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梦中的莱阳乡师
作品名称:八千里路云与月 作者:歌声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8-05-07 15:51:51 字数:4340
3.梦中的莱阳乡师
莱西与莱阳的历史沿革十分复杂。西汉时期,现在的莱西、莱阳分别是邹卢、长广和昌阳、观阳的县治之地。
277年,观阳、昌阳并入长广(今莱西),晋朝元康年间重设昌阳县,五代后唐时期改名莱阳县。抗日战争的中期,又分为莱东、莱阳、莱西南、五龙4县。之后,原莱东、五龙两县并为现在的莱阳,原莱阳、莱西南两县并为现在的莱西。1958年莱西县并入莱阳县,1962年又分为莱阳、莱西两县。如今,莱阳属于烟台,莱西归属青岛。
20世纪30年代,莱西归莱阳管辖,县城设在莱阳古城里。1930年,何思源任厅长的国民山东省政府教育厅决定,在莱阳县城成立“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1934年2月,改名为“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莱阳乡师。
何思源,山东菏泽人,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1915年,何思源考入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就是现在北京师范大学。1919年秋,何思源又考取了官费留美生,学有所成后回国。1928年至1944年,何思源主持山东教育工作期间,用人多为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留美背景的有才之士。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时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的董风宸(山东阳信县人),被何思源任命为第一任校长。继任校长吴伯萧(山东莱芜县人),同样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当时,北京师范大学代表了国家师范教育的最高水准。在何思源看来,只有北京师范大学的高才生,才能胜任莱阳乡师的领导职务。
那时,莱阳乡师对父亲和同学们的吸引力,不亚于当今的清华与北大。
莱阳乡师的校址选在莱阳城西南角宣政院旧址(今莱阳剧院),1930年6月动工兴建,1932年1月竣工,占地面积63.8亩,校舍290余间,另有林场2亩多,农场30余亩,放在今天也堪称一所大学校。
莱阳乡师设有图书馆、阅览室、理化实验室、动植物标本室、工艺室、游艺室、浴室、餐厅、卫生室、田径场、农场、大礼堂等,各项设施一应俱全。建校初期,图书馆有图书万余册,仪器标本有800余件,后期上实验课两人一架显微镜,上音乐课一人一架风琴。
莱阳乡师来自山东、辽宁两省的19个县的学生,一律住校。男生清一色的中山装和大檐学生帽,女生全部是天足(未缠裹的脚称天足)、短发,春夏短裙,秋冬旗袍。学校还组建了当时极为时尚的男女网球队、篮球队。在莱阳古城乃至胶东地区,莱阳乡师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莱阳乡师汇集了一批当时堪称一流的教师队伍。
教务主任王衷一(后名王哲),1925年北京大学毕业,留学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解放后曾任山东省教育厅首任厅长和分管文教卫生工作的副省长。
国文教师何其芳,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抗战爆发后与校长吴伯萧一同到延安,任鲁艺文学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王冶秋教师,安徽六安霍邱县人,北大毕业,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是我国文物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近在青岛的国立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闻一多的得意门生、中国现代杰出诗人臧克家,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先生,也曾到师范学校授课或讲座。
这些人的名字,至今依然个个如雷贯耳,享誉中华大地。
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作为胶东地区师范教育的摇篮,其办学宗旨是“造就乡村的良好小学教师”。
1934年的秋天,父亲上小学时,莱阳乡村师范学校第一届80名学生毕业。当时,莱阳全县划为9个区,辖30个镇、176个乡、1620个村,每个区都建有一所完全小学。莱阳乡村师范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大多被分配到这9所县立小学。父亲的音乐兼体育老师,就是这一年来到莱阳县立第三小学任教。
出生于乡下清苦家庭的父亲,对莱阳乡师有着发自心底的渴望。当时的小学要读六年,家乡国民政府教育部门的规定,儿童一律受两年义务教育,剩余的四年需自费,之后要想继续深造,免收学费的莱阳乡师是农家子弟的最佳选择。
莱阳乡师不仅不收学费,还每月由省政府发给学生伙食费五元,师范毕业后,即可到小学任教。当时,小学教师的月薪可以拿到二三十元,不但自己生活不成问题,而且养家糊口也绰绰有余。
父亲读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开设了作文课。在其谈人生理想的作文《我的人生》中,父亲开门见山,提笔写道:
我的人生理想是小学毕业后,考入莱阳乡师,当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因为她位于大沽河支流美丽的五龙河畔,因为她是一所培养乡村小学教师的地方,因为她是一所平民百姓孩子可以读得起的学校,因为教不可无师,师必出于师范,因为只有乡村有办法,中国才能有办法……
“教不可无师,师必出于师范”,出自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之口。
“只有乡村有办法,中国才能有办法”,是我国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的名言。
父亲那一代的读书人,对张謇“父是教育,母是实业”的思想和他创建的中国最早的新式学校──民立通州(现江苏南通市)师范学校,以及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和其在邹平创办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张謇作为清末状元,其1912年润色修改的清宣统帝《退位诏书》宣告了大清王朝的终结,民国政府成立后先后任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1926年,张謇病逝于73岁的节骨眼上。
而爆发于1937年的卢沟桥的枪炮声,不仅中断了梁漱溟先生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也湮灭了父亲报考莱阳乡师的梦想。
父亲在家乡读书时,莱阳县的县长叫梁秉锟。
家乡的历史资料对梁秉锟多有贬义。而父亲讲:“梁秉锟的确杀害过中共党员,也弹压过莱阳乡师学生的救亡运动,但他也是一位文化思想造诣颇深的知识分子。”
1931年,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山东省邹平县实验区,梁秉锟被推荐为邹平县县长,并兼任实验区主任,梁漱溟和陈亚三分别任研究部、训练部主任。而推荐他做县长的就是梁漱溟和陈亚三。
梁漱溟在其《忆往谈旧录》中,有这样的回忆:
要改变中华民族经常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侮的局面,中国的政治必须改造,救国也必须从政治入手。而要改造中国政治,必须从基础做起。从基础做起,就要从最基层开始做,搞乡村的自治,一乡一村的地方自治。一乡一村的自治搞好了,宪政的基础也就有了。我们的机关叫乡村建设研究院。经山东省政府同意,以邹平县为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实验区。这个县的全部事情都由研究院管,县长由我们提名,省政府照提名任命。
当时,能被已大名鼎鼎的梁漱溟和陈亚三(抗战后在四川创办了国学专科)等社会名流推荐做一县之长,可见梁秉锟也非等闲之辈。
2010年10月,邹平发现了民国时期著名医学家李柳溪先生所著《针灸图注》手抄石印本,在其扉页上题字的除了梁漱溟之外,就是梁秉锟。
1933年10月,梁秉锟辞去了邹平县县长职务。同年11月,梁秉锟被任命为莱阳县县长,直到抗战爆发。1934年,梁秉锟到任的第二年,就在莱阳县建立了20所乡农学校。
乡农学校,原本是梁漱溟从中国传统“乡约”中受到启发,创立的一种“寓乡里组织于学校之中”的农村基本社会组织。而这时的乡农学校,却成了一个集政治、军事、经济、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组织,乡农学校的校长兼任区国民党党部常务委员。
源于当时的政治气候,梁漱溟倡导建立的乡农学校却成了“捕共队”。1934年2月26日,莱阳“捕共队”逮捕杀害了原中共招莱边特支委员兼莱阳边界区委书记、中共莱阳县委组织部长刘曰善。
在莱西的北半县,当年的刘曰善可谓家喻户晓。我的姥爷对刘曰善有所了解:刘曰善,马(连)庄河崖村的,和我同岁,属虎的。当过老师和洼子镇的镇长,死了才知道他是共产党。
刘曰善任洼子镇镇长和莱阳“乡村教育研究会”成员的职务,是时任县长的梁秉锟亲自任命的。梁秉锟提拔刘曰善当镇长是爱才,杀刘曰善是因为他是共产党。1927年的“四一二”事变后,国共水火不相容。“九一八”后,日本人都占领了东北,蒋介石还在江西“剿共”。
1934年2月23日,刘曰善以探亲为名,到莱西下洼村(现属马连庄镇)准备与党组织接头,因叛徒出卖被捕。虽有县长梁秉锟亲自审讯,但刘曰善却始终严守党的机密。梁秉锟气急败坏,不仅令卫兵一束一束地拔去他的头发,还挖去了刘曰善的一只眼睛。
令人挖去刘曰善一只眼睛的梁秉锟,也编写出了《精神陶铸要义》和《莱阳县民众学校课本》。如今,这两本书已成了家乡的历史文物。
1904年,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第二场的命题是: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者孰为最急策?
来自山东济南一位叫刘春霖的考生,挥笔写下了这样的答案:今中国因积弱之弊,欲以学战与列强竞存,则必以陶铸国民为第一要义。何者,国民之资格不成,则国不可立。虽有人才,可以为我用,亦可为人用。虽有实业,可以为我有,亦可为人有。
凭借“陶铸国民为第一要义”为主要观点的答卷,刘春霖考取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梁秉锟《精神陶铸要义》的主要思想,就来自于这场考试的命题和刘春霖的答卷。
梁秉锟认为“陶铸国民”,首要的是应“陶铸”国民的精神。这在今天,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文化思想。
梁秉锟编写的《莱阳县民众学校课本》里,有《日食和月食》《春夏秋冬》《我们的领袖》《沈迅》《左懋第》《莱阳的名胜》《莱阳的河流》等48篇文章。在其《莱阳名胜之一望石游春》中,有这样的清新亮丽的文字:
望石山在城东约二十里,孤峰秀拔,登顶低头一看,周围的山都很矮,路上行走的人马,也看着其小于蚂蚁,真叫人兴出飘飘欲仙的感慨。每当农历四月初八日,就近各村的人,都来赶会,红男绿女,很是热闹,所以叫做望石游春。
1935年,梁秉锟还召集当时莱阳县的名流,修订了民国时期的《莱阳县志》,并亲笔作序:
莱阳县志创于明季,续于清初,其间虽屡经变乱,而国体与政体无殊,士民亦各守食旧服先之遗俗,建设少而人事无多,故两志所载,往往有今所宜略者详,而宜详者略。
序的落款是:中华民国二十四年,署莱阳县长河北大城梁秉锟序。
“河北大城”四个字表明,梁秉锟是地处京津走廊河北大城县人。与梁秉锟任职的莱阳城一样,大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时就设县,始称平舒,五代时期改为大城县至今。
梁秉锟修订的《莱阳县志桥梁》中,对莱西的桥有这样的描述:“日疃店河桥,在县西四十里。李家疃河桥,在县西五十里。水沟头河桥,在县西五十里。佛院河桥,在县西南六十里。店埠河桥,在县西南八十里。以上五桥俱沽水所经。”
这五座桥是当时连接家乡大沽河和其支流河水两岸的石桥,没有什么名气。父亲走过次数最多的是李家疃河桥和水沟头河桥。父亲的姥娘村在史家疃,从范家疃去史家疃,李家疃河桥和水沟头河桥是必经之路。
对家乡的桥,父亲记忆最深的是位于莱西南部的店埠河桥。1940年,父亲就是从这座桥上跨过大沽河,离开了故乡莱西,踏上漫漫的流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