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穷与富>第34章 碧口水电站建设者

第34章 碧口水电站建设者

作品名称:穷与富      作者:鑫波      发布时间:2021-04-26 19:52:46      字数:4284

  第34章碧口水电站建设者
  大堂兄学名王力学,小名惠民。生于一九五三年八月,属蛇,是祖父母的长房长孙。他出生后大伯父一直在兰州忙忙碌碌,每天都忙于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回家的时候非常少。一直以来这父子俩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
  不知不觉就到了上学年龄的一九六零年,只是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和大炼钢铁时期,人人都在饥饿中渡日子,人人都参与到大炼钢铁运动中。学校里的教师、年龄大的学生们也都参与到了大炼钢铁运动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没人抓,没人管,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在这种社会形势下,他勉勉强强读完了小学的课程,不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岷县城乡又轰轰烈烈开始了,学校教职工不是参与到打砸抢行列,就是被学校的红卫兵们打倒。学校彻底瘫痪,他就没办法继续读初中、高中了,也直接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位于甘肃省武都地区(现陇南市)文县碧口镇,正在建设中嘉陵江主要支流白龙江上的碧口水电站,是白龙江梯级开发的第一座大型水电工程。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大型建设工程上能够使用的工程机器极少,碧口水电站大量使用人力、人海战术进行工程施工,遇到坚硬的山石地方就使用风钻打眼,放入炸药进行爆破,然后使用人力车清理拉运山石沙土。随着工程的进展,一段时间以来劳动力又开始变得非常紧张。工程指挥部研究决定,在武都地区招收水电建设工人(岷县那个时候属于武都地区管理,后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划归定西市管理)。堂兄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招工条件,于是在一九六八年十月被招工去了水电五局承建的碧口水电站建设工程工地,成了一名水电建设工人。
  仅十五岁的堂兄收拾好非常简单的行李,和岷县同时招录的老乡们坐上班车,踏上了出门谋生之途。
  堂兄他们来到安排的八人宿舍,经过与同室工友谈话交流,知道八人中堂兄他们六人没有褥子。他们商议后一致同意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联合起来,每个月每个人抽出一定比例的工资,一个月购买一个褥子,六个月后他们每个人就都有自己的褥子了。
  在建设工地由于堂兄人长的机灵,能识字(那个时候能够识字的没几个人),工地负责人就安排他当一名记工员,给上工的工人们准确记录到岗出勤情况。他每天上午和下午拿着工人出勤记录本来来往往于自己负责记工的每个工区,一个人一个人统计其出勤到岗情况。两年后,他感到当一名记工员没有什么前途,还不如认认真真学一门手艺实惠。就向工地负责人提出转换工种申请,随后又找负责人当面说了又说,这才又安排他去了后勤维修工区,跟着木工师傅边工作边学习木工手艺。经过几年的认真学习,他终于学到了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艺。
  堂兄在碧口水电站工作八年后,到了一九七五的时候水电站建设工作越来越接近工程竣工后期。建设工程没有之前那么繁忙了。这个时期主要是钢筋工、水泥混凝土浇灌、模板支撑工种的岗位需要工人。这时大部分人想到了自己工作的前途问题,大家互相交流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打算回家乡创业,他也意识到个人工作前途比较渺茫。经过认真思考,对比衡量个人文化程度以及在这里学到的木工手艺,内心决定还是先回家乡。就向负责人递交并提出调回家乡岷县工作的申请书。不到一个月调回家乡岷县工作的申请就被批准,他立即办理了所有手续和户籍迁移证明,收拾好属于自己的简单行李,与关系亲密的一些老乡、朋友和工友握手一一告别。
  第二天清早起床后,吃了最后一顿早点。有三个好友已经借好自行车,打算骑自行车将他送到三公里处的碧口镇汽车站。他们再次一一握手告别,立即坐上就要发车的班车走向返回家乡之路。
  班车发车走了不一会,他乘坐的车辆随公路进入林区,在班车上向车窗外面望去,只见公路两边山高林密、云雾缭绕、烟雨蒙蒙,两边山上绿茵浓郁,处处显得郁郁葱葱,这一带公路两边有完好的林区生态环境。
  班车走了一小时后,山没有刚才那么高,逐渐变得平缓,视野慢慢变得宽广起来。只见道路两边出现了很多水田,一些农民光着两只腿脚驾驭水牛在水田中耕地,还有一些农民光着腿在田中插秧。甘肃只有文县等很少地方插秧种植大米。他看到那些农民在水田中劳作,感觉他们还是很辛苦的。
  两小时后班车来到了文县汽车站,他从班车上一下车立即赶到买票窗口买好了走武都班车的车票,只有二十分钟时间就要发车,吃饭时间已经没有只好买了几个饼子充饥,先上车赶往武都再吃饭。不一会班车发车向武都行去。由于路况极差,一路十分颠簸,坐车非常疲乏,在班车上摇摇晃晃中不知不觉就瞌睡了。快到武都时才睡醒了,一看表马上快四点了。赶紧下车来到买票窗口一问有没有去岷县的班车,售票员说你不看看什么时间了,明天早上六点的你买不买,不买赶紧让别人买。听到售票员这话他立即买了去岷县的车票。在汽车站附近登记好旅店放下随身行李,躺着休息一会出了旅店过了北裕河大桥,通过城门,不一会就来到了武都城区,找了一个饭馆吃了饭,感觉浑身懆热难受赶紧离开饭馆,来到街道随便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见城中街道路面极窄两边排水沟停留着乌黑的一些污水,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臭味。一会,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内心决定还是回旅店休息,就往住处返回。晚上睡下时间不长,耳边就听见有蚊子嗡嗡嗡飞来飞去,时不时落下来这里咬一口,那里叮一下,不一会被叮咬的地方就会出现一个个疙瘩,疙瘩和附近皮肤感觉奇痒难忍。一天后都没有消退。在住旅店这天晚上被蚊子干扰的一直睡不踏实,还留下了好多处被蚊子叮咬的疙瘩。
  这才想起人们口口相传武都“热、臭、咬,三大宝”的俗语,看来确实是这样子。
  天色刚刚发白,汽车站候车室里面就开始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排队陆陆续续涌向剪票口,剪票后一一走上班车找到自己座位。不一会,载着五十三人满满一车客人的班车正点发车。当时这条公路是连接甘肃省与四川省的212线甘川公路,只是由于道路基础不牢固、不坚实、养护不到位,加之路两边基本全部是高山,时不时受到泥石流冲击,还经常遭受到雨雪浸泡和重载货车时不时的碾压(特别是春天路基解冻时候货车的碾压),好端端的公路就越来越不平整了,一些地方路面上的柏油几乎没有了。这辆班车一路上在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路面行走着。路上还有好几处地方十分窄,路面也几乎全部变成了土石路面(注:不像现在这里的道路,已经通了高速公路—兰海高速公路和铁路—兰渝铁路,岷县坐车不到两小时就会来到武都)。一路走了几乎四小时才来到宕昌县城,班车停在一处饭馆外面,司机告诉乘客们,休息和吃饭一个小时后,咱们继续出发,希望大家掌握时间不要走的太远。一小时后,班车又上路,走了两小时才来到岷县汽车站。
  来到岷县的第二天,堂兄带着调动手续来到县政府大楼一楼的人事局(现人社局之前称呼)将手续递交后,工作人员告诉他在家里等待通知。接着他又来到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将家里户口簿和户籍迁移证明交给工作人员,不一会就将自己户籍迁入原来的户口簿。
  自此证明他正式调了回来。过了两天,他来到祖母家里看望祖母和叔父一家人,彼此交流了碧口水电站建设工地和家里以及县城变化的一些话题。当叔父和四婶知道他学了一手木工手艺后,就说家里集攒的一些木板没地方放,是不是利用闲暇时间给我们家里做一个装面粉及杂物的柜子。他爽快的回答,没一点问题等我拿来工具明天就开始就给你们家做柜子。
  次日,将那些木板全部放在院子,先仔细观察选择那些木板,根据它们的薄厚、宽窄、长短用墨斗里墨线一一下料,然后用专门木工工具使用锯、刨、凿等工序做出了柜子,随后用刮刀刮腻子,干后用沙纸反复打磨使柜子表面平整、光滑,然后上两遍桔红色油漆,干透后又上了两遍清漆。做柜子时间也过去了近十天,这个非常漂亮的柜子就做好了。柜子里面可以装面粉和碗碟等小灶具,非常的实用。大家看后极力称赞,说这个柜子惠民做的漂亮、做的实用。
  来到岷县一个月后的一天,通讯员按照预留的地址来到家里,向他递交了盖着鲜红人事局大印的通知。告诉他被县人事局安排到岷县机械厂当一名工人,让他明天就去报到上班。从此他开始在机械厂每天忙忙碌碌上班、下班工作。
  时间到了二零一二年炎热的夏季。一天下午听说堂兄夫妻来到家乡岷县,我与志强立即前往看望他们夫妻。十多年时间没有联系电话互相一直没有联系过,他们突然来到岷县,堂兄弟们十分高兴。经过交流才知道自从他在一九八一年的时候离开岷县以后,他在东北这几十年的工作、生活、家庭情况。大家才知道他们在吉林松原市木器厂工作,现在生活的十分愉快、开心。惠民还告诉我们大家,松原那地方位于东北平原,气候四季分明,冬天严寒、夏天炎热,那里物产非常丰富。再比如中国冬季著名的查干湖冬捕鱼场就在他们居住的松原市附近,那个湖是我国的十大淡水湖之一,是吉林省当地最大的一个天然湖泊,也是我国东北最受欢迎的一个湖。那里的冬捕文化在全国也是知名的,它的冬捕奇观已被列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堪称是吉林一个很著名的冬季景观,在我国冬季的景点里面其知名度也是很有影响力的。总体来说,他们居住在那个地方各方面都很不错。
  他又给我们介绍了曾经参与建设过的碧口水电站,他说:由于自己曾经在那里参与过电站建设,自从离开碧口后对后来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经常在关注,也掌握了一些技术数字。现在早已经建成的碧口水电站位于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上,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养殖和灌溉等综合效益。碧口坝址控制白龙江流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占其全流域面积的81.4%。枢纽工程按5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碧口水电站枢纽是中国首次在大泄量的溢洪道上采用弯道布置,电站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年发电量14.63亿千瓦/时,通过3条220千伏和2条110千伏输电线路,把通过发电机发出来的强大电流送往陕西、四川、甘肃,是联结西南和西北两大电网的枢纽,在电网中承担调峰和事故备用的作用。
  过了一会,他又介绍了碧口镇的一些社会生活和地理环境情况:碧口那地方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尤其是李子坝、碧峰沟一带,雨雾缭绕,很适宜茶树生长。那里也是甘肃境内最早引种茶树的地方,早在清代道光年间,碧口镇的李子坝就开始种茶,那里的茶园里至今还有一百多年树龄的老茶树。碧口的茶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碧口龙井,碧口龙井采用龙井茶的制作方法,采摘细嫩芽叶,手工精心制作。成品茶外形扁平,色泽翠绿,汤色黄绿,香气清高,滋味浓爽,耐冲泡。它已成为甘肃最有名的自产茶叶品牌。
  如今的碧口街巷上,两旁的许多建筑仍有鲜明的明初清末川北民居风格。碧口古镇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国家旅游AAA级景区,以古镇风情、美丽乡村、茶园生态和水上休闲组成的旅游业,正在成为这个小镇的“首位产业”。
  一到了晚上,碧口古镇华灯初上,色彩斑斓的霓虹灯描摹出一卷繁华城镇的亮丽风景线。夜色降临,流光溢彩、灯火辉煌的夜景让每一个游客流连忘返。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