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秀水明山(记录)>第95章旧貌换新颜

第95章旧貌换新颜

作品名称:秀水明山(记录)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18-01-15 14:22:13      字数:3486

  我县地处四川东南角,交通十分不便,公路改道前距四川成都有1200多公里,到重庆也有700多公里,走川湘公路经酉阳县到彭水县乌江码头也是300多公里,从秀山经松桃甘龙到沿河县乌江码头有95公里。为了缩短水路里程,经县革委研究,向省地要求新修由美沙芒洞桥至塘坳交溪公路,直通贵州松桃县甘龙区和平乡接酉阳李溪到沿河码头,可缩短贵州铜仁地区松桃县以及我县到沿河里程20多公里,同时解决了塘坳乡长期不通公路的问题。
  1973年,经四川省计委、交通厅与贵州省计委、交通厅协商同意,由松桃、秀山各负责修本辖区路段。为了争取立项,宿成清与县计委副主任杨德礼等,三次到省计委、交通厅汇报,经四川省计委、交通厅与贵州省计委、交通厅协商同意立项,争取得到国家投资120万元。经县上研究决定,立即从全县8个区抽调劳动力,每区抽调一名区级领导带队,各组建一个民兵连,共抽调民工1200多人。县上从公交、财贸等部门抽调十几名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施工、政工、后勤3个组。县革委决定由宿成清负责,交通局副局长张希令常住工地指挥施工。
  从1973年秋季开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顺利完成了长达20多公里的3级公路和交溪场中桥一座。施工中由于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石堤连队民工一天中午在施工现场因天气热,在一处背阴的岩层下乘凉,被放炮震松了的岩层突然下滑,造成压死两名民工的重大伤亡事故。作为工程的领导,宿成清对安全工作没有做好,应负重要责任而深感内疚。这段路建成后,因松桃县未按两省协商意见修建境内路段,仍按原路线经我县的龙凤峻岭至甘龙到沿河,使交美路只是解决了塘坳一个乡的交通问题,未能实现原定目标,成为断头路。
  组织新修宋石公路和石堤、北河、宋农三座中、小、大桥,在新建北河大桥时,资金缺乏,宿成清亲自到省交通厅汇报工程进展,争得资金50万元。
  1970年,四川省决定新修襄渝铁路,省上决定由涪陵、万县两地组织修建,涪陵地区10个县,每个县组建一个民兵团,7月24日,秀山民兵团成立,由县人武部副部长刘均章任团长,县革委副主任李宗枝、人武部邵志忠任副团长,县人武部黄益兴任政委,县革委副主任况于森任副政委,原工交部副部长张希令任参谋长,下设2个营16个连,共计3100多人(其中一个女子连共180多人,由原县妇联主任程素云任指导员,杨兰英任连长)。先头部队步行拉练到渠县三汇镇,秀山团的任务是修建15公里长的路段。
  同年10月,县上又组建1个民兵营3个连,计600多人,由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白祖金负责开赴宣汉境内参加襄渝铁路大会战。
  宿成清当时是负责支前工作,为了支援前线,鼓舞民工士气,县革委决定组织慰问团前去工地慰问,宿成清与人武部部长许金城带慰问团及慰问物资到达工地,到每个连队看望民工。快到工程后期,11连队放松了管理,于同年的10月26日,为了迎接火车头进入秀山施工地段,11连早上去工地清理现场,因早上霜冻大,气温低,民工们把几天前清除的瞎炮、雷管与包装炸药丢下的废纸用来烤火取暖,发生爆炸,炸死11人,重伤8人,全是肖塘乡民工,后来把全部尸体运回肖塘安葬。整个工程花了1年多时间,全面完成了施工任务,这是秀山有史以来首次组织大批民工外出投入国家建设。
  1975年,国务院决定将四川天燃气输送出川,支援中南地区的经济建设,自重庆经长寿、垫江、丰都、石柱至湖北利川,新建一条输气管道,把气输送到湖北。四川省委将承建任务交给了重庆市和涪陵地区。中央、省、地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亲自抓,四川省委由主管工业计划的副书记徐驰负责,涪陵地区是主管工业计划的副专员吴非负责,地县两级分别成立工程指挥部,地区工程指挥部设在石柱县城,抽调地区计委主任刘东生任指挥长,工交部副部长孔宪江、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贤发任副指挥长,从地专机关抽调几十名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秀山县革委决定由宿成清任秀山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工交部部长刘世芳、副部长张希令任副指挥长,并抽调财贸部黄伦坤、组织部黄秀云等20多名干部,分别组成施工、政工、后勤几个组。全县八个区,每个区抽调1名区级领导带队,各组建1个民兵连,共计1300多人,开赴石柱县双河乡,负责4公里路长的3级公路和1座桥梁的建设任务。经过1年多时间的努力,完成了修建任务。节约的资金30多万元、3台工程车辆和一批其他工程物资,运回秀山后全部注入三角滩电站的建设。连同北河大桥竣工留下的物资也转入三角滩建设,为三角滩建设储备雄厚的资金和工程物资。
  在洪安区委工作期间,1961年在人民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宿成清组织红旗公社的贵塘、洪安两个大队,新修洪安美其至贵塘的大堰一条,打通观音阁隧洞,解决了贵塘及湖南花垣茶洞镇在贵塘坝上田土的缺水困难,从而结束了用“龙骨车”从河中抽水灌溉的历史。在洪安贵塘、峨溶大坪、雅江乡的雅江村和桂坪村新修水轮泵四处,解决了抽水、灌溉和发电照明的问题。
  1971年,宿成清与当时的县革委主任肖永谦和分管农业的副主任冉海光、县水电局工程师祝清源等几次去钟灵水库选定坝址。
  钟灵水库早在1958年大跃进时,已上马修建,中途下马,原定坝址是在上游的板栗坪,经过实地考察,反复论证,一致认为库容太小,只有几百万方,后才决定在下游窑罐厂建坝(即现在的坝址)。方案确定后,由祝工组织技术人员搞初步设计,直到1972年方案拿出来经过研究,于1972年以“秀革发21号”文件上报省水电厅。
  同年8月,因宿成清分管计划,县上决定由他带队,有水利工程师祝清源、计委副主任杨德礼到省计委和省水电厅汇报,要求争取立项。8月31日,又以“秀革发110号”文报请审批钟灵水库初步设计方案的报告,当时设计坝高为50.76m,总库容3310万m3,有效库容2800万3。
  1973年5月,宿成清与祝工、杨德礼再次到成都报送设计方案,根据水电厅提出的修改意见和补充材料,同年的10月5日,又去成都省计委计划处、省水电厅基建处汇报,所有参加听汇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处领导都一致认为水库地质、水文、坝址、坝形、布置、建设规模、渠道布置等设计基本合理,到1974年5月26日,水电厅又派人来秀山实地察看后,水利厅又于1975年4月20日和11月11日两次派人到钟灵水库现场实地察看,都认为建库条件较好。
  同年7月25日,涪陵地区水电局转达水电厅基建处审查钟灵水库初步设计的几点意见,根据省上意见进行补充修改,于8月16日县水电局以《关于钟灵水库初步设计的几个问题的补充材料》上报水电厅,重点补充水文计算、灌溉面积、蓄水量、洪峰流量计算、枢纽布置、坝基结构等资料,宿成清一行3人又再次去到成都汇报,经省计委计划处、省水电厅基建处看了他们送去的资料后,基本同意设计方案,同意立项。
  为了慎重,1976年3月17日至30日,省水电厅、涪陵地区水电局又派人到现场查看后,于同年4月30日省水电厅正式下文以《川水发76水基字第330号》文件正式批复同意秀山钟灵水库为3等工程,拦河坝为3级建筑物,核定国家投资310万元。整个工程占地为1753.9亩(含田1215亩,土538.2亩),移民搬迁229户849人,房屋拆迁117户,搬迁小学一所。
  1976年,宿成清与当时的县革委主任冉海光、水电局工程师祝清源参加龙池帅家水库纳沙河大堰勘查选点,在勘查帅家水库坝基时,发现地下有一条暗河,当时从地面打一个竖井到暗河底,由竖井下到暗河底下勘查,发现暗河内有一个积水很深的潭过不去,即脱下衣裤,龙池区区长汪三民将祝工程师背过暗河到对面勘查。
  经过认真细致的勘查,决定在洞内筑坝,堵住暗河水,从而打破了在石灰岩层不能建水库的结论。帅家水库的建成,全县最缺水的龙池乡农田灌溉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978年,孝溪水库工程扫尾,原是县委副书记况于森同志负责,因他工作调动,县上决定由宿成清去完成扫尾工程,去到工地,主要是与原在工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完成大坝和附坝、溢洪道等扫尾工程,研究水库建成后各项水库管理制度,当时县上工作还不正常,经常受到造反派头头陈飞飞等人的干扰。
  记得一次县委书记冉海光到省上开会,县里工作由曾胜富负责,有一天他打电话通知宿成清,要他回县上有工作要研究,于是宿成清一早就赶回县城。一到县委小礼堂,会场坐满了人,宿成清进入会场,造反派就宣布,叫他接受批判、答复问题,整整斗了他1天,到下午5时才散会。
  一散会,宿成清仍回到工地,经过几个月时间,与在工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共同努力,于1979年3月31日竣工,库容为700万立方,灌溉面积3万多亩,完成了工程的全部扫尾工作,才回到县上。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