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作品名称:谋变 作者:trumanedu 发布时间:2012-09-04 21:42:13 字数:4643
胡志新从北京一回到广州,就引起不少全国地方媒体的关注。捷足先登的是一直关注读努门的《大众商务》杂志社。《大众商务》是三秦出版社旗下的经济类期刊,以“网络创业项目,传扬商界精英”的宗旨,赢得了无数创业者的青睐。半年前,本刊记者慕名拜访胡志新,交谈中,胡志新那敏捷的思维、高远的目光、颠覆传统的气魄以及他对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无不令人钦佩。于是,记者以《商人的境界》为题,记录了读努门人研发新一代低碳环保教学系列产品的感人事迹。该文在《大众商务》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离退休老教师和学生家长给本刊来信,对读努门人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此,读努门的发展变化便备受《大众商务》的关注。
《大众商务》的记者开门见山,问胡志新此次北京之行的感受,胡志新却反问道:
“您认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一种潮流了吗?”
那个记者愣了一下,旋即说道:
“我认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必将会成为一种潮流。”
胡志新禁不住大笑起来,那个记者莫名其妙,胡志新告诉他说,在北京开会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导演冷不防地就问了他这个问题,他也是在情急之下如此回答的。
那个记者听了也大笑起来。本来已经成为朋友的他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交流。
那位记者说,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提出源于“低碳生活”这个新的概念,从而便引出了“低碳环保”、“低碳消费”这些新的理念。低碳经济的提出,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理念还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
胡志新听了连连点头。他这才回答起《大众商务》的记者提出他北京之行的感受。他说,第一,低碳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我们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都可以成为低碳一族。第二,随着政府对于低碳环保重视的力度越来越大,因此,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必将成为一种潮流。
胡志新说,他当初研发读努门环保系列教育用品的时候,除了“净化讲坛环境,建设环保教室,关注师生健康”这一目标之外,也考虑到保护生态环境这一问题。比如说,制作粉笔需要开采矿石,开采矿石就会破坏植被,破坏了植被就会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后果,轻则影响生态平衡,重则带来山体滑坡,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如果读努门的产品能够在全国普遍使用,逐步取代有尘粉笔,那要保护多少生态资源啊!
胡志新的这番话,令《大众商务》的记者叹为观止。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具有如此高远目光和忧患意识,实在令人钦佩。
一个月后,《大众商务》再次推出对胡志新的专访——《居高声自远》……
《大众商务》的记者离开之后,广州多家媒体纷纷前来,胡志新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回答着记者们一个又一个提问。
有一个记者问胡志新:
“如何使普通民众都能积极地参与到低碳环保中来?”
胡志新笑着说:“这个问题,你最好去问主管环保工作的市长。”
那个记者“反唇相讥”:“作为首届“低碳消费”唯一入选的教育用品企业,你难道没有自己的见解?”
胡志新正色道:
“如果各行各业都把绿色环保、低碳消费纳入了日常管理当中,参与绿色环保和低碳消费的民众也越来越多,那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说过的‘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这句话,就成了真理。”
那位记者说:
“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节水,从点滴做起。如今这种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胡总,您认为呢?”
胡志新说:
“可是,由于相关部门管理的力度不够,致使一些制造和销售污染环境的企业屡禁不止。比如说:好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一次性筷子不能再生产,可是现在,还有多少餐厅还在使用?去年,有关部门开始限制塑料袋的使用,市民们买菜购物,都带着自己的东西。可是,现在又没人管了。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即产生、使用和消费一些东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我身边有很多低碳的榜样,我自己也有一些低碳的生活习惯,比如夏天很少使用空调,尽量双面打印文件;比如我昨晚考虑低碳生活呢,晚饭全素,注意节水,没看电视、没开电脑,9点就睡觉了。呵呵。我想,低碳方式生活,就是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低碳”还得能带来心灵上的宁静呢。其实,低碳生活也是低调生活。“低碳生活”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
那个记者被胡志新“上了一课”,虽然显得有些尴尬,但他从心里却对胡志新刮目相看。
那个记者刚离开不久,一个陌生的电话就打了进来,对方刚叫了声“胡总“,他就听出了是央视的李导。
李导在电话里说,他最近查看了不少关于媒体对读努门的报道以及相关机构对读努门品牌的检测和认定,这才完全相信,读努门品牌在全国教育用品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他有一个想法,读努门能否创作一首歌曲,以此来强化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
胡志新一听,就觉得李导的这个想法不错,他让李导尽快给他拿出一个方案。
这个方案很快传给了胡志新。李导的意图非常明确:将这首歌曲打造成一首脍炙人口的校园歌曲,以此来关注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胡志新认真地看了几遍,觉得创意很好,但定位不高,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想,如果单从自己的企业考虑,搞这样一首校园歌曲是完全可以的。可是,21世纪的今天,绿色、健康、低碳、环保,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他胡志新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否还有一个更好的、宣传面更广更宽的办法呢?
胡志新将他的想法告诉给李导。李导说,创作一首以低碳环保为主题的歌曲只是他的第一步,如果读努门在这方面愿意增加资金投入,歌曲在完成之后,再制作成MTV,在央视和各省相关频道播出。胡志新觉得这个办法挺好,随即告诉李导按照这个想法再做一个方案。
几天后,李导的新方案就发给了胡志新。这个方案拟定出了词曲作者和十多位供胡志新挑选的歌手名单,以及歌曲录制、MTV拍摄、宣传推广等一整套运作流程。胡志新在一连看了两遍后运作流程后,便把目光落在一个60万和一个80万的两个版本的费用预算上。
这两个预算方案只有一个地方不同,那就是演唱者的身价。令胡志新意外的是,李导列入“一线”阵容里的几名歌星,他都不甚喜欢。因为,她们的出镜率几乎和绯闻一样的多。胡志新不明白,这些人是唱歌出的名还是靠绯闻出的名?而被李导列入“二线”的几个歌手,胡志新倒觉得不错。他不想和李导就这些事情发生争论,只对李导提出了他对歌手的三点要求:
“端庄大方、歌喉甜美、德艺双馨。否则,名气再大,也没有资格来演唱这首歌曲!”
2010年6月12日,李导来到广州,带来了由著名音乐人雷刚创作的歌词和他本人创作的MTV脚本。
这首歌词的名字叫《爱的呼唤》:
(女)我听见风在无奈地叹息
也许你还不曾在意
你总是向前奔跑埋头向前奔跑
(男)我相信在你寂静的心底
它在渴望你轻轻的呼唤
试一试放慢脚步抬起头放慢脚步
(男)它会伴随着你为你撑起广阔的天地
(女)它会伴随着你它就是爱
(男)当爱多一点你会看见灿烂的笑脸
(女)当爱多一点你会听见风喜悦的歌唱
(男)当爱多一点就会多一点生命的鲜艳
(女)让爱多一点一起呼唤为爱改变
我相信在你寂静的心底
它在渴望你轻轻的呼唤
试一试放慢脚步抬起头放慢脚步
它会伴随着你为你撑起广阔天地它就是爱
当爱多一点你会看见灿烂的笑脸
当爱多一点你会听见风喜悦的歌唱
当爱多一点就会多一点生命的鲜艳
让爱多一点一起呼唤为爱改变
(男)当风亲吻着翠绿的山野谁不想去赞美
(女)用爱依偎这不安的世界给它安慰
当爱多一点你会看见灿烂的笑脸
当爱多一点你会听见风喜悦的歌唱
当爱多一点就会多一点生命的鲜艳
让爱多一点一起呼唤为爱改变
说实话,胡志新一看到“爱的呼唤”的歌名,他的心就动了一下。至此,他才知道,自从北京回来之后,接受了那么多记者采访,回答了那么多的的提问,他要表达的就是“爱的呼唤”这四个字。
胡志新是学中文的,对歌词有一定的鉴赏力。他认为,这首歌词大气、含蓄,并没有直白地告诉人们如何低碳环保,但反复出现的一句“让爱多一点”,可以使人产生更多更远的联想。
可是,对于MTV的脚本,胡志新却迟迟下不了结论。李导的脚本创意是这样的:一个老师被送进医院,在病床上,他收到一个学生的特别礼品——读努门牌书写笔。这个老师激动地对学生说,如果早些年就有这种产品,我的身体绝不会到现在这个样子。
客观地说,如果单从广告效果看,这么直白的内容是可以的。但是,既然定位是一首公益歌曲,这样的说辞无疑是“挂羊头卖狗肉”了。他将他的看法如实地告诉李导,李导听了连连点头,并连夜修改,最后将脚本内容确定为:两个年轻的教师——男教师在大都市任教,女教师在偏僻的山村教书,意外邂逅的他们因提倡低碳环保而产生爱情,男教师最终放弃了大都市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山村任教……
第二天,胡志新正和李导在办公室讨论歌曲旋律的定位,温春娣领着女儿胡淑雅推门进来。胡志新分别做了介绍后,七岁的雅雅冲着李导喊了声“李叔叔好”。李导的眼睛一下瞪了起来,他在心里说:胡总的女儿不但聪明,而且长得非常可爱:两条短短的辫子,一双明亮的眼睛,她冲他喊“李叔叔好”的时候,嘴角两边便出现一对小小的酒窝。
李导若有所思地盯住雅雅,雅雅却坐在妈妈身边想着她的事情了,对于李导的审视,丝毫没有在意。
别说是雅雅没有在意,就连胡志新和温春娣也没有在意。雅雅确实聪明可爱,凡是第一次见雅雅的人,没有不夸赞的。在胡志新和温春娣的生活中,雅雅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雅雅非常懂事,常常说出一些超出她年龄的话题。比如说,胡志新在饭桌上或者是躺在床上考虑问题的时候,雅雅就会说:
“爸爸,回到家了就不要再想工作上的事情了,陪我和妈妈多说说话吧。”
温春娣有时也会因家庭琐事发些牢骚,雅雅便会说:
“妈妈,不是紧要的事情就先放下,等心情好的事情在做吧。”
雅雅很有音乐天赋,从电视上听过一遍的歌曲,她竟能把主旋律记下来。胡志新便把雅雅送去学钢琴……
“胡总,我突然有个想法。”李导对胡志新说。
“什么想法?”胡志新问。
“让雅雅出镜。”
“这……雅雅行吗?”
雅雅突然接过话茬:
“李叔叔是不是让我演电视?”
李导笑了起来:
“雅雅,你觉得你行不行?”
雅雅说:“我当然行啊!”
李导当即说出他的想法:片子一开始,雅雅手握小提琴站在阳台山,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忧心忡忡地说:天,怎么这么灰暗呀?雅雅说完,便开始拉琴,琴声引出歌曲的旋律,男女教师便在歌声中相继出场。片子的最后,男女教师牵手雅雅在草原上奔跑,这时,出现雅雅的画外音:天,蓝了,水,清了……
胡志新觉得这个创意不错,问雅雅能不能演好。谁知,雅雅猛地起身,望李导面前一站,手上作出拿琴的姿势,抬头仰望,皱着眉头说道:“天,怎么这么灰暗呀?”说完,便作出拉琴装,拉了一阵后,又抬起头来,满面微笑地说道:“天,蓝了;水,清了……”
包括温春娣在内,都情不自禁地位雅雅鼓掌喝彩。李导说:
“胡总,你的女儿太有表演天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