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风花奇缘录(下部)>第十章3节《风花奇缘录》之慧眼识珠

第十章3节《风花奇缘录》之慧眼识珠

作品名称:风花奇缘录(下部)      作者:驿路风尘      发布时间:2018-10-06 08:35:50      字数:3718

  俞大猷,字志辅,福建晋江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早年投奔泉州南少林寺,拜高僧王宣、林福为师学习《易筋经》、《洗髓录》等。后又拜师赵本学,用《易经》推演兵法。创造了独特的俞氏五形兵法,阵法犹如人身之手、足、头、颈、躯干五体相依。虽领兵千万之众,但可以瞬间使他们协调一致、合为一人之功。之后又跟随剑术名家李良钦学习剑术。武功剑术修为已达到出神入化之地步。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令敌闻之色变,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因为铁面无私,触及了一些地方官的利益。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人弹劾而遭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功,但俞大猷却从不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戚继光,字元敬,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幼年时十分好动,爱好武艺,拜在武学大家柳真君名下,学得一身武艺。后来又拜大儒徐渭为师,学习文韬武略,算是一代心学大儒王阳明再传弟子。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经史子集和百家兵法。在他治下,戚家军纪律严明,张弛有度,倭人闻风丧胆,并开创了鸳鸯阵法。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炮火器;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尤为严重。戚继光有心杀贼无意功名,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嘉靖三十二年,戚继光受张居正推荐,出任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两年后又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在他治下,带领戚家军有力地打击了倭人的嚣张气焰。
  徐渭,字文长,绍兴府山阴人,号青藤老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穷困潦倒,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后来徐渭在戚继光的引荐下,北上辽东毛遂自荐,当上了大将军李成梁部军师及教头。李家乃铁岭豪门望族,对军师待遇自然不薄,生活问题暂时有了着落。闲暇之余,结识了大将军长子李如风,次子李如虎,三子李如龙。只见孺子剑眉虎目,目重瞳影,天庭饱满地额方圆,必是人中龙凤也,于是决定收他们为徒。三兄弟大喜,纳头便拜。这样一来,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戚继光就是他们的大师兄了,后来,师父云游途中又收了三个女徒弟。分别是:玉儿、月儿和丁儿,便是他们的五师妹、六师妹、七师妹了。从此后,老将军徐渭一门心事,将自己平生所学悉数传授几位爱徒,因材施教,教他们文采武功。
  几年后,六个徒儿分别学有所长,练就了一身本领。
  二徒儿李如风学会了奇门遁甲排兵布阵之术,手使一柄追风剑,人如其名,出剑如风,快如闪电,百步之外杀人于无形,江湖名号风小神。
  三徒儿李如虎,天生神力力大无比,恨天无柄恨地无磐,手使一对开山斧,绝世神功排山倒海,江湖名号世无双。
  四徒儿李如龙,身姿矫健轻功绝顶,学得穿云破雾踏雪无痕之功,手使一把明月弯刀,弯刀一出,谁与争锋?江湖名号燕公子。
  五徒儿玉儿,本名秦良玉,芳龄十八,师父传授她一支碧玉萧,箫声初始宛转悠扬悦耳动听,再而激烈高昂销魂摄魄,疆场之上,常常令敌神魂出窍精神崩溃,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江湖名号:妩媚鬼狐颜如玉。
  六徒儿月儿,原名公孙月,芳龄十七,师父为她订制一把古玥琴,琴身乃用长白山上好紫檀木打造;琴弦是雪域高原牤牛牛筋调教而成。琴弦弹出,萧瑟靡靡之音,令人心魂不定,束手就擒。江湖名号:玉指琴魔水如月。
  七徒儿丁儿,大名独孤丁,芳龄十六,师父为她量身打造她一张紫玉琵琶。这张琵琶的奇特之处就在于音质非同寻常,所有听过的她的特殊震颤音的敌将,体内经脉必将错乱,引发疯狂而死。所以有了江湖名号:琵琶精水丁儿。
  彼时,正值西北党项癞蛤蟆(哱拜)叛乱,叛军队伍很快占领了首府宁夏,祸水东引直奔长安,犹如黄河决口咆哮而来。朝堂朱翊钧如坐针毡,东南沿海戚继光俞大猷剿灭倭寇刚刚平息,战事未稳,此时抽调兵力,唯恐倭人卷土重来。西南缅甸、安南等地土司恶霸蠢蠢欲动。朝堂实在不敢分散兵力前去剿匪,派谁去呢?
  这时候,御史梅国桢奏请万历皇帝,可以调遣辽东李成梁部兵力前去剿匪。李成梁乃辽东总兵,拥兵三十万众,手下战将如云,人才辈出。三个儿子个个生龙活虎,长子李如风继承乃父家风,文韬武略样样全能,排兵布阵行云流水,可堪为将帅之才。
  辽东,李府。
  圣旨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宁夏叛乱,祸及中华,朕心难安。兹命李如风为陕西讨逆提督总兵官,提督辽东、蓟镇、宣化、大同、固原、陕西六镇兵马,敕尚方宝剑,便宜行事,荡平贼逆。钦此!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李如风和三位小师妹,接到皇帝圣旨,不敢丝毫懈怠,怀揣报国安民之志,直奔西夏而来。
  
  第十章4节《风花奇缘录》之临危授命
  北楼高入汉,铁鳯插云间,漠外鵰盘箭,营中柳暗山。
  今朝送客去,何日破胡还,看取摇金印,长歌入玉关。
  李如风临危受命,出任陕西提督讨逆军务总兵官,带领三位小师妹,向西夏而来。徐渭师父饱含热泪,口占五律为爱徒壮行。
  本来李如风是准备带着两个弟弟,李如虎、李如龙去宁夏平叛的。无奈三个小师妹软磨硬缠,非要跟着二师兄一起去闯荡江湖,见见世面。李如风只好安排二位弟弟跟随爹爹李成梁总兵镇守辽东。两个弟弟虽然心里老大不情愿,但是人家现在是皇上钦点讨逆总兵官。胳膊拧不过大腿,军令如山,官大一级压死人。连老爷子李成梁也不好干涉,只好乖乖听命。
  李如风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前线而来。一路上只见四处逃难的流民、荒弃的村落和毁坏的农田。李如风不禁焦急如焚,心底发誓一定要早日平叛乱军,海清河晏,以谢皇恩,以安万民。
  十万大军驻扎在中卫城外,李如风找来本地县丞,了解叛乱始末和敌军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命先锋营麻贵部主动出击,击败蒙古河套部落,追奔至贺兰山,将其尽逐出塞,剪除了叛军的外援。接下来,李如风开始下令攻城。守城官看到城下黑压压的尽是大明虎狼之师,连忙报与叛军首领癞蛤蟆。
  “报大郎主,大明昏君派来十万辽东铁骑气势汹汹围剿城下,这可如何是好?”
  “不必惊慌,山人自有妙计!”癞蛤蟆哱拜强作镇静。
  “来人啊!牵我站马,抬我战斧,出城迎敌!”
  明营众将见叛军主动开城迎战,不由大喜,纷纷请求迎战敌将,立首功一件。还未等李如风发话,小师妹丁儿抢功心切,拍马前来叫阵。
  叛军阵营上来一员虎将,自报家门姓苟名拓命,口出狂言:“好男不跟女斗,大爷刀下不死女娘之辈,姑娘只要陪大爷笑一笑,我便娶你做小妾。”
  丁儿姑娘气得柳眉倒竖:“姑奶奶我叫白无常,剑下尽斩无耻之徒。”
  话不投机,二人战到一处,刀光剑影衣袂飘飘。战至三四十回合,敌将渐渐不支。从背后百宝囊中掏出三枚毒蒺藜,分上中下三路打向丁儿:面门,前胸和战马。一旦被打中,非死即伤。丁儿姑娘一个镫里藏身,藏于马侧,躲过上中两路,第三只毒蒺藜夹带风声呼啸而来,奔向战马的咽喉。丁儿姑娘手疾眼快,挥剑打落毒蒺藜。反手一剑刺向敌人战马,战马吸溜长啸,应声倒地。丁儿姑娘一掷长剑,戳穿敌将肩胛骨,将苟拓命钉在地上动弹不得。
  两边军士纷纷上前来抢人,一边拽胳膊,一边拽腿的,互不相让。丁儿姑娘的长剑本就十分锋利,苟拓命哪里经受住两边人的奋力拉扯,活生生从肩胛以下一扯两半。这回不用争了,一家一半,真是勾他命了。
  “哇呀呀!哥哥,你死的好惨啊!小妖女你受死吧!”
  六师妹月儿姑娘坐不住了,拍马上前换过小师妹:“七妹,你先歇着,这只猴子该留给六姐宰了”。
  又上来一员叛将,挡住丁儿姑娘去路,声言要为哥哥报仇雪恨。
  二人互报姓名。敌将自称名叫:苟卟离,乃是苟拓命的胞弟。月儿姑娘咯咯一笑:“原来你是狗不理啊!那我就叫猫不闻。”
  紧接着二人打斗起来。双方战至四十回合,苟卟离一看打不过她,贼眼一转计上心来,假装落荒而逃。月儿姑娘正杀得兴起,岂能放过他,拍马后追。五师妹玉儿急得大呼:“六妹回来,穷寇莫追!”
  话音刚落,月儿姑娘连人带马落下陷坑。
  苟卟离,抽出弓箭正准备射向月儿姑娘。千钧一发之际,李如风祭起飞刀,直直插向敌将咽喉。苟卟离一翻白眼呜呼哀哉!
  玉儿姑娘离得最近,飞马上前,抖擞长鞭打散前来围堵叛军。月儿姑娘一个旱地拔葱,抓起长鞭飞上师姐的战马。双面娇娃怒火万丈,打得叛军叛将落花流水,满地找牙。
  癞蛤蟆一看,明军阵营甚是厉害啊,非得亲自出手不可也!于是勒马上前,扛起板扇大斧头,走向阵前。
  “原来是你们两个小娃娃啊!天河玄女,可曾记得本大仙是谁啊?”
  “我看你长得像癞蛤蟆,你就是一只蛤蟆精!”月儿姑娘骂道。
  “你说的没错,我就是天上金蟾大仙,在天上和你们有缘啊!你们两在天河里洗澡还是我给你们把风呢!那个好色的小风神时常偷窥你们洗澡,要不是我呀!你们呀就被他玷污啦!”
  “呀呀呸!狗嘴吐不出象牙!我杀了你!”月儿和玉儿姑娘气得花容失色,目眦欲裂。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