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趟过岁月那条河>第三章 赴新洋苦钱

第三章 赴新洋苦钱

作品名称:趟过岁月那条河      作者:吴宏萍      发布时间:2018-03-21 21:47:52      字数:4306

  这年的冬天来得特别的早,寒风凄厉地呼号着,才刚刚是农历九月底,外边的气温已经接近零度,不是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在外面多待。家里没有炕,那“芦花帐”般房子里,屋里屋外气温相差无几,待在屋里都觉得身上阵阵发凉!
  盛明、李芳为了谋生,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就要去离他们那小镇一百多里的、国家正在兴建新洋港大闸的新洋。大批民工在那里施工,因为今年天气十分寒冷,国家筹钱要为工地的民工统一做寒衣。他们想去接点这批活,于是简单地把行李收拾一下,准备赶往那里去。
  听说儿子媳妇要离开家去新洋,张小玉死活不同意。是啊,老大走了,家里的一切就要落到自己的肩上。再说儿子、儿媳妇一旦离开了家,能不能把他们自己赚到的钱全部交给自己,就是个未知数了,这对在家里当惯大管家的张小玉来说,那是致命的。她更怕儿子在媳妇的撺掇下,甩开家里的这一大帮孩子,两口子自己出去苦钱,再也不想回来了。
  所以自从盛明两口子提出要外出谋生这件事,张小玉就一直反对,不停地跟李芳吵架,横加阻止。
  李芳开始跟婆婆讲道理,再三强调自己和盛明出去苦钱是为了家里的孩子们有饭吃,一定不会擅自离开这个家的。对于她的解释,婆婆就是不相信。婆婆认为这一切都是李芳的主意,儿子盛明无论如何不会也不敢这样做的。张小玉把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出来了,
  吵了几天也没吵出什么结果,盛明和李芳还是坚持要去新洋。盛昌也劝妈妈,跟妈妈讲道理,说他们出去多少能苦点钱回来,在家里实在没地方苦钱,一家人都窝在家里肯定不行,一定得想办法出去苦钱,他帮哥哥嫂子说了很多好话。
  可是张小玉小姐的霸道脾气又出来了,她怎么也听不进儿子媳妇的话。她骂盛明是个怕老婆的软蛋,骂李芳是个害人精,骂盛昌不懂事……
  可是和妈妈的吵闹,不光没有打消他们出去的念头,反倒更增加了两个人要出去的决心。他们都认准一个道理,在家待着全家人都得挨饿,不如出去闯一闯,兴许能有点收获,能让家里度过难关。
  确实,老实巴交的盛明从没出过妈妈的范围,更何况父亲临终前也关照过他,要他什么事情都让着点妈妈。无论妈妈怎么骂他,他从不还嘴,他默默地承受这一切。可这一次他不想听妈妈的了,他暗暗地下决心,无论能不能苦到钱,为了这个家,他都要去试试。
  为了家里的弟弟妹妹们,盛明、李芳、盛昌不得不违背母亲一次,他们太想大胆地尝试一次,冒险一次了。
  他们默默地准备着,终于决定在一天凌晨里离家了。
  事前两人雇了一个独轮小车夫,谈好把一辆缝纫机和一个箱子送到新洋给十五元。
  这天后半夜,两个人收拾停当,把所有行李绑上了车,悄悄地走出了家门。
  走了不到一里路,盛明站住不走了。是啊,王盛明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违背过母亲,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现在为了苦钱,不得已这样忤逆了母亲,他心里不安啊。
  李芳和盛明结婚时间不长,但她很理解盛明,更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于是李芳对盛明说:“你是想回去跟给母亲打个招呼吧?想回去说就回去吧,父亲不在了,我们就这样离家走了,把这么多弟妹扔给母亲,你实在是于心不忍,不管怎么样,母亲总归还是母亲,她会理解我们的。我们就这么悄悄地走了,太对不起她了,我们一起回去和母亲道个别。”
  听了李芳的话,盛明默不作声,慢慢地掉转头,他心里非常感谢自己媳妇能这样的通情达理。
  两人即刻就返回家中,盛明隔着窗户喊母亲:“妈,我们去新洋了,到那里苦了钱就让人带回来,你放心,过年我们一定回家。”
  这一喊不要紧,张小玉从床上爬起来,大发雷霆,隔着窗户大骂儿子、儿媳妇的不孝,什么难听骂什么,她知道,再怎么阻拦也无济于事了,气得她大哭。最后还随口还说了一句:“你们走吧,永远不要回来,你们就外死外葬吧。”
  张小玉本以为她的大骂能挽留儿子媳妇,可如今她再怎么努力也拦不住了,她感到了无限的悲凉。她担心媳妇对儿子不好,更怕从没出过门、老实的盛明出去以后有什么闪失。
  对于母亲的大骂是意料之中的事,盛明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李芳拉着盛明的手,她分明从盛明那黑眸里读出了依依不舍的无奈情绪,看到了他晶莹的泪珠慢慢地挂在了脸上。
  他们迟疑了好一刻,直到听不到屋里的骂声,才转身离开了家。
  儿子媳妇离开了家,张小玉再也没睡着,她内心非常地惶恐,丈夫死了,大儿子成家才不久又跟媳妇走了,以后回来不回来谁也说不清楚。这个家到底该怎么办啊?此时的张小玉想起了王成美,一直默默地流泪到天明。
  盛明、李芳一路上基本没说话。
  盛明的心里非常复杂:妈妈我是出去苦钱的,你要是说点鼓励的话该多好啊!你骂我,让我心里多难受啊!妈妈啊,你不用担心,我是在父亲坟前下了保证的,我不会扔下弟弟妹妹们,我只是想出去挣钱。但愿到了新洋能苦到钱,在过年的时候带些钱回家,让兄弟姐妹们过年吃上一顿大米饭。
  李芳也想了很多,她和盛明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们不会扔下弟弟妹妹们不管,不管能不能苦到钱,我们一定会回来的。她知道婆婆的脾气,也理解婆婆的担心,对于婆婆的辱骂她不会放在心里,但前途未卜,如果这次能苦到一些钱,婆婆也许会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但是……
  他们俩和车夫一起步行到县城才上午十点钟,天气虽然很冷,但他们走得满身都是汗,一人吃了两个烧饼继续赶路,一直到晚上六点多才跑到新洋。
  小两口安顿好住处,第二天一早他们来到工地,很快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气氛感染了他们,他们忘记了不愉快,非常兴奋。
  他们开始到工地上去找活干。那天正好工地上赶制民工冬天穿的大棉裤的布料到了,他们帮着下货。李芳力气较大,手脚特别麻利,下完了货,人家还给了他们几块钱的下货费。
  一到这里就能赚到钱,两个人非常高兴。
  第三天领了布料,可以开始加工了。
  两口子高兴极了,工地分配他们专门加工棉裤。领到布料以后就开始加工了。
  盛明每天裁棉裤,做棉裤套子,李芳负责把棉花铺在里面。两个人配合很默契。李芳还不太会用缝纫机,但打下手绝对是没说的。他们没日没夜的赶工,
  开始一天能做五六条棉裤,几天后就能做七到八条,九毛钱一条,他们一天能赚六七块钱,那是相当多的一把钞票啊!
  李芳身体好,熬夜了还吃得消,盛明就不行了,几天下来脸色很难看,本来很瘦的脸越发的小了。
  做棉裤的布料都是很粗的棉布,再加上棉裤里需要加棉花,所以小小的住处到处都是棉絮。棉絮呛得盛明大声地咳嗽,有时候还咳出血丝。但是为了苦到钱,他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些。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辛苦劳作着……
  每天做好了的棉裤交到仓库就会现金结算。每天晚上回来两口子都笑着在数钱(大都是块票、角票和分票)。如此算来,一个多月下来,他们会有近两百元的收入。两口子高兴啊,是啊,他们哪天看过这么多的钱啊!
  晚上睡觉,两口子还在说笑着,钱带回家,母亲一定很高兴,不会因为两个人坚持出来再骂他们。他们也为自己明智的选择感到由衷的高兴。
  虽然很辛苦,但他们两人还是非常开心的。此时的盛明和李芳似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们都在想:要是能在这里苦上几年,那我们全家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看在能挣到钱的份上,盛明虽然感觉身体不舒服,但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做衣服的时候两人说说笑笑,每天做的时间更长,有时只睡两三个小时,但他们也不觉得辛苦。
  盛明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看到每天的收入,心里真的很高兴,他似乎觉得父亲在天上看着自己,并为自己加油……
  担任河工工地上的领导杜月明,看到他们两口子忙得不可开交,就派专人从工地食堂给他们俩带饭,这样又给他们节省了时间和做饭的精力。两口子越做越有劲。一个月后,他们真的苦到了两百多元钱了,这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一笔很大很大的收入了。
  他们托人先给家里带去了五十元,剩下的钱自己存起来。
  张小玉在家接到儿子、儿媳妇带回的钱,赶忙买粮食和菜给濒临断顿的儿女们。望着儿女们扒着拌着菜的米饭,张小玉忘记了对儿子媳妇去打工的抱怨,连连感叹:“唉,这下好了!这下好了!”
  晚上张小玉也难以入眠:
  她想到当初儿子、媳妇对自己那么的哀求,自己还对儿子媳妇的大骂,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很多时候也恨自己,遇到事情总是沉不住气,这个脾气也得改改了。孩子们在外苦钱也不容易,骂他们真的不应该。现在两个孩子带回来了这么多钱,说明他们的做法是对的,在家里是无论如何也苦不到这么多钱的……
  张小玉和盛昌说着自己的不对,盛昌看到母亲的悔意,也替哥哥嫂子高兴。他想哥哥嫂子如果回来,母亲一点不会再骂他们了。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多好啊!
  张小玉越想越觉得对不起两个孩子,她决定去看看两个孩子。
  过了几天,张小玉去新洋看望两个孩子。
  张小玉的到来似乎出乎盛明和李芳的意料。
  因为当初张小玉的坚决阻止,两人看见母亲还是战战兢兢的,他们害怕母亲让他们回家,又怕母亲脾气不好,如果在这里吵闹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还好,张小玉这次来心情不错,还从家里带来一些自己做的饼。
  看到母亲这样,盛明和李芳心里宽慰了不少。
  张小玉在新洋住了三天,他看到儿子媳妇每天能苦六七块钱,只带给家里五十元,心里非常不舒服。三言两语又和李芳吵了起来。李芳没法,只得又给了张小玉一百元,自己身上只留下几十元。
  好不容易哄走了张小玉。
  李芳本想等过年回家的时候多带点钱回去的,给弟弟妹妹们买点衣服之类的东西,让大家都高高兴兴地过年。可没想到……
  看着远去的婆婆,李芳哭了……
  盛明也觉得母亲太过分了。他哄着李芳:“以后我少睡点觉,多做点衣服,钱会慢慢多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在盛明的劝导下,李芳慢慢地也想通了,母亲也有母亲的难处,家里那么多张嘴等着要吃饭,要穿衣,自己累点就累点吧。
  几天后两口子又有说有笑地做衣服,小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这天李芳忽然想起自己这个月的“月事”都超过二十天没有来了,胃里反酸,只想吐。到工地医院那里看医生,医生检查后对李芳说:“你有喜了!”
  怀孕对小夫妻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但由于家里人口多,负担重,加之现在又是苦钱的大好时候,这个孩子的到来并没有让他们有太多高兴。但孩子既然来了,两个人还是接受了,慢慢地他们也在享受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中,两个人不时地在想象孩子长大了像谁……
  李芳怀孩子害口,吃什么吐什么,但仍然坚持做衣服。盛明因为连日来一直赶制过冬衣服,没有好好休息,原来很瘦的身体现在更孱弱了。
  李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天天念叨:“老天爷啊,盛明千万不能生病啊。这样整天都在赶工,真的太辛苦了。但愿老天保佑我们平安!”
  李芳怀孕了,盛明身体看上去也不很好,但这都没用影响他们苦钱的积极性。
  母亲毕竟是母亲,听说媳妇怀孕了,张小玉很是高兴,她又来到了新洋。
  她把家里都安排好了,想来帮帮儿子苦钱,好让媳妇休息休息。
  她来的时候高高兴兴的,但一看到盛明那苍白的脸,不知道为什么,她立刻想起了王成美……
  当时脸就拉下来了……
  天气愈来愈冷了,张小玉在这里住了几天,不放心家里的孩子就回去了。临回去时,再三叮嘱李芳,自己要好好注意身体,也要照顾好盛明……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