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登录后方可评论)  登录
一起插队的一个个都回去了,柳亚梅他们三个好姐妹中刘霞走了,赵红梅也走了,只剩下柳亚梅自己。她没有亲人能帮助她回城,在谢堂又收获了谢延开的爱情,除了妇女主任张志秀来给她介绍对象,她应该是幸福的。只是,张志秀介绍的人有权有势,他们肯放过柳亚梅吗?
时间:2020-07-30 22:18:47    【回复】
回复  121楼    文友:秋鹏飞    时间:2020-10-07 08:53:48
这一集对柳亚梅与谢延开在渠道边上的对话作了修改,目的是想突出谢延开的憨厚性格。谢谢编辑,问好!
做为下乡知青,有辛劳,也有新奇、欢乐,更有当地村民朴实、善良。然而,真正能安心扎根农村毕竟很不容易。程鹏已经找到关系首先调回城里,而柳亚梅却有她不能、不愿回城的理由。这两个人以后还会有交集吗?
时间:2020-07-30 22:01:49    【回复】
回复  122楼    文友:秋鹏飞    时间:2020-08-04 05:28:27
谢谢编辑。问好!这是新增篇目,目的是为后文作铺垫。
谢堂大队成立了一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下乡知青们积极投入到其中。他们认真排练,既增加了农闲时乡村生活的乐趣,也增进了友谊。就算参加农业劳动,他们也能从中找出笑点。知青的生活,硬是让他们过出了几多乐趣,几多笑声。
时间:2020-07-30 21:57:05    【回复】
回复  123楼    文友:秋鹏飞    时间:2020-10-20 17:33:20
谢谢编辑精彩述评,辛苦了!问好!
回复  123楼    文友:秋鹏飞    时间:2020-10-20 17:31:43
柳亚梅与程鹏演《老俩口学毛选》,与谢延开演《送核桃》,是为后文他们之间的爱情、婚姻家庭埋下的伏线。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主席的话让柳亚梅、赵红梅等这些青年放弃了城市的生活,背起背包加入到农村建设中来。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他们,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要怎样适应呢?程鹏,这个年轻人是出于什么目的为知青们一再帮助、帮忙呢?他们之间又会一起演绎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关注——
时间:2020-07-27 23:35:53    【回复】
应秋鹏飞老师要求,从今天开始,将已于2018年完本的作品《俏娘柳亚梅》80集本进行修改。新作品经过修改、补充,会从原来的80集扩充到120集,情节会更完美,更精彩。不过,原来的章节将会被打乱,请读者朋友们区别新版本、新跟评。
时间:2020-07-27 23:35:25    【回复】
回复  125楼    文友:秋鹏飞    时间:2020-08-04 05:21:39
谢谢编辑免费为拙作编辑。辛苦了!敬茶!
但愿拙作能给读者起到或以思想教育,或以精神感染作用。
时间:2019-01-04 07:57:37    【回复】
127楼    文友:叶雨
真是胡来,哪有第一集就封闭的,得开放前面几集,大家读上瘾了才花钱看后面的,第一集就锁了,怎么看?一点也不懂运作,晕死。
时间:2018-12-12 20:05:29    【回复】
回复  127楼    文友:秋鹏飞    时间:2018-12-13 10:30:52
谢谢叶雨君留言。我对系统编辑的运作一点儿都不懂。冬安!
我很欣赏第六集的有关计生的内容,真实地再现了当年肆意践踏平民人权的残暴罪行。我为秋鹏飞老师的秉笔直书表示敬佩!
时间:2018-08-20 19:07:04    【回复】
回复  128楼    文友:秋鹏飞    时间:2018-08-21 07:01:44
谢谢。问好。
很真实感人的小说!
时间:2018-08-08 09:35:11    【回复】
回复  129楼    文友:秋鹏飞    时间:2018-08-08 09:45:16
欢迎光临,谢谢鼓励,敬茶!
130楼    文友:山雨歇 --来自后记:与文友交流创作体会
恭喜秋鹏飞老师的长篇《俏娘柳亚梅》完本!一篇洋洋洒洒6000多字的《后记》,既是秋鹏飞老师对作品的概括、总结,也是一篇富有创意的写作体会,是一篇可以当做课件的对写作经验、长篇创作的总结。非常感谢秋鹏飞老师的倾囊相授!同时,也非常感谢老师对山雨歇的认可。祝愿老师身体健康!文丰笔健!
时间:2018-07-26 21:12:48    【回复】
回复  130楼    文友:秋鹏飞    时间:2018-07-27 07:21:30
谢谢您一路跟编,辛苦了!一个作者能遇上一个好编缉是庆幸的事,遇上您是我的庆幸。您的敬业精神,丰富的才识,待人诚恳的品格,令人钦佩。我将把您的优秀特质转化为今后创作的动力。祝编安!
共 593 条 60 页 首页上一页1...101112131415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