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1976,闪耀在唐山废墟上的红星>第四章 余震下冒险救人,饥渴中四处找水

第四章 余震下冒险救人,饥渴中四处找水

作品名称:1976,闪耀在唐山废墟上的红星      作者:马誉炜      发布时间:2018-07-30 09:23:31      字数:3348

  约在七月三十日下午,唐山地区又发生了较大余震。刚刚趋于平静的城市,废墟瓦砾又发出刺耳的挤压声,废墟上冒起些许烟尘,显得有几分恐怖和瘆人。此刻,从我们连救灾场地的楼的底层,又传来一个人断断续续的微弱呼救声。
  指导员咸隆忠冒着余震钻进打开的洞口里。漆黑闷热的洞里,灰尘呛得他头晕目眩,洞内碎砖烂瓦不断掉落下来,砸在指导员的身上、头上。洞的顶部葡萄架式的水泥预制板,不时地交错颠簸,发出撕心裂肺的响声。这响声,把刚才那微弱的呼救声淹没得无影无踪,咸指导员把脸紧紧贴在洞壁上,屏声静气仔细听……听见了!那微弱的呻吟声是从残墙的裂缝里传出来的!指导员高兴地叫着:老乡!我听到你的声音了!我们正在组织救你,你要节约体力,千万不要睡觉!也不要喊话啦!我们让你敲击的时候请你用砖石块敲一下墙壁,好吗?但就在这时,人们发现有一块水泥预制板架在半截残墙上,死死地挡住了营救的去路。指导员一声令下:“同志们!我们把洞上的这些东西都搬走!”随着话音,咸指导员满身尘土、灰头土脸地钻了出来。与战士们一起动手搬盖在洞口的那些预制板、钢筋等物件。没有吊车,没有铲车,官兵们硬是用钢铁般的臂膀和肩头,把70多块水泥板抬走了,把14根水泥过梁和成千上百公斤的钢筋抬走了,一堆堆砖石瓦砾和被砸坏的室内各种设施也被清除了。就这样,从四楼残顶到一楼底层,幸存者王晋老师出现了!可最后还有两根水泥梁斜成十字架死死地咔在他的脚上,使他无法抽出身来。此时,王晋看到官兵们由于饥渴劳累个个眼睛布满了血丝,有的战士的指甲都抠掉了,鲜血直淌,他眼含热泪恳求道:“解放军同志!求求你们,快把我的脚锯掉吧!再也不能让你们担险受累啦!”“老师,您不要喊,不要喊!再苦再累,我们也要把你完整地救出来呀!”大家一面安慰王晋,一面找来铁丝绳索,拴住大梁,在咸指导员的统一号令下,我们几十号人一起拉,终于把大梁吊起来,最后把王晋救了出来。这位中学语文老师,紧紧握着咸指导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解放军!你们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恩人哪!”
  正当人们为救出王晋老师感到高兴时,七班班长荣世忠报告:四川籍彝族战士黑孜孜拉虚脱,昏过去了。指导员愣了一下,焦急地带三排长梁殿如和七班长荣世忠,还有卫生员曾焕学,快步流星朝三排救灾现场赶去……
  渴,渴,渴!对救灾部队官兵来说,眼下最主要的需求就是吃饭和喝水了。吃饭有提前在出发地清风店营房带来的面包、压缩饼干和罐头,但那时还没有现在的瓶装矿泉水,喝水一时间就成了大问题了。部队官兵许多人都趴在地上喝低洼处下雨残留下来的泥水,大家的嘴唇都晒爆皮了,口干得快伸不出舌头来了!
  瘦瘦的副连长侯庆云把我和另一个新兵黄光才叫到跟前:“你们俩快到炊事班找个水桶,给我想一切办法去弄点儿水来!”
  弄点儿水?去哪里弄?!我和小黄喊了声:“是……”显然,答应得也不那么干脆利落。尔后抬着水桶漫无边际地走着。心里想着:水,水!来震区一天多了,我们还没有见到水的影子呢!走着,走着,我和小黄忽然听到不远处像是有“咚咚……”打水的声音,便顺着声音寻觅过去。
  原来,那发出“咚咚”水的声音的地方,不知是一个什么企业单位的游泳池。地震的头天晚上,这里攒动着身着泳装的男女惬意地消遣嬉戏。此时池中浅浅的水,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漂白粉的味道,上面漂浮着柴草、木棍、纸屑等污物。
  在饥渴难耐的唐山这一地带,这里成了人们此时饮用水的重要源泉。游泳池的周围都是前来打水的人们。我们看到,有几个女子将头伸进水桶,喝一口粘粘的水,“哇”地一声吐了起来。然而,吐过之后,又拂了拂长长的头发,把头再次伸进桶里,大口大口地喝起来,喝完了又吐……
  没办法,我和小黄也只能在这里打水了。我们两个抬了满满一桶水,急匆匆往连队驻地赶。一上路,肩上这桶水格外引人注目。许多的百姓拿着茶缸、水杯到我们抬的水桶里来舀水。我们一边为找水的人们指点着游泳池的方向,一边接待着来舀水的人们。大约走了一公里,桶里的水就被百姓们舀光了。没办法,我们两个又折回到游泳池,再度打满一桶水,显然这水质比刚才那桶更差了。这次我俩紧跑慢赶,还是不时有百姓拦住舀水,两三公里的路途,我们俩足足走了一个小时。
  好不容易到了连队,侯庆云副连长正指挥着战士们抬水泥预制板,清理楼群废墟,寻找新的生命。只见水泥预制板下变了形的屋架又挤压着一位穿着整齐、也许是刚下夜班的男尸,他的一条腿在门内,一条腿伸出门外,显然是当时正想往外跑,还未跑出来就被砸挤在里面了。我见到侯副连长的眼睛红红的,瘦削的脸庞更黑更瘦了。连队的班长和战友们脸上都淌着汗,嘴唇干裂着。见我和小黄抬水来了,副连长说了声:“我们这两匹小黄马终于找到水啦!来,大家喝口水再干。”
  喝口水?只能是喝口水。一路上群众舀去那么多的水,我俩抬的水只剩下半桶了。这副连长侯庆云,老家鲁西北德州地区陵县人,离我景县老家很近,他还是到我老家接过兵的干部,家访时去过我家,见了我多有亲近感,感情上自然觉得贴近些。
  瘦瘦的侯副连长拿起一个黄绿色的军用洗漱杯子,舀了一杯水。这一小杯水,在几十号战友间传来传去,大家只是湿润一下嘴唇、喉咙,便一声不吭地又去抬那预制板了。没有一个人说起这水的味道,谁知是尝不出来,还是顾不上说呢?
  这样的镜头似曾相识。在电影《上甘岭》上,坑道里,那一个苹果在战士和伤病员间传来传去,不也是这样谦让,这样的深情吗?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就像一个大家庭好的家风一样,一代代在传承,在发扬光大。有了这样的家风,这样的传统,家能兴、业能旺,军队就能打胜仗啊!
  最后,侯副连长又舀起一小杯水,说:“来!小马,小黄!你们两个也喝一口吧!”我俩都摇摇头,说我们刚才打水的时候喝过了。其实,我们俩在抬水的路上确实喝过水,但那是在路边低洼处,可能是什么时候下雨积下的薄薄一层水。那水是烫的,黄色的,满是土腥味夹杂着一股骚臭味。小黄是四川宜宾高县人,没有多少文化,基本不识字,边趴在地上喝水边抬起脸对我说:“他妈的,小马仔,这水在家里打死哪个龟儿子也不会喝呦!”我说:“嘿,你老人家快知足吧!你看老兵们抬那预制板多累,他们现在连这水也还喝不上呢!再说,副连长派咱俩出来找水,也是对咱的信任,也是对咱的照顾,可以先喝为快,这真是个美差呀!”当时说得我俩都笑起来。这个黄光才,平时话少,只是爱咧着嘴笑。由于没有多少文化,一到搞教育讨论,他就主动要求去出公差。在连队许多战友都看不上他,有时还讥笑他的憨厚无知,但我和他处得很好,经常主动帮助他写家信,在一起聊天,有空还教他认字写字。他对我一直也很不错,后来在望都柳坨农场劳动,一次他突然提出要借我的凉鞋穿穿。我虽有点不悦,但还是借给了他。谁知他原来是看到我的凉鞋坏了一个洞,鞋带儿也快断了,他悄悄地用蜡烛把橡胶烤化,给我把凉鞋破处补好,又把凉鞋很快还给了我,望着修补如新的凉鞋,我很是感激。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心换人心,玛瑙对黄金。这话一点都不假。黄光才虽没有文化,但心地善良,心里有数。共起事儿来比那些有文化的弯弯绕靠谱多了。他当了三年兵就退伍回四川老家了,和我也失去联系好几十年了,不知他现在还记得我们这段共同找水的经历吧?
  书归正传。地震灾区这种缺水喝的状况大概也就持续了三天。团里首长下决心解决部队和群众饮水问题,因为许多官兵由于喝臭水沟里的脏水拉起肚子。我还好,也许毕竟在农村摔打过,算是吃过苦的人,又仗着年轻火力旺,这脏水倒没有放到我,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是宁可渴着,也不喝脏水,只是天天感到嗓子在冒烟,说话也有些嘶哑了。
  几天以后,团里每天都派拉水车去十多公里的市外农村拉水。我们跟着拉水车,拿着水龙头,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送水。拉水车经过之处,人们都拿着水桶,排成长长的队伍,等候宝贵的甘泉流入水桶,流入心田。
  大地震十四年后,1990年夏末的一个假日,我专门抽空去了一趟唐山,沿着当年我和小黄打水的路重新走过一遍。旧日废墟不见了,眼前真的出现了当新兵时想象的高楼林立、矿山流金的唐山市。游泳池里又颤动起红男绿女的欢歌笑语,街心花园旋转的水龙头喷洒着雾状的水线。站在高高的抗震纪念碑前,我想起十几年前被战友摇醒的那个凌晨,想起瘦瘦的侯副连长,还有口渴得冒火的班长、老兵和拿着茶缸四处找水的百姓们。
  1976年夏天。唐山。缺水的滋味。我这辈子难忘。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