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登录后方可评论)  登录
121楼    文友:文字侠 --来自第265章功大过大赵匡胤
强干弱枝,文官制度,都是历史趋势。即令西方,也是这么缓慢发展的。其中弊端,要靠别的办法弥补。
时间:2022-09-15 10:06:50    【回复】
122楼    文友:文字侠 --来自第261章五代十国战乱多
郭威是柴荣的舅舅,并且本身无子可传,因此二人相袭,不能算是禅让之风。
时间:2022-09-15 09:47:42    【回复】
123楼    文友:文字侠
接下来应该是王小波李顺起义了吧。这是不容回避的阶级矛盾。
时间:2022-09-15 09:44:19    【回复】
124楼    文友:文字侠 --来自第267章有功有过赵光义
又说是,脚趾被砍断了,后来因此遗留的重伤去世。
时间:2022-09-15 09:24:57    【回复】
125楼    文友:文字侠 --来自第267章有功有过赵光义
据说太宗是脚部中箭,后来去世也与此伤有关。
时间:2022-09-15 09:24:04    【回复】
126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269章抗辽英雄杨无敌
没有强大的军队,就不会有稳定的国家。而保家卫国的军人英雄,正是在历代付出生命代价的忠诚卫士。杨家一门忠烈,为大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受到人们的敬重。
时间:2022-09-15 08:48:49    【回复】
回复  126楼    文友:绿叶草根    时间:2022-09-15 13:31:47
杨家一门忠烈,为大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受到人们的敬重。
127楼    文友:文字侠
汉唐宋明,似乎汉朝写的少了,也许是年代久远,有些不好考证。其实东汉不弱,只是相对内敛。东汉单兵作战能力,横向比较,似乎是历代最强的,对内对外,几乎都是以少打多,而且经常获胜,比如耿恭对匈奴,班超对贵霜,比如诸豪强对黄巾各部,多是几百上千打几万十几万。最牛的,段颎征羌数年,杀敌、俘虏十数万,自己一共才死四百多。单兵强,也是有原因的。东汉国家常备兵必须受教育,至少通读《孝经》。除了咱们今天,这在后世是没有的。宋代更是募兵制结合,导致大量流氓、罪犯充军,虽然勇猛,但素质低下。刘秀为了节省天下民力财力,裁兵省员,客观上要求士兵必须精锐。所以三国承东汉余威,各种特色兵种层出不穷,虎豹骑、无当飞军,都是实际存在过的精锐。
时间:2022-09-15 08:40:22    【回复】
128楼    文友:文字侠 --来自第267章有功有过赵光义
这章说的好,我在小说《太祖长拳》中采用了金匮之盟之说,不是很明智。
时间:2022-09-15 08:23:03    【回复】
129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268章吕端大事不糊涂
宰相肚里好撑船。吕端作为四十年当朝、陪同三代君王的老臣,能以“大事明白、小事糊涂”处理周边的人际关系,发挥中枢神经的作用,确有其过人之处。其更是成熟、大智的表现。
时间:2022-09-14 14:28:18    【回复】
回复  129楼    文友:绿叶草根    时间:2022-09-15 13:30:47
小事糊涂”处理周边的人际关系,发挥中枢神经的作用,确有其过人之处。其更是成熟、大智的表现。
130楼    文友:吉林老兵 --来自第267章有功有过赵光义
无论这皇帝是如何当上的,但就对国家而言,赵太宗确也做了许多重大的决策,大宋朝也得到了大边的发展。其采取的治国安邦之策,对于稳定国家、发展经济、巩固边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时间:2022-09-11 09:12:53    【回复】
回复  130楼    文友:绿叶草根    时间:2022-09-11 10:23:23
赵太宗确也做了许多重大的决策,大宋朝也得到了大边的发展。其采取的治国安邦之策,对于稳定国家、发展经济、巩固边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共 1064 条 107 页 首页上一页1...1011121314151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