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作品名称:金凤凰 作者:永铭家珍 发布时间:2018-03-12 23:30:14 字数:3669
有一句流传很广却很现实的话叫笑贫不笑娼,由于白手起家,加上两个连胎孩子的出世,再加上农村环境的局限,比起其他兄妹来,翠莹除了勉强糊口之外,是家徒四壁,不仅外人低瞧了翠莹,连兄妹们也自动疏远了。翠莹发恨,一定要让这个家富强起来。
这是个严寒的冬日,阳光明媚。
“妈妈快来看!”
正在萝卜地里挖萝卜的翠莹,突然听到在屋后竹林里玩耍的儿子和女儿地呼喊声。
“怎么啦?”刚直起身来抬眼向屋后看去,六岁的女儿已经像蝴蝶一样飞跑到自己眼前:“妈妈,你快去看哥哥,哥哥挖了一个好大好大的笋子。”
“是吗?我去看看。”翠莹来到竹林里,果然看见儿子用小锄头挖了一个冬笋。
翠莹脑子里忽地闪过一道亮光,冬笋,对,冬笋价格虽然比一般的菜肴都要贵,但冬笋还是备受人们的喜爱,再说家家过年基本上都要用上冬笋,什么小炒肉片,炖汤等等。何不收购冬笋去c城卖卖看?
可听说柳城的关卡检查得很严,怎样通过检查站的检查呢?白天很明显不行,晚上呢,也只有等下半夜闯闯看,能过去就继续跑,不能继续再想别的折。
行事风格雷厉风行的翠莹,一边开始跟善水上山挖冬笋,一边放出收购冬笋的风去。
三天后,已经收了几担冬笋,喊来村外一开大篷车的师父,谈好运输价格,于当晚一点多出发,两点多到了柳城检查站,翠莹夫妻和驾驶员三人都提心吊胆的,没想到检查站的灯亮着,却没有人出来。第二趟、第三趟都这样悄悄地过去了,虽然没遇到阻拦,却感觉很是惊险和刺激。就这样每趟能赚到一百多元。头十天功夫就挣了几百元,要知道当时一般工厂的工人一个月也就四五十元钱工资。夫妻两虽然没日没夜很辛苦,但这么短时间就挣这么多钱,是越干越有劲。
这天晚上,翠莹照例将两个孩子送进梦乡,夫妻两又带着一大篷车冬笋向c城出发。车行到柳乡的时候,已经是下半夜两点多了,以往这个时候,检查站的人都睡了。谁知今天其中有个值班的人老江尿急,发现了装笋子的大篷车。
“停下停下,检查,车上装的什么?”
大篷车师傅傅刹住了大篷车。
老江拿电筒一照,好家伙,全是冬笋。
“车子留下,明天等待处理。”
里面一个值班人员老李被外面的动静惊醒了。
以前几趟,过关卡,翠莹都提心吊胆的。现在车被扣,翠莹和善水都急得冷汗直冒。笋子损失了就当前几趟白跑,可是要将车扣下,是要被重罚的,翠莹可罚不起这个款。夫妻俩急得直冒冷汗。
翠莹夫妻心里正“咚咚”作跳,老江道:“你们知不知道,贩卖贩卖是违法的,这一车笋子连同大篷车都要扣押在这里,天亮后等着罚款吧。”
“两位兄弟行行好,我们真不知道这也是犯法的……”翠莹硬着头皮上前说道。
“不知道是犯法的?不会吧?那你们为什么夜里进城?”老江反问到。
“是这样的,我们两个孩子还小,出远门带着他们不方便,只有晚上他们睡着了之后才能安心做事,在一个就是大篷车师傅白天还要拉货,我们也是没办法,计划粮只能给两个孩子吃,说了你们可能都不信,我夫妻两常年吃的都是玉米糊,山芋干……”翠莹露出一脸祈求的神色。
“他们是太穷了,你们是没见过,他们家就像水洗的一样,什么都没有,太苦太可怜了!你们就行行好吧!”大篷车汪师傅也帮忙说道。
善水在一边急得直搓手,大冷的夜里,头上却冒出了细细的汗珠:“是啊,你们两位就行行好吧!”
那位后出来的值班人员老李对老江说道:“看他们的样子,也不是老贩子,就……”
“可是……”
“没事的,这大半夜的,不会有事的。再说他们是自产自销,不是贩买贩卖。”
老李故意将“他们是自产自销,不是贩买贩卖”加重了语气,老江会意,点了点头:“好吧,既然是自产自销,今天就放你们过去吧。”
大篷车司机正将车子发动,翠莹夫妻也跨上大篷车,却看见老李把大手向大篷车前做了一个阻拦的手势:“慢!”
老李一声“慢!”倒把几个人吓了一跳,难道是他又变卦了?
“告诉你们,我们明天晚上不值班了,你们可要注意一点。”老李轻声对翠莹等三人说了这么一句。
一听老李说了这样一句话,三个人都长出了一口气。三人心里同时流过一道暖流,翠莹暗道:世上还是好人多,将来我条件好了,我一定要来感谢他们。
这一次经历,虽然有惊无险,但翠莹夫妻再也不敢倒卖冬笋了。就将父亲做豆腐的家伙什整理了一下,向村民们收购了一些黄豆,做起干子豆腐来。可是光靠村民们的购买,也赚不到几块钱,听说上海豆制品畅销,翠莹决定带几袋干子去上海趟趟路子。善水带着儿子在家里,边照应家畜,边做豆腐。翠莹则背着女儿,带着几袋干子来到火车站。检查人员说:“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豆腐干。”
“豆腐干?豆腐干弄到上海去卖?”
“这是我家自己做的,想拿去卖点钱补贴家用。”看翠莹背心背着孩子,手里还提着这么重的干子,年纪轻轻却一脸的憔悴,一看就知道是个可怜人,检查人员心下不忍有心放行,就轻轻告诉翠莹:“下火车检查,你就说是药材,别说是干子,不然会被罚款的。”
心里已经在咚咚作跳的翠莹一听检查人员这样说,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心里暗道,我翠莹何德何能尽遇好人同情帮助?今后我一定要像他们一样,多做好事,积德行善。
还好,这趟上海之行,赚了几十元钱。此行虽然不算有太大的惊险,但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太重了。因为打击投机倒把的年代搞点经营买卖太难了。轻则罚款,重则没收。
回来后,善水听说后,也唏嘘不已。
“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哦。不然这两趟生意,不管是哪一趟,被罚款或是被没收,我们都吃不了还要兜着走。”
善水劝道:“是哦,光卖冬笋那一趟,要是被罚款,我们可能都要卖房子。”
“卖房子?你这土墙房子卖给谁?”
“是啊,卖这房子都没人要,后果真不堪设想。”
“唉,想挣点钱怎么就这么难?”翠莹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别急,以后我们边做豆腐边想别的办法,就不要出去冒险了。”善水连忙安慰。
翠莹点头答应,却心有不甘。
正好又到一年的寒冬腊月,夫妻两起早摸晚,帮乡亲们加工豆制品的活开始应接不暇。乡里乡亲的,虽赚钱不多,倒也乐在其中。
尽管丈夫对自己是万般的呵护我,可每每想起当年月月说的,你总不能让孩子也跟你们一样成为农村人的话来,翠莹心中总是塞满惆怅,她连做梦都想改变两孩子的身份,也是天遂人愿,翠莹恰逢八十年代末出台了一项政策,那就是,凡农村户口的孩子,只要拿出一定的资金,就可以转为居民户口。八七年首先用四千元为儿子买了居民户口,次年又为女儿用两千元买了居民户口。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光阴转眼踏入九十年代,镇上设在村里的一个粮食兼日杂店代销点撤销了,剩下十几吨粮食,翠莹夫妻转接了过来,这样不用风里来雨里去的,边做豆腐边经营粮油日杂小店,事情虽然多,但每天起早的善水,总是默默地一个人起来做豆腐,一回也舍不得喊翠莹,自此,不仅生意如日中天,夫妻情感,也是如胶似甜情蜜意的,此时刚儿已经上了初中。
接手村粮店不久的一天晚上,夫妻两摸黑回到家里,却见大门敞开,床上垫的盖得都被翻了个底朝天,装衣物的箱子也被翻得乱七八糟,一百多斤茶叶没有了,善水帮翠莹买的一件呢子大衣不见了,抽屉里的一百多元钱硬、纸钱币更是不翼而飞……看着眼前的情景,夫妻两惊呆了,好在积蓄都压在货物上,虽然损失,也算是伤皮不伤骨吧。可善水却叨咕上了:“丢了什么都不可惜,唯独那件呢子大衣,让你穿,你舍不得,一回都没上身穿,这下好了,给别人穿去了,唉!”
“那么好的衣服,做事的时候你叫我怎么穿?你不知道好歹呀?”
翠莹嘴上这样嗔怪着,心里却注满温馨幸福的情感。
说起这件呢子大衣,那还是在房子做好不久,善水用砍毛竹的钱偷偷为翠莹买的。买回来之后,虽然被翠莹怪了一通,但善水却倍感快意。别看善水平时言语不多,但他心思却很是细腻。善水总想,翠莹嫁给自己,这不仅是老天对自己的眷顾,自己前世修来的福气,更是翠莹对自己的一片真情,自己决不能对她有半点含糊。自己因为条件有限,没能给她带来幸福,总是让她吃苦受累,还受人冷眼,可她还是那样任劳任怨,这份情,自己这辈子加上下辈子都是报答不了的。可以这么说,这个家,没有翠莹的勤劳辛苦,别说两孩子能成为城市户口的人,恐怕现在不知穷成什么样,她就像家里的一根顶梁柱,一块无价的瑰宝。
“唉,丢了就丢了吧,以后再买。”善水自嘲似的接着翠莹的话头。
此事发生后没几天,老天令旗一摇,天宫降下一场鹅毛飞雪,山里又是一片皑皑白雪,学校也放寒假了,在镇上住校的刚儿回到家中。往日节假日回来,刚儿都是欢蹦乱跳开开心心的,今天却见刚儿怏怏的,一脸苦相,还用一只手捂着额头。
“妈……”没等儿子说下文,细心的翠莹已经发现刚儿有些异样的神态,忙问道:“你的头怎么啦?怎么用手捂着?”
刚儿鼻子一酸,眼睛已经红红的了。“我……”一句话没说出来,眼泪已经掉了下来,忙用捂着额头的手擦了一下眼泪。儿子刚拿下手,翠莹就看见儿子头上一个紫包,她
心中一惊,忙问刚儿:“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事情?”
“妈,我被人打了……呜呜……”见母亲相问,刚儿倍感憋屈,索性放声嚎哭了起来,看样子很是委屈。
见儿子嚎啕大哭,再对儿子脸上看,天啦!刚儿脸上怎么青一块紫一块的。
“为什么被人打?被谁打了?快告诉妈妈,是谁先惹得谁?”翠莹知道,刚儿一惯不好哭,哭的话,一定是受了莫大的委屈。
从刚儿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叙述中翠莹明白了刚儿被欺负的大概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