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永远难忘恩师情 005 同窗好友乐开心
作品名称:校园你我他 作者:顾昊岳 发布时间:2012-09-10 01:17:04 字数:6285
004永远难忘恩师情
林老师的家,如今也搬上了新楼,就在校园南门外。从北门进校园穿过教学楼,绕过南院的宿舍楼,出南门就到了。当年,老师与学生住的可都是小平房啊!你与雪松把自行车放在楼下锁好,提着路上在菜市场买的肉菜上了三楼。一进门,就听到屋里笑语喧哗。原来,苗青与鲁永他们两个早已到了。你们把蔬菜水果交给师母,师母还是那么严肃又客气,说干嘛买这么多菜,下次可别买这些了,家里啥都有。大家彼此寒暄了一阵子就坐下喝茶。
其实,你们也早感觉到了,每次来,害得师母要忙活一天。师母受累让你们过意不去。可是林老师却格外高兴,那感觉彷佛看到自己常年在外的孩子回家过年一样。只听鲁永说:“苗青,今天你下厨吧,听说你的厨艺大有进步啊,就让师母歇歇吧。”苗青说:“我做的菜不行,与师母的手艺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刚说到这儿,雪松提醒他说:“瞧你,说些啥啊?滥用词汇。你也太不尊重了!”多亏师母在厨房忙着,没听见。苗青不好意思解释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说的是,我做的菜一般般,我最爱吃的还是师母做的饭菜!”“瞧瞧,他到这里是来解馋了。”大家笑着说。苗青反驳说:“你们不也是如此么?”林老师见了笑着说:“你们别不好意思,到这里就是自己家里了。还是让老太婆慢慢做吧,你们都过来坐!我们聊聊。这一年你们又有哪些收获啊?”大家见老师如此说,更不好意思了,一致推荐苗青去给师母帮厨。可是苗青刚被鲁永推进厨房,立刻又被师母给推出来了。师母说:“我的手艺可不是随便就能让人偷学去的!”无奈,大家只能陪着老师坐着喝茶聊天。
你坐在沙发上,听同学们开心的笑声,不由得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是啊,师母做饭菜的手艺真的是精湛绝伦啊!至少在你吃过的饭菜中,师母做的饭菜你认为是最精美最好吃的。你常想,一个女人会做一手好饭菜,真的就是一个称职的妻子和母亲。如果再会教育孩子,那就堪称贤妻良母了。就像孟母和岳母,应该当选天下第一第二母亲。林老师有这样一位贤妻,还有什么可求的呢?一日三餐,虽不一定是山珍海味,却也是有滋有味,幸福一生啊!这总比在尔虞我诈中削尖了脑袋争官当,然后再挥霍公款,去饭店胡吃海塞有诗意有品位吧!
你永远忘不了,高中即将毕业的那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天,你们几个住校生到老师家去,那天正赶上立春,师母说:“今天是立春,我打春饼。你们几个今天就在我家吃吧,尝尝我的手艺。”本来学习也够累的,寒假没放几天就提前开学了。面对竞争残酷的高考,学校不得不进行补课。学校食堂的饭菜每天是清汤寡水的,早就吃够了。听师母如此说,你们一时间傻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师母见状又再三劝说,非常实在。她说知道你们读书非常苦,过节也不能回家去。就非常真诚热情地挽留你们。你们几个也就不再客气了,尤其是苗青,听见有春饼吃,早就挪不动脚步了。好在你们来老师家也不是第一次了,因为,那时,老师的家也刚从农村搬来,就住在校园里,挨着学生宿舍。去年的正月十五那天,因为也没放假,你们几个农村来的孩子回不了家,哥几个就上街买了几斤元宵,晚上拿到老师家去煮,吃得个海落河干。
十八九岁,正是格外能吃的年龄。你们把老师家的饭锅吃见底也不见得饱啊!几个人正犹豫是不是太冒昧了,是不是应该赶紧走人的时候,林老师从外面买酒回来了。见了你们几个,他格外高兴,说:“怪不得我去找你们,宿舍里面没有人呢,原来是不请自来啊!你们是不是闻到了春饼的香味啊?你们师母打春饼的手艺可是天下一绝啊!今天你们可要好好尝尝!”在老师的笑声中,我们只有乖乖地坐到了饭桌前。只见老师笑眯眯地开了一瓶酒,那是你一生对酒的最初与最后的印象,所以,多少年后你还记得那酒的名字——︽︾大曲。老师给你们每人倒了一小盅酒。面对那小小的精致的玻璃酒盅里闪着柔光的液体,你们一个个激动得像傻子似的不知所措。因为你们多数没有喝过酒。在老师期待的目光中,你的心中仿佛涌动出一种歃血为盟的感觉后,先是苗青憨厚地笑了:“真喝啊,老师?”他那贪婪的样子,恐怕是喝过酒的。因为他家就他一个独苗,父母对他娇宠得很。逢年过节的,还能不喝点?
这时,老师见你们紧张,就说:“都喝过酒吗?”你们大都摇摇头,只有苗青傻笑着说:“嘿嘿,在家过年时喝过果酒。”老师说:“不会喝酒是好事。学生本来也不该喝酒的,但是今天是个例外。因为你们即将要毕业了。今天我借这杯酒祝愿你们都能考上大学!来,只这一杯,能喝多少喝多少!”老师说着端起了酒盅,非常真诚地逐个看着你们。那可是你平生第一次喝酒啊,你也不懂什么喝酒的规矩。听了老师的祝愿,你真的是心情激动。大家刚端起酒盅,还没等说什么,更没等碰杯,你就一口喝了下去。你原以为就那酒杯中的一点点液体,总不至于比药难喝吧。所以你一口喝了下去,没想到辣得你直咂嘴哈气。正巧师母端菜上来,见状后说:“这孩子,慢慢喝,怎么一口就下去了?赶紧吃点菜!”林老师见状吃惊地说:“平时还真看不出来啊!有勇气,有魄力!就该这样爽快!来,再倒一盅怎么样?”你已经辣的不行了,感觉心中热血沸腾。赶紧说:“不行,不能再喝了!我的头都有些晕了。”苗青说:“别装了,我们都没一口干,你还是能喝!”雪松见状替你解围:“看他的脸都红了,是不能再喝了!”你说:“是啊,真的不能再喝了。我是急性子,不会慢条斯理的喝。与其皱着眉头一口一口地喝,还不如一下子痛快喝干了!”老师说:“是啊,好、好,赶紧吃口菜!”于是你夹了一口豆芽菜吃。德茗说:“他的脸真的红了,是不好意思了呢,还是因为喝了酒?”正说着,师母端上了一盘热腾腾的春饼,她听见德茗的话就笑着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别拘束啊!赶快趁热尝尝春饼吧!”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在那盘春饼上。你仔细一看,那哪是饼啊?分明是一个小盘子内堆放了一盘蛋糕似的面食。林老师见你们这帮农村孩子迷惘的神情,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用筷子从那盘子中的面食上竟然神奇地剥下了一片,放在面前的盘子里,说:“来,我教你们怎么吃春饼。这样吃比较好。”说着,他把那饼又分成两张连在一起的薄薄的小饼,然后再把豆芽菜、韭菜鸡蛋、葱丝和炒肉丝一一夹入两张薄饼之间,然后卷起来吃。原来,那盘中是十多张春饼叠放在一起的,每一张又可分成连在一起的薄薄的两张。再仔细瞧那饼,每一层薄如纸,韧如皮,软如绢,晶莹剔透,煞是可爱。你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每人夹了一张小饼,放到自己跟前的盘子里,发现一张饼又能分成两张,就把桌上的各色菜肴夹点放进两张饼之间,然后胡乱地卷起来,慢慢地小口儿吃起来。你心里想:天啊,这是吃饭啊,还是表演啊?这么小巧的饼,也就配白雪公主吃吧!大家吃了几口,便啧啧称赞说:“好吃,有趣!妙不可言!从没吃过这么奇特的饼。”“老师,你家常吃这样的饼么?”苗青贪婪地问。老师微笑着说:“也不常吃,今个儿不是立春吗?吃春饼是一种民间习俗。”德茗说:“这也太好吃了!一定很难做吧。我们家有时也吃饼,我妈妈给我们打的都是油饼,又大又厚。”老师说:“是啊,饼有各种打法,风味不同。这种春饼一般人还真不会做呢!但是任何事,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你师母会这手艺,是我的福气。今天你们赶上了,也是有福气的。不用客气,赶快趁热了吃!锅里还有呢。不够的话,还有馒头呢!”不一会儿,师母又端上来一盘子春饼,大家争着去夹,赶紧吃起来。
不知怎的,那看似不起眼的小饼,两张下肚,你还真的感觉饱饱的,不想再吃了。不知是不忍心吃呢,还是因为喝了酒?还是被老师、师母的盛情感动了?你只觉得心里一阵阵热乎乎的。你们都一改平时的狼吞虎咽,变得如美食家一样细细品味了。你第一次知道,吃饭也不只是因为饥饿,还可以品尝滋味,感受气氛。做饭也不只是把食物煮熟了,而且也可以是一种艺术的精心创作和审美情趣的体现。的确,那一次,你第一次认识了春饼,便终生也忘不了那饼的滋味了。
晚上,你们回到宿舍,自然要谈起各自吃饼的感受。鲁永说:“吃了那饼,我才理解了什么叫‘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了,小巧,精致,像小手绢似的。亏师母是怎么做出来的!”
苗青说:“那饼也就给林黛玉吃才叫恰如其分。若是给焦大和刘姥姥吃可就是暴殄天物了!”
德茗说:“啥暴殄天物?那叫打破脑壳充硬汉——活受罪!”
苗青陷入了幸福之中:“回味无穷,口舌留香。吃了还想吃。”
鲁永说:“你别是没吃饱吧!吃这饼如品茶,你可别像掠稻驴似的,吃多少也没个饱!”
你自然自语:“说是食品,实为艺术品。二者融为一炉,且炉火纯青。真乃一绝啊!”
苗青接话说:“师母真乃民间艺术大师啊!再回家,让我妈也做做看。”紧接着他又陷入了幸福的憧憬中,“将来若能娶个像师母那样的贤妻也就别无所求了!”
鲁永恨恨地说:“美得你,别恬不知耻了。你以为贤妻良母那么好找吗?如今的女孩子又馋又懒又疯!好女孩真是踏破铁鞋也难找啊!”
苗青听了反驳说:“你这是经验之谈吧!你又给你那位买了几根麻花?坦白交代!”
“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大家随声附和。
鲁永听苗青扯到他的女朋友,赶紧差话说:“得了,这饼的事儿就讨论到这里,谁也别说出去,否则,全班那么多同学都要去尝尝的话,不累坏了师母才怪呢!”
大家这才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那一天,你心中暗暗产生了一个想法,将来,自己果真能找到一个像师母那样的贤惠又能干的妻子,足慰平生。不是说,女人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就是很难得了。你感觉,下得厨房才是最重要的。多少年以后,虽然你没能如愿以偿,但你在春饼店吃饭却成了习惯。可是那春饼店的饼再好吃,也总是感受不到当年的滋味了。有时,坐在那富丽堂皇的饭店里,你竟痴痴地想:师母当年在一个小工厂上班,工资微薄,为什么不自己开一家春饼店呢?现在想来,很多事情都说不清楚的,有些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
也许,做丈夫的贤内助,为丈夫解除后顾之忧,才是她认为最为重要的。
一直到现在,坐在老师家的客厅里,你也一直在想:如果凭师母的手艺,那时就开一家春饼店,现在我们这些同学来看老师,就不用挤在这小小的两居室里了。我们一定会相聚在就算不华丽,也会很宽敞的饭店里吧!
其实,如果真的那样,聚会的感觉和意义就不一定是什么样了吧!
005同窗好友乐开心
你正在沉思间,又传来了敲门声。一开门,只见德茗拎着两瓶酒风风火火地进来了。他一进门就扯开大嗓门:“我说,下次别到老师家来了,总给师母添麻烦,都什么时代了。我们为什么不去饭店呢?那多方便,吃完饭还能唱唱歌,跳跳舞!”
这个大熊瞎子竟然会跳舞了,真是世道变了。当年,你们这几个在班里号称五剑客的,只有高高大大的德茗和雪松没有考上大学,但现在却数他富有。他是中国第一代万元户的典型代表。当年,你们大多考上了师范院校。德茗也着实感伤了一阵子。他复课一年,可还是没能升学。有的同学复课两年才考上大学。而德茗已无心再考,就到其父所在的工厂上班了。其父是一个工程师,因为技术好,又赶上好政策,就在工厂濒临倒闭的情况下,承包了所在的机械厂。父子俩埋头苦干,很快便扭亏为盈,发家致富了。起初德茗还为考不上大学而自卑了好一阵子,后来因为专心工厂工作也就一点点改变了认识。现在德茗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心理不平衡反而轮到了你们这些同学了。
“德茗,怎么来的?有没有把你家的小汽车开来?一会儿带我们去兜兜风!”苗青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好说,好说!你们想上哪儿玩吧?去我家怎样?我最近刚买了一套音响,去唱唱歌吧!”
大家畅谈着,哄笑着,你看到德茗新潮时髦、春风得意的样子,心中感慨万千。
人生的路真是千万条,起初,你不会知道哪一条能走出精彩,找到幸福。德茗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从被挤落河中的不幸者又变成了追赶时代大潮的幸运儿,成了商品经济的弄潮儿。这关键在自己要坚强,要挺得住,要会适应人生的急转弯。
林老师见你坐在电扇旁边一声不响,似乎看出了你的心事,他走过来低声说:“喝点茶吧,天太热,降降温。吃完饭我们好好谈谈!”
你知道老师一向对自己是宠爱有加的,你心里有多少做老师的苦楚正不知向谁诉说呢!如果自己当老师又达不到林老师的境界,自己为什么还要做下去呢?虽说还没到误人子弟的地步,但工作如果得过且过,一点激情也没有了,那自己人生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开饭了,按照老规矩,每人不论是喝饮料还是喝酒,都要先讲一个笑话,讲一个有关师生的校园幽默故事。借此让大家开开胃,放松一下,发泄一下,增添一点欢乐的气氛。
还是苗青先来,他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学校有一个老教师,教历史的。他穿衣服模糊,就像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有一天,他下课急忙忙去厕所,从厕所回来又急忙忙去另一班上课,竟忘了拉上裤门。上课时,他又喜欢在讲台上走来走去。讲着讲着,他发现女生都扭过脸低着头,男生都盯着他的下身目瞪口呆。可他一讲课就陶醉,一陶醉就痴迷,一痴迷什么事反应就慢了。学生们在底下眉来眼去的,他竟浑然不觉。这时,班里的一名淘气的男生举手报告,说是要上厕所。那老师说,你这么大个人了,上课上厕所,下课干什么去了?那学生说,我憋不住了,我有个毛病,一看见谁的裤子拉链开了,就忍不住要上厕所。这样,那个历史老师才明白了他的意图,一看自己的裤门没扣好,还露着里面的大红秋裤。他羞得好几天没来上课,说是病了。”
听了苗青的故事,你们纷纷说:“太悲哀了,不好笑!我们将来岁数大了,也可能就这个下场。”心情反而一下子沉重起来。
鲁永接着说:“我给大家也讲一个历史课的故事。小付老师刚参加工作,有一天上课,课前复习提问: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谁?付老师提问一个男生,那男生回答:嫁给了李世民。付老师气愤地说:‘文成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儿,他把女儿嫁给自己了?那不是乱伦了吗?你要气死我了!’”大家听了一阵开心大笑。
林老师说:“怎么竟有这样的老师,你们上课千万不能随便说话,千万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啊!一定要过过大脑。要知道,你的一句口误或者一句气话,学生可能记一辈子呢!”
鲁永接着又讲,说有一个学习不好的男生读《回延安》,贺敬之的这首诗里有一句“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好好的一句诗,让他给读得个支离破碎。他结结巴巴的读道:“羊羔,羔吃,吃奶眼,望着妈。”鲁永天生会模仿,他用夹生的山西版普通话学那男生的朗读,逗得大家笑得肚子疼。
德茗踢了鲁永一脚,说:“你别糟践人了,真能像你读的那样啊?别是你瞎编的吧,也忒夸张了!”
鲁永说:“你不当老师你不知道,是真的。你不知道那些差生都差到了什么程度。有的学生,填写自然情况表,把性别都能写成南北的南。母亲的职业会计写成‘快记’。这还不是差生呢!”
是啊,类似的情况很多,上课时,学生的回答常常会令你哭笑不得。
你接着大家的话题说:“我的课更可悲了,老舍的一句‘拿起芭蕉扇扇扇’,有一个女生愣给读成了‘拿起芭蕉,扇,扇,扇’。都给读成了一声。后来发现不对劲,她又读成‘拿起芭蕉,扇!扇!扇!’都给读成了四声。反正怎么读都没读对。学生们就哄堂大笑了。”
林老师说:“也难怪学生不会读,他们根本没见过芭蕉扇啊!”
雪松说:“我有一个初中的同学更气人,他读契诃夫的《变色龙》第一段,不是有一句‘端着没收来的醋栗’么?人家老兄,硬给读成‘端着没收来的醋栗’,你说,没收来,还端着干吗呢?”
鲁永说:“当老师容易么,无论有什么病的学生你都得教,从痴呆傻到疯颠狂,而且,家长和社会舆论都希望你把他们教成栋梁。如果你死心眼,真想把他们教成栋梁的话,那你就遭罪去吧!当老师不可怕么?这样的老师时间长了能正常么?不跟着疯了才怪呢!”
“教育学生实质上就是驯兽。他们懂啥?你别跟他们讲道理,你只能用驯兽的方法对待他们。”其实,教育学生,还不如驯兽容易呢!你想起办公室里一个老师的话,真是感慨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