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此心光明之圣人——王阳明传记>第六章 走上仕途路(下)

第六章 走上仕途路(下)

作品名称:此心光明之圣人——王阳明传记      作者:阿圣      发布时间:2018-05-29 10:19:50      字数:6622

  5、阳明洞天
  游历了九华山,虽然没有实现求仙问道的目标,但王守仁倒觉得九华山与几个奇人的相遇;尤其是地藏和尚的指点,使自己启发颇大受益匪浅,也算是不虚此行了。王守仁回京复命后,度过了一段清闲的时光,他便埋首于读书、写诗、做文章之中。
  京城原本就是文化中心,文人才子汇聚一团,少不了吟诗作对,比赛诗词文章。王守仁心高气傲,自然不愿屈居人下,于是更是埋头苦读,提高自己,不仅白天苦苦读书,就是晚上也得挑灯夜读。
  王守仁本就天资过人,这一番苦读,其写作水平一日千里,诗词越写越好。只是他的体质本来就差,长期的熬夜,让他的肺病又复发,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他只好上奏《乞养病疏》,请求回乡治疗。疏中写道:
  “切缘臣自去岁三月,忽患虚弱咳嗽之疾,剂灸交攻,入秋稍愈。遽欲谢去药石,医师不可,以为病根既植,当复萌芽,勉强服饮,颇亦臻效。
  及奉命南行,渐益平复。遂以为无复他虑,竟废医言,捐弃药饵。冲冒风寒,恬无顾忌,內耗外侵,旧患仍作。及事竣北上,行至扬州,转增烦热,迁延三月,尪赢日甚。心虽恋阙,势不能前。追诵医言,则既晚矣……
  臣自惟田野竖儒,粗通章句;遭遇圣明,窃禄部署。未效答于涓埃,惧遂填于沟壑。蝼蚁之私,期得暂离职任,投养幽闲,苟全余生,庶申初志。伏望圣恩垂悯,乞敕吏部容臣暂归原籍就医调治。”
  好在他不过只是一个六品芝麻小官,对朝廷而言,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的确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角色,因此上司很快就给他批了病假。
  于是他回到余姚养病,他知道自己的肺病十分难治,必须注重于保养,而且寻常大夫根本无力诊治,必须另辟蹊径。因此他在会稽山向阳的一个山坡上,找到了一个像极了九华山地藏洞的山洞,便在居住,开始专心练习导引术。
  这一日他从睡梦中醒来,站在洞口极目远眺,群山围绕,溢满翠绿,令人心旷神怡,眼前豁然开朗。步出山洞,回首望去,但见一缕阳光,照入洞内,使山洞显得十分的温暖而又明亮。王守仁脑中灵光一现,一个名字跃然脑际:阳明洞!于是,这个山洞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而他也因这个阳明洞,给自己取了一个号——阳明子。自此以后,王阳明这个名字就完全取代了王守仁。
  这会稽山原名茅山,是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镇山”之一,也是自汉代以来,佛教道教的圣地,而王阳明的那个山洞,也是大有来头,据说是大禹藏书的地方,也是仙圣都会之所,而这阳明洞天正是道教圣地了。在这地灵之地修炼,自然有着事半功倍之效,何况这导引术,修炼之后,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且还有未卜先知之能。
  王阳明在这里修炼,的确颇有奇效。只是他的强身健体未能奏效,而那未卜先知的能力却是时有体现。有一天他在阳洞中闭目静坐练功,忽然睁开眼睛,让随从立即下山去接他的朋友。随从不信,王阳明就将四位朋友的名字一一道来。随从半信半疑往山下走去,就在半道上果然遇见了那四位朋友。可见他在这里修炼导引术,还是很有成效的,如果他能放弃功名,退出官场,一直在此地修炼下去,也许真能达到体魄健壮,活上个百年也不成问题。只可惜他因功名所累,这才落了个未满花甲,就已病故的下场。
  这一日,王阳明在阳明洞天修炼完毕,走到洞外,就见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冉冉升空。不由得心中一动,暗忖道自己的前程就如这冉冉东升的日头,岂能被一些小事所羁绊,人生在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既然选择了圣贤之道,就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决不能只是为追求个人的长生不老,而放弃了心中的抱负。从此以后,王阳明彻底摒弃了仙佛道家长生不老学说,再次拾起了儒家的圣贤之学,也就成就了他的一代圣人之梦。
  虽然他完成了思想的转变,但是他的病却并没有因为思想问题的解决而有所缓解,而且由于心无法平静,也无法继续习练导引术,因此,再待在阳明洞天已经作用不大,加之他的肺病频频发作,病情也越来越严重,他只有走出去,用自然疗法来医治自己。
  他选择养病的地点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子湖畔,如画的风景,宜人的气候,果然对他的身体颇有效果,小住了几日,他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好了许多,又开始了游山玩水的旅程。美丽的山河,醉人的风光,不仅让他心情大好,更使他诗兴大发:
  《西湖醉中漫书二首》
  其一:十年尘海劳魂梦,此日重来眼倍清。好景恨无苏老笔,乞归徒有贺公情。
  白凫飞处青林晚,翠壁明边返照晴。烂醉湖云宿湖寺,不知山月堕江城。
  其二:掩映红妆莫谩猜,隔林知是藕花开。共君醉卧不须到,自有香风拂面来。
  这一日,他信步来到虎跑寺,这个寺可是大有来头,据说,唐代的高僧性空曾住在这里,后来因为缺水而准备搬走。在搬走前的那个晚上,性空做了一个梦,神在梦中告诉他,已经派了两只老虎,将南岳衡山的“童子泉”搬来给他。第二天,性空果然看到两只老虎跑到翠岩开掘泉水,很快就有泉水从翠岩中涌出。性空欣喜不已,将泉水命名为“虎跑泉”,将寺院称为“虎跑寺”。
  进入虎跑寺,有一个古怪和尚引起了他的注意,听说这和尚在这里坐关三年,终日闭目静坐,不发一语,不视一物。怪和尚的古怪行为,让别人觉得他高深莫测,以为是一位得道高僧。
  可王阳明却不这么看,刚从佛道的迷惘中醒悟过来的他,对于怪和尚的行为嗤之以鼻,他径直来到怪和尚的跟前,朝着他的耳朵大声喝道:“喂,你这和尚整天唠唠叨叨的嘴巴不停,讲的什么呢?一天到晚睁着眼睛东瞧瞧西瞄瞄地看什么呢?”
  和尚被王阳明这一声大喝,吓得跳了起来,觉得王阳明的话十分奇怪,不知其中有何禅机。于是问道:“小僧不言不视已足足三年了,可檀越却说小僧整天唠唠叨叨的嘴巴不停,一天到晚睁着眼睛东瞧瞧西瞄瞄地看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呢?”
  王阳明并没有回答怪和尚的问题,倒是反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离家几年了?”
  和尚回答道:“小僧是河南人,离开家已经十多年了。”
  王阳明问:“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和尚答:“家里只有一位老母亲,还不知道是否还在世。”
  王阳明问:“那你还想念她么?”
  “想,当然想,怎能不想念呢。”和尚十分诚实地回答。
  王阳明说:“你既然不能不想念,那么,你虽然每天没有说话,可你的心里在不停地说话。你虽然没有睁开眼睛看,可你的心里却在看。”
  王阳明的话让和尚心中一动,连忙双掌合十,请教道:“檀越言之有理,只是小僧该如何做,还请明示。”
  王阳明答:“孝顺父母,本是人之天性,不是你想忘掉就能忘掉的,你不能不想念你的母亲,便是你的天性使然,虽说你终日呆坐,不言不视,可是你的心已经乱了。俗话说得好,爹娘便是灵山佛,不敬爹娘敬何人。你连父母都不敬,又能修得了什么呢?”
  还没等王阳明说完,和尚就嚎啕大哭起来,立即收拾行李,回乡探视母亲去了。
  6、乡试主考官
  王阳明在家里养了两年病,身体有所恢复,这才回到京城,到刑部报到。他还没来得及正式上班,就接到了临时调往山东主持乡试的调令。原来时任山东巡按御使的陆偁是王阳明的浙江同乡,早就得知他的才名,因此,向朝廷申请,将他借调了去。
  乡试的主考官必须是文章极好,才华极高之士,尤其山东是孔孟之乡,儒家的发源地,能够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挑选拔擢人才贤士,那是最高的荣誉了。
  王阳明十分感谢陆偁给予自己的这个机会,也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因此做得十分认真。《山东乡试录》全文都由他执笔完成,主要内容如下:
  四书三题
  一、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这一部分介绍了该如何去做好一名臣子。臣子应该以仁义之言身来引导君王,如果君王不听,那臣子就应该奉身而退。
  二、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
  其中介绍了修身是《中庸》的“治国九经”之本,同时还论述了“存静持敬”和“克己复礼”的重要性。
  三、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在这一部分中,王阳明认为一个人的地位决定了他要负的责任和义务。上古时代的大禹和后稷身居要职,治国安民是他们的责任,所以他们门都热心于救民。颜子因为没有官职,也就不存在救民的责任和义务,故而他才安于自守,自得其乐。但到了后世,人们却忘却了职位与责任的关系,为官之士以获取高位为荣耀,隐退之士以忘却尘世为高节,结果导致了进不能忧大禹、后稷之忧,退不能乐颜子之乐。
  易二题
  一、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王阳明认为在圣人眼中,人道即天道,道无天人之别,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然而常人由于受私欲所扰,将天人分别视之,只知其分,而不知有其理。末尾,王阳明指出“循理则与天为一”。
  二、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王阳明认为天地万象都可以通过“河图洛书”中的数字来显现,圣人也是据此作《周易》。
  书二题
  一、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
  王阳明认为君王必须修其大德,同时还需要在百姓之间建立中庸之道,通过义来裁决事务,通过礼来控制内心。要想做到这一切,就必须得到良师的教诲和辅佐。
  二、继自今,立政其勿以儉人,其惟吉士。
  王阳明认为用人就必须用“善人”,而不能用“恶人”。一旦用了“善人”,就要用人不疑,这才是王者之道。
  诗二题
  一、不逞启居,猃狁之故。
  王阳明指出周文王执政顺应民心,同时也让国民了解到边境防御是为了百姓自己的安宁,故戍边之士兵役虽苦,但无人厌烦。王阳明在这一部分还介绍了日常防备在国防中的重要性。
  二、新庙制以顺人心。
  王阳明介绍了君王施政要顺应民心,并举了鲁僖公的例子。鲁僖公非常擅长这一施政之道,他为了顺应民心,曾修过一座非常华美巨大的寺庙。顺应民心的施政之道其实是始自鲁国国君伯禽,这一优良传统一直为鲁国后代国君所沿用。
  春秋二题
  一、楚子入陈,楚子围郑,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楚子灭萧。晋人、宋人、卫人、曹人队同盟于清丘。
  王阳明介绍了上文的春秋笔法,并阐述了战国时期战争与防御的正道。
  二、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吴。
  王阳明介绍了由于吴王无德,陷入夷狄之道,故楚王联合蔡侯、陈候、许男、顿子、沈子、徐人和越人一起讨伐吴国。
  礼记二题
  一、君子慎其所以与人者。
  王阳明介绍了君子与人交往应该遵守礼乐之道,还指出了“慎独”的重要性。
  二、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
  王阳明介绍了内心与身体、国君与百姓的统一性,即“心里爱好什么,身体必定能习惯它们;国君爱好的,民众必定也想得到它们”。
  论一题
  人君之心惟在所养。
  王阳明指出欲想实现以善养心,必须克服内心的私利私欲。此外,还需要存养省察,即在无事时,要注意存养自己的心性;有事时,要注意省察克服自身的私欲。
  表一题
  拟唐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录表》。
  《千秋金鉴录》是张九龄在唐玄宗生辰时上的奏折,语言诙谐,充满警世之语。王阳明觉得向皇帝送这样的贺仪最为恰当,不应该送美玉等珍奇的宝物。
  策问“策五道”
  王阳明在主持山东乡试过程中,共出了十三道经义题、五道策论题,此外,论、表还各出一题。经义题选的大多是“四书五经”中跟经世致用有的语句,策论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当时急务的对策。
  为了做到判卷的统一性,确保考试的公平性,针对试题,王阳明还拟了一份标准答案:
  一、礼乐论。自上古以来,礼乐就是中国政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王阳明也依照传统,认为礼乐有治世与匡正风俗之功。王阳明还特意论及了礼乐精神,认为礼乐是人情的产物,且是一种非常美好的表现形式。
  二、佛老批判论。王阳明“佛老批判论”的主旨是,只要切实了解圣人之道,自然就能够消除佛老思想的弊害。
  三、伊尹论与颜回论。伊尹是商之贤相,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经商汤三次请聘,才出任宰相,辅佐商汤,最终助商汤灭掉了夏朝暴君桀。颜回以德行著称,位列孔门十哲‘的首位。颜回天资聪颖,虽然家境贫寒,但是极为勤奋好学。二十九岁时,头发全白。三十二岁时,去世,被后世尊称为“复圣”。
  四、风俗论。王阳明觉得世间的风气已经陷入非常让人忧虑的境地,忠信、廉洁、朴直和道义等好的品质遭轻视,人们只注重形式,而忘却了心术的重要性;只崇尚“和同”,而鄙视不与他人苟合的精神。
  五、急务论。天下祸起纲纪之不振,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在选拔和任用官吏的时候胡乱而为,只求结果,不注重实效故而有许多“急务”需处理。
  王阳明主持山东乡试时,山东考生穆孔晖拔得头筹,中了解元。他性格端雅好学,后出任侍讲学士、南京太常寺卿。去世后,被追认为礼部右侍郎,谥号“文简”。
  主持山东乡试期间,王阳明曾登过泰山,并作《登泰山五首》。其中第五首是:
  我才不救时,匡扶志空大。置我有无间,缓急非所赖。
  孤坐万峰巅,嗒然遗下块。已矣复何求?至精谅斯在。
  淡泊非虚杳,洒脫无蒂芥。世人闻予言,不笑即吁怪。
  吾亦不强语,惟复笑相待。鲁叟不可作,此意聊自快。
  王阳明在诗中描述了自己登顶之后,拋却世俗之心,纯净无垢的洒脱心境,并表示只有孔子才能理解自己的这一心境。
  7、共倡圣学
  完成山东乡试回京后,王阳明被调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负责选拔武官的考试。虽然同样都是主事,但由于兵部的地位在刑部之上,其实际地位还是有所提高。
  随着工作环境的转变,王阳明所接触的人员更广,针对当时学者沉溺于辞章记诵之学,不懂得身心修行的现状,他开始开堂讲学,希望通过讲学能够启迪大家的心智,树立起圣人之志。
  王阳明的竭诚倡导圣贤之学,在当时来说似乎有些不合潮流,因此被人视为提倡异端,引起了一片反对之声。对于这些阻力,王阳明并不放在心上,想当年孔圣人推行仁义治国之道,周游列国不也到处碰壁么。区区几人反对,又岂能阻挡住他倡导圣学的决心。
  让王阳明感到意外的是,他居然获得了一位学者最坚决的支持,这位支持者就是翰林院庶吉士湛若水。正所谓高山流水,难遇知音。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志同道合,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共同致力于复兴圣学。两人的相会,激发了王阳明旺盛的精力和斗志。
  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人。孝宗弘治间进士,选庶吉士擢编修。世宗嘉靖初,官南京祭酒、礼部侍郎。后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少师事陈献章,后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各立门户。王主讲“致良知”。湛主讲“随处体认天理”,认为:“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无内外;阳明之所谓心者,指腔子里而为言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答扬少默》)。强调以主敬为格物功夫;说:“故善学者,必另动静一于敬。”
  作为陈白沙的学生,湛若水提出了“随处体认天理”的学问宗旨。“随处”是对陈白沙“静坐”的修正,“随处”解决了陈白沙主“静”忽“动”的弊病,又解决了陆九渊主“心”忽“事”的弊病,用湛若水的话说,“则动静心事,皆尽之矣。”湛若水认为天理“即吾心本体之自然者也”(《圣学各物通》卷二十七),“体认天理”就是在应对事物,心应感而发为中正意识,从而体认到自己内心中正的本体——天理。
  湛若水认为“格物”的“格”是“至”(造诣)的意思,“物”指的是“天理”,那么“格物”就是“至其理”、就是“造道”,“格物”的目的就是“体认天理”。湛若水说:“格物云者,体认天理而存之。”(意思是说所谓格物,就是体认天理并存养它。如果说“随处体认天理”是湛若水的心学宗旨的话,这句话就是最能代表湛若水思想的话,湛若水的心学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展开的,如同王阳明的四句教。)湛若水的格物说有“一内外”、“兼知行”、“贯动静”的特点,又避免了当时理学的割裂的流弊。
  湛若水作《心性图说》解释了“心”和“性”。湛若水认为:“性”,包含天地万物的整体;宇宙浑然一体,都以同一个“气”为基础;所谓“心”,是能体察天地而没有遗漏的存在。所谓“性”,是“心”的本能,“心”和“性”是统一、不可分割的。由此可见,在湛若水看来,万物不是在心外,格万物就是格心。
  湛若水又作《真心图说》来解释心、人、元气的关系,他认为元气就是太极,心在人中,人在元气中。湛若水强调“天地同是一气”,而心在居于中正的位置,所以能使“万物皆备于我”。
  湛若水的心学企图调和程朱理学和陆、陈心学,它的特点是“合一论”,在湛若水看来,心与物、理与气、心与理、心与性、知与行、理与欲、虚与实都是合一不可分割的。他说“观天地间只是一气,只是一理”,又说“动静一心也”。
  王阳明最初和湛甘泉会面的时候,对心学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深刻。虽说王阳明的心学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但它总归还是以体认为主的学说。此外,从王阳明的性格秉性来看,他的心学中陆九渊心学的影子还是非常明显的。
  陆九渊曾说“吾之心学,因读《孟子》而自得之”,但其中也不乏程颢学说的影响。这样一来,可以看出王阳明和湛甘泉二人的学说皆是以体认为本的学说,他们一见如故,意气相投,也在情理之中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