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周颂,大周兴起>第十九章:复兴农业

第十九章:复兴农业

作品名称:周颂,大周兴起      作者:欧阳如一      发布时间:2021-01-11 09:47:35      字数:4285

  太子历在畋府内院的正房召开了第二次农正会议。农正是对这家农场的二级管理人员的统称,包括林正、牧正等。农正们感觉很奇怪,上次会议这位新畋卿还有点风风火火,可过了一个多月既没下达任何政令,也没提出有关“冬闲人不闲”的具体措施,更没对哪怕一个小案件进行调查。他每天都和那个没鼻子的田耘走家串户聊闲天,这是在笼络人心哪;他还组织人对农场的每块土地和房舍都进行了测量和绘图,并且挂牌,确定其权属,这是在摸家底呀。这部分工作姬公畋十年前做过,如今有了很大变化,非常必要,农正们都觉得这新个畋卿不一般,肯定会弄出什么大事情。
  一进腊月南亳的天气陡变,西北风挺硬还下了雪,各家真就猫冬了。一天就两顿饭,起得晚睡得早,把炕烧得热热的,炒了一大笸箩瓜籽,女人搂着孩子扯老婆舌,男人就到酒馆玩那种掷骰子的游戏,都想把别人家的女人赢到自己家的炕上来。
  农正们在大门口约好一起去见周畋,皮靴“卡嚓卡嚓”踩着雪道不说话。他们昨晚就商量好了,诸事都推给那死鬼,决不咬项城守,这是策略。
  一推开内院正房的大门就是一股香喷喷的热气——屋里生了两个大火盆,上面煮了茶并用箅子烤着山药和花生,一张椅子和那十张方榻就围着火盆放,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小木盘,里面摆了桔子、梨、红枣、核桃和城里人炸的馃子——这种东西是他们童年的记忆。大家一见就轻松了许多,商历新年不久就到了,周畋这是要开年会,总结一下过去,畅想一下未来。按照以前的传统,畋卿要给下属发红包,以行好运;下属要给他嗑头,以求祝福。已有四五年不搞了。大家拱手团拜后就各自入座,这肯定是一场愉快的聚会。
  “冷吗?”太子历笑呵呵地问,他添了件新皮袄,是夫人进城给买的。
  “冷。”大家都夸张地说,就各自倒了茶、拿了果子吃。
  “你们知道什么是‘鬼呲牙’吗?”太子历问。
  大家笑了,说:“就是三九的最后一天子夜,天冷得像冰窖。”
  “你们知道什么是‘刮脸刀’吗?”太子历问。
  大家笑了,说:“西北风嗖嗖的,脸上就像被刀子刮。”
  “你们知道人什么地方最不怕冻吗?”太子历问。
  有人说“脸”,有人说“牙”,有人说“眼睛”。
  太子历说:“商国的土地很大,西北到大漠,东南至大海,最暖在百越,穿一件单衣就能过冬;最冷在古邰国,就是关外草原,牛羊常常会被冻死。你们看我的手。”他伸出手来给大家看,是一双手指头带楞——撸锄杆子撸的,手背又红又肿的大手,说,“这是我小时候落下的,一到冬天就犯。”
  农正们互相看看,他们以为周畋是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却是一个吃过苦的读书人,就暗生佩服,给他出了好些治疗冻疮的土方。
  太子历说:“农业有四大要素:天气、土壤、水肥和种子,你们说在南亳搞农业怎么样?”
  这正是他们擅长的话题,花脸的农正说:“四季分明好呵,植物的种类多。”
  “那比百越怎么样?”太子历问。
  黑额头的林正说:“人家长夏无冬,一年收三季,咱们比不了。”
  “那比犬戎怎么样?”太子历问。
  下巴上刻了花的牧正说:“他们哪里有农业?”
  太子历说:“我原来也这么想,就遗憾未生于南国。现在就不这么想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不能都生于南国,此其一。温带寒带的植物品种不多也长得慢,却质量更好。南国早中晚稻,单产不高,也没有我们中原的米香,所以北米的价钱是南米的一倍。地是要休耕的,就和人一样,也得猫冬。”
  农正们互相看看,周畋原来如此通情达理,说:“那是,那是。”
  太子历说:“中原的冬季着实缺少果蔬,从南边运过来运费高,损耗大,可考虑错开季节种植,比如搭起带火墙的暖房,就能种点蒜苗、韮菜之类,弄好了让牡丹早开三个月,送到殷都能卖大价钱。”
  农正们互相看看,周畋真有经济头脑,说:“原来我们南亳的牡丹胜过西亳,是贡品,现在风头被西亳抢了去。”
  
  此时在厨房,太子妃正和没鼻子的田耘领着工人们做“周记肉饼”,摘菜、洗菜、切肉、剁馅,喜滋滋地说:“他真能聊,逮着个人就没完没了。”
  “太子有学问也有办法,”田耘说,“我还以为你们呆不了三天呢。”
  太子妃说:“噢,我知道你为什么什么都不肯跟我们说了,怕我们一走了之。”又忧愁起来,“我想我孙子了。”
  田耘说:“开关后就把他们接过来。”
  
  在正房,太子历把话引到了土地,说:“你们说,什么样的土地最适合搞农业?”
  花脸的农正说:“商国选择在南畋搞国家级的种苗园地就是看中了这地方,日照多,降水匀均,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又好,全是高产田。”
  “国家级的种苗园地就得是高产田?”太子历问。
  黑额头的林正说:“这里集中了黄河中游的各种土壤,不求高产,只求做出示范。”
  “为什么要做出示范?”太子历问。
  黑下巴的牧正说:“不是为了推广咱们的种子嘛。”
  太子历说:“改壤是最笨的办法,培育相适应的种子是最聪明的办法。让不同土壤都能找到相适应的植物并且高产,这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大家赞同道:“对呀,种苗基地嘛,可惜我们后来断了供。”
  
  此时在厨房,太子妃给大家分了工:“我来拌馅,这可是个技术活儿。馅有韮菜肉、韮菜鸡蛋两种,都放上香油、酱油、葱姜蒜,有点海米就好了,同样的馅每个人拌的味道都不同。田叔你和面、捏剂子。这面不怕和得久,常言说:打出的老婆和出的面,和得越久越劲道。揪剂子和擀皮儿也是你的活,剂子要揪得均匀,摁成小圆饼,皮儿才擀得一致。你看我,有好擀面杖我能同时擀两只。你们一个烧火、两个包,一个在锅里烙。要慢火,不要一起下,对啰,先放一个,烙好一面翻过来再放一下,对啰,一锅能烙六个,取一个放一个,又好又快。”
  田耘取笑她道:“太子妃和太子一样爱说话。”
  太子妃得意道:“要不我们怎是一家人?”
  
  在正房,太子历把话引到了正题,说:“我想跟各位商量点事儿。”
  大家说:“卿上请讲。”
  太子历把脸一撩:“经过一个月的调查,本官找到了南畋农场垮掉的原因,按商律,参与者当斩。”
  农正们的脸顿时吓变了色。到底该来的都来了,竟兜了那么大个圈子,可他们早就有准备。
  “鉴于各位严重失职,屡屡开门纳贼,经与项城守商量,本官决定……”太子历停顿了一下,环视各位,“本官决定准许你们每周携夫人进城一次,不得超过四个时辰,相当于畋卿的待遇。”
  农正们互相瞅瞅,没明白周畋是什么意思。
  “鉴于各部门经常中饱私囊,经与项城守商量,本官决定,在南亳城开个‘国匠坊’用于创收,其利润的一半用于补偿农场的生活。”
  农正们干笑了一下,大家同文同种,不会有逻辑上的问题,可犯了错有奖,那是不是立了功得罚呀?
  “鉴于目前奴隶和人犯抵触情绪严重,本官决定开办一间‘伤病馆’,对所有因工负伤者免费诊治,即使是奴隶;凡干满三十年者都可以赋闲在家,由农场供养,费用也从‘国匠坊’出。”
  农正们“轰”的一下笑起来——原来周畋在和他们开玩笑,事情却好像是真的:一、给他们走出牢笼的适当自由。有的人当场就哭了,他已有三十年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二、让那些“匠籍”能到城里做工,他们每个人都替他们高兴,商国不应该制订这种世代剥夺匠人自由的法律;三、让所有人都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没必要吧?商国重青壮而鄙老病,再说办国匠坊哪里有钱?
  
  太子妃仪态万方地领着他的肉饼团队端着木盘鱼贯而入,以实际行动证明太子历真要善待他们。那些肉饼散发出满屋的肉味儿,黄橙橙看着诱人,咬一口能香掉牙。他们从来都没吃过这种食物,这同时证明太子历给他们的也不是画饼,而是真饼,他虽然幽默,却不会乱讲话,那三项承诺一定能实现。
  有人问:“这肉馅是怎么放进饼里的?”
  有人笑他:“把面做成口袋装进去的。”
  太子历就教大家怎么吃,说:“周记肉饼得会吃,首先得趁热吃,刚出锅冒着油花最好,皮凉了就硬了,馅也不鲜了。可吃急了会烫嘴,就这样,先咬一小口,给里面放放气儿,对,再一小口一小口吃这才有滋味儿,就像对付我们目前的困境。”
  有人领会道:“卿上是说我们也可以把困难当肉饼?”
  太子历笑了,说:“我现在只有两个目标:一,重振南畋农业,我已经拿到了一笔资金,不多,足以启动。”
  大家都惊得停下了筷子,这些年不就因为没资金嘛。
  没鼻子的田耘忍不住说:“太子要啥项城守给啥。”
  有人问:“那二呢?”
  太子历笑说:“得你们信了我我再说。”
  人们说:“信,我们都信。”
  太子历很有深意地说:“如果让你们跳火坑你们都跳,才叫信我。”
  农正们互相瞅瞅,都不敢说信了。
  吃完饭太子历说:“我再宣布三件事,一、分到各家的地明年各家先种着,收获归已,后年就得交上来。”
  大家说:“那是,那是。”
  “二、办国匠坊每个执事都得入股,农正一百金,执事五十金。听有分红。”
  大家互相瞅瞅,说:“那行,那行。”
  “三、各部门都得做恢复生产的计划。”
  大家说:“当然,当然。”
  
  南畋农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伤病馆开张了。房子是现成的,农场有得是能人,不用钱也能看病,就用当地的草药和《黄帝内经》中的针灸、导引之术。全天下都未有工伤和养老一说,南畋人自然对周畋感恩戴德。
  国匠坊成立了。项城守以他家的大院入股,只是那些匠人们每天都得有军士押送上班、下班,干什么却完全自由。他们就自发成立了木工、瓦工、石工、铜工、窑工、雕工、编织、制衣、刺绣、周记肉饼十大作坊,很快就远近闻名并且让股东都赚了钱。
  样板田恢复了。太子历让各家占着的农田先种着是因为没资金全拿回来,他就先集中人财物力恢复了各国急需的品种,比如麦种和稻种,小麦一年两茬,稻子与鱼虾混养;继而恢复了六畜和家禽的养殖,南畋又呈现了一片生机。
  成立了“南畋新军”。太子历把所有青年都集中起来,不论出身,每天都进行军事训练,一时间农场变成了生龙活虎的军营。项城守乐得节省军饷,就把三个戎撤成了一个戎,二十五人,都是新军的教官。
  恢复了税贡。南畋的税就是每年调出的军粮,按十税抽一,剩下九成做种子、口粮和以备减产时用的存粮;南畋的贡就是每年送到殷都的花卉,冬腊梅、春牡丹、夏兰花、秋菊花都要争个全国第一。
  成立了“国子院”。太子历在南畋一个风景秀丽的江心岛上另建馆舍,把各国质子都移到那上面,由新军警卫,让他们过上了贵族的生活并能与本国的亲友有来往,这件事让周太子历声名远播。
  就在太子历夫妇来南畋的第四年,两种不同“周记肉饼”让四个互相寻找的人在南畋相遇,他们抱在一起痛哭,这一别恍若隔世。
  太子历夫妇领着兄弟们参观了天下第一种苗园的南畋,那二人哪里见这花园式的农场?自然称赞有加,问起他们的经历,姬河说:“我们已经是西亳第一商邦。”公子男还是那么爱吹牛,说:“两个周记肉饼合在一起肯定是天下第一店。”
  问起各自的父母和家小他们都流下的眼泪,公子男说:“函谷已经开关,咱们要不要回去?”
  太子历说:“我们四兄弟,姬山在周国,姬河在西亳,我想让公子男在南亳——这是三个战略要地。”
  公子男最不安份,说:“好啊,那太子干什么?
  太子历说:“我还有一个目标:进入殷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