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渭北上门女婿初传(小说)>第九十一章 一本书火了

第九十一章 一本书火了

作品名称:渭北上门女婿初传(小说)      作者:海上明月生      发布时间:2018-01-05 04:45:35      字数:3076

  最近一段时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本书,在学校里火爆起来。校团委写的汇报材料,受到上级的表彰,上级特批款项买书,一时之间,团委和图书馆共购回《太阳照在桑干河上》200本。经过学校和团委的大力宣传和提倡,阅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成为最突出的政治任务和学习内容。于是人人阅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班班座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成为最迫切的事情,成为最光荣的任务。
  要开好座谈会,德仁成为最活跃的人物,你班抢,我班约,忙得不可开交。不用讲,金玲也红火起来。经过德仁推荐,超民、荣达也到班上去参加座谈会。联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反映的土地改革,结合座谈会的讨论内容,各个班级纷纷组织同学到郊区农村参观访问,取得更直观的认识和感受,思想普遍得到提高。
  团委趁热打铁,邀请《人民日报》记者来学校采访。记者耳闻目睹,一片繁忙景象:人人阅读,班班座谈,许多班级同学到农村参观访问,身同感受,体会土改的巨大成效。滚滚洪涛,乃涓涓细流汇集而成,学习、座谈和宣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怎样开始的呢?团委自然把德仁和金玲推荐给记者。无须过多地交谈,记者看了德仁8000多字的发言稿,看了金玲提供的汇报材料,一切都明白了。
  过了几天,金玲兴奋地拿着一份《人民日报》来找德仁:德仁,不得了了,你上了《人民日报》了。原来《人民日报》发表了记者采访的通讯《一本书活跃了一所学校》。于是,德仁便急切地读起来:
  这本书因为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伟大的土地改革,创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一幅中国农村瑰丽的风俗画,从而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它就是丁玲创作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可是,一本书摆在书架上,不会说话,不会走动,它需要人们去阅读,去座谈,去宣传,才能发挥它更大的作用。这里,就不能不说到两个小人物:进修生张德仁,勤工俭学生马金玲。张德仁精心阅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有了深刻的体会。做阅览室管理员的马金玲,独具慧眼,在交谈中发现了张德仁的才能。马金玲在班上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邀请张德仁去宣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德仁一炮打响,在校园里产生了轰动效应。
  在学校和团委的倡导和支持下,购买了200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现在,人人阅读,班班座谈,学生们满腔热忱地到农村参观访问,切身体会土地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校园里一片热气腾腾......
  德仁虽然十分高兴,口里还是说道:这个记者题名道姓地表扬我们,今后让我们怎么在校园生活呢?
  金玲把脸一红:你倒把话说清楚,为什么就无法生活了?
  德仁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一出名就不好生活了。我是说我,与你无关。今后,我可能要招惹更多的麻烦了。
  金玲冷静下来:嗨,文章主要表扬你,我只是一个陪衬。
  德仁说:人家表扬你是伯乐,具有组织家的才能。
  金玲不再言语。德仁回到宿舍,超民、荣达也看到了《人民日报》,超民对德仁伸出拇指:这个记者真有眼光,分析事物,先找源头,你生动活泼地宣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得到他的肯定。
  荣达说:记者说得对,一本书要发挥作用,就需要人们阅读、座谈、宣传,造成声势。《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能够这么轰动一时,我们都有功劳。
  德仁沉思着:我们是学文学的,这里面有一个循环的流程。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了生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作家深入农村,深入到社会的底层,深入到土地改革第一线,和农民交朋友,去体验生活,然后写成真实地反映农村生活的文艺作品。广大读者通过这些文艺作品了解农村的生活,了解土地改革的伟大斗争。《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正是作家丁玲深入农村反映土改的最成功的作品。好的文艺作品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着社会生活,读者可以通过这面镜子去了解社会。......咳咳,你看我啰啰嗦嗦的说什么,这些都是文学概论讲过的知识。
  超民说:你说,我们爱听,你是用自己的话,按照你的理解来说的。
  荣达疑惑地:你说得很好,不过我脑子里一直有一个问题。文艺作品要反映社会生活,农村离我们这么近,我们去看一看,不就了解社会了,还要文艺作品干什么?......唉,你会不会说我太幼稚呢?
  超民说:我偶尔也会这样想,可是我不敢说。
  德仁一脸严肃的:谢谢你们,对我直爽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想,你们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把生活简单化了。人们到农村走一圈,甚至于住上几天,就能够了解农村了吗?根据有关材料,丁玲长时间生活在农村,参加了两次土改,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物,她有着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才能写出这样深刻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
  荣达恍然大悟:是啊,我是把问题简单化了。
  德仁说:我们是学文学的,文学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文学源于生活,但是文学高于生活,它比一般的生活更集中,更突出,更典型,更艺术化,更能使人们警觉,使人们醒悟,使人们奋起,使人们愉悦,使人们想入非非,使人们欲罢不能,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超民赞叹的:哎呀,说得好,诗经的词语都用上了。
  德仁说:是啊,为了给同学讲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深入地钻研这本书,废寝忘食,简直迷上了这本书,其中许多精彩的描写也使我久久迷恋,难以忘怀。据说,有的下乡干部怀里揣着一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把它当做教科书一样。这就是说文学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指导生活了。
  荣达点点头:德仁,你成为我们的小小老师了,嘿嘿......
  大家都笑了......过了不久,羡冰又来聘请这位小小老师了,给他讲课的命题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位作家?德仁笑笑:这么大的命题,真是难杀人也,改一改吧?羡冰固执的:我不管,你一定要讲好,要保证百分之百的人说好。
  德仁在宿舍准备讲稿,超民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位作家?好大的命题。
  德仁说:一开始我也觉得命题大,可是仔细一想,命题越大,主题越模糊,反而好讲了。
  超民嘿嘿地笑着:你这是什么逻辑?
  德仁也笑了:我要采取一定的战术,化大为小,化整为零哇。
  德仁经过一番努力,写了几千字的讲稿,反复朗读,融会贯通。这一天,德仁终于来到羡冰班上。羡冰主持会议说:请师大张德仁老师讲课,题目是“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作家?”
  掌声中德仁登上讲台,德仁瞅瞅黑板上的大字标题: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作家?这很容易,请羡冰同学说上这样一句话,“请著名作家张德仁讲话”,我立马就会成为一位作家。
  会场扬起一片笑声。羡冰同学刚才说请师大张德仁老师讲课,我就成为一位老师了吗?没有,我仍然是一位学生。
  会场上又是一阵笑声,德仁一脸严肃的:这就是说,要当一位口头上的作家很容易,但是要当一位名副其实的作家就不容易了。当然,想当一位作家,这是崇高的理想,没有什么不好的。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写好一篇文章,无以写好一本书。所以,我们要想当一位作家,就必须从写好一篇一篇文章开始。何况你们以后要参加高考,写好文章是十分必要的。
  会场上响起一片掌声。这时,一个男孩跑过来,递给德仁一篇文章,一脸严肃的:老师,请你仔细地看看我的文章,看看我今后有没有希望当作家。如果有希望,我就继续努力;如果没有希望,我就从此告别写作,不再做作家梦了。德仁镇静地拿起文章,默默地读着,示意男孩坐回座位。但是他不能使会议冷场,一边看着文章,一边频频点头,笑容可掬,给送文章的男孩和室内听众以希望的曙光。德仁很快地浏览完文章,满脸堆笑的:有希望,大有希望。不过不是凭着这一篇文章就能当上作家,你还要继续写,要写多少篇文章呢?据《西游记》研究,唐僧要取得真经,需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你要想当一位作家,就必须先认认真真地写好九九八十一篇文章。
  德仁讲到这里,全场哄堂大笑,送文章的男孩也咧着嘴巴笑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