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秀水明山(记录)>第90章他们走在时代前列

第90章他们走在时代前列

作品名称:秀水明山(记录)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18-01-02 14:24:55      字数:6349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千古传为佳话。但那不过是传说。张希令是四年治三角滩,只有一个春节回家团聚,而且时间只限于一天,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事实。
  13个春节他都坚持身在岗位心在厂,以三角滩为家,与坚守岗位的干部,工人一起不停地为厂工作。别人的桌子上摆满了鸡鸭鱼肉、酒菜烧腊,他的桌子上却摆满了新产品开发实验的试管、烧杯。
  张希令以厂为家,一心扑在事业上、而对家庭子女问题过问得很少。
  1983年,他的大女儿出嫁,当时正是电解锰试制成功后扩建攻关项目提前或推迟的关键时刻,他工作第一,公事为重,坚持在厂,坚持在实验现场,终于顺利地实现了电解金属锰正式投产的原计划。
  1989年,他的小女儿出嫁。当时,正值新产品高纯度硫酸锰试制的关键时刻,他还是坚持不离厂。一个人的感情,不仅维系于家庭,而且维系于社会。希望女儿理解父亲,这是张希令的心愿。他拜托厂党委一位副书记代替他去看望女儿,带去一些礼物和一封充满父爱的书信。那位副书记说明了张厂长离不开工作的原因,做好了他的女儿和家人的工作。
  张希令不仅“忘记”了他的家庭,而且忘记了他自己。他心中只有电化厂,只有事业,只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他1973年通过体检,确诊患有心脏病。厂党委一位副书记每天晚上守护着他,一个晚上要把他唤醒五六次,让他按时服药。
  十多年来,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为党为人民勤勤恳恳地忘我地工作的。为了多有作贡献的机会,为了再为人民办几件事,他特别注重锻炼身体,一对钢球不离手。
  个人与家庭,民族与国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两者。
  光荣的人,眼睛始终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秀山县委1998年3月31日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应到会代表137人,实到会代表121人,118票通过,张希令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
  1992年11月12日,张希令63岁,按四川省黔江地委组织部发(1992)223号文件离休。离休后,他仍在重庆、湖南、花垣、广西(2005年,76岁时)等地为发展各地的电解金属锰工业发挥余热。
  1992年离休后,张希令与龙焕新的友谊日久弥深。1995年2月18日,两位老搭档在龙焕新的家里(秀城西八家院子)重逢,格外亲热,立即合影留念。1997年,三角滩锰业公司把张希令请到三角滩发挥余热,张希令与龙焕新再度合影。
  龙焕新有二女一子。长女龙梅在三角滩公司医务室工作,次女龙红梅,原在秀山福利厂工作,后在大华超市经营;其子龙泉,在里仁乡信用社工作。
  张希令和他培养出的电解金属锰人才,已遍布渝鄂湘黔各省市;由三角滩开拓的锰工业发展之路,不仅推动了秀山县锰工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广大地区锰工业的发展。张希令的功劳与贡献委实不小。
  他的家人有妻子林开英,长女张鲁川(秀山县供电公司工作),次女张鲁秀(秀山县政府政法委工作),子张鲁东。
  由于张希令长期奉献于社会,没有为家人谋利,他的家庭生活水平在与他同级的干部中比起来,确实是最差的。
  作为党员,为党和人民谋利益,这才是他不懈的追求。
  1982年9月,张希令欣逢又一个黄金搭档谭富银。
  谭富银,土家族,中革命员,海洋乡坝联村先锋组人,1930年10月6日(农历八月二十五)生。6-10岁读私塾,此后失学,放牛、务农。1950年11月加入人民解放军,为十二军100团一营三连三排战士。1951年3月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立三等功三次,受团部通令嘉奖一次,并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基层干部,为副排长。1952年7月15日火线入党,1954年1月回国,逐步提升,任团后勤处副处长。1976年3月转业到石堤区,任区革委会副主任。1982年9月调到三角滩,任电化厂党委副书记,成了张希令的政工助手。
  谭富银初到三角滩时,电解金属锰已试验成功并正式投产。为了让张希令全力以赴抓技术改革和发展,谭富银受党委的委托,把政治思想工作、组织人事工作、行政工作、后勤及供销工作、基本建设工作、安全保卫工作甚至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等项工作都担负起来。沉重的担子他毅然挑起来,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工作搞好,使三角滩电化厂在创业中稳定发展,不断前进。
  通过谭富银三年的努力工作,到1985年整党时,厂党委和下属电站、电解金属锰、后勤、机关4个党支部的组织都已经健全,政治思想工作、党建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全部走上了正轨,且做到了三个落实:对党员组织落实、政治教育落实、组织生活落实。每年年底,全厂各支部、车间、班组都要评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为三角滩电解金属锰作出贡献的党员和工人,使全厂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工作的热情、拼搏的干劲。
  该厂在溶溪有个锰粉车间,担负着挖矿和制锰粉的任务(锰粉销往重庆,矿石运到三角滩电化厂),那里管理比较混乱,谭富银前去协助车间领导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作,才使管理井然有序。此后,为了巩固工作的成果,谭富银不辞辛苦,在三角滩和溶溪一百多里路上往来奔波,恪尽职守。
  谭富银一到三角滩,遇到问题就显示了他冷静思考、慎重沉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1982年春节,厂党委、行政研究春节停不停产的问题。谭富银说:“不能停。停了损失太大,人的思想不稳定。假期才十来天,运费贵点不要紧。”
  张希令和其他厂领导一致同意了谭富银的意见,结果保持了工人思想稳定和电解锰生产的稳定。
  以后的工作,进一步展示了谭富银的全局观、事业心和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全厂车间生产秩序趋于稳定、正常后,谭富银在副厂长杨正举的协助下,对全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为了开展整顿,也为了便于厂内各项事务的全面开展,他们制定了《党内生活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全厂行政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经厂党委、行政通过,然后施行。
  上述制度施行以后,工人到仓库随便拿东西的现象消除了,领发东西一律由厂里各分管领导批条子;赌博的现象消除了,正气日升;偷工减料的现象消除了,全厂都在为革新技术、发展生产而同心协力地干起来;工厂不迤欠工人工资,达到大家满意。青年工人“乱爱”的现象也消除了。一个工人把女青年从楼下抱到楼上,男女青年恋爱中出现了不良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谭富银不仅对青年男女职工进行一般化的教育,还敞开大门对女工人一个一个做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她们不到婚龄不谈恋爱。
  谭富银是工厂的“大管家”,除了技术,他大包大揽,样样抓,抓得紧,有成效。
  在施行各项制度时,也有意外事件发生。谭富银批评了一个不注意安全的年轻人,年轻人鲁莽行事,准备用雷管炸谭富银,派出所将那个年轻人抓到秀山看守所。谭富银知道此事后,就亲自把那个年轻人保了出来。年轻人解除拘役后,和他的父亲一起,向谭富银道了歉。谭富银对年轻人进行了教育和安抚。通过谭富银的教育工作,消极因素转化成了积极因素。
  谭富银管组织人事,从不徇私,许多亲戚、朋友、同事的子女要求进三角滩电化厂,谭富银耐心说服了他们,让他们按正常渠道求职。谭富银管组织人事无后门,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和赞赏。
  谭富银对秀山电解金属锰工业的开拓者张希令很信任,很有感情。张希令对谭富银也很信任,工厂要购买铜牌等重要物资,都派谭富银去。谭富银出差,住车站、码头,不住旅社,为厂里节约了不少经费。
  县政府准备将三角滩电站与电化厂分开核算,让张希令、谭富银去执行。谭富银同县长陈述利弊,据理力争,他说:“分则弊端百出,天天只够扯皮吵架,而合则有利生产,经济效益比分开要高出几十倍。”县政府接受了谭富银的意见,电站和电化厂没有分开。
  1989年,谭富银调秀山县水电局任党委副书记,仍在三角滩电化厂工作。1991年11月,谭富银退休了,张希令感到十分遗憾:“老谭啊,我多么希望你和我一起再干几年啊!”
  谭富银已办了退休手续,但厂里发生一个浙江人乱搞男女关系的事,车间又反映到谭富银这里来。为了保持浙江厂家对三角滩电化厂的压滤布供应,谭富银对此事做了慎重处理,从轻发落浙江人,着重对他进行了思想教育。后来,那人改正了错误。
  谭富银退休了,清清白白地离开了三角滩,有人为他鸣“不平”:“你在三角滩太吃亏了!”,谭富银说:“我不贪不拿,过得舒坦,耍得舒服,睡得好觉,光明磊落,没吃亏,没吃亏!”
  谭富银有3子2女,5个孙子,他希望儿孙像他一样超然物外、洁身自好,像他一样人生充实,像他一样心安理得。
  张希令离休前后,三角滩电解锰厂由厂改为公司,是田景学挑技术大梁。
  田景学,男,土家族,秀山县宋农乡人,1947年生,高中文化,工程师,秀山县十三届人大代表,重庆市二届人大代表。1975年11月入党,1972年10月参加工作,1985年调入三角滩电化厂工作,任重庆市乌江三角滩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历任三角滩电化厂技术员、技术科长、厂长秘书、总工程师、副厂长、副总经理等职。
  田景学1985年调入重庆市乌江三角滩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后,在企业主要从事生产技术、新产品开发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十多年来,他在技术创新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提高产量、改进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扩大出口,坚持不懈地开展电解金属锰的技术创新,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在电解金属锰行业领域里取得了很多成果,给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989年,由于我国电解金属锰质量差,纯度不高,出口严重受阻,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经营非常困难。当时,高纯度无硒电解金属锰市场看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关。成立高纯度无硒电解金属锰试验小组,由田景学任组长。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反复制定试验方案,数百次反复试验,终于在1990年三月小试验获得成功,同年五月中试验获得成功,12月顺利通过四川省计经委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
  高纯度无硒电解金属锰纯度高(Mn≥99.94%)、杂质少、用途广,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当时,每吨比国标产品(Mn≥99.7%)的销售价格高出2500—3000元,生产成本基本相同。该项成果的成功,每年可为企业增加效益上百万元,不但给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走出了低谷,重新焕发了生机;同时该产品填补了我国不能生产高纯度无硒电解金属锰的空白。该产品1994年被黔江地区行署评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1994年四川省“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获金奖;1995年在全国“新技术、新产品”交易博览会上获金奖;1995年在四川工艺品博览会上再获金奖;1999年被评为重庆市名牌产品。产品一直畅销日本、西欧、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1995年,成功地研制出用焙烧碳酸锰矿代替天然二氧化锰矿氧化除铁生产电解金属锰。
  1995年以前,该公司生产电解金属锰都是用天然二氧化锰氧化除铁。由于本地缺乏天然二氧化锰矿,要到数千公里以外的广西柳州、桂林、南宁等地去采购,不但价格高,而且运输非常困难,经常影响生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多年来一直困扰该厂电解金属锰生产的这一难题,田景学认真研究,反复分析,制定试验方案,经过多次试验,在1995年5月小试成功。该项试验成果的运用,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几十万元。同时,解决了本地没有天然二氧化锰矿,严重制约秀山县碳酸锰矿开发的大难题。此项技术革新于2003年获国家发明专利。
  1996年,成功地试制高品质的低氢电解金属锰。企业要有竞争力,不但要有过硬的质量,低成本,而且要有多品种。他所在的公司对低氢电解金属锰的研究始于1991年,当时由于方法不对,搞出的产品外观质量很差,废品率很高,产品基本不合格,没有市场。1996年,田景学通过反复分析研究,制定了真空电加热脱氢的方案,生产出高质量的低氢锰。此方法生产的低氢锰,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每吨比普通锰片销售价格高出1000多元,而加工成本费只要500多元。该产品很快打入了日本、西欧和美国市场。
  1999年,常温浸矿技术获得成功。
  1999年以前,该公司生产电解金属锰都采用蒸汽加温浸矿制液生产电解金属锰,该方法不但消耗大量的煤炭,增加成本,而且制液质量差,含杂质高。常温浸矿,国内多家电解金属锰厂家曾经使用,但该公司的生产工艺与其他厂家不同,必须根据公司的工艺条件加以改进才能使用。田景学同志通过研究分析,制定出适合该公司工艺条件的使用方法,在生产上获得成功。使用该项技术,使单位成本降低,年节约成本上百万元。产品合格率也大大提高,A级率由上年的82%提高到92%,产量也有很大的提高。
  1999年,电解槽的结构改造获得成功,使电解金属锰耗电大大降低,质量有所提高。
  我国现行的电解金属锰厂家使用的电解槽结构不太合理,同极间距太宽,电阻大、耗电高,同时封闭效果差。阴阳极室容易混合,不但产量低、质量差,而且电力消耗高。田景学通过认真研究分析,进行多次试验,对电解槽结构进行了改造,极间距从以前的100mm缩小到74mm,改单框式为组合式。电解槽结构改造后,不但使产品中的杂质元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电力消耗大大降低。以前该公司电解金属锰每吨锰耗电10200kwh(三九锰),缩短间距后吨锰耗电降低8000kwh。以前我国电解金属锰的含Pb量都超过30ppm,而国外电解金属锰的含量只有1—2ppm,大大优于我国。因此我国的电解金属锰在国际市场没有竞争力,价格低于外国同类产品300—400美元。由于电解槽结构改造,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电力消耗,增强了该厂电解金属锰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日本客商看了该厂电解槽结喉后,连声称赞“这个结构改得好”。并当即表示,把以前从南非MMC公司采购的电解金属锰产品改由该公司购买。
  1999年,采用独特的硫化除重金属工艺,使电解金属锰中有害杂质Zn从150ppm下降到10ppm左右。
  我国现行电解金属锰生产采用福美纳、乙硫氮净化除重金属,他的主要缺点是产品含Zn元素高达150ppm,而国外同类产品含Zn只有10ppm以下。国外一般采用硫化物除重金属,这种方法对工作环境污染严重,对工人身体危害较大。田景学采用独特的除重金属的方法,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合乎质量要求。
  田景学十多年来,一心扑在工作上,从来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他家离厂只有几公里,家中上有年进九旬的父母,但他很少回家看望。1995年5月的一天,他的父亲病危,当时他正在搞焙烧矿试验,没有时间回家,叫家属请医生回去给父亲医治。为了工厂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党的事业,他没有做到“忠孝两全”。
  田景学对专家权威尊重而不迷信,全国搞锰的几位专家1989年曾经来三角滩电化厂准备帮助该厂搞高纯度无硒电解金属锰的实验,要实验经费几百万元,该厂当时没有钱。于是田景学下决心自己研究开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功了。
  田景学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市场需要多品种,就搞多品种。他先后试验出高纯无硒电解金属锰、高质量的低氢锰、金属锰粉、低Pb低Zn的电解金属锰等,完全从市场需求出发。成本低才有竞争力,他就根据本地资源情况,紧紧围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来进行研究试验。成本一年比一年低,这样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田景学为锰企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多次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1989年,被县政府评为“双增双节”先进个人。
  1992年,被县委、政府评为“优秀管理干部”。
  1993年,被秀山县政府评为优秀科技人员。
  1994年,被黔江地区行署评为高纯度电解金属锰生产技术研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5年,被黔江地区党委、行署评为优秀科技人员。
  1997年,被黔江地区科技领导小组评为“科技兴黔先进个人”。
  2000年,被重庆市评为市劳动模范。
  2003年,被选为重庆市二届人大代表。
  他把这些荣誉看成是党和人民对他的鼓励,也是对他的鞭策。他既珍惜它,同时他表示要为党为人民立新功,作出新的贡献,来感谢党,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