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白河之光>第三章 白河隧洞

第三章 白河隧洞

作品名称:白河之光      作者:石中元      发布时间:2020-05-27 08:35:10      字数:15011

  威风凛凛下竖井,风钻开动显神通。水大石坚全不怕,定把岩壁凿窟窿。电炮起爆天地动,沉睡大地被惊醒。英雄喝令“把路让”,高山底下筑长城。(《隧洞掘进》诗歌)。洞穿佛爷岭的隧洞,是一种怎样的体验?50年弹指一挥间,回眸那“钻声隆隆响,碎石滚滚来;取出千米岩层,探索地层秘密”的豪迈岁月,除了欣慰和自豪以外,还有对当年白河人的敬仰。就让我们从这里开始,再次探访那段令日月生辉、山河增色的历程吧……
  
  第一节1971年
  “白河人”三不怕:不怕大雪绵绵下,不怕高山道路滑。不怕北风刺骨冷,工程不完不回家。当时生产力低下,修建大坝基本靠人力完成,没有机器,土法上马;没有技术,干中学习。虽是挥锹扬镐、肩挑手推,却是机械化的速度。工地上全体民工开展大竞赛,技术革新,夜以继日、忘我劳动。“牵来白河水,灌浇延庆川”,白河引水工程的修建成功,是延庆县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不能忘记那些历尽艰险的延庆人!
  1月8日,三连三排战士正要下井工作,忽然低头看见井壁一块巨石有裂缝,如不排除,随时下坠有砸人的危险。三连三排排长张华挺身而出,他和另外两人将绳子系在腰间,在井腰腾空作业。绳子来回晃荡、左右摆动,其中有一个人害怕,两腿直打哆嗦。张华边干边鼓励他俩,终于顺利排险,将井腰的大石头清理出井。
  1月9日,在数九寒冬、冷风刺骨的深更半夜,施工在井口工地的五连一排全体民工,抡镐扬锹、推车清渣,奔跑如飞、干劲十足。他们的口号是:脚踏泥浆水,放眼全世界,要时时刻刻想到延庆人民对我们的希望。
  冲锋陷阵的好排长哈成本。1971年1月22日,工地指挥部提出了“大战十天,竖井进尺5米”的口号。三连一排排长哈成本带领本排在井下打眼,忽然头顶上一块大石头滚了下来,一不小心砸在他的脚上。脚下流着血,他咬紧牙关,忍受伤痛,一声不吭,继续和井下的工友们干着手上的活。只到收工时,吊绳把他从井下吊上来,大家才发现他脚上的鲜血淋漓。连队卫生员对他进行了包扎护理。第二天,他拄着拐棍走向井眼,三连长将他拦了下来。他却说:“眼下工程吃紧,不能因为我影响了工程进度。”不能下井,他便在井上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他坚持不离开工地一线。一天,井下打眼碰到了意外情况,井下的炮眼无法打下去。大家正在着急的时候,哈成本拄着拐棍过来了:“这种情况我过去遇到过,我知道怎么应付。”他不顾劝阻,脚红肿着,脱下棉衣,坚持下井。在他的努力下,炮眼安装好了,保证了施工进度。
  2月21日早晨,冰雪纷乱、寒气逼人。七连二排接受打混凝土的任务。排长韩贵仁带领大家,顶风冒雪来到工地井眼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泥工丁致启第一个下了井,跟着张志申、阎红根、祁满来等7位同志下到了井底。他们头顶浇头水,脚踩烂泥浆。在井下工作,宁可不吃饭也要把水泥打好。炊事员将饭送到井口,见他们不上来,只好把饭送下井去。他们在井下吃了几口热乎饭,又干了起来。在井下坚持了8个多小时,终于完成了打混凝土的任务。当他们上来的时候,一个个精疲力竭。有的同志,还靠大家的搀扶回到了工棚。九连表现最为突出是彭起、贾元亮、董玉山、董信忠、李宝泉、李忠文、张富等人,他们工作起来你追我赶,干劲十足。
  6月7日,七连炮工阎克满、耿德玉、王启先3位工友,在放炮中节约每一尺电线。阎克满说:“现在井眼已经20多米深了,每天要放两茬炮。几十米的好电线放完炮后,就全部报废了。如果把放炮中打断的电线连接起来,不就节省好多电线了吗?”为此,他们放炮时尽量使用旧电线,为了保证安全,每次点火放炮前,重新检查线路,有破皮的地方就重新用胶布裹一裹,绑紧扎牢。有一次夜间施工,放完炮后阎克满下井一看,20多米长的电线全部打断了。断的电线有的一尺多长,有的三尺多长。“我不能浪费了!”阎克满将井下泥浆水中的断线,全部捞取上来。他们3个炮工将泥线放在水中来回清洗,干净后又仔细的连接好。这时旁边有人看着说:“算了吧,何必费那个劲!”阎克满说:“今天浪费一寸,明天浪费一尺,长年累月加起来一个大数字。节约每度电、每分线,就等于加快了白河工程的进度。”
  6月7日,为了尽快完成打洋灰的任务,六连全体勤杂人员主动担负起在井下作业支盒子板的工作。没有想到的是,突然从井帮掉下一块大石头,将支撑的木板砸断了。大石头和木板掉下5米深的井底。正在井下作业的六连副指导员李万奎腿砸伤了,会计张进科的头碰破了。人们将他俩从井下吊了上来,卫生员给他俩做了护理,吃了几片止痛片,点了一点药水。他俩得知,井下的盒子板安装的不合格时,他俩忍着伤痛,坚持着顺着梯子下井,咬着牙,重新将盒子板支撑合格。他俩:一个头上裹着白纱布,一个腿上缠着白纱带,从井上一瘸一拐出来时,在场的扬全清、吴洪绪、曹桂云、郎德山、常来忠、张展起、赵德宽、王荣春、王士海等六连的勤杂人员,无不受到感动。勤杂人员们放弃了晚上的休息,在工地做到深夜,才疲惫走回工棚。受到感动的还有“巨石压顶不弯腰”的白河硬汉郑代林。
  1971年7月11日晚上,一连一排长郑代林带领大家在井下出碴,推车快如飞。汗水顺着脸往下趟,顾不上擦一把。正当大家一门心思地劳动时,“轰隆”一声,隧洞顶部一块大石头掉了下来。郑代林正在往小车上装筐,他眼疾手快,在这紧急关头,他高喊一声:“落顶了、快闪开!”他用尽全力推开了和他一起装筐的郭金山、聂进清,一块岩石却把他扑倒了,顿时郑代林昏迷了过去。得知险情,井上的工友们心急如焚。一连指导员乔进荣、班长王书银急忙跨进出碴筐,飞速下井,把昏迷的郑代林抱出了井口。在井口,苏醒的郑代林第一句话是:“别的人怎么样?”得知大家都安全时,他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他在病床上躺了几天,觉得自己好了,再次坚持到井下作业。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且看爆破手的豪迈气气概:我是爆破英雄汉,群山见我直打颤。只要指挥有命令,万丈高山变平坦。引起隧洞局部落顶是什么原因?面对工伤事故,一连3个炮工尤东和、于庆春、吴振中,一天到晚反复琢磨此事,为此常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放炮震动是落顶的主要原因,开掘钻洞,在没有支窑柱的情况下必须放炮。他们尝试放炮时怎样减少隧洞局部落顶现象。开始,整个工作面上一茬炮眼共30个左右,一排5个炮眼,拉槽眼在最上边,离洞顶只有30公分。这种习惯性的装炮法,炮眼密集,放炮时对洞顶震动大,容易引起隧洞局部落顶。经过多次实验,他们将拉槽眼改为在工作面中间,成三角形。拉槽眼由距离洞顶的30公分,改成了离洞顶的两米多;另外,在最上面一层的炮眼,由5个炮眼改为3个炮眼,并且少装一些炸药,从而大大减少了对洞顶的震动。隧洞局部落顶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保证了人员施工的安全。这真是:民工虽是大老粗,实践里面出诸葛。苦心钻研新突破,不懈打拼奔前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指挥部根据前段时间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苗头,及时召开了工地安全会议。各连安全连长、炮工安全员、施工员共计70多人到会。四连炮工孟凡茂讲述了炸药的性能和爆破方面的有关知识后,他说:“我觉得炮火出问题主要责任在炮工身上。放炮时,有时候炸飞的石头过了白河,很不安全。填药时,上爬眼,容易开花,要禁止这样,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填药放炮。”。会议结束时,指挥部做出规定:安全保卫工作要细化到每个环节。不准边打眼、边放炮,排除臭炮由炮工负责。炮工要和施工员协调一致,打出的炮眼不合规格,炮工有权不填装。放炮时,不符合安全规范的,炮工连长有权制止。白河所有的工地放炮时,统一信号、统一口令。安全员要严守职责,警戒线要求达到300米以上。这次会议开得好,保证了安全施工。
  
  第二节1974年
  “不怕难,不怕难,怕难不是好儿男。不怕累,不怕累,小伙子怎能向后退。不怕苦,不怕苦,怕苦修不成大水库”。“战白河”留下了惊心动魄的记忆和感动,也见证了一个历史的辉煌。
  先锋一连红旗展。1974年4月下旬,指挥部给一连下达的施工任务是:洞底混凝土浇筑160米,大家苦干10天不休息,五一节前完工。1974年4月11日三连接受了指挥部下达的3号井洞底清理100米的任务,4月26日顺利完成。4月28日正式开盘,做洞底混凝土浇筑,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大家就在井口吃午饭。这天,他们从早上一直工作到下午5点完成了20米浇筑任务,没有一个喊苦叫累的。到5月3日已经完成了100米浇筑任务。
  9月25日,6号井下的加强营城关连二排排长鲁永发,给战友输血后不休息,主动上班到井下劳动。二排于二纪一次在井下推车,被石头砸伤了脚,同志们劝他到井上医务室,他却说:“这点小伤没关系”,仍然一拐一拐的坚持推车。“九月要大干部,必须流大汗,一人要顶两人干,才能做贡献”,永宁连连长王付祥、一排排长郭万军他俩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干的,除了带班外,还经常打连班。有一次他俩连续在井下劳动了14个小时。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工地指挥部召开的现场会,开工典礼大会,迎接新工友的欢迎会……,使白河工地苟日新、日日新。
  10月2日,工地指挥部在五号井召开现场会,各井下施工连队代表到场。会上,首先有七连党支部书记武振海汇报了9月份以来,隧道掘进由原来的日进尺1.1米冲进到日进尺1.5米。到场的人员,表示要学习七连的经验,加快施工步伐。
  白河两岸气象新,劈山凿洞添新军。阳光灿烂、碧空如洗,1974年12月3日,白河工程指挥部召开了溢洪道、导流隧洞、进水塔开工典礼大会。“热烈欢迎新工友”“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主席台两侧的大幅标语,把会场点缀得格外隆重壮观。新来的1300名男女民兵,陆续开进了白河工地,为劈山凿洞、引水入川增添了新生力量。
  上午10点,大会开始。许丛林代表白河工程指挥部和4年来在白河工地奋斗的两千名同志向刚来到的新战友表示热烈欢迎!这次开工典礼大会是向溢洪道、导流隧洞、进水塔三个项目进军的誓师大会,标志着白河引水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接着,指挥部下达了施工任务:要求一连、三连、七连、九连和加强营斗顽石、战塌方、排水患,完成剩余的2642米的隧洞掘进和衬砌任务。为使7000米的隧洞早日贯通,为延庆的几十万亩良田受益做出贡献。新开工的溢洪道由二连、六连、十连、十二连、十四连,5个连队承担。导流隧洞由四连、八连,两个连队承担。进水塔由五连承担。要求全体民兵指战员树立敢打敢拼的精神,以只争朝夕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任务。新来的十二连代表在开工典礼大会发言:我们四海、千家店两片七个公社组成的190名全体新战友,向老战友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在召开的溢洪道、导流隧洞、进水塔开工典礼大会上,来自四海、千家店两片七个公社组成的十二连,和兄弟连队一起接受了开挖溢洪道的任务。山里人组成的十二连说话算数!1974年12月上旬,连日来,溢洪道工地上处处是一派热气腾腾的动人景象。由于天气寒冷,又在阴坡干活,镐头下去一刨一个白印,即使是这样,大家不气馁、不松懈,坚持不断地刨啊刨,终于挖出了冻土层。张秀明、王青田越干越彪,脱掉棉衣挥镐刨土。下乡知识青年陈长贵刚到工地就立下誓言:扎根白河献红心,兴修水利为人民。他双手冻得通红,双轱辘车装的冒尖,一溜小跑的推着走。女民兵李书英已是3个孩子的母亲了,她不示弱,和男子汉一起赛着干。这真是:溢洪道上摆战场,你追我赶推车忙。天寒地冻心头热,工地一派新气象。
  1974年12月。修配连制作组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要在24小时里给正在隧洞5号井下掘进的七连,安装500米的风管管道。制作组4个工友立即奔赴井眼。王长振负过工伤,在井下呆的时间长了一点,伤口阵阵作痛。李升、张广祥等3人因工作时间过长,浑身起寒皮疙瘩。他们4人首先将原有的200米长的3寸旧风管拆除,换成长240米的4寸新风管,接着续安装260米的新管道。人手不够,七连的同志随叫随到,全力协助。安装中专用的镙丝不够用,井上的修配连张广成、李启金接到电话后连夜赶制,及时送到5号井下。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用了16个小时,完成了500米管道的安装任务,保证了七连的正常掘进。
  1974年12月。加强营呈现出领导信心足,群众干劲大,干群一条心,团结向前进的局面。一个月以来,在机械设备经常发生故障,平车又少的情况下,大家群策群力,隧洞掘进取得实效。掘进日进尺由月初的2.1米提高到3米以上。大家知难而上,为了抢时间,加快进度,爆破作业后,不等炮烟全部排尽,就下井出碴。从大观头和城关公社来的同志,初次下井,被炮烟呛得眼泪直流,睁不开双眼,他们就摸索着走向前沿。永宁连副连长王富祥在井下被炮烟呛晕倒了,醒来后继续坚持干。在他的带领下,这个班190罐装的出碴任务,用5个小时30分钟完成。这正是:红旗漫卷炮声隆,千军万马是英雄。白河民工创新高,喜看当代新愚公。
  
  第三节1975年~1978年
  干!燕山丛中白河畔,大会战,工地红烂漫。干!宏伟蓝图眼前见,看中华,壮志冲霄汉。干!勇士挥手山梁断,群峰上,民兵斗志坚。干!数九严冬只等闲,立大坝,水库映蓝天。干!喜看今日庄稼汉,搬山岳,铁手谱新篇。干!凿通隧洞水入川,学大寨,塞外变江南。——十六字令/白河民工王恩记
  1975年
  北风吹,雪花飘,民兵干劲冲云霄。汗水熔化三尺雪,歌声淹没北风叫。进入1月份以来,尽管天寒地冻,但汗水顺着他们的脸流了下来。井上的淋头水顺着抽水机管口喷出来,不断往井下喷洒,但七连的小伙子们却脱掉棉农,光着膀子推车出碴。风钻工满身油泥,争分夺秒打炮眼,施工员精心测量,跟班检查,创造了掘进日进2米的纪录,到1975年1月16日,提前5天完成了指挥部下达的45米的掘进任务。
  3月11日,指挥部召开大干1975年的誓师大会。三千多名民兵豪情满怀,列队进入会场。会场内外红旗迎风招展,歌声嘹亮。指挥部党委负责同志许丛林向大会做报告。要求各连队和全体民兵在新的一年里加快步伐,超额完成施工任务。接着宣布了1974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颁布奖旗、奖状。
  《战白河》第94期1975年3月28日报道:会战六号井的总计有十个连队的男女民兵,人虽多,但大家融洽相处,尤其是女民兵让人刮目相看。三连30名、五连15名的女民兵,奔赴6号井时,立志顶起半边天。十二连的9个女民兵,利用下班时间,给大家担水扫地生炉火,让同志们心生温暖。1975年3月8日成立的工程测量组“三八”女子测量班,披星戴月、早出归晚。她们的代表王贞光在誓师大会上说,我们是延庆县第一批女测量工,我们自豪,我们光荣。
  4月25日,一连连长赵海河、副连长康永宽决心很大,要在7月1日前,将七号井、八号井贯通。保管员乔树安、卫生员吕正书、会计耿万富、炊事员李进忠、施工员尤增书,他们忙完自己手中的活后,到井下去打混凝土。一连三排在掘进时,洞顶不住往下掉土块,曹阔林冲到危险地带换下了正在那里施工的卢元石,就在一刹那之间,更大的石块掉了下来,把曹阔林砸伤了;屈金亮从架子掉了下来,摔肿了脚。排长几次让他俩上井,他俩轻伤不下火线。支撑工周益全、李金祥在井下塌方的地带,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保证了大家的安全掘进。
  4月30日,七连在烟雾弥漫的6号井的掘进中,克服了隧洞长、气温低、泥浆多,石头硬的重重困难,在4月份创造了51.1米掘进的新成果。仓库连“白河工地文艺宣传队”刻苦排演节目,不辞劳苦,迎着风雨下连队,为大家演出了精彩的节目,增添了欢乐的气氛,鼓舞了大家的干劲。
  5月18日,团结奋战进水塔。进水塔是白河工程开工5年来第一个地面上的大型建筑。由钢筋水泥构成的进水塔塔身高30米,是引水入隧洞的咽喉,工序多,施工难度大。在一没经验,二没技术的情况下,大家刻苦钻研,拿出拼命精神,走没有走过的道路,攀没有攀登过的高峰,五连决心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劈山凿洞战严寒,万米山洞定打穿。1975年5月上旬,五连全体人员用了22个小时完成了进水塔地板浇筑149.7方,比原计划提前了20个小时。塔身第1次浇灌236.6方,用了32个小时50分完成了任务。在施工中大家不分白夜黑夜,架子工、钢筋工、电焊工密切配合,兄弟连队鼎力相助。五连共青团员刘树根、卫海林看着轰轰隆隆的搅拌机,心急火燎,推着双轮车不停地跑动,保证了沙石料的供应。袁金贵、朱秀锁、阎永军等人在肩扛手提水泥袋中,个个成了“灰人”,女机手刘进芬、张老记、张造玲、杜桂华也不示弱,她们自豪地说:“我们要顶起半边天。”
  走上“工匠”这条路,靠的是敬业、精益、专注。修配连集聚了一批“工匠人”。俗话说:“钳工怕打眼儿,车工怕车杆儿”。修配连的师傅们在支援进水塔工作中,潜心钻研、不断探索,随叫随到,随时解决技术难题。修配连副连长傅殿高是车工出身,白天忙乎了一天,夜里两点钟正在睡觉,听说进水塔需要两根滑轴,便爬了起来,一溜儿小跑到车间,车了两根滑轴,又一溜儿小跑送到工地。
  创新积累能量,技能成就梦想。修配连电焊工于供龙、马志广把电焊机搬到井口,不分白天黑夜焊接钢筋。他们说:“早日把白河水引进妫川,这是全县人民共同的心愿,我们修配连不分你我,要和五连一起做贡献。”
  一颗细腻心,两只勤劳手。中华民族历来有恪尽职守、敬业乐群的工匠传统。工,巧饰也。匠,木工也。工匠者,乃精雕细刻之人。“白河精工”显神通,“延庆巧匠”出英雄。
  1978年
  7月28日下午,指挥部召开了各营、连、排干部、团支部书记、妇女领导小组负责人会议,共400多人到会。总结了上个月施工经验,布置了下个月工程进度。在会上,一连指导员徐步山、三连指导员胡成茂、十连女子排范京华,二十三连指导员国振赢、仓库连指导员赵景仪作了经验总结,不时激起与会同志的掌声。
  10月25日,白河水库第三季度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评比结束。经过评比,张山营民兵二连、大柏老民兵一连为先进连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爱护国家财产,节约原材料,干部带头劳动,民兵组织纪律性强,劳动效率高。民技连在筑坝打砼中,每台搅拌机由过去的每班打一百盘,提高到每班打120盘。
  近期,常有一些盗贼偷窃木材、草袋子、油毡等野外施工的物资。为此,二十三连副连长张树明、排长任玉山担负起夜间的警卫工作。1978年11月28日晚上,张树明他俩正在3号渡槽巡逻,发现有两个人正在拆工地的模板,他俩立即在附近埋伏下来。等这二人往回扛运时,他俩抄小路赶到前面,堵住了盗贼的去路。两个偷盗分子一看不好,扔下模板,转身就跑。他俩迅捷地将盗贼抓获。经过白河工地指挥部保卫科审问,这两个偷盗分子供出了另外几个合伙人。根据情节轻重,已给这些犯罪分子不同的处理。张树明、任玉山抓获偷盗分子,守卫国家财产,白河工地指挥部给每人奖金20元,号召全体民兵向他们学习。注:摘自《战白河》第172期1978年12月21日
  
  本文作者旁白:我在写作此文时,将本章节发在微信上的朋友圈“我是白河人”,征求修改意见。2019年5月1日,微友(马文化博物馆-谢)写道:巍巍海陀山,滚滚白河水,无不为朴实而英雄的白河人而自豪!感谢石中元老师耕耘播雨。
  燕山峻岭洒金光,五月山花红似火。大干再大干,继续夺高产!白河工地各连在指挥部的领导下,超额完成了任务,其中六连完成最多,六连完成了土石方量5347,3立方,比原计划超额了96%。一连的连长、排长、班长带头吃在井眼、住在井眼,不下工地、日夜苦战!战塌方、斗泥洞,5月份拿下了18米的掘进隧洞的任务,1975年5月18日贯通了8号井、9号井。一连维修组不分白天黑夜,有了问题随叫随到,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三连发扬了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衬砌边墙255米,比去年同期超额完成了50%。五连既要完成进水塔浇筑,又要清理2号井,还要盖新的工棚。由于科学安排劳力,顺利地完成交给的各项工作。七连“大战红五月,力争70米”,克服了石块硬、泥水大、隧道黑等困难,完成了导洞73米的任务,创造了导洞掘进的最高纪录。尔后,又制定了“洞深何惧炮烟大,天大困难踩脚下。六月力争80米,七一贯通献厚礼”新目标。八连在断面大、电压低情况下,群策群力,集中大伙儿的智慧,一个班连续作业10多个小时,一个月完成两面掘进73米,超额完成了46%。加强连在机器出了故障,停了4天班的情况下,仍然完成掘进73米的任务,超额完成了4%。
  为了落实指挥部下达的1975年8月1日前,五号、六号井下隧道贯通的要求,4月3日晚上,七连指导员武振海召集大家,连夜召开动员会,定叫五号、六号井提前贯通。七连干部冲在前,群众有劲头,打眼放炮、推车出碴,互相配合、协同作战。1975年6月27日,七连与加强连的工友共同贯通了5号井、6号井1600余米长的隧洞。4年多来,七连开山凿洞达1126.7米,为早日引水入川贡献了力量。
  6月16日,指挥部在一连驻地召开了“7号井、8号井胜利贯通庆祝会”。一连领导徐步山在庆祝会上说,我们在连续10个月的掘进工程中,战胜塌方80余次,新开竖井48米,凿通隧洞76.8米,终于提前半个月,于1975年6月15日贯通了7号井、8号井。我们是去年(1974年)8月4日调到前山8号井掘进。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一连的保管员、卫生员、炊事员,会计他们没有休息时间,和大家一起在一线干活。我们一连有28人在塌方中负了伤,他们明知有危险,迎着“泥老虎”上前,还有兄弟连队来支援。指挥部负责同志说,昔日的“泥腿子”,今天的英雄汉!你们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劈山凿洞的经验。香营公社的负责同志也出席了庆祝会,会后白河文艺宣传队为大家演出了节目,大家在欢笑与掌声中结束了聚会。
  
  第四节猛虎九连——白河隧洞竣工通水
  猛虎九连——石虎、水虎、泥老虎,猛不过“九连虎”!
  满坡的桃花、杏花竞相在三月春光里开放。我来到塞外白河工地时,正值隧道全部竣工。从白河工地指挥部到洞口三闸,从佛爷岭(当地称为佛爷顶、卧龙山)到延庆城乡,到处是喜庆景象。经过八年的奋力拼搏,终于在高耸兰天的佛爷岭下凿通了14华里的大隧洞,把白河水从深山里引进缺水的延庆盆地,几十万亩的平川区得到灌溉,百姓们吃水有了保证,还能东水西调,给北京市的工业供水,全县24万人民怎能不欢欣鼓舞呢?!
  白河隧洞高三点八米,宽二点九米,全长14华里,一体用钢筋水泥衬砌。它是白河最艰巨的主体工程。当你一气走上14华里山路,恐怕气喘吁吁吧?在大山顽石之中,靠土法上马,凿出一条偌大山洞,其长度竟然是“十里长街”,延庆人创造了不朽的业绩,让我惊叹不已。
  隧洞八年,七千民工用辛劳的汗水和鲜红的热血,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凯歌。要写出“风梳头、雨洗脸,大吼一声顽石软,凿出隧洞七千米,白河民工意志坚”的英雄气概,不易!我就从白河油印的民歌集中提到的猛虎九连说起吧。
  “东边山尖红了天,西边坡上正崩山。灰烟一散出猛虎,九连个个英雄汉。”劈山凿洞猛虎九连,这个先进集体从开工以来,一直坚守在隧道里。152次较大的塌方,是他们战胜的。全长七千余米的隧洞,其中一千一百米是他们凿通的。不算塌陷的出土,仅隧洞出碴就有两万多方。
  1973年,眼看到春节了,洞子里突然出了大塌方。碎石、泥沙裹挟着大石块,将整个洞子堵了个严严实实。大家像蚂蚁搬家似的,一车跟着一车往外出碴。好家伙,你越往外运碴,它越塌陷。塌方口子七米多宽,十六米长,抬头往上看,黑窟窿洞的,也不知有多高,一古劲儿往下掉石头。整整往外运碴4个月,却没有尽头,西瓜皮擦屁股,没完没了啊。怎么办?改线重打洞,那要浪费多少人力物力,谁又敢保证不遇上同样的塌方?
  “新天新地新时代,新人新事新花开。自古谁人扣石门?九连凿洞牵龙来。”于是,猛虎九连召开了多次“诸葛亮会”,人人出主意想办法,又请来技术人员“会诊”,终于有了新套套,治住了塌方:在塌落的石碴上浇灌混凝土防护盖,打洋灰盖子。
  说起容易,做起难。打洋灰盖子要有个拼命劲儿。那会儿,危险活儿大家伙儿都抢着上。九连贺连长,九连李指导员首先上去做,民工二虎和刘顺冒着如雨般落下的碎石,抢险支撑防护盖。九连拧成一股绳,连天昼夜没日没夜三班倒着上,终于保证了隧道的掘进。
  “石老虎、水老虎,塌方也是纸老虎。咱有雄心豹子胆,塌下千尺不再乎。别看嘎巴石头响,别看掉下象擂鼓。没伤筋没伤肉,练出虎胆铁筋骨!”九连安全制度把得严,在隧道里凿洞8年,没出一个大的伤亡事故。他们信得过白河工程指挥部,他们不怕“唯生产力的”帽子,不怕“单纯技术观点”的棍子。在白河工地,你找不到“四人帮”所器重的“刺儿头”。
  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为迎接“十一大”胜利召开,白河工地开展了“百天战役献厚礼”的活动。九连接受了扩洞整规格新的任务。有一次,担任突击班班长的任栓柱和4名民工,正在交手板上作业。突然,一块巨石落下,把四块大交手板一齐砸断。4名民工从交手板上摔下来,幸好没被石头砸着,其中一个民工,耳边子流出了血,大伙儿劝他回去休息,他擦拭几下脸庞,和大家一起重新搭架,登高支撑。石虎、水虎、泥老虎,猛不过“九连虎”;虎心、虎胆、虎骨头,困难面前没含糊!
  九连出人物,曹巨臣调到二十五担任指导员。一次风钻工在洞下专心致志打眼,曹巨臣抬眼一看,一块石头开裂,眼看就要掉下来了。曹指导员大吼一声,快撤!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使出全身力气,用肩膀顶住巨石。当几个民工抱着风钻往下撤时,他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下来,满脸憋得通红,脖子青筋憋得老粗。他见大家伙儿撤离到安全地带,这才猛一闪身……
  九连出先进,民工李宝泉同曹巨臣一样,顶住巨石救护大家。电瓶车女司机张青春,既开车又主动装料。民工刘文怀,一顶安全帽,修修补补戴了八年......注:素材来自“英雄的业绩英雄的歌——白河隧洞工程巡礼”.陈鸿光、1978年3期、《延庆文艺》。
  燕山天池草木香,佛爷顶下好风光。1978年4月15日上午11点,北京市领导在白河工程指挥部负责人的陪同下,从佛爷顶后山隧洞进口乘车,在14华里隧洞行驶。从前山隧洞出口出来后,会场一片欢欣鼓舞,鼓乐齐鸣、彩旗飘荡、载歌载舞。
  延庆县白河隧洞竣工通水庆祝大会开始了!大会主席台中央并排悬挂着领袖画像,十面红旗分列两旁。两侧是白河工程四大主体工程的示意图画。会场四周“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会场周围,“全党动员,大办农业”等大字标语牌,在三百面彩旗的辉映下显得十分壮观。从清晨8点开展,一队队民兵,高举红旗,喜气洋洋,从装饰一新的凯旋门昂首进入会场。参加大会的还有延庆县各级机关团体、厂矿代表、中小学生代表、兄弟工地古城水库的代表,总计一万多人。
  中共延庆县委书记、县革命委员会主任鲍溥汉向大家汇报了白河工程开工8年来的情况。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吴德,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倪志福到场讲话。康付代表白河工地猛虎九连,张爱珍代表全体工地民兵在大会上发言。
  讲话结束后,北京市领导人在延庆县委书记鲍溥汉和白河引水工程总指挥郭春云的陪同下,健步走下主席台。在隧洞出口,吴德同志为隧洞竣工通水剪彩。人们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欢庆通水剪彩和观水仪式。历史记住了这一天,在鲜花盛开的4月15日,滔滔不绝的白河水穿过14华里输水隧洞奔流向前,望着滚滚而来的幸福水,延庆人民实现了多年的宿愿!
  鲍溥汉在白河隧洞竣工通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摘要)。白河引水工程是重新安排延庆山河的骨干工程。主体工程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坝高42.1米,蓄水近1亿立方米的水库。二是全长14华里,可输水20个流量的隧洞。隧洞全长7110米,洞宽2.9米、高3.8米,横穿海拔1200米的佛爷顶(注:俗称佛爷岭),全部混凝土衬砌。三是东水西调,长15华里的补水渠,补充官厅水库用水。四是全长160华里的南干渠、北干渠。工程全部完成后,将极大的改变延庆县水资源贫乏、地下水不足的现状,使16公社218个大队的21万亩的耕地得到浇灌。并形成了白河水库、古城水库、佛爷口水库、妫水河两岸完整的灌溉水系,为农业的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白河引水工程于1970年正式破土动工,1976年隧洞贯通年,1978年3月完成全部工程,共投工700万个,全县每个劳动力平均投工近百个,完成土石方及混凝土172万立方米。在隧洞工程进行的同时,从1974年开始了修筑水库大坝的准备,并修建了补水渠和南北干部渠第一期工程,打通了1条导流隧洞及6条总长5华里的干渠隧洞。还同时修建了大小建筑物40多座,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
  白河隧洞工程规模大,地质情况复杂,技术设备条件差,延庆人民敢想敢干、敢于创新、敢打敢拼,办前人没有办过的事业。1970年,在“全县人民总动员、誓把白河引进川”的号召下,浩浩荡荡的治水大军开进了白河工地,开始实施白河引水工程。白河输水隧洞虽然竣工了,但“加速白河堡水库的建设,尽快实现东水西调”的任务十分艰巨。四项主体工程还有三项没有完成,还有428万土方等待着开挖,还需要投工1300万个。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精神,再接再厉,力争早日完成修筑大坝、补水渠和南北干渠的任务。
  倪志福在白河隧洞竣工通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摘要)。长达14华里的白河隧洞,经过将近8年的艰苦奋斗,今天胜利通水了!延庆县人民为了完成这一工程,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战斗在白河隧洞的同志们,发扬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夜以继日、挖山不止。战胜了种种困难,完成了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在这里,我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和全市人民,向白河工地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向先进单位和英雄模范表示敬意!对在这一工程中英勇献身的6位同志表示深切悼念!
  白河工程除了今天完工通水的白河隧洞外,在山后还要修建一座1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在山前还要修建总长160华里南北干渠和通往官厅水库的补水渠。工程完工后,不仅使延庆县的40多万亩平川地实现水利化,而且可以将白河水补入官厅水库,使首都西南郊区的工业、农业和城市用水得到调节和补充。同志们,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乘胜前进,多快好省完成下一阶段各项施工任务。
  
  本文作者旁白:柏杨曾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指出,旧有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脏、乱、吵”、“窝里斗”以及“不能团结”,且子孙后辈受感染,持续不断。当年的白河人却恰恰相反,他们活得有尊严,他们树立科学精神,清除思想蒙昧,消除极端行为。他们不等不靠,向科学技术学习,他们尽心尽力了!
  
  第五节庆祝白河通水的诗篇(1978年)
  千里隧洞银波翻,好似天河降人间,淘起一捧白花花的水,喜得泪花花涌眼帘。潺潺流淌的白河水,滋润了百里妫川,展望了一幅宜居的山水画卷。看,白河通水在今朝;听,庆祝大会的锣鼓喧天。回顾八年历程浮想联翩,延庆县出版了庆祝诗选——
  《穿透卧龙山》.鲁东浩:历年呵:卧龙山,卧延川,祖祖辈辈受熬煎。山后有水白流走,山前遇旱禾苗干。多少朝呵多少代,阻挡白河奔山前。
  如今呵:一面大旗插山巅,民工大战卧龙山。艰苦奋斗整八载,才把卧龙肚凿穿。调过山后白河水,浇绿万顷延川田。
  《欢腾的时刻》.曹振卿:千米隧洞口,百里水渠旁,笑脸追逐浪花跑,锣鼓伴着涛声响。通水的一天盼到了,情似白河水流长。劈山凿洞洒血汗,八载奋战志如钢!.....欢腾的时刻啊幸福的水,汹涌澎湃荡心房。流进咱的心窝里,流进咱塞外鱼米乡。
  《地下筑长城》.周中兴(白河引水工程党委副书记):群智降“三虎”(注:指隧道里渗漏水、石塌方、土塌方),铁手缚“长龙”(注:指14华里白河隧洞)。引来白河水,灌溉田万顷。喜看新延庆,一片江南景。
  《敢叫日月换新天》.刘国明(白河引水工程保卫科科长):英雄治水今胜昔,降龙伏虎不畏难。隧洞长达七千米,工程宏伟气昂轩。延庆儿女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壮志篇》.马玉昌(《战白河》报编辑):降龙伏虎战白河,战鼓催人跨征鞍。劈山摆开长蛇阵,群山之中扎营盘。钢钎伴着岩石唱,群炮震得大地颤。人人奋勇战塌方,个个争先治水患。白河工程初告捷,东水西调非等闲。战鼓不停人不歇,紧催快马再加鞭。
  《斗志冲云霄》.王信(白河工地指挥部政工科):白河浪滔滔,延庆春来早,开山又劈岭,斗志冲云霄。
  《隧洞战歌》.王学礼(白河引水工程办公室主任):战塌方,斗水患。岩石上留下了烈士的血,隧洞里洒满了民工的汗。八年奋战,奋战八年。山水淋得骨头硬,热汗浇得石头软。春秋在炮声中交替,日月在锤打中换班。终于迎来了隧洞的胜利竣工,终于盼到了引水入川的今天!隧道竣工初告捷,修渠筑坝征途远。让我们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统帅下,继续长征向前,向前!
  《继续长征大步迈》.郭春云(白河引水工程党委书记):大旱何须望云彩,地下长龙滚滚来。八年治水凿山洞,千重困难脚下踩。东水西调效益高,工农建设速度快。通水只是加油站,继续长征大步迈。
  《白河颂》.李岳南:白河水,滔滔流,滔滔流水滔滔愁;自古延庆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坝外,女的在家喝菜粥……
  旧世道,千百代,代代盼水穿山来。白河无情空流逝,盼水盼得头发白!山不动,川不改,农夫倚愁泪眼抬,靠天苗难栽。梦中借来“开山斧”,劈开佛爷顶上崖,爷爷的爷爷留神话——海眼山里埋......
  不靠神,不靠仙,燕山儿女十三年。十里滩头千声炮,钻山直下百丈岩。拦腰白河凿隧道,引来玉液珍珠泉。流进田里水变金,塞北比江南......
  注:20世纪70年代,老作家李岳南先后在白河堡公社东湾村,庄科村下放劳动多年。后来,他回到北京市内后,从报纸上看到了白河引水工程峻工的消息,欣喜若狂,夜不能寐,写下了上面的《白河颂》一诗。李岳南原名李耀南。笔名丘山、金石。河北藁城人。1948年任教于香港九龙中业学院,1950年后,先后担任北京市文联研究部副部长,《北京文艺》副主编等职。著有《李岳南诗文自选合集》、《李岳南俗文学刍议暨初探》等。剧本《正气歌》和《小放牛》(合作)获北京市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剧本奖。现代戏《箭杆河边》是由张觉非、李岳南根据同名话剧改编而成。
  选编自:1978年3期、《延庆文艺》八开四版小报,北京市延庆县文化馆编。
  
  第六节我是白河人
  渴望——日夜渴望这一天,水库建成灌良田。千里麦田翻金浪,电流送到农家院。日夜渴望这一天,满库绿水映青山。渔船点点歌声起,库边鲜果枝头颤
  2019年秋天的妫川大地,梯田水浇、绿带环绕、苍松为帽、花果缠腰。吃水不忘挖井人,吃水不忘当年的白河人,吃水不忘白河引水工程。请你和我一起走进白河引水工程。
  白河引水工程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1970年至1981年8月,主要进行了输水隧洞、溢洪道、导流泄洪洞及大坝前期准备工作。第二阶段为1981年年底至1983年7月。由于采用汽车运土,推土机铺路,加快了工程进度,完成了水库大坝、环湖路、溢洪道和导流泄洪洞等引水工程的建设。
  第一阶段的引水工程——掘进14华里的输水隧洞是重中之重。输水隧洞于1970年9月6日开始施工,到1976年5月16日,整个隧洞全线贯通。1970年9月6日输水隧洞进口破土动工,此日定为白河引水工程开工纪念日。
  根据延庆县县政府的安排,首先从城关、沈家营、下屯、井庄、永宁、香营等7个川区公社抽调民工350名,开始作施工前期准备。之后,白河工地的人数逐渐增加。到1971年民工增加到800人,1976年增加到6537人,这还不算临时突击的参与人员。参加施工的民兵按半军事化形式编制,以公社为单位组建施工连队,连以下设排、班。
  输水隧洞于1970年9月6日由永宁公社组成的五连开始劈坡,紧接着佛爷顶分水岭以北的1至6号竖井于1970年年底前陆续开工。1971年5月25日,由康庄公社组成的九连进入7号竖井施工。8号竖井于1972年6月20日开工。为扩大施工工作面,1974年12月9日,在7号与8号竖井之间又开凿了9号竖井,多工作面分段施工。1976年5月16日13点50分,,随着6号至7号竖井最长的一段2513米隧洞开通,整个输水隧洞全长7110米全线贯通。
  白河隧洞不仅是一项防洪的水利工程,也是一座不朽丰碑,一座顽强抗争、不屈不挠的丰碑!
  回想风雨岁月,难忘佛爷顶下的“白河大禹”王虎、郭春云、许丛林……在白河这片土地上有人性,有良知,有正义,在白河这片土地上多情而重义。最宝贵的是那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气、神!民俗有:“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白河精神——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勇于创新、敢于探索!
  艰难铸就伟业,磨砺塑造精神。在历时14年的引水工程建设中,从延庆县各村镇来的“白河人”,凭着建设家乡的胆识和气魄,凭着不怕吃苦的顽强毅力,手把钎、人拉套,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冰,披荆斩棘、日夜奋战。施工之初土法上马,有一首打油诗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手握钢钎用锤砸,上下井口麻绳拉,提着油灯点炮捻,排风赶烟土办法”。兴修水利的过程可谓艰苦卓绝,以一种传统原始的劳动方式创造了人间奇迹,让延庆人喝上了白河水,让万亩农田得到了灌溉,让妫川儿女盼望已久的梦想得以实现,更让举世闻名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冬奥会用上了白河水!
  
  婀娜多姿的舞蹈,美妙动人的歌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白河宣传队,是怎样演绎着:
  白河工地那段天真无暇,热血沸腾的人生时光?请阅读第四章白河歌声……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