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客寓汉中
作品名称:影楼旧事 作者:心意满庭芳 发布时间:2021-06-12 10:57:59 字数:9007
诗曰:
房舍重重倚岸开,舟船日日顺河来。
马帮铃响丹霞绕,钟灵毓秀惹人爱。
话说袁文林、赵伯一行溯江而行,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由汉口龙王庙登舟,经汉川、沔阳州、潜江市、天门市、荆门县、宜城、襄阳、樊城、老河口、郧西县、白河镇、旬阳县、安康古城、紫阳县、汉阴县、石泉县、洋县、城固县,这一日傍晚已抵汉中码头。
袁文林和赵伯在码头说了今后的打算,袁赵两家陌路相逢,一路同行,早已结下深厚友谊,双方是依依不舍,这时玉芳、玉华两姐妹把酒菜整好,在船头上摆上了宴席,大伙围坐,一边叙谈,一边饮酒,宴罢,又说了一会话,就依依不舍的分手了。赵伯一家回城固去了,不提。
单说袁文林携家人离开了码头,乘月色一路来到了汉中南门,因天色已晚,袁文林决定先在客栈住下再说。于是袁文林就一边走,一边打听附近有什么客栈。这一条南门大街是汉中古城内的一条老街,青石铺地,清新优雅,街道两傍商铺林立,人来人往。一派繁华和热闹。未走多远,就看到一家客栈。这是一家老字号客栈,名字叫《周卿氏客栈》,老周家的客栈便坐落在老街的之中。袁文林来到客栈一看,心里很满意。
这是一座围绕着长方形天井的砖木结构两层老式楼房,上下共有二十间房左右。天井地上四周用长条石块砌成,中间铺以青石板,二楼上还建有带檐的悬空回廊。旅店的老板是汉中著名的乡绅。在清末开办过陕南第一家榨糖坊,经营着粮棉生意,且拥有良田千亩。此人乐善好施,济困扶危,正是一位古道热肠的开明人氏。此处是进出汉中古城的重要通道,南依汉江水路,陆通东西南北,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从古至今便是交通要地,自然也是商贾云集之地。周家的祖上在清末从四川迁居汉中,便依据这便利之地经商置地,发家致富,逐渐成为富甲一方的周姓大户。日常以经营旅店维持生计。周氏客栈因居闹市,赶集卖货的小商贩,赶路过往的远乡人多是常客。
袁文林一家当晚就在周家客栈住下了。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起来,洗漱整齐,吃罢早点,袁文林笑道:“志忠孩儿,你去街上寻找一个住处,最好是离学校、幼儿园近的地方。中午就在外边吃了,晚上回旅馆一起吃晚饭。”
袁文林又笑道:“顺生啊,你就在这附近玩耍,不要走远了。我去找你郑伯伯。”袁文林说罢,就一个人离开了旅馆。不提。
且说袁文林来到大街之上,就慢慢地转悠起来了,大约到小晌午的时候,袁文林已经沿中山街、东大街走了一遍,在这两条主要的街道上没有看见一家照相馆,自然也没有打听到郑鸣玉和众弟子们的消息了。袁文林在街上买了一些水果和点心就转回客栈了,袁文林刚坐下喝了一杯清茶,正巧这时志忠也回来了。
志忠高兴地笑道:“舅舅,住处我找到了,这个地方在东大街北边,叫做文化街,街道两边有几家文具店,周围环境很安静,文化街傍边不远就是东湖小学,这儿离东门桥很近,东门桥那儿有米行、菜市,还有一家货栈,生活很方便。我觉得很合适。”
袁文林笑道:“这汉中街道不少,不过主要的街道就是东大街和中山街,这几条街道,我今天都仔细看过了,东大街更热闹一些。你说的这个地方有学校、文具店和米铺,环境清静,的确比较理想,我们下午就去定下来好了。”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简短捷说,当天下午袁文林一家就搬到了新居。不提。
诸位看客,这汉中自古即为州、道、郡、府、县之治所,为陕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便诞生生了一大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人文气息的街道。汉中山多水多,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城内城外山水相连,正是:处处青山绿水,花团锦簇,小桥流水,清雅房舍,借此机会,在下给大伙说一说。先说桥,汉中城里有十二桥,城西有太白泉,城内有莲花池,城东有饮马池。
明珠寺东有一石拱桥,名字叫明珠桥,始建于明代,位于汉中市西关外二里的古堰渠上。渠水清澈。明珠桥垂柳是汉中八景之一。昔日,在此游玩观景者很多,因而留下诗章多篇,如清顺治十五年至康熙元年,即一六五八年至一六六二年时任洋县知县的李天叙有一首七律《明珠桥看柳》,诗曰:
探得骊珠胜迹留,画桥碧柳荡轻舟。
江神静摄洪流去,水孽长潜古渡头。
鳞甲隐浮沙涨险,烟波遥起旅人愁。
过来豁我游春目,适兴高登万里楼。
关于明珠桥的由来,前人的记载中有两个美妙的传说:一是清人著述的《庸庵笔记》中说,从前“有一牧童为主人牧牛,于草丛中拾得明珠一颗,红润光洁,大如雀卵,甚为珍爱,携归保藏。后为主人所知,向牧童威逼索取。牧童不舍,遂吞入腹内,顿觉渴甚,奔往渠岸伏饮,转瞬之间,化为蛟龙,将其主人庄院冲荡无遗。后人于牧童处建桥,故名明珠桥”;一是清人王行俭撰写的《南郑县志》中记载说,“相传旧有一斗户,量米得一珠吞之,遂化为龙,排荡成渠,几为居民害,有神人驱之去,得免,后建桥其上,故名。”
刘家巷虎头桥和狮子桥,皆在北门外。《南郑县志》——《乾隆版》记载:“汉中府城北门外里许,有虎头桥,平地列数石,其下并无沟渠,殊不成桥,而流传久远,且立碑焉。询之居人。云:三国时魏延死处。”考《蜀志》,“延奔汉中,杨仪遣马岱斩之。”民间之言与史相合。桥距马堰二里有余,延墓周围的饰物,石人、石马现尚残存。
沙河桥位于东关五郎庙前,清末时与东门吊桥相连,为砖拱桥。
通汉桥位于东关南井巷后,又名毛家石桥。始建无考,清雍正年间邑民张文盛、李光彩等捐资重建,为石梁桥,原桥约5米宽,长5米余,能过车马。
贾家桥位于老南门外汉水乡广坪村三组街巷南头,清代所建,民众集资,桥成踩桥时,巧遇一结婚花轿过桥,请新娘下轿并给桥起个名字。新娘说道:“奴家本姓贾,就叫贾家桥好了”。桥附近原有贾家祠堂,桥因此而得名,桥北不远处有一南通桥。两桥虽不大,但皆为古时出汉中城南门南行过下水渡的要津。
西流桥位于南关正街约半里,与贾家桥同,因桥下水由东向西而流,故名西流桥。
利济桥位于南门外向东,广坪村田平志家附近,为护城河上一木桥。
通济桥据《敕修陕西通志》载:“在县南二里,为城东要津,旧用木桥屡圯,嘉靖丁酉易以石有记”。
王任桥位于东门外约两里路,历史悠久,三孔石梁桥,约长三丈,宽五尺,为城东过马家嘴渡口至圣水寺,继东行至二里坝,山口子通蜀之要道。
万仙桥位于城东南约五里处,始建无考,原为木桥。清乾隆六年,即一七四一年改建为砖拱桥,两边桥基各有九个石滚,称十八罗汉落脚。唐朝诗人杜荀鹤有《送人游吴》一首诗,诗曰: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乡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相思在渔歌。
汉中的街巷大都分布在靠汉江码头的南半城,如伞铺街,以制伞业集中而得名;管子街,以制作毛笔而得名;丁字街,以手工铁业为主;碗铺街,以卖碗业为主;皮坊街,以制作车马套具等皮制品为主;纸坊街,以生产五色纸为主,其产品远销四川、甘肃等地。其他还有如米市街、米市巷、菜市街、石灰巷、北瓜集、南市场、东市场、牛集坝、竹竿巷、马场子等。
汉中既是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少数民族人数以回民为最。同时又是汉中地区天主教、基督教、道教的活动中心,庙宇庵堂遍布全城,汉中回民多聚居于东关一带,清真寺也建在回民区,同时,建于明代洪武八年的净明寺塔,就耸立其间,这儿是有名的茶叶、烟叶集市。于是在该区域内的大街小巷,无不打上宗教色彩的烙印,如塔儿巷、北寺巷、南寺巷等。
汉兴街。天主教与基督教是仅隔一条小巷的两大宗教,缘此两教间的这条小巷名称,就将巷取名“博爱巷”。金轮十字街,因原有一金轮禅寺而得名;周公巷,因原有一周公庙而得名;文昌巷,因巷有文昌宫而得名;禹王宫巷,因巷有禹王宫而得名。
且说袁文林一家来到了汉中,初步安顿好,接下的几天一直忙着在找郑鸣玉和众徒弟,整天考虑如何在汉中开业和顺生上学的事儿。汉中那时候真的是小,小半天就转个遍。几天下来,袁文林就对周围的环境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心中有了主张。这一日晚饭后,袁文林和家人闲坐聊起了家常。
袁文林笑道:“这几天我考察了一下汉中城里的照相馆的情况,目前只有一个叫符少初的医生在中山街开了一个‘兴记镶牙馆’,这符医生早年留学日本,学的口腔专业,符医生学成回国后开馆行医,他担心生意清淡,就在镶牙的同时经营摄影。去年符医生将该馆转让给了一个叫陈雨田的人经营,陈雨田将其改名为‘容光照相馆’。”
吴志忠笑道:“舅舅,听您这一说,现在汉中的照相馆几乎是空白啊,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快些成立我们的照相馆。”
袁文林笑道:“是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吗。”
袁文林又笑道:“还有一个好消息,今日我在中山街看中了一个店铺,店铺的门脸不算大,可是位置很好。离这儿不远就是明代遗留下来的古城墙,当年汉中城池兼备,而且更为壮美坚固,最具独特风格的当属城墙设计的五边形规制。天下城池建设规制绝大多数是方形,依据是‘天圆地方’理念,为何唯独汉中南城墙是以南城门为中心向两侧后梢而形成五边形的城池。还有明初开掘的汉中古城护城河,风光优美,不远处就是古迹胜地拜将坛,位于汉中古城东南角城南门外,距离古汉台西南约二百处,有南北两座土台组成,台高三九尺,相传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周围有许多热闹的小巷,如:伞铺街、金轮十字街、塔儿巷、南寺巷、北寺巷、万寿寺巷、草堂寺巷、文昌巷、周公巷、禹王宫巷、川前街、川后街、明德街、博爱巷、县庙巷、挂匾巷等。街巷内还有一些古迹名胜,如“草堂寺巷”中的草堂寺,其风景‘草堂烟雾’为汉中八景之一。文庙巷,即以孔子庙而得名。除此之外,巷内还有河南、山西、江西、四川、湖北、湖南等会馆。这些会馆规模宏大、器宇轩昂、风格各异、且功能齐全,如江西会馆占地约十亩,围墙全由青砖石条砌就;大门有三,面南;门前广场宽约十丈长两丈余,石库为门,石狮守护;门楼飞檐挺拔、砖雕石刻镶嵌于上。馆内有客房、议事厅、戏楼、仓库、厨房、回廊百十间。院内石条铺砌为径、卯石镶嵌为地,古树参天、花园、假山、小桥、鱼池、错落有致,兼供水排水、防盗、消防设施一应俱全。”
袁文林又笑道:“这汉中古城内不光街巷纵横,小桥多多,而且有很多会馆。汉中为何会有诸多会馆?又为何能以会馆命名街道?这需从汉中历史政治经济状况说起:汉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酿造业、手工业十分发达。自秦汉始一直是州府道级治所所在地。且又位于我国大陆地理中心,扼川滇黔入陕进中原之门户;处甘宁青进湖广江浙之要冲。虽有秦岭巴山之险,然亦有栈道航运之便。在火车汽车尚未通达前的漫漫岁月中,栈道与舟船是主要的运输工具。那时驼队马帮川流不息跋涉于秦岭巴山;木船竹筏往来如梭于汉水、嘉陵江。汉中乃是四面八方商贾云集和东西南北货物集散,闻名于川陕甘鄂豫达千年之久的重要商埠。汉中有许多古渡口,自然形成了一串串明珠似的古码头,其中位于汉中南门外的十八里铺码头历史最悠久,号称陕南第一码头。据说由汉江运输的各种货物不计其数,糖与茶每年各约五吨。还有日本、湖北与天津的棉纱等,顺流东运的棉花约五吨,甘盐与药等也很多。紫阳茶叶由汉江运到十八里铺,沿途多险滩,尤以黄金峡一段为最。凡通过此处须倒装减载航行,通常需一个月。中秋后江水高涨,例于行船,所以黄昏时常帆樯林立,江中船只星罗棋布,停泊频繁,一九三七年前后是汉江最繁盛的河港。城内商号林立、作坊遍地、人流如织。贸易的发展也带来了餐馆、客栈、钱庄、茶馆、戏院、当铺、甚至赌场的发展。因此一般设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主要以倌址的房屋供同省、同府、同县、同业聚会寄寓的会馆也纷纷落户汉中,这是很自然的。除上述外,还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汉中政界重商,会馆选址、拆迁、征地、建设、开业、入住曾给予多方便利:二是汉中百姓爱商、且民风淳朴、豁达好客,能与客商和睦相处、相安无事;三是客商热爱汉中,汉中环境宽松、生活舒适、有利可图、不惜斥巨资建造会馆,以图长期发展。”袁文林说到这儿就不说了。
且说这一日,袁文林安排好了照相馆的工作之后,就专门到饮马池考察了一趟,饮马池原名“东湖”,位于汉中市城区南团结中段西部,水域面积约十亩地。相传公元前二零六年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后,以今汉台为宫殿,常常饮马于东湖,故名“饮马池”。
饮马池四周用青砖砌高一米多花墙。墙顶覆以鱼脊形石条。西南墙中嵌有几方石刻。正中石刻为行书“有龙则灵”,两边石刻对联为-:“神龙能作苍生雨,饮马常怀赤帝风”。该联书法道劲,字字有力,气势浩然。
昔日的饮马池,时兴时衰。兴则是人民思古怀旧,游览消暑的场所;衰则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清朝嘉庆年间,汉中知府严东园整修城墙得水洞,乃消积潦并于池周插以竹篱,在池东南城墙角上修建一座重檐复宇、秀丽雄壮的“三台阁”。登阁俯瞰湖水,朱楼画阁映入水中,景色十分美丽。尤其是皓月当空、碧水与皓月交相映辉时,阁影更加迷人。所以,三台阁即成为人们夜游赏月之佳地。
这一时期,曾任福建宁德县令的汉中进士楚文暻卸任,衣锦归里,目睹此景后有感而发,写下赞《东湖塔影》诗一首,诗曰:
汉阴萧寺塔,飞影入东湖。
波皱佛龛动,浪明宝顶孤。
镜花多变幻,水月有虚无。
悠悠奇景在,干载话浮图。
湖中涟漪里浮动的古塔、宝顶、佛龛、月光如镜中之花,又似一幅变幻莫测的图画,这悠悠奇景,妙趣横生,使人遐想无限,平添诗意。清初《汉中府志》中记载的汉中八景之一的“东塔西影”。即指东塔塔影映入湖中的景色。
在东湖附近东南城垣角上便是著名的三台阁,宝阁造型秀丽,画栋雕梁,朱碧相辉。饮马池有两条通道可达,一是从东门桥进入绕城墙根一周的顺城巷,一是从丁字街口。这里商号麇集,饮马池一带有大批外地逃难者和不少衣食无着的贫民栖居于此,饮马池这块空地及城墙根下便人群熙攘,十分热闹,便形成了旧货交易市场。
东湖小学就在这儿。东湖小学是个很好的学校。东湖小学的前身原来是天台书院。据考证,汉中的文化教育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在宋代庆历年间,汉台区始建庙学。元至元六年,即公元一二六九年,汉中兴建儒学。清乾隆四年,即公元一七三九年建汉南书院。清光绪六年,即一八八零年建天台书院。光绪三十二年,即一九零六年,汉南书院改为汉南中学堂,天台书院改为南郑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即一九一二年,南郑高等小学堂改为南郑县立高等小学校。汉南中学堂改为汉台区中学。并将一年前创办的初等实业学堂改为南郑县乙种农业学校。民国十四年,即一九二五年设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并改南郑高等小学为南郑县立初级中学校。民国七年,即一九二八年成立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民国十八年,即一九二九年设立省立第五中学校,始有招收高中学生的完全中学。继而在各镇和较大的村庄普遍设立初级小学。
东湖小学就是原来的天台书院,也就是汉中师范附属小学,汉中师范附属小学位于汉中市汉台区中学巷,是汉中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市级重点小学。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即一九零六年,由知县曾朝康、举人兰培源、钟允谐等人,筹捐银一万八千余两,在天台书院建校舍九十余间,招生两班,定名为南郑县立高等小学堂,宣统三年,即一九一一年九月,旧有校款银万余两,由汉中镇台江朝宗强行提作军费,迫使学校停办。民国元年,即一九一二年四月复校,増建校舍二十余间,购北操场地九亩,次年,即一九一六年建礼堂一处、立碑两通,记述校史校产。民国七年,即一九一八年,新建校舍十余间,学校有地契、牲畜附捐及校田、房产、地租等项收入约三千元作为办学经费。民国十四年,即一九二五年,校址改办为南郑县立初级中,学校迁至金轮十字西,更名为南郑县立第一小学,后又改为金轮十字小学。当时袁文林租住的房子就在后街,离东湖小学最近。所以,全家一商议,觉得这所学校有浓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好,大家很满意,袁文林就把顺生送到东湖学校读书了。第二年,郑鸣玉也把女儿二雨送到东湖小学上学。从此,袁顺生和二雨就开始了幸福的学习生活。袁文林也开始了新的创业。不提。
书中代表,袁文林带领一家人来到汉中与郑鸣玉等众弟子会合。当初袁文林和郑鸣玉等业界同仁事先有约定,有目标,奔向较为安全的汉中盆地。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奔波,碾转到了汉中。大约在一九三七年底和三八年初,袁文林、郑鸣玉和众弟子终于相聚在一起了。当时,中日战争正处于全面展开之际,汉中街头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逃难到此的老百姓。有的勉强盖起个帐篷,有的就露宿街头。战争年代,保住性命就是人们的第一欲望。接下来是怎么活下去的问题。袁文林、郑鸣玉这一帮摄影艺人,就是靠着自身的摄影技艺维持了一帮人的生计,不但养家糊口,在汉中本地开办照相馆,不断地招收徒弟,使摄影艺术从此在汉中地区,广为传播,逐渐扩展到周边。本来照相这一行当引进到中国以后,只是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津京沪地区逐渐发展,而西北西南地区相对落后,根本就没有见过什么照相。但由于战乱,汉中汇集起了这样一批来自南方北方的业界精英。无疑大大地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使得照相业在我国西部地区生根、开花、结果。而相反,北京的照相业自抗战以后却销声匿迹。就是因为照相业的人士都逃亡走了。中国摄影业的传承和发展,也就是这样被动性地从东部地区转移到了西部地区。大大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的文化交流。填补了西部地区照相业的空白。摄影业的发扬传播就此拉开了序幕。此是闲话,一笔带过,暂且按下不提。
且说袁文林和郑鸣玉一帮摄影界精英汇集到汉中以后,很快先安顿好家眷以及徒弟们的住处。于一九三七年底。袁文林和郑鸣玉一起带领一批新老徒弟白手起家,在汉中古城里的中山街上租房作为门店,又创立了一家照相馆,名字叫《南郑玉光照相馆》。所租的房子虽然不大,但经过简单整修,也算是能够满足照相馆营业了。接待室、照相室、黑房工作室、厨房、徒弟们的宿舍等等都具备了。各家的住处距离照相馆也都很近,每天上班步行即可。家眷们在家照顾养护孩子。先生们在外打拼挣钱养家糊口。就这样在异土他乡,男主外女主内,一种流亡式的生活由此开始了,未料想,袁文林一家人在汉中一呆就是十四年也。
且说袁文林和郑鸣玉带着众弟子在汉中首创了南郑玉光照相馆。内务整理完毕,打出招牌和广告。顿时震惊当地的民众,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人们议论纷纷,好奇不已。因为当地百姓根本就没有见过照相,觉得很神秘。抗日战争年代,举国动荡不安。唯汉中地区算是大后方,相对安全一些。汉中出现照相这一新生事物,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一时间不论是官宦人家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想前来试试,留影留念。所以玉光照相馆的生意很顺利,也算是比较红火吧。郑鸣玉经常跑外拍摄风景照,打点外部事物。家里由袁文林全权负责,执掌经营照相馆的全部工作。当时的徒弟都是从北京带去的,郑伯纯、董卜一、马立身、梅超群、高锦秀、李庆福、李文敬、李文一、何玉珊、王可尼、郑崇镖、吴志忠等等。众弟子们各个都很争气,努力学习业务,所以业务水平也都提升很快。大家同是异乡客,能有两位师傅带领大家逃活命,讨生活,真是极大的幸运。徒弟们感恩戴德,师傅视徒弟为自己的孩子。师徒之间互敬互爱,很是团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互相配合,把照相馆的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生意越做越火。不提。
现在,汉中的照相馆也增多了,其中有三家照相馆比较有实力,这三家照相馆的老板都是浙江杭州人,一家老板姓任,名林福,在东大街中部的石灰巷开了一家照相馆,照相馆的名字叫《大上海照相馆》;一家老板姓潘,名宝德,在东大街西头的钟楼傍边开了一家照相馆,照相馆的名字叫《国光照相馆》;一家老板也姓潘,名小夫,在东大街北面的四川会馆附近开了一家照相馆,照相馆的名字叫《长江照相馆》。这三家照相馆鼎足而立,分别处于东大街的三处最繁华热闹的地点,这三人的摄影技术高超,头脑灵活,会经营,实力很强,生意上又互相配合,所以生意做的很红火。不提。
白驹过隙,日月如梭。转眼到了一九三九年,董卜一、王可尼、郑伯纯等徒弟早已学徒期满,另立门户。董卜一也收了李庆录、熊正山、程正志三个徒弟,郑伯纯收了郑一石一个徒弟。三人合伙在汉中东大街路北靠近新街口的地点另外成立了一家照相馆,名字叫《启新摄影社》。不提。
袁文林克勤克俭,兢兢业业,一心一意地继续执掌南郑玉光照相馆的全盘工作。郑鸣玉仍然是经常奔波在外,流连于名山大川之间,不辞辛苦拍摄风景照,不断寻找新的开辟点。大约在一九四一年,郑鸣玉在陕西留坝的张良庙内开了一家照相馆,名字叫《中国艺华古迹名胜摄影研究所》,并派徒弟马立身去打理日常事务。原南郑玉光照相馆的主要人员逐渐向周边辐射扩散。又收了王志明、付怀忠、屠作斌、谭邦魁、武希真等一批新徒弟。先后在华山北峰、临潼华清池、西安、咸阳、成都、都江堰、青城山等地开办了《中国艺华古迹名胜摄影研究所分所》或风景图片社,并让李庆福、梅超群、高绵秀等优秀弟子负责经营管理。何玉珊负责南郑玉光照相馆的业务和经营管理工作。一时间,郑鸣玉、袁文林和众弟子将汉中乃至西南、西北的摄影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就这样,从一九三二年夏历十月初起,郑鸣玉和袁文林同弟子们一起同舟共济,在风雨飘摇之中几番聚散离合,碾转漂泊到了汉中,经过一番苦心地经营,终于在汉中大地开花结果,此时此刻,郑鸣玉和袁文林两位摄影大师看到弟子们一个个技艺纯熟,英俊潇洒,同时都找到了伴侣,成了家,立了业,走上了正路。正是桃李芬芳,满园硕果,二人心里是非常高兴。
且说南郑玉光照相馆顺风顺水地到了一九四二年。不出所料,就在这时,大批学校先后西迁汉中各地,由于外来的学生、教职员工众多,来照相的人是越来越多,这些学生、教师和其他文化精英对摄影有很多高标准的要求,这样各家照相馆除了更加热情服务外,还千方百计的提高摄影技术,同时扩大规模,更新摄影条件和新设备。南郑玉光照相馆也感到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怎样化危机为机遇,袁文林和郑鸣玉一商议,利用自己徒弟多,技术好,摄影设备先进,决定全面开花,扩大区域范围,在各处古迹名胜之地创立照相馆或图片社,统一理念,统一思想,统一进原材料,各店独立经营,合作互助,共同发展。这一群同呼吸共患难的摄影艺人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历尽了人间的甘苦,留下了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
袁文林此时也离开了南郑玉光照相馆,开始新的创业传奇,袁文林在东大街东头靠近东门桥的地方和徒弟郑崇镖、侄子吴志忠开了一家照相馆,照相馆的名字叫《正大照相馆》。袁文林、郑鸣玉都有了自己的照相馆,弟子们也都成家立业了,正是枝繁叶茂。一场精彩纷呈的人生大戏刚刚开始。一件件更加辉煌的创业故事接踵而来。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书到这里,暂告一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