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八)
作品名称:曾经以为 作者:隽永梅林 发布时间:2020-05-09 13:11:47 字数:3134
希少建还和往年一样,中秋节前一天带着礼物去看望了慕兰的父母。无论怎么说,孩子的姥姥姥爷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两位老人在他和慕兰的婚姻关系上,一直起到的是积极作用。所以,希少建心存感激!
当他敲开院门时,看到的是来履行孝敬义务的前大姨子夫妇,正准备回去。慕菊的丈夫礼貌性地与他寒暄、握手。
“吆,现在你还讲究这个干嘛?”当他从后备箱搬下两箱“今世缘”高档酒时,慕菊这样说他。
“这算什么讲究?两箱酒而已。不管怎么说,希慕两家是世交,我是晚辈。”希少建知道慕菊的意思,立即申明了自己的观点。
本来想拒收的慕兰父母,见此情景,害怕希少建尴尬,立即表态:“少建说的没错!不管怎么说他是晚辈,我受得起他这份孝心!”
“少建,你爸爸妈妈还好吧,这阵子忙也没有走动!”成淑珍叫住想告辞的希少建:“哎,你等一下!”
成淑珍从屋子提出两个礼品盒。一盒是美国花旗参,另一个是蔓越莓:“这是一品寄回来的,蔓越莓很好吃,带回去给孩子吧。”
本来就是想继续保持联系,何况,之间还有割不断的亲情,所以希少建也没有客气:“好的。那我就走了!”
看到父母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态度,希少建走后,心直口快的慕菊说话了:“我看这个孝敬能孝敬到什么时候?今天遇到的是我们两人,如果是慕兰与水建民估计打起来的事情都能发生,以他的个性。”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本来他就是不喜欢多说话的人,今天来这里还不知道下多大决心呢!如果我们再把他顶回去,似乎有一点不近人情了,不说慕兰就看两个孩子的份上吧!”母亲回答大女儿。
“如果你们不在现场,我还能拒收。现在还是给他留点面子、照顾一下他的心情比较好。”沉稳的父亲道出自己的心声:“他脾气再怪,在我面前还是不敢造次的。”
“慕兰肯定不会同意他藕断丝连的,你们以后还是态度明朗一点,不要再犯当年的错误。”
“还有什么错误可犯?人老了啥都不问了!”母亲虽然对小女儿的失败婚姻心有不甘,但是残酷的现实让她也不再说什么了。
虽然离婚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但是希少建内心始终没有接受。慕兰从家里突然消失,让他很不习惯,感觉到心里空落落的,说白了实际就是想念。今天去前岳父母家送礼,除了表达一下心意,更多的他是想看到慕兰。没想到遇到慕菊夫妇,特别是慕菊的话致使他选择了快速离开!
希少建是一个不善于言表之人,有事情就放心里呕。以前离婚不离家,虽然没有性生活,但是能看到人,他能接受。现在突然见不到他从骨子里喜欢的人,他委实有点受不了。工作没有情绪,生活没有激情,一下子瘦了很多!
看到日渐消瘦的儿子,希妈妈受不了啦!她为了逼迫儿子尽快组建家庭,采取了罢工手段——我年纪大了,你不要总指望我给你洗衣做饭,涮锅洗碗。
儿子也心领神会,会不声不响地主动承担一些家务。
母亲曾经对儿子说过:“以后你一放假,我就休息。我也外去学跳广场舞了!”
“去呗!”
本来是舍不得儿子吃苦的,看到儿子就不开化,希妈妈一狠心,就真的什么都不管出去了。每次出去,一直到吃饭时才回来。到家不管三七二十一,饭好吃也吃,不好吃也吃;卫生没有搞她也不问,完全掼给希少建了。
今天,看到儿子不声不响地搬走家里两箱酒,又带回来两盒美国特产,老两口知道儿子去慕家了,对慕兰还是放不下。
“老头子,我就愁死了!我们这个儿子到底咋办啦?逼他舍不得,不逼就是不开窍!”
“有什么舍不得,做家务能做坏人?但是,明天团圆节你就不能不管不问了,大家本来心情就不太舒畅,再吃不好,心里憋屈着像什么话?”希从德提醒老伴:“两个孩子今天就嫌菜不好吃,说肉不烂你又不是没有听到。”
“不是不烂,是炒老了。随他,不管他。不这样逼他哪天找人?”
“逼,非要在乎这一天?万一两个孩子吃不好,跑他姥爷家去找他妈怎么办?就剩下三大人在家你望我我望你,你开心?平时你逼他做我没有意见,团圆节就别添乱了。”希从德给出了结论性意见。
觉得老头子的话有道理,所以,第二天早晨,她对在厨房做饭的儿子说:“你过去!再吃你做的饭,两个孩子可能都吃跑了!”
可是儿子并没有领情,依然坚持学着做。他对母亲说:“开始肯定做不好啊!慢慢学,你教我,做饭也是一门手艺,我现在有兴趣学了!”
“没出息!找个媳妇回来不就行了吗?”
“除非找一个像你一样没工作的。有工作的,凭什么全指望人家下班回来给你做饭?你与爸爸的模式不适合我。”这个结论是希少建深思熟虑、深刻反省后得出来的。
“你把媳妇找回来,家务事还是我做。”
“你能为我做一辈子?”
……
儿子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所以母亲从中秋节这一天开始,手把手的教儿子做菜做饭,少建的厨艺日增长。
日子就这样慢慢溜走了!
转眼国庆节到来了!
女儿早就与慕兰约好,假期来妈妈这里过。
为了不让孩子失望,又能把计划好的事情完成,慕兰提前与建民做了周密的部署。
水建民与侄儿水成,乘坐下午三点四十的大巴一起回来了,到达金沟县汽车站时已经七点多了。无论慕兰怎么挽留,说晚饭后送他回家,水成也没有答应,而是爬上去张桥水庄的三轮车消失在夜色中。
“啊呀,这个水成,归心似箭了!”望着水成离去的背影,慕兰感叹着:“高中三年几个月回家一次的也有,这次离家二十多天就这样急不可耐了。”
“‘客去主人安’嘛!他也是大学生了,他不知道他叔婶的时间一刻值千金吗?不管他,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们回去吧!”水建民幽默地回应着。
慕兰边走边征求意见:“建民,我们在外面吃还是……就在这吃吧,估计回去食堂关门了。”
“校长吃饭还怕关门?关门就再做呗!谁还能不听?”
“不是听不听的事情。知道我没有吃饭,不要叫师傅也会重新做。但是,那不是麻烦人吗?现在哪里吃不了饭,何必造成影响呢?我不喜欢这样!”
“知道!知道!我是故意逗你玩的!谁不知道慕兰校长清正廉洁,不搞特权!就在这里吃吧,其实我肚子早提意见了!”
“那就在这家吃吧!”他们走进一个小吃店。点了一盘青菜炒木耳,一盘红烧排骨,一碗平桥豆腐汤,一人一份米饭。
在等的时间,慕兰继续着刚才的话题:“说绝对不搞特权也达不到,比如说公车私用——偶尔接一下人,没有人会说三道四。但是这几天就不同了,我心里有点过不去。实际开家里车最妥当!但是鉴于目前这种情况,我不想跟希少建张这个嘴,只好用公车。要不,就只有借姐姐的车。”
“慕兰,我们的困难是暂时的。我认为还是用一下公车好,我可以说百分之九十的领导,都公车私用。这几天我们自己加油吧!如果借你姐的车,我会难过。当初你姐姐也极力反对你嫁给我,说我家穷瞧不起你。现在如果去张这个嘴,不是自找难看吗?我舍不得让你委屈!”
“不是特殊嘛!好吧,那就用公车吧!刚才你说水成回家有事急着要做,什么事?”慕兰怕伤了水建民自尊,连忙转移话题。
“我准备四号回去那天办几个桌席,所以安排他找一个当地好的厨师帮办;然后,挨家挨户去请客。这些事情必须提前做安排准备好啊!”
“为什么?”
“这次我们回去,不是简简单单地吃一顿饭。我要把水庄所有村民,每户都请到,各派一个代表一起聚餐。一个是感谢父老乡亲长期以来对我水家的照顾,二是宣布我调回来的消息,最最主要的让大家知道,当年离我而去的画上姑娘又回到我水建民身边了。”
“建民,我们还是低调一点好吗?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吧。”慕兰提出异议。
“原来的计划一点没有变,只不过扩大了吃饭的范围。我想来想去,觉得有这个必要!明天我们就带孩子出去玩。四号我亲自驾车,带你回老家与大家见见面,然后在家过两天假期就结束了。”
“你看你这样一说,嫂子一家子多增加多少事?”
“没事。他们早就要感谢你,正好,这次给一个机会让他们表示表示。”
“钱你给了吗?”
“当然给了!我哪能让他们出钱?再说他们也没有钱,出出力就行了!”
……
建民这些安排,慕兰知道他就是在为自己理顺“名正言顺”的关系,害怕委屈自己。一股暖流涌了上来,她抓住桌上那双大手,热泪盈眶的说:“好吧!我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