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丹江儿女(小说)>第四十九章:南水北调登记

第四十九章:南水北调登记

作品名称:丹江儿女(小说)      作者:丹江诺儿      发布时间:2017-12-05 16:49:53      字数:3484

  没想到,郑中国当上村支书后,回来开一次群众大会。村民就把他这些年的功劳全忘记了,数落的一无是处。思贤心中有气无处撒,跑到丹江边上坐了一整天,扳着手指头回忆这些年的工作,数到最后他感到一阵轻松。因为他的的确确没有做过对不起老百姓的事情,要是说有啥对不起的,那只能是对不起国家了,他虽然拿着国家百十块钱的俸禄,却心向郑家庄村民,没有亏欠郑家庄的老老少少。想通了后,思贤的心也平静了,支书不当就不当吧,也确实年纪大了,在家带孙子挺好的!
  郑家庄兴奋起来,呈现出一幅过年后的热闹现象。回来过年的年轻人暂时都不出门了,他们遵照郑中国的嘱咐,拉砖盖房子。砖是最便宜的水泥砖,空心砖,脚踢一下簌簌掉灰。盖房子不用水泥,地里拉两车土,弄点麦秸轧碎,土和麦秸渣搅拌在一起,倒上水,用锄头搅搅,穿上胶鞋上去踩踩,一直踩得黏糊糊的像熟了一般。开始砌房子。椽子檩条是自己家的树,树还不能放大的。
  据郑中国说:“树,国家也赔偿钱的,听说也按照树木的粗细赔偿,当然大树赔得多了,尽可能的留着吧!反正临时盖的房子不住人,小树做椽子檩条足够了,哪怕今天长江委登记好,明天塌了也没事儿。这一次人口普查,是国家最后一次登记了,2003年以后新生的孩子,搬迁的时候再具体登记一次。
  郑家庄的村民不傻,喊了几十年的南水北调,不能光打雷不下雨吧,总要实施的,这是国家大形势。而且还听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赔偿标准和三峡工程差不多。三峡工程大家从电视里看过,那可没少赔钱啊,而且移民都插迁到大城市里了。
  郑家庄村民为了能多多地捞点国家的赔偿款,村里村外一片慌张,到处都在盖房子,打机井。郑家庄离丹江河近,水源丰富,机井打了不到二十米便能看见黄水嘟嘟嘟冒出来。机井打好了,找块大水泥板子盖上,静等登记。
  郑思旺积极地盖了三间水泥砖房子。伙同赵宝田一起盖,两亲家老两口齐上阵,加上他弟兄几个的帮忙,三天不到,房子盖起来了。随后又打了一眼机井。用剩下的水泥砖垒了个猪圈,弄了两只小猪崽丢进去。
  郑思旺算来算去,还少了一条渔船。他这一辈子虽然住在丹江边上,却没有当成渔民。为这个事儿,他特地又去找二哥思源商量。最后思源说:“虚报一个算了,上边来的人又不会到河里去看。真要是看了,指指别人的,能充就充,充不上也算了。”
  思旺觉得二哥和郑中国谈过话后,整个人都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些趾高气扬,财大气粗了许多。鞍前马后地为郑中国服务,活脱脱地成了他的走狗。就是和和他们弟兄几个说话都不屑一顾了。他还在他家门前鱼塘下方建了一拉溜小房子,说是养猪场呢?养猪场里一只猪也没有。
  阴历三月,长江委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开始进行实物调查,从南阳市移民办派来的黄新明主任,全面负责实物登记工作,另外一名年轻的副手,大家称之为小姚,还有管理区书记方玉舟以及副手等,在新任村支书郑中国和郑家庄村组干部的带领下,黄主任和小姚挨家调查,指派工作人员丈量房屋面积,清点登记各家各户的牲畜,以及房前屋后的树木。
  新盖的水泥砖房子,泥土和麦秸不容易干。手指头还能扣出泥块,村组干部嘿嘿干笑,谁也不好说什么,傻乎乎地跟着黄主任他们挨家挨户地登记。
  新建的房子,不管是三间的还是两间的,房子中间都没有山墙隔开。大畅通的房子胡乱摆放着不用的破烂家什。站在屋里,抬头能从瓦缝看到晴朗朗的天空。
  黄主任不傻也不憨,他看着村民们笨拙的搓着衣角,憨厚的笑隐藏着羞愧和不安,眼睛里全是期盼。那种眼神让他的心莫名地疼了又疼。他嘱咐小姚一一登记上。只要是老乡的房子,不管好坏,不能漏掉一平方。
  郑家庄1969年后靠时建的土坯墙房子大小全是一样,每间二十来个平方。老屋子量过一家,其它的都知道了,只用数数几间就可以。要仔细丈量的是新盖的水泥砖房子,或者有些人家这些年实在没有地方住,不得已才建的红砖房子。
  黄主任挨家看机井,机井旁黄嘟嘟的泥土还带着黏性,走到井旁鞋底沾满湿泥巴。黄主任只好隔着黄泥看看盖水井的水泥板子,嘱咐小姚登记上户主的名字,“机井一口”。
  郑家庄打渔的渔民不少,只是这两年年轻人都出门打工。没有人打渔了,木船腐烂在河边,成了一堆朽木。郑家庄只有两家人造的是铁船,完整地停在河边。看着铁船人家登记,人们眼气坏了,唉,一艘小铁船两千块呢!人们开始后悔当初咋不把木头的渔船拉回来,翻扣到门口,哪怕现在黄主任看见的是一艘没底的船,那也是渔船啊。可惜,啥都没有了,白白瞎掉了木船的赔偿款。在船的事件上,郑家庄村民造假的不多,毕竟两千块钱不是小数目,他们害怕呢!
  唯有猪崽,是造假的最大项目。这就像一场荒诞的搞笑游戏。郑家庄没有养猪的人家,等旁人登记完了,赶紧过去揪住人家的猪尾巴,弄到自己家的猪圈里。一时间,郑家庄的猪崽大哭小叫,鬼哭狼嚎嗷嗷地叫唤,那声音比当年鬼子杀进村子还可怕。
  黄主任看着各家各户猪圈里几乎一模一样的大小猪崽时,忍不住呵呵地笑了。尽管他知道一家猪百家用,还是让小姚登记上了。他感到伤心的是淳朴的丹江移民,他们连造假都造不好啊!
  可能乡亲们自己不好意思了,他们又想出一招。把白色的猪身上画了一道一道黑墨水,嗨,白猪变成花猪了。郑思源更厉害,他最后登记,从亲戚家逮了几头猪,加上思旺家的两头猪崽,成了正儿八经的养猪专业户,再加上他家的鱼塘,总价值数十万呢!
  为了一头猪二百六十块钱的赔偿,郑家庄的留守老人们煞费苦心。他们种了一辈子庄稼,交了一辈子公粮,都是选自己家最好的粮食,一簸箕一簸箕簸出来。黄豆放在小桌子上,斜着慢慢滚,使其最大的最圆的滚落到布袋里,好的粮食上缴给国家,差的留下自己吃。他们懂得感恩图报,说是吃水不忘打井人,解放了,老百姓才有自己的土地,过上了好日子。善良的郑家庄人,从来没有糊弄过国家。在南水北调实物登记上,他们终于造了一次假,这个天大的胆量,这种常超的英雄气概,是他们的新任村支书郑中国教给他们的。
  可悲的是,若干年后郑家庄再次整体搬迁,这二百六十块钱真正到他们手里也只有一百了。新任村支书郑中国直接克扣了一百六块钱,装进了自己的腰包。更有甚,他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个时机,钻国家的空子,大肆贪污,不仅为自己虚报人口,虚报工厂敛财数百万,在移民房屋的建筑上刁难建筑队,掐制人家给他送礼,导致移民新房刚刚建起就裂开指把宽的缝隙,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一片叫苦。
  黄主任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干部,老党员。他能看出来水泥砖房子是新盖的,机井是才打的,可那又能说明什么呢,这是摆在眼前的实物。难道因为新,便不给老百姓登记吗?他更能理解,守着丹江的人们,自打开始建设丹江大坝,移民搬迁后或者后靠后,过的是啥日子,且不说早几年饿肚子的情形,就现在而言,河边的人村村穷,户户没钱,人心都是肉长的。老百姓花钱盖房子,打机井的目的,是想让国家补偿,在补偿的前提上,他们确确实实先花钱了啊。
  再说了,这些移民为南水北调牺牲了自己的家园,虚报一两头小猪崽能犯多大国法呢。在黄主任的默许下,郑家庄家家户户都养两头猪。
  晓燕家的老屋由于好些年没有住人了,房子后墙跟被一场大雨浸了,后墙鼓起一个包,像一个驼背的老人,弓着脊梁艰难地挺着。郑思旺拿一根椽子顶着后墙,才算没有倒塌。
  登记到晓燕家的时候,组干部说这家已经没有人了,一个女子嫁给思旺的儿子了,没有户主,不登记吧。
  郑思旺吵得脸红脖子粗,说:“啥叫没有户主,谢晓燕就是户主,房子总是实物吧。”
  黄主任很宽容地吩咐小姚:“登记上。”
  为这个事儿,郑思旺特地请黄主任到他家吃顿饭,宰了一只老公鸡,买了一瓶好酒,喝得醉醺醺地说:“黄同志,你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人,官大还没有架子,不像那些鳖货,当逑大点个官,就不知道姓啥名谁了。”
  实物登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郑家庄大队六七百户人家,还没有登记完的时候,被一场劈天盖地的‘非典’给耽搁了。
  谁也没有想到,一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病症席卷而来,中华大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到处“谈非变色。”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笼罩着在SARS的阴影之中。
  郑家庄的登记工作暂时停止了,黄主任和小姚回南阳了。郑家庄通向丹阳镇的唯一通道被堵死了,村组干部坐在路口,严谨杜绝外来人口和村人出去。村子周围每天开始有专人消毒,村干部交代:“谁家要是有人发烧,赶紧通知村干部,立刻送到乡里的医院隔离治疗。”
  郑家庄的老人二十四小时盯着自己家的孙子,生怕出现个啥好歹,无法给孩子的父母交代。一种隔代的责任让满村的老头老太精神疲惫,他们感到肩膀上扛着的分明是一座沉重的山。空心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这种恐惧随着电视里新闻的播报越演越烈。老人们不仅要担心孙子孙女的安危,更挂心远在他乡的儿女们,只要听说哪里有人发烧了,哪里死人了,他们的心便提在嗓子眼边。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