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在广阔的天地
作品名称:秀水明山(记录)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17-12-28 14:55:41 字数:6424
1969年1月18日,县委2号文件传达贯彻省、地革命委员会关于动员组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意见,1969年全县总共安置任务为6500人,其中地革委会分配来秀山的重庆知青是5700人。具体安置分配任务是:中和区560人,石耶区660人,洪安区710人,石堤区960人,龙池区1060人,溶溪区580人,龙凤区910人,梅江区1060人。除中和镇和平凯乡动员下乡落户人员由县里统一安置外,其余各区、社动员部分本着不跨区的原则自行安置。县各中学68级学生,由学校组织动员成熟后,报县统一分配。要求2月份全部下放到农村。
1月26日,县革委“4号文件”转发省革委《关于分配城市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的城镇居民到农村去的通知》,县里决定,凡是县范围内的1966级、1967级、1968级的高中、初中毕业生,年满16周岁的,在12月20日前,要立即全部下放到农村;未升入中学的三届高小毕业生中的农业人口,都应回到农村;无职业或固定职业的城镇居民、社会青年、无粮户人口也应到农村去安家落户,整户下乡的必须具备自食其力的劳动力,家居城镇已定性的九种人由人保部门负责遣送农村,监督劳动改造。
7月20日,肖塘公社发生煤焦油失火,烧伤干部、社员9人,跳楼跌伤6人,知青(重庆42中学生)韩昌福、肖塘公社医疗保健员罗时琴奋不顾身,抢救被大火围困的5岁儿童,不幸牺牲,被县革命委员会追授“赴火救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头”光荣称号。
10月5日,县革委发出《关于追授韩昌福、罗时勤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头”光荣称号》。韩昌福,男18岁,原重庆市四十二中六八级毕业生,落户肖塘乡知青。罗时勤,男,38岁,秀山县龙凤公社东风大队复员军人,肖塘公社医院保健员。韩、罗二人为抢救被大火围困的5岁儿童,不幸光荣牺牲。四川省革委和成都军区曾派飞机送医送药抢救。
重庆知青陈安琳, 1969年来我县龙池插队落户,现在重庆钢铁专科学校宣传部工作。
又是一载新春。
时光匆匆,离开秀山农村已是整整二十年了。
二十年来,再也没有脸朝黄土背朝天;再也没有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围坐在火塘边一边聊天一边看书;再也没有看罢电影,一路高歌一路扑打烁烁闪闪的萤火虫,从八、九里外的街上跑回生产队;再也没有背着塞满腊肉、黄豆等土特产的大背篼艰难地登着山城朝天门码头那长长的石梯......但是,那片热土已如刀凿石刻,深深地留在了她的心底。当她回首往事时,往往是那一段生活奏出了最初的最强音。
多少次友人相约重返秀山,但均难以成行。那片土地山清水秀,恰如其名,可是太遥远了。在渝怀铁路未通车前,先得坐上一天长江客轮到涪陵,再坐两天乌江小客轮逆江而上至龚滩,最后还得坐上大半天长途客车方能抵达。尽管行动上难以回到那片土地,但她时时策缰,让思维的骏马重寻逝踪,晚上常常梦回秀山。
早晨八、九点钟,火红的太阳普照大地,一缕缕白云犹如天河浪花,翻腾在万里晴空。在宽畅广阔的大道上,一辆又一辆飞奔的客车,直向川鄂湘黔交界处的山区驶去。轰隆的马达声,被一阵阵雄壮、欢乐、嘹亮的革命歌声推动着,向四面八方飘散。高昂的革命激情,激动着每辆车上的每个人的细胞。
美丽的山城,宏伟的建筑,洁净的街道,拥挤的闹市,像山城的父母们一样,点头含笑,频频招手,欢送自己的子女,奔赴广阔的天地,去投身于火热的战斗生活。
放开歌喉,唱得最响的,是十六岁的陈安琳。她圆圆的脸蛋充满幻想成份,又含有成熟的因素。这是经过暴风骤雨洗炼出小将形象啊!现在,她唱的歌子,代表着她美好的理想、纯真的感情:
红旗招展东风浩荡,
革命青年志在四方,
响应伟大时代的召唤,
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社会主义到处都在胜利地前进,社会主义祖国到处一片繁荣兴旺,朝气蓬勃。沿途,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美妙的图画,映入人们的眼帘,激动着人们的情绪,翻腾着人们的心田。
梯田,真正是高耸入云啊!那一坡坡的庄稼和树林,确实是层层山岭绿油油啊!
“有的人想不开,觉得到农村去没有啥子意思,我可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这是毛主席给予我们年青一代真正的幸福。”
“我也有同感。”丁元说话时,总习惯以商讨的目光看着陈安琳,“从《参考消息》上,我看到东欧那些国家的青年,好多人不关心政治,崇拜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什么社会主义啊!他们连影子也看不到。我想,我们这一代中国青年,有的是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的机会,这是莫大的光荣和幸福啊!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他的视线,也被沸腾的田野、葱茏的山岭吸引住了,“这是我们所应具有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幸福观。我常这样想,迎接新的生活,也是迎接新的战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伟大的真理,是我干好一切事情的动力。”
“毛主席教导我们,党期望我们,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现在,我们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上山下乡,这是前人没有估过的事情。但是,我们革命青年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要当好缩小碱大差别的促进派!”
李晓华赞许地点了点头,他故意问道:“丁元,你可是头一个报名的,热情可谓高矣!不过,你想过没有?革命热情的保持,必须具备对马列主义的深切信念。若只是一肚子的小资产阶狂热,肯定是不能持久的。”
到了农村,广阔的天地、现实的生活,把他们一肚子的小资产阶狂热一扫而尽。
正是那片远离山城,置于川、黔、湘三省交界的热土使知青们第一次认识了社会。他们是从文化大革命的风口浪尖扎进农村这一广阔天地的,思想也经历了从天上回归地面的变迁。这里没有当时城市那股浓浓的火药和两派的势不两立,这里不需要不负责任的高谈阔论。很快地,他们丢掉了读书人莫名的清高和红卫兵无知的狂热,学会了现实地生活,学会了每天出工去挣那只值三角钱的工分,学会了喂鸡、养蚕、养猪;学会了插秧、点小麦、育棉花;学会了和女社员一样,赤着脚挑着重达七、八十斤的粪桶晃晃悠悠地登上不下50度的山坡......正是三年实实在在的知青生活,使他们认识到光靠闹“革命”是填不饱肚子的,是不能使中国繁荣昌盛的。也正是这片土地,让他们认识到中国的国情,使他们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致现在回想起刚下农村时不要自留地的“壮举”,都禁不住哑然失笑。
正是那一片热土,使他们这些城市青年第一次认识了农民。他们是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抱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目的下农村的,最初,他们曾大所失望,片面地认为农民自私、狭隘、愚昧。
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上,安琳写道“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深刻地理解毛主席 ‘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一观点”。但是,一旦扎进农村,就逐步为农民的纯朴、厚道、热情和直爽所征服,继而联想到高尔基早年作品中所描写的那些下层百姓的形象。记得一个夏夜月明星稀的夜晚,他们坐在院坝里探讨“什么是人民”,探讨“存在决定意识”这一马克思的至理名言,突然悟出爱人民不是一句空话,它包括对这些身上有着不少弱点、缺点的普通农民的挚爱。
农村的男女老少用宽广无私的胸怀接纳了他们,给初离父母的游子以深沉的爱。最令她难忘的是建国等小伙伴。他们只比知青们小几岁,但在劳作和生活中却是他们的好帮手,砍柴时帮他们捆柴,还常常帮他们烧火煮饭,替他们铲院坝里深深的杂草,在一个月儿弯弯的秋夜,收音机在自留地边“唱”着歌,建国驾牛替我们翻菜地,他们挥舞锄头在后面扒土,恰似一副美妙的月光耕耘图。二十年过去了,建国等小伙伴早已长大成人,但我的眼睛前老是晃动着他们天真、憨厚的身影。
农村生活相当艰苦。一碗无油萝卜丝、几个红苕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但是日子过得是那样充实,因为他们不曾有半点懈怠,没有虚掷光阴。他们曾在腿上、手臂上涂满避蚊剂,就着摇曳的煤油灯光坚持读书,一次读《马克思青年时代》竟至半夜两点。他们常常走在窄窄的田埂上讨论国家大事,审视过去的思想。当他们爱上这片土地后,就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于乡亲父老。为了学习银针,多少次在自己身上试验,最后居然用小小银针治好了不少农民的病。他们还自购推剪,为农民理发。他们给文化生活贫乏的山村带去了新鲜活力,知青之家成了生产队的文化站,大队知青组织了文艺宣传队,把《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片段和歌舞送到田间地头,连最不活跃的同学也频频登台亮相。
常言道“事如春梦了无痕”,但是她相信,那些纯朴的农民一定常常念叨着他们,就像他们二十多年后还能细细道出青年改土工作队员的名字一样。他们一定不会忘记他们这几个又会吹口哨、又会下河游泳的疯女孩(当初,这两点曾让他们膛目结舌,惊诧万分);一定不会忘记让他们第一次看到半导体收音机那种神奇的小匣子的年轻人(记得刚下乡的一个夜晚,知青们实在疲倦,关掉收音机,郑重地向满屋听众宣布:播音员下班睡觉了。);不会忘记拥有走不停、滴滴达达的闹钟的城里人(个别知青为了早收工,在闹钟上做手脚,致使初次按现代作息时间起居、劳作的庄稼汉在吃过晚饭后惊呼:今天太阳怎么还不落?);他们一定会记得在这群早晚刷牙,满嘴白泡泡,又会唱、又会跳,给沉寂农村带去勃勃生机的知识青年……
虽然千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成为历史,虽然这场运动作为文革的一个畸形儿载入了史册,但是它给农村带来的能动是不可低估的,它冲击了农村水平如镜的田圃生活。这种能动和冲击在几年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下,变得更加猛烈,更加深刻。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农村变化的转折点,那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无异是一种催化剂。尽管不少人视几年农村生活为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但安琳从未为之抱恨。一个中国人,不知多数农民是怎样生活的,岂不遗憾?
二十年岁月悠悠长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秀山一定会变得更加年轻,更加山清水秀,更加富裕、美满。在甜蜜的梦乡,安琳多次回到那片热土。她看到农民不再从孩子嘴里诓下鸡蛋上街换盐,不再对小小收音机感到新奇、神秘。安琳看到了秀山的春天到了,在那桃花如红云、李花似瑞雪的掩映中,一幢幢崭新的农家小舍错落有致,建国等当年的小伙伴争相拉着安琳的手,诉说他们的思恋,诉说当年的趣事……
市民渴盼已久的渝怀铁路于2006年11月1日开通客运。
从早晨起,重庆至秀山的发车地———重庆北站,以及重庆火车站、重庆市火车票售 票网络同时开始销售至秀山的火车票。
上午8点,记者赶到重庆北站售票大厅。只见铁路部门为开通秀山的列车作好了所有准备,16个售票窗口也开了6个,但现场购买火车票的市民却零零散散。
重庆火车站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售票消息出来的时间太晚造成的,但今后,重庆至秀山将肯定是一条热线。
上午8点30分,50岁的市民杨女士从重庆北站购买到两张11月1日到秀山的火车票。
“我和老公当年都是秀山的知青,出来几十年,由于交通不便,从未回去过。”杨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先生是在秀山当知青时认识和恋爱的,现在两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满意的工作。
“那里对我们来说,意义比其他的知青都大。”杨女士说,早晨看到晨报知道11月1日渝怀铁路开通的消息后,两人立即作出决定,购买当天的火车票,“回秀山重温当年的旧梦”。
渝怀铁路开通客运,这将为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带来机会。日前,在长沙市闭幕的第三次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重庆市旅游局建议,渝、鄂、湘、黔4省市共同打造跨区域无障碍旅游区。
如果你曾在秀山自治县当过知青,收藏有知青时代的图片、奖状,当年知青生活的回忆性文章,请及时与秀山自治县政协联系,该县政协为出一本反映知青生活的专集,正四处征集知青史料。
昨日,秀山县政协办公室发出启事,征集反映当年该县插队知青生活史料——包括知青上山下乡的背景材料、文件、知青生活等方面的图片、书面资料、物品等。
该县政协委员彭洪明,是当年第一批从主城到秀山插队的老知青。他说,当年与他一道到秀山农村插队的,有原重庆41中、42中等学校的5300多名青年,与当地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除100多名知青留下外,5000多名知青陆续返城。知青们并没有忘记第二故乡,近年,陆续有人从主城返回当年插队落户的地方,看望当年一起劳动、生活的父老乡亲,有的还捐钱捐物,修桥修路、建希望小学。
“征集史料出书是为了记录那段悲壮的历史。”彭说,“当年知青上山下乡,对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起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动作用。毕竟,那是一代人的记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数以千计的重庆知识青年告别城市,告别家乡,深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扎根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2009年7月出版的《回望知青岁月》一书,让广大知青朋友又回到了下乡插队煅炼的那段火热的青春岁月,难忘的历史浮现眼前,铭记在心。这也是重庆市首本从文史资料角度解读知青岁月的著作。
7月26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协在重庆市政协举行赠书仪式,,向参加赠书仪式的广大知青朋友介绍了近年来秀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李自治、秀山县政协主席陶正信、副主席彭洪明、万里、丁光跃、张亚平出席了赠书仪式。
秀山县政协主席陶正信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重庆多所中学的知识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告别亲人,离开美丽的山城重庆,到秀山插队落户,与农民朋友一起劳动,一起生活,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贡献给了秀山,把大城市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尚带到了秀山的土家苗寨。在下乡插队的日子里,尽管生活充满艰辛,但从人生旅途来看,这段经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定格了许多人的一生,成为知青们战胜各种困难,积蓄力量和勇气,面对不同人生课题的强大精神支柱,把无悔的知青岁月化为新时期建功立业的动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聪明才智,展现了知青风采,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大多数返城知青分布在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各个领域。在人生的又一起点上,广大知青很快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和社会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年的知青,现在无论是商家,还是政要;无论是在岗,还是退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们始终眷恋着第二故乡秀山。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广大知青朋友情系秀山,不忘故乡之情,利用各自工作岗位优势,尽其所能,通过各种渠道帮助秀山传递信息、介绍项目、捐资助学、筑路修桥、架线拉电,真情回报“第二故乡”,为推动秀山经济社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回望知青岁月》一书,生动地再现了各位知青朋友美丽的青春年华,真实地记录了那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岁月,真切地流露出知青朋友们对第二故乡---秀山的真诚眷恋和牵挂。它不仅是记录那段难忘的知青历史、展现广大知青建设秀山的风采,而且对于我们今后共建美丽秀山,不断增进广大知青朋友与秀山人民的友谊和感情,都具有非常重大和深远的意义。秀山人民有责任、有义务将知青的历史、知青的文化传承下去。
周昌福,重庆41中老三届的知青,在秀山石耶乡青龙村下乡落户学习、煅炼期间,与农民朋友一起劳动、一起生活,积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奉献青春与智慧,同时也把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带到了农村。通过下乡插队煅炼,不仅让他学到了社会实践知积,丰富了他人生阅历,进一步坚定了他的人生信念,也为他后来的生活、学习及工作找到了人生的动力,知青生涯成为他一生中最为宝贵精神财富。
周昌福说:“实际上,我们那段历史是非常难忘的,这一份宝贵的历史过程和那个阶段丢了是很可惜的,特别是对下一代教育,他们并不了解那段历史,所以对教育下一代是很有好处的。”
据统计,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共有5000多名县外知识青年到秀山下乡插队煅炼,分布在秀山广大农村,他们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一起生活,成为促进秀山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四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知青朋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共和国繁荣富强贡献智慧与力量。他们始终没有忘记第二故乡的人民,没有忘记知青生活那段岁月,并通过各种形式,时刻关注着第二故乡秀山的变化,为秀山的发展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