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揪心家长会
作品名称:渭北上门女婿后传第二部 作者:海上明月生 发布时间:2018-11-07 07:51:07 字数:3177
德仁回到家里,把送父亲的情况给秀兰说了,秀兰也是心情沉重,感慨万千。晚上睡在床上,德仁搂着秀兰亲了又亲,秀兰轻轻地推开他:“哎哎,我说仁仁,你有完没完?你个猪嘴就知道啃嫩白菜心。”
德仁故弄玄虚的:“你不叫我亲,那么父亲说的表扬你的话,你还想听不想听?”
秀兰随口说道:“不想听。”
德仁也就顺其所以:“好,不想听算了。我也跑累了,睡吧。”
德仁翻过身睡了,一会儿就发出了轻轻的鼾声……秀兰仔细地听了听,淡淡地笑了:“我说仁仁哥,装的不像,磨的不亮,你还想骗人哩!你再骗人,我就不理你了。”
德仁一听,再也装不住了,嘻嘻地笑了:“好好,我不装了,那么,兰兰,你想不想听听父亲是怎样说的?”
秀兰老老实实地:“想听嘛,父亲的话我咋能不听呢?”
德仁说:“附嘴过来。”
秀兰噗嗤一声笑了:“你说错了,应该是附耳过来,你说我听。”
德仁说:“你说的是用耳朵听,我偏偏要你用嘴听。”
德仁说着,不由分说,扳过秀兰就亲起来……秀兰把嘴一撅:“老夫老妻的,你总是强人所难,我就不理你了。”
秀兰说着,生气地背转身子。德仁慌了,便妹妹长妹妹短地劝说,哥哥长哥哥短地检讨,秀兰这才转过身子,听德仁叙说。德仁叹了口气:“唉,爸爸心情不大好,他担心以后可能没有出远门的机会了。不过,他感到欣慰的是,有你这样一个好儿媳,勤劳朴实,通情达理,温柔善良,关心老人,他就放心了。爸爸一再说,能娶到你这样的好媳妇,这是我的福气。”
秀兰听得高兴,却抿嘴一笑:“爸爸过去没有见过我,他担心我是厉害媳妇,让你受气受罪哩。不过应该纠正的是,不是你娶我,而是我娶你,是你嫁到我家,嘻嘻……”
德仁微微一笑:“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说男娶女嫁,或女娶男嫁,都行。”
秀兰说:“仁仁哥,就凭你思想这么开通,又听了爸爸对我的表扬,我心里高兴。也应该慰问你一次,我这完全是自觉自愿,心甘情愿的,不像你那样强迫占有,就没有一点乐趣了。”
德仁说:“好好,你怎么感到幸福,怎么感到快乐,就怎么来,呵呵……”
红玉中午回家,跟德仁说起明天下午开家长会的事情:“爸爸,已往的家长会,你总是说忙,没有参加。明天的家长会你要是不参加的话,班主任说她要采取特殊办法。”
德仁问:“什么特殊办法?”
红玉说:“家访呗。”
秀兰说:“家访,好事情,我也想认识一下你的班主任呢。”
红玉把嘴一撅:“妈,你别掺和好不好?明天我爸无论如何也要去参加家长会,班上40个同学,要是家长都不去开家长会,班主任一家一家家访,还不把人累倒?”
德仁说:“好,我去开家长会,不能让我宝贝女儿再作难了。”
第二天,德仁按时去开家长会,拿起桌上红玉期中考试的成绩单一看,他的心头一震,双手不由得颤抖起来。哎呀,这孩子,成绩这么差,咋能考上高中?咋能考上大学?唉,都怪自己,没有抓紧督促她的学习,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德仁正在想着,班主任讲话了:“……现在的情况是,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上大学好像成了唯一的出路。我奉劝各位家长,考虑问题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能考上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学校。大家冷静地想一想,孩子明年初中就毕业了,要是没有可能上大学的话,也可以考中专,或者考技工学校,毕竟这也是一条出路……”
德仁思绪不宁地走出学校,红玉从后面追上来:“爸爸,你慢点走,我有话和你说。”
德仁没好气地:“有话说,你还有说的啥话呢?”
红玉也是一肚子委屈:“爸,我也想学好一些,可是在农村那些年没有打好基础,时间白白地浪费了,现在再努力也来不及了。”
德仁不以为然的:“你姐姐也是从农村来的,我看人家就有希望考上大学。”
红玉红着脸:“爸,人比人,活不成,十个指头还不一般齐,我哪有我姐姐聪明呢?再说,你当年落难来到农村,当了农民,不是也经常跟我妈说一些宽心的话吗?”
德仁觉得红玉说的也有点道理,不过他还是追问着:“你说,我跟你妈说啥宽心的话了?”
红玉说:“我知道,你们经常说的宽心话就是,秦腔《王宝钏》里的一句唱词,世人都想把官做,谁是牵马拽镫的人?我想你们的意思就是,人们都想当领导,当干部,谁来当农民,谁来种地?你们之所以欣赏这句话,还不是为自己当农民宽心吗?”
德仁听红玉这样一说,想指责她也不好指责了:“那么,红玉,你想好了没有?你想考啥学校呢?”
红玉笑笑:“还是农民说的那句话,什么货物搁在什么架板上,我干脆上护士学校算了。”
德仁不以为然的:“红玉,你说老实话,你甘心情愿当护士,伺候病人,不嫌脏,不嫌苦,不嫌累吗?”
红玉说:“爸,前些年,你甘心情愿当农民,不嫌脏,不嫌苦,不嫌累吗?”
德仁微微一笑:“我红玉问得好,不管你甘心情愿也好,不甘心情愿也好,只要你当了农民,就要把地种好;当了护士,就要把护士的工作干好。”
红玉说:“我一定向爸爸学习,干一行爱一行,就像爸爸种好棉花那样搞好护士工作。”
德仁一脸严肃的:“红玉,你的这种态度是很好的,可是拿你的成绩来看,要考上护士学校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你还得刻苦学习才行。”
红玉说:“好,我一定努力学习,攻下护士学校,爸爸,你也要帮助我啊!”
父女二人伸出手掌,“啪”的一声,击在一起:“一言为定!”
德仁回家,对秀兰把红玉的情况说了。秀兰沉默半晌,淡淡地一笑:“仁仁,一个孩子的大学梦不是破灭了吗?你心里能不纠葛?”
德仁说:“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上大学并不是唯一出路。”
秀兰回忆的:“可是你曾经对我说过,高中毕业时,同学们在黑板上写着:大学——穿草鞋和穿皮鞋的分水岭,奋斗,奋斗!有的同学甚至于激动得热泪满眶。”
德仁叹了口气:“唉,这话不假,那都是20年前的事情了。今天,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考虑问题。打的鸭子上架,也不现实呀!”
秀兰唉了一声:“也是,这正符合了一句老话,世人都想把官做,谁是牵马拽镫的人?你不是说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吗?说起来,我们倒亏欠了红玉的呢。你在城关中学当民办教师的时候,经常不回家,红梅也在你那儿住着上学,家务活儿都靠红玉帮忙,也耽误了红玉的学习。从现在开始,你就好好地给她辅导一下,按照红玉的意思,无论如何也得考上护士学校。”
既然下定了决心,每天晚上再忙再累,德仁也把辅导红玉放在第一位。辅导语文,他驾轻就熟,红玉进步很快。指导作文,他既让红玉熟读范文,又让她多写作文,几个月下来,红玉笔下流利多了,觉得写作文也不那么可怕了。红玉的数学基础很差,德仁辅导起来特别费劲,要花费很多时间,有时候一想起给红玉辅导完毕还要备课,不免着急起来,就直接把解题步骤告诉她了。可过后一想,这道题的解题步骤她知道了,下一道题她又不会了,她没有熟悉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你给他几条鱼,几天就吃完了。你给他教会捕鱼的方法,捕到的鱼永远也吃不完。
德仁这么一想,就埋怨起自己,唉,给女儿辅导还能怕麻烦吗?再遇到一道难题,解题步骤溜到了嘴边,他硬是忍着没有说出来,而是耐着性子让红玉回忆与这道题有关的知识和公式,一点一点向解题的步骤上引导。后来,红玉突然豁然开朗,解题的步骤一步一步呈现在眼前,她兴奋地大喊一声:“我会了,难题原来是这样解出来的!”
德仁轻轻地刮一下红玉的鼻子:“红玉,这样解题太麻烦,还不如直接把解题步骤告诉你,省事多了。”
红玉把嘴一撅:“那样,爸爸是省事了,可是我遇到下一道难题还是不会解。像现在这样,你不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引导我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熟悉有关的公式,解题的步骤自然而然地就浮现在脑海里,原来难题并没有多难。”
德仁说:“傻孩子,这就叫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你熟悉了基础知识,记住了所有的公式,然后你再解题,难题也会迎刃而解的。”
俗话说,功没枉费的,善没错行的。自从德仁下大工夫给红玉辅导以来,红玉思想渐渐地开窍了,许多难题经过钻研也能解开了。这样一来,红玉的学习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有了兴趣,也知道主动地自学了,学习成绩渐渐地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