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雁塔作宝塔
作品名称:渭北上门女婿初传(小说) 作者:海上明月生 发布时间:2018-01-02 16:09:06 字数:3002
翠花额头上冒出汗珠,总算把这段绕口令比较流利地说了一遍,便迫不及待地要求:德仁,现在该你作诗了。
德仁不再难为翠花,想了想,便吟诵道:
漫步乐游原,
欣然忆从前。
汉时上林苑,
唐代公主园。
鹿群遍地跑,
皇家狩猎田。
亭台楼阁里,
奏乐有管弦。
年年三月三,
人群游古原,
花红柳丝翠,
处处笑声甜。
近观双雁塔,
耸立入云天。
远眺曲江池,
波光荡画船。
秦岭云雾间,
偶尔露秀颜。
春风轻拂面,
锦缎铺绿原。
夕阳无限好,
朝阳更娇妍,
漫步乐游原,
兴致更无前。
翠花听得高兴,连连称赞:好好,抚今追昔,令人陶醉,花红柳翠,叫人心跳,我说德仁,别把我的名字镶嵌在诗句中间,叫月明看见又该多心了。
德仁不好意思的:对不起,说者无意,听着有心。翠花,我真的不是有意的,何况“花红柳丝翠”这句诗里,花字在前,翠字在后,人们不容易联想到翠花这个名字。
翠花撒娇了:不么,反正你把这一句改一改。
德仁说:好,那就改成“桃红柳丝翠”吧。
翠花高兴地:这还差不多,桃红柳丝翠,去掉了花字,照样体现了桃红柳绿的春天景色。
德仁和翠花在西安的第一次旅游就这么过去了。德仁心里暗暗高兴,因为他终于把乐游原写进诗歌里,不管成功与否,也算是自己的一次创作的尝试。感谢邓老师给他介绍了乐游原的历史及有关诗歌,这些都是他创作的基础,灵感的来源之一。他和月明的一次登乐游原,和翠花的二次登乐游原,使他的感情不断冲动,灵感不断深化,加上翠花不断催促,才吟出来这首诗歌。德仁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的:唉,我是一个懒惰的人,是一个灵感冲动很慢的人,要靠别人在自己的脊背击一猛掌,不断地催促,定下任务,才能激发起灵感。看样子,目前,月明和翠花是自己灵感的两个发动机,那就先利用起来吧。
回家以后,德仁把这首诗写在笔记本上,德忠见了说:哎呀,你最近灵感时时来朝,这首《登乐游原》写得不错嘛。写诗至少有两个要求,一要有感情,二要有形象,你的这首诗都做到了。诗歌开篇就定下了乐观轻松的基调,并且把这种情调贯彻全篇,抚今追昔,古今糅合,连贯起来,十分自然。说起形象性,也不错,几乎每一句都有形象,有动感,生动自然,引人入胜。当然,我只是就一篇习作而言,你也不要骄傲自满,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德仁笑了:哪儿会呢?是半斤,还是八两,我自己知道。
德忠微笑着:你在周至呆了几年,群众语言还学得不少。
星期一到了学校,月明免不了问起德仁和翠花游玩的事情,德仁说:还是咱们上次游玩的路线,一切照旧,只是少了邓老师的介绍,另外......
德仁欲言又止,月明疑惑地:另外还有什么秘密的事情不能说?
德仁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我怕你多心。在翠花的逼迫下,我只好滥竽充数,写了一首《登乐游原》的小诗。
月明感兴趣了:拿来看看。
月明看了诗,撅着嘴巴:和我游乐游原,没有激情,没有诗歌。和翠花游乐游原,激情来了,诗歌也写了。还说是滥竽充数的小诗,竟然写了......24行。
德仁强辩着:我这人思想反应比较迟钝,灵感来的也很慢,不是翠花逼迫,真的写不出这首诗。对我来说,诗歌都是逼出来的。
月明诡秘地一笑:好,我也来逼迫你一次,仍然以登乐游原为题,限定你七步成诗,我来数数,一、二、三、四......
德仁说:诗歌有了:
出门去找乐游原,
众人摇头不知道。
多亏遇见邓老师,
引路来到观音庙。
月明笑弯了腰:这也算是诗歌吗?再说,人家要找乐游原,你却领到观音庙。
德仁说:观音庙就在乐游原上嘛。
月明说:别人是看诗歌的,谁听你的解释?要不你再续四句,说明一下。
德仁说:好,
观音庙处乐游原,
一道脊梁地势高。
登高望远四下看,
炊烟袅袅红旗飘。
月明笑眯眯的:登上乐游原,只看见这么一点风景吗?再续四句。
德仁说:是。
远处渭河飘银带,
近处修路开大道。
百废待举建设忙,
古城正在改面貌。
月明指点着:也写写农村么。
德仁说:是。
田野一片绿茵茵,
汗水浇出好禾苗。
支援国家多打粮,
农民个个志气豪。
月明指示方向:可以写写学生。
德仁说:好。
教室里边读书声,
操场比赛加油跑。
身体练得棒又棒,
能文能武瞧一瞧。
月明嫣然一笑:该结尾了。
德仁说:是。
乐游原上秋风高,
白云朵朵天边飘。
乐游原上放声唱,
忧愁烦恼一齐抛。
月明高兴地:好,总算写了24句,和翠花拉齐了。不过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硬凑的诗句。我觉得结尾四句,诗意比较浓厚一些。
德仁实话实说:说实话,我的感觉也是这样。这首诗就是硬逼出来的,而且不是在现场写的,时过境迁,感情和灵感全都淡漠了。
星期天,德仁和翠花去游大雁塔,月明仍然没有参加。德仁和翠花站在远处瞭望大雁塔,那雄浑的塔身直插云天。等到站在大雁塔底下,仰头望去,反而看不见大雁塔的全貌了。德仁问:翠花,你说远观大雁塔和近看有什么不同?
翠花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远观大雁塔,我们看见的是大雁塔的整体;而站在塔底下,我们看见的只是大雁塔的局部。这正像瞎子摸象一样,他们得到的只是局部的印象。
德仁说:说得好,我们刚才看见的只是大雁塔的外部,现在钻进去看看大雁塔的内部,那才叫完整呢。
翠花高兴地:我在周至的时候,盼望着登上八云宝塔的顶部,但是它的楼梯坏了,今天我终于实现了登塔的愿望,虽然登上的是大雁塔。
德仁认真的:这是一样的。登塔,你可以理解成登它,这个“它”再理解成八云宝塔。我们可以转换这样一个公式,登大雁塔=登塔=登它=登八云宝塔,这样一来,你登上大雁塔就等于登上八云宝塔。
翠花兴奋起来:谢谢你,想出这样的公式来安慰我,淡漠我心里的思乡之情。好了,咱们开始登八云宝塔。
大雁塔是七层,八云宝塔是十一层,所以向上攀登的时候,翠花报的层数比大雁塔的层数要多一些,这样到了第七层的时候,翠花正好报的是第十一层。这时,翠花喜笑颜开,兴奋无比。他们从窗口观看了四周的景色,翠花便提出了要求:德仁,我看了你和月明攀登大雁塔作的诗篇,以描写四野风光为主要内容。今天你要写诗,就不能写这样的内容了。
德仁说:就照你说的办,不过咱们还是一人一首诗,公平合理。
翠花一笑:你没听说,能者多劳,才叫公平合理呢。好了,由你开始。
德仁皱着眉头:这首诗,不写四野风光,写啥呀?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翠花提示的:可以写咱俩的关系,可以写登塔的感受,可以写——见啥写啥。
德仁思索一会:好,有了。
偕友登塔汗湿肩,
一级一级紧相连。
当年工匠汗如雨,
建塔更比登塔难。
翠花笑弯了腰:你这话等于白说,人家建好了塔,你只是攀登一下还叫苦连天,你还不如写成,登塔更比建塔难,那才叫有趣呢。
德仁说:好了,不管你再怎样挑剔,我总算写成一首诗,下边该你了。
翠花说:行,不行也得行。让我仔细想一想,还是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写吧......好,我也有了一首诗。
偕友同登大雁塔,
心里想着八云塔。
八云宝塔我的家,
直把雁塔作宝塔。
德仁称赞的:好,你这一首比我那一首好,联系个人实际,有感情,也比较自然。
翠花高兴地:谢谢你的夸奖。刚才我说了,能者多劳,你应该再写一首。
德仁说:能者多劳,我同意。你的这首诗比我写得好,你就是能者,你就应该多劳,所以你应该再写一首诗。
翠花说:好了,我们不要再争论了,我们先看景致,谁有了灵感,谁就写。德仁,我问你,向西看,是什么?
德仁答:咸阳古渡,渭水如练。
向北看,是什么?
西安古都,城墙环绕。
向东看,是什么?
乐游古原,骊山晚照。
向南看,是什么?
莽原绿翠,终南阴秀。
大雁塔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唐高宗时所建。
现在是什么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
对于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你有什么感慨?
感慨万千,是该写首诗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