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元璋聚兵缓救应 文忠赔夫又折兵
作品名称:元明风烟 作者:关键 发布时间:2018-01-02 22:38:32 字数:3289
李文忠得知消息,心中复杂愤恨。先是谢再兴在金陵时,恰逢李文忠从建德回金陵,在朱元璋府邸偶遇谢翠英、谢翠娥姐妹,见谢翠娥与梅梦城恰有三分神似,因而大为喜欢,有纳娶之意。
李文忠遂将此事告知朱元璋,请其保媒。
朱元璋道,“某有此意久矣。”
李文忠高兴而去。李善长至,闻知此事,道,“谢再兴乃邵荣旧部,今主公诛其部将,罢其官职,其心难安。主公若将其女嫁给文忠,两人所戍州境相邻,将来谢再兴若生二心,文忠将何去何从?”
朱元璋听了,脸色大变,待李文忠回至建德府,却将谢翠娥嫁于心腹徐达。
李文忠在建德久不见消息,遂遣人至金陵打探,得知谢翠娥嫁给了徐达,不免又惊又怒,误以为是谢再兴之意,遂策马直奔诸全,来见谢再兴,怒问道,“你为何宁将女儿嫁给徐达为妾,也不嫁给我为妻?”
谢再兴闻言吃了一惊,道,“此事某尚不知,小女如何嫁给了徐达?”
李文忠问道,“此言属实?”
谢再兴道,“某何故相欺?徐达老矣,且有正妻,某如何好委屈了小女?”
李文忠转身离去,直奔金陵来见朱元璋,强忍怒气道,“舅父既答应为文忠做媒,何故将谢再兴之女嫁于徐达?”
朱元璋道,“你不好生驻守建德府,竟为一女子而私自前来。”
李文忠道,“外甥因前约不能心安,故而前来相问。”
朱元璋道,“徐达成婚多年,一直未有子嗣,在你之前他已托舅舅向谢家保媒,舅舅一时忘了,因而才又许了你。大丈夫何患无妻,舅舅必会为你另保一门好亲事。”
李文忠不言语,愤怒而归。如今谢再兴叛,李文忠领八千兵先至,到城下要单搦谢再兴。
谢再兴出城相拒,道,“贤胥,此非某本意,实乃你舅父所逼。”
李文忠闻言大骂,道,“谁是你贤胥!你贤胥乃徐达,何不唤他来跟你作事,我好一并将你们杀了。”言罢,皆力相攻,大战三十回合,渐渐支应不住。
李文忠见单搦不过,又挥兵冲杀。李文忠皆疲惫之师,不能久战,大溃而去,兵士遭活捉甚多。
李文忠又怒又愧,领残兵退去。不久,胡德济引三万大军至。谢再兴见对方人马众多,遂坚守不出。
且说信使返回洪都,呈上信件,朱文正看罢,大惊。
邓愈问道,“都督何故如此?信上说救兵何时能至?”
朱文正道,“信上未曾言说,只说令我等务必坚守。”
邓愈道,“城上守军日渐稀薄,汉军若再三攻打,必支应不住,不若暂且诈降,拖延时日,我等却正好趁机修整。”
朱文正道,“知府所言甚是。”遂遣使送信至陈友谅军,许以十日后出降。
张必先看罢信,道,“此乃诈降之计。朱文正欲借机修整,更待援军。圣上若罢兵,却让他有了喘息之机。”
陈友谅道,“倘若他果有归降之意,若何?”
张必先道,“他若真有归降之意,何需再等十日。”
李应才道,“我等即便再攻十日,恐也难以克城。何不就再等上十日?”
张必先道,“城破只在刹那之间,倘若纵其修整十日,则前功尽弃。再攻一月,也难破城。”
李应才道,“既知此城难以攻破,何不早用某计,趁宋军围攻庐州之时,沿江顺流而下,直捣金陵,如何会有如此伤亡?”
张必先道,“将军又提那拙计。行军打仗岂是纸上作画,千里袭敌胜在无备,金陵城乃朱元璋老巢,其再无备,松懈能甚过洪都?庐州与金陵一江之隔,相距不过几百里,骑兵一夜可至,如何能轻易攻破金陵?倘若有失,恐复蹈龙湾之败。”
李应才道,“就依丞相之计,沿江诸城挨个攻拔,依据眼前兵士伤亡估测,待打到江宁城下,还有何兵可派?”
陈友谅道,“两位言语皆有道理,休要继续争吵,且听太师有何主意。”
邹普胜想了一会儿,道,“今可暂时休兵。十日后,朱文正若果真投降,则我不但可得洪都城,还可避免兵士伤亡。十日后,朱文正若不降,亦只可屯兵困守。朱元璋若派援军,必图水利之便,从江上逆流而来,可与其在水上决战,待破了援军,洪都城不攻自破。”
陈友谅道,“太师此计甚妙,如此以来,我军即可避城池之险,又可借巨船之利。”
且说朱元璋往洪都发了回信,亲遣细作往洪都周围探查汉军虚实。半月后,细作回报,“洪都城内守军已与汉军约定,准备出城投降。”
朱元璋闻罢此言,惊得站起身来,道,“消息是否准确?”
细作回道,“千真万确。之前汉军猛烈攻城,得知城内守军欲出降,兵士争相欢庆,军中遍传此事。”
朱元璋惊疑道,“文正---文正---那洪都城外果有六十万大军?”
细作道,“汉军分水陆驻扎,营寨累累,旌旗密布,难以计数。”
朱元璋忽然暴怒起来,道,“当年张士诚坚守高邮城,以区区万余人抵抗元廷百万大军,尚能坚持半年之久,朱文正---朱文正---朱文正经历兵事尚少---那邓愈---他们凭两万雄兵尚守不住洪都?”
陶安道,“今当速调大军往援,或可保住洪都。”
朱元璋咬牙切齿,怒道,“北面久攻不克,东面谢再兴叛乱,西面洪都欲投,将兵以来,某从未如此失望!”言罢,愤而离去。
李善长、陶安、刘基等谋士亦无主意,只得暂遣人四处打探消息。
且说扩廓帖木儿在洛阳守丧,因李思齐与察罕帖木儿关系甚密,孛罗帖木儿担忧扩廓帖木儿势大,遂令孔兴、脱列伯联合张思道合击李思齐。
李思齐部在武功遭伏,大军溃败,求救于扩廓帖木儿。扩廓帖木儿遂令虎林赤、关宝入关救应。时安丰、庐州被宋军围困又急,实都亦遣使向扩廓帖木儿求救。
扩廓帖木儿本不欲出兵,又恐安丰、庐州有失,危及汴梁,因而心中疑虑不定。
蔡子英解其意,便道,“今陈友谅围困洪都,朱元璋尚自陷危地,却执意不退兵,实因安丰、庐州将下,弃之不甘,攻之不克。太尉若不想出兵,可增马匹一千,以慰其心,令其与陈友谅相攻。”
扩廓帖木儿道,“先生所言甚是。”遂即派尹焕章至金陵通络。
当时朱元璋正因洪都欲降及诸全叛乱之事气闷不已,几日不曾去府衙议事,忽闻尹焕章携战马千匹而至,心中这才有了欢愉之色。
朱元璋本有收兵之意,遂趁机借坡下驴,答应收兵。
时细作又来回报,言说洪都诈降事宜及汉军兵力。
朱元璋闻言大喜,对众人道,“某知朱文正、邓愈必不肯相背,其中果有事故。然某心中尚有不解,徐达、常遇春统大军围攻庐州已有四月之久,尚未攻破。洪都被围不过月余,如何就这般急待援军?那汉军果真这般厉害?”
陶安道,“兵力不一,士气不一,难以比较。今都督用诈降之计以待援,想来已势孤力穷。洪都若失,则江西新附之地必难保。主公当火速发兵助援才是。”
朱元璋遂亲笔书信,发往洪都,令朱文正再坚守一月,令徐达统军而返,又令其他州府出兵来助。
八月十五日,朱元璋在长江两岸缔结大军二十余万,搬运粮草无数,分乘千余条船只日夜兼程逆江而上,同时令胡德济撤围诸全,从陆上进援洪都。
八月二十八日,宋军船队到达泾江口。刘基建策道,“今可在两岸驻军防守,以备汉军分一支兵,顺流直攻金陵。”
朱元璋道,“金陵城如何容易攻打!”
刘基道,“虽然如此,若汉军果然派兵攻打,纵然不下,却要多担一份忧虑。”
朱元璋道,“今陈友谅倾巢而出,可否直攻武昌?”
徐达道,“武昌城高墙厚,前番两次围攻,实难攻取。洪都若下,恐涨汉军士气,主公当先救洪都才是。”
朱元璋遂令康茂才率五千兵驻守泾江口,另在对岸湖口驻兵三千。根据斥候探查汇报,朱元璋最后决定在鄱阳湖东南作为屯兵下寨之地。
次日早,宋军船队从湖口进入鄱阳湖,直奔鄱阳湖东南岸。时日近午,与汉军巡哨船队在湖中相遇,两相并未交锋,各自退去。不久,宋军到达鄱阳湖东南岸,立刻在湖岸建立水寨。船队停泊的西北方向恰有一座山,唤作康郎山,朱元璋令人在山上修筑了栅栏,派张志雄、丁普郎、傅友德三人带兵八千驻守,将康郎山作为船队的屏障和瞭望之地。
次日天晓,陈友谅统大军铺湖而来。康郎山上哨探随即发出信号。朱元璋得知汉军来犯,遂令大军出港迎战。朱元璋将大军分成三路十一队,东北右路由水军都督俞通海率领,西南左路由水军副都督廖永忠率领,自与徐达、常遇春等将统领中路。
两军相近时,汉军首先用楼船上的抛石机发射,巨石呼啸而来,砸中许多宋军船只桅杆。宋军急忙用火炮还击,威力虽猛,但装填缓慢。
两军渐近,又各辅以火箭、标枪、弩机等近距离抛射性兵器对抗,最后短兵相接,互相攀爬对方船只厮杀。汉军船只相对高大,因而占据上风,混战半日,宋军渐乱,只因在水上不能四处溃逃,一时难以察觉败势。
宋军船队逐渐退,汉军乘势追来,宋军败归,院判王凤显、总管王喜仙阵亡。首战以宋军损失较大而告终。回至营寨,朱元璋又气又恼,首先将私自下令撤退的两位总管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