训练时确实是由槐安管的。他也勉强能管这头大水牛。
  董开颜画外音:“一个叫他读书不肯读,一个不让读书却想再去读。姐弟俩想法完全不一样,也就只得这样了。”
  于是阿爸就说:“好,从现在起这头大水牛和车盘头就交给你了,你不把大水牛放好,把车盘头管好,你就甭到屋里来吃饭!”
  槐安忙高兴说:“阿爸,你放心!我也已经十五岁了,三姐看牛管车头时还没我大呢,没有问题的。我保证天天把大水牛放饱,牛车水时我去割草,看好车盘头,把田里的水灌得满满的。让稻苗长得绿油油的。”鹤棣听了小弟的话感谢地望了小弟一眼说:“谢谢小弟,那样我就可以去读书了。礼拜天有空我也会来帮你看看牛的。”
  父亲答应了后,董鹤棣专程到茅山小学去了一趟,打听得虞天刚老师真在那里当校长,她就去找虞校长。虞校长一见她就高兴地说,“你阿爸同意你再来读高小了?好好好!你赶快来报到,学校已经开学了。”
  
  董开颜家。白天。
  鹤棣重新挎起妈妈做的旧书包,书包里放着一些铅笔和几本练习本,那是槐安用下的东西。还有一只铅笔盒和砚墨爿也都是小弟用下的。书本就到学校后等老师发给她了。这时她望望这只旧书包,不由得兴奋不已。
  董鹤棣画外音:真是想不到,书包放下已经五年了,虞老师一句话,想想阿爸可能不会答应的,现在阿爸竟然答应了,又可背起书包去读书了。想到隔了那么多年,在家做家务放牛赶水当一个放牛娃,做梦也没有想到现在再去读书。这得要感谢虞老师,也感谢壮丁训练班,没有壮丁训练班碰不到虞老师也不会再去读高小了。但是想到原来学的知识都忘记了,不知还能跟得上跟不上,感到又高兴又担心。
  
  茅山小学。白天。
  鹤棣斜挂着书包走了七八里路,正式来到茅山小学读高小。她仔细看看茅山小学校园,感到这个学校比前董小大多了。校园也很大,里面还种着许多花木。课堂里的书桌也好像比前董小学高大气派,还有一个四五亩田大的大操场。老师有专门的改作业和开会的办公室。大礼堂上横头还挂着孙中山先生穿着西装留着小胡子的画像。四周墙上还挂着协约国的各国领袖的画像:苏联元帅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法国总统戴高乐,英国首相邱吉尔。这在壮丁训练的周韩小学没看见过的,表示着现在世界都在抵抗日本、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世界法西斯侵略。让同学们牢记现在是祖国的不平凡时期。她还没正式上课,就喜欢上这所学校了。
  鹤棣来到学校里的小礼堂,见许多同学都已经来了,但同学们年纪都比她小得多,大都是十二三岁,看看他们都像她小弟小妹模样,有的年纪比她的小弟还要小,鹤棣感到脸发红,自己来这里读高小实在太大了,不像学生,倒像是来教书的老师了。幸而她个子不高,长的和一般的女同学差不多。学校里不知道有没有住宿的地方,但夜里仍可回去,只是离家路远了一些,从家乡前董村到茅山小学大约要走十里路。
  
  茅山小学。白天。
  鹤棣上楼找到虞校长。
  虞校长见鹤棣终于背着书包来了很高兴,虞老师望着鹤棣高兴地说:“董鹤棣,你终于来了,我正等着你呢。好,现在我带你到五年级老师那里去。”说着虞校长带着鹤棣来到高年级的教师办公室。高年级老师在另一个办公室。他们的桌上都堆着许多教科书,看来教科书还都没有发下去。
  
  学校办公室。白天。
  虞校长把鹤棣叫到一个老师面前,对那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说:“王老师,这是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前董村学生,当年因为家境困难,她读到四年级就没读了,现在她准备继续来读高小,你让她插个班吧。她叫董鹤棣,她在和益乡还参加过乡里的壮丁训练班,还当过训练班班长,训练的成绩比男壮丁还好,表现很出色。我们学校高年级不是也要进行童子军训练吗?正好叫她当童子军训练时的助手。她休学时间长了,可能算术会有些功课跟不大上,王老师请你多辅导辅导她。她很聪明的,读书也很用功,我估计她读五年级没问题的。”
  王老师望着董鹤棣点点头说:“虞校长,我看这姑娘挺机灵的,读高五年级没有问题的,刚开头可能有点困难,以后很快就会跟上来的。”
  王老师随手给她一本教科书:“这就是今年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你翻开看看,能看得懂吗?”
  鹤棣拿过来翻开看看,感到课本上字很多,没有了图画,密密麻麻净是字,每一课都有两三面字。再仔细看看课文,还有许多生字,其中有一课纪念抗战的文章,是“七七”事变的故事,内容说:“七月七日正夜半,日军进攻芦沟桥,桥下河水血滔滔,中华儿女觉醒了……”她看了心里激动起来,这课文多好啊,这样的书怎能不读呢?不读高小怎么能知道抗日故事呢?于是她对老师说:“课文是深了点,但意思我还看得懂,我会跟上去的。”
  那老师望着她高兴地说:“我相信你能读上去的,你年纪大几岁理会能力会强一些,应该会读得更好的。”
  老师又让她看了看数学课本,她翻开来看看,大都是些较深的乘法除法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与应用题,她感到仔细看看自己也能做一些。她感到只要自己努把力,功课还是能吃得消的。向老师点点头说:“老师我一定赶上去。”
  王老师向她点点头说:“好的,那你就准备好好上课吧。”鹤棣又问王老师说:“我是和益乡前董村的人,夜里要不要在这里寄宿?”王老师说:“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走读的,住校的人很少,宿舍是有的,不过不大好,没有眠床,只能睡地铺,你愿意睡地铺就到那边厢房间去睡。”鹤棣说:“只要有睡地方好了,地铺也没关系,壮丁训练的时候,我们就在睡在祠堂的地铺上。”王老师说:“好的,那你以后就带着铺盖来学校住吧。”就这样鹤棣第二天就把铺盖带了来,以后就住在学校里,没有事时就回家去,学校有事就留宿在学校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