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八千里路云与月>第七节:.英雄盖世的沽河儿女(3)

第七节:.英雄盖世的沽河儿女(3)

作品名称:八千里路云与月      作者:歌声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8-05-09 11:12:49      字数:3762

  1938年2月,青岛沦陷后,原有的报纸和通讯社绝大多数关闭,只发行两份中文报纸,一份是《大青岛报》,另一份是《青岛新民报》。这两张报纸宣传“中日亲善”“中日提携”,鼓吹“大东亚共存共荣”,而对侵华日军的暴行却只字不提。
  当时莱阳下设9个区(1940年改设10个区),成立了10所县立高等小学。每个区内有三部有线电话,乡农学校、区政府和县立小学的校长办公室各设一部。分布在莱阳各地的小学,也成了沟通乡下农村与外部联系的主要渠道和场所。
  这10所小学,只有第一小学在莱阳县城,其他九所分布在莱阳下设的九个区,校长由当地知识渊博、颇具名望的人担任。
  潴河和小沽河是大沽河两条大的支流,莱阳第二小学在潴河上游的日疃店村,第三小学在潴河中游的寨南村,第十小学在小沽河东边的花园头村。父亲就读的第三小学校长马季卿与第十小学的校长王葆忱是故交。
  1938年初夏的一天,从马季卿校长办公室传出消息:第十小学的王葆忱校长,在花园头抗击日寇的战斗中,为国殉难。
  花园头村,位于莱西院上镇以西、小沽河以东的中间位置。明朝万历年间,进士王用谟由平度风山埠在此建村。当时,村北有一花园,村庄就坐落在花园的前面,所以叫花园头村。
  出生在花园头村的王葆忱(原名王清臣),9岁入私塾,读书10年后,被村里聘为塾师。1923年进夏格庄示范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村兴办初级小学。任教期间,他倡导男女平等,以反封建、爱国家的进步思想教育学生,国民政府山东省民政厅赠给他一块题有“德高望重”字样的方匾。
  1927年,王葆忱加入了国民党,到莱阳城里担任国民党莱阳县党部执行委员,1929年代理莱阳县教育科长职务。1930年,受“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王葆忱回到了家乡,创建了莱阳县立第十高等小学,并亲任校长。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支持莱阳县立中学“学生自治会”发起的救亡宣传活动,并与中共胶东区党委统战部的侯林翼保持密切联系。同时,更加致力培养爱国有志青年学生,经常资助家贫无力升学而品学兼优的学生,莱西有名的中共党员王军光、王子阳、常溪萍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1938年3月16日,300多名日军由平度县城出发,即日上午占领了平度县东部重镇古岘镇。古岘是一座古镇,战国时即墨为齐国大邑,秦统一后建即墨县,城址就在平度的古岘镇。
  这天下午,王葆忱得知日军由古岘镇欲东渡小沽河侵犯莱阳城的消息后,立即电话报告莱阳县政府,并以国民党莱阳县党部执行委员身份,电话调动武备、店埠、黑岚埠3个乡校的士兵,进入小沽河东岸葛家埠到七岌河口长达5华里的阵地,准备阻击日寇。
  3月17日拂晓,日军来到小沽河边,发现桥已被毁掉,就涉水过河。当日军行至河中心时,遭到民先队和乡农学校土炮土枪、土炸弹的袭击,猝不及防的日军被打得晕头转向,退回了小沽河的西岸。
  随后,日军重新组织反攻,并采取左右迂回的战术,从两翼向中心阵地包抄。因敌人炮火猛烈,乡校士兵首先撤出阵地。随后,王军光、王子阳带领民先队员利用大雾天气也撤出阵地,进入花园头村与王葆忱会合。
  花园头村离小沽河3公里,有200多户居民,村四周建有厚厚的土围子。王葆忱与王军光、王子阳紧急商量迎敌对策,决定由王军光、王子阳负责组织老弱妇孺向村北转移,同时组织民先队员和村里青壮年群众准备武器守围子,王葆忱则负责电话联系国民党莱阳县保安团刘东阳部,请求前来助战,反击日寇。
  上午9时许,日军乘汽车分三路扑向花园头村。一路奔村东沟,一路奔村西荷花沟和坟地,一路正面攻打土围子。10时左右,日军在枪炮掩护下三路齐攻,花园头军民虽数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但在敌人强大炮火下,却伤亡惨重。
  临近中午,日军在西南门打开缺口。抗日军民在王军光、王子阳、王葆忱的带领下,手拿铁锨、铡刀片、粪钩、棍棒、碌碡杀向日军,将立足未稳的敌人打下围子。
  一听说鬼子来了,人们拿着土枪土炮都上了土围子。在土围子上与日寇拼杀的有王海峰、王海屿和王海岳三弟兄。当时,王海峰用小碌碡把日军砸下围子,二弟王海屿和三弟王海岳则手拿铡刀片东拼西杀,最后三兄弟全都壮烈牺牲,手中的铡刀上还粘有鬼子的血迹和头皮。
  血战至午后,日军从西南门攻进村子,王军光、王子阳指挥群众向村北撤去,日军在南围墙上架起机枪疯狂扫射,王葆忱和一批军民倒在血泊里。
  凶残的日军进村后,见人就杀。敌人冲进南门后,首当其冲的是王葆忱的家。
  王葆忱是当时国民党莱阳县党部执行委员,家门上挂着当年山东省政府民政厅厅长李树春送给他的“德高望重”的金字大匾。鬼子认为是个大人物,进门后二话不说,举起刺刀捅向卧病在床的王葆忱的母亲;王葆忱的夫人拿起菜刀同敌人拼命,结果,婆媳二人都倒在了血泊中。
  村民王海峰兄弟三人在土围子上奋勇杀敌牺牲,其亲属11口人,因没来得及撤离躲藏在家中的地窖里,全部被日军活活烧死。
  黄昏来临前,日军点火烧毁了大半个村庄后,拖着尸体东去孙受,与进犯渭田的日军会合,经店埠窜回了青岛。
  花园头抗战,莱西抗日民众有66人英勇牺牲,歼灭日军75名,伤残无计,粉碎了日军夺取莱阳城的企图。
  王葆忱遇难后,国民党莱阳县党部追赠他一块题有“浩气长存”的大匾。
  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的莱西南县(现属莱西县)民主政府赠送给花园头村光荣匾一方,上书“舍身成仁,山河变色,动天地而泣鬼神”。
  1986年11月15日,中共莱西县委、县政府在院上镇花园头村东立“花园头抗日纪念碑”,白色大理石的纪念碑的背面刻有碑文:
  慨乎!七七倏变,倭寇猖厥,全民鼎沸,胶东忠义之士,相继联袂而起,力尽抗战守土之责……三月十七日凌晨,寇三百余,乘雾越河,以我阻击未逞。九时许,寇复竞渡,且分左、中、右三路,徒步北向扑犯花园头。国民党莱阳保安团和武备店埠岚峰乡校及龙西乡士众,先后与之交战,不支而退,周围村民纷至助战,然已援之弗及矣!唯花园头村之众,凡力能持械者几咸参战,扼守围墙大小门洞八个,以土枪炮炸药遂战焉。时近晌午,寇入村,短兵相接,寸土不让,民众更以铡刀、铁锨、棍棒、菜刀为械,奋不顾身英勇搏斗,短兵相接杀声动天地,浩气壮山河.是役领导者共产党员王军光、王子阳,国民党员王葆忱,殉难者男女老幼凡六十有六。呜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为旌其抗日救国,蹈死不顾之民族气节,并育及后人,特铭志其行,立碑纪念。
  当年指挥花园头抗战的王葆忱、王军光、王子阳三人,目睹这座墓碑的只有王子阳一人,他的战友王军光也在后来被日伪杀害。
  王军光又名王炳辉,1932年考入掖县省立第九中学,在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后期,中共莱阳特支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坚持在莱阳西部和西南部(今莱西)秘密开展工作,保存了部分党组织和一批党员骨干。
  “七七事变”后,特支书记苏继光(莱西曲格庄村人,曾任新中国民政部副部长)、委员吴青光(莱西孙受镇孙受二村人,曾任新中国水利部任人事司副司长、劳动工资司司长)等四处联络党员,恢复和发展有120多名党员参加的党组织,从事抗日宣传活动。
  此时,原中共山东省工委秘书长李林(莱阳人,建国后任山东省第4届政协副主席)从国民党监狱出狱后,回到莱阳,与苏继光、吴青光取得联系。1937年10月,李林、吴青光等赴山东省委驻地泰安向省委书记黎玉汇报工作,得到指示:立即组建莱阳县委,由吴青光任书记。
  10月底,中共莱阳县委召开成立大会。随后,莱阳县委在县境内组建了9个区委和民先队,王子阳担任第九区委书记,王军光任莱阳县委委员兼民先队第九区队的大队长。
  花园头战斗以后,王军光受命组建了莱阳抗日救国游击大队。1939年夏,他又到平(度)、莱(阳)、掖(县)三县边境组建了大泽山游击大队,后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七支队,王军光任支队长。其间,王军光还兼任胶东《大众报》社长。
  1939年的一个冬夜,在掖县河南村战役中,王军光组织《大众报》社往大泽山转移,行至小沽河时遭日寇袭击不幸被捕。在日军将其押往平度城的路上,他趁天黑将带在身上的秘密资料全部吞下,既保护了党的机密,又掩护了自己的身份。
  1940年4月,在青岛日伪监狱被关了数月之久的王军光,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回到家乡继续发动组织民众抗日救国。不幸的是,在他回乡的第二天夜里,由于敌人告密,又被抓进胶东第一大铁杆汉奸赵保原的万第监狱。1940年5月24日,王军光慷慨就义,年仅29岁。
  “花园头抗日纪念碑”立碑的十年后,1996年的12月15日,已从原中共上海市纪委领导岗位上离休多年的王子阳,以其82岁的高龄,亲手将自己多年积蓄的10万元人民币交给了故乡院上镇花园头村党支部,设立了王子阳帮困助学基金,专门用于扶持村里每年考入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的学生,以及家庭收入低于全村平均水平而学习成绩优秀的高中、中专学生,以鼓励和帮助家乡更多的后人成长为建设祖国的优秀人才。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2007年的初春,我在报上看到一个消息:
  1月8日,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的莱西籍离休老干部王子阳,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3岁。
  花园头村有一株古槐树,虽历经500多年的沧桑,仍挺拔苍劲、枝叶繁茂,现被青岛市列为重点文物。
  站在古槐树下,我想起了南宋诗人裘万顷的《窗前古槐》:
  密叶繁阴画不成,
  卷帘双眼为渠明。
  人间炎热无来处,
  赢得轩窗分外清。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