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征、借粮秣为剿匪
作品名称:秀水明山(记录)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17-12-03 12:01:42 字数:7297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949年11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了秀山,11月21日成立了秀山县人民政府。摆在刚诞生的人民政权面前的问题很多,最紧迫的问题和干部的供应问题。
21日秀山县人民政府正式行使接管后,便遵照川东区党委和行署关于“到达新区,首先应抓紧征粮收税,解决大军供应问题”的指示,把征粮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大力宣传征(借)粮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具体政策,动员各方面积极缴纳公粮,支援解放战争。
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征收1949年的农业税(公粮),仍基本沿用旧的银两制度。即时100挑水谷(13000市斤)田面积或250挑未下籽苞谷土面积缴纳一钱银子税金为标准,按拥有耕地的多少折合税金银子的两数、钱数、分数,再用两、钱、分的数量计征公粮,达到田多多出,合理负担,并且实行普征和大户加征两种办法。
普征,每银1分,代表由粮户水谷10挑(1300市斤)或未下籽苞谷25挑。凡银两数额在2.5分(水谷25挑)以下的户,每分征收熟米30市斤。杂粮主产地区,还可按135市斤大豆或170斤苞谷顶抵100市斤大米,缴纳一部分大豆和苞谷顶抵大米任务。同时还规定,每征公粮(大米)一市斤,附加征收人民(老币)10元,木柴或稻草1市斤,随公粮一起缴纳,边远山区还可折缴柴草代金。
大户加征,其办法是以乡为单位分摊任务,按田土多少,由业主申报(申报不实要受重罚),群众讨论民主评议。然后按6分以上至1钱5分至1两以及上者,加征连同普征不超过25%至35%;1钱5分至1两及以上者,加征连同普征不超过实收益40%到50%,富农的负担,按业主家庭人口每人平均收益干谷400至600市斤者,征收10%;700至800市斤者,征收15%;1000市斤以上者,征收20%。对当时尚不具备征粮条件的部分地区,采取借粮办法,借粮数额按人平土地挑,借30%;10至12挑,借35%;12至14挑,借40%;14至16挑,借45%以上者,16挑以上者,借50%。借粮对象主要是地主富农。富农不超过产量的25%至35%,地主不超过产量的40%至50%。负担面不超过总户数的10%。
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为打好征粮这场硬仗,县里举办了有各区政府工作干部、带队的农民代表及一部分知识分子参加的训练班。参加学习期间,组织学员们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党的有关政策,特别是征粮政策,通过学习,大家提高了认识,树立信心,坚定了在硝烟炮火中征粮和保卫粮食的意志。训练结束后,这些学员大部分返回本区本乡参加征粮工作,同时县里也抽调一定的干部和武装人员充实征粮队伍,在全县范围内拉开了在战斗中征粮的序幕。
当时对大部分区的乡村政权还无力接管,仍沿用旧政人员。坚持反动立场的乡、保长及国民党残兵败将纠集地方武装,勾结土匪、特务骚扰破坏,造谣惑众,抢劫粮食,封锁交通,拦截车辆。伏击征粮运粮工作队,暗杀我征粮人员。千方百计破坏征粮工作。由于土匪猖狂,并言“谁送粮给解放军,就烧谁的房子”;不少群众怕引火烧身、遭致惨祸,因此一段时间有粮也不敢交给政府,这样,给政府的征粮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1950年4月13日,县府派人到龙池区与区中队配合,组织13人的小分队去龙池乡五保(中平)开展征粮。这支队伍,既是征粮队,又是剿匪战斗队和党的政策宣传队。当天上午,小分队正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宣传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同时,组织群众和动员群众缴纳公粮时,有人发现土匪头子王正印正带领200余匪众来包围征粮小分队。小分队13人又分散在3个寨子里。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一方面即派可靠人员迅速通知另两地工作人员作好战斗准备,一面组织当地武装配合阻击敌人。战斗打得相当激烈。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枪战,终于击伤匪首王正印,使200多土匪乌合之众溃不成军,四处逃散,而我方无一人伤亡。当地群众为我方的胜利而高兴自豪。
一个多月后,5月30日晚以里仁乡钱汉杰为首的老恶霸纠集小匪首周老水、王正印、田景洪等,带着匪众2000余人(其中部分是被裹胁来挑粮食的人),突袭龙池区人民政府,妄图消灭我驻区干部,抢劫区粮库粮食,匪徒倚仗人多势众,狂呼乱叫,杀气腾腾。经过战火考验的区委书记兼区长郭殿祥,副区长王田心沉着应战,组织区里干部、征粮队工作人员,区中队指导员,以及武装民兵投入了紧张的战斗。经过英勇还击,打退了土匪多次疯狂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上午。这时由妙泉方问来一个排的解放军解围,王田心亦主动出击,击毙俘虏土匪多人,其余匪徒仓皇逃走。为了征运粮食,不少同志历尽艰险。连续不断地战斗,不仅保卫了仓库已存的粮食,而且完成了征收粮食和柴草的光荣任务,保证了对秀山驻军各机关干部、学校教师的供应。
征粮工作的逐步开展,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来自地主、富农的阻力很大,特别是恶霸地主更与国民党乡、保长纠合一起,疯狂反抗,再加上严重匪患的袭扰,致使这项工作在开初进展迟缓。最严重的时刻,县府还被迫于1950年元月30日撤离县城,暂时转移酉阳龙潭镇。2月18日,县人民政府同解放军柳支队一举收复秀山县城后,为了巩固政权,渡过难关,立刻采取两手抓的办法,即:一手抓防匪剿匪,积极着手基层政权的建立,组织和整顿农会,建立行政村,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为减租退押、清匪反霸打下基础;一手抓征(借)粮工作的开展,及时培训农会代表和征粮工作人员,学习征粮政策,提高对征粮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树立起坚持在枪林弹雨中搞好征粮工作,完成征粮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3月份,酉阳军分区、酉阳专员公署联合发出指示:“我区由于各种原因,使过去所计划完成的粮食任务已全部落空,现在严重地威胁着我在此区工作的全部党政军民的吃饭问题,并使其他应予着手开展的工作(生产、教育、经济、斗争等)无法开展,如无有效决策,迅速集中粮食,则吃饭的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又令:“九五团、一团、三团,在驻地辖区与地方干部划分地区,并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此一征粮任务。”县人民政府和驻秀部队,根据上述指示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迅速对剿匪征粮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首先广泛宣传我党方针、政策、安定民心。同时把全县39个乡镇划分为两种类型:一、能开展工作的有17个乡(涌图、中和、平凯、迎风、地坝、官庄、肖塘、美翠、石耶、吏目、岑溪、梅江、龙凤、清溪、美沙)的一部分,雅江4个村,洪安2个村。这些乡环境比较稳定,由行政系统的地方干部负责完成所分配的任务,按累计征粮的办法执行。其办法是:一般6分银子以上便接近于富农,决定由6分开始向上累进,6分至9分9,加征30%,2.1钱至2.5钱,加征40%;2.51钱至3钱,加征70%;5.1钱至7钱,加征80%;7.1钱至9.9钱。加征90%;一两以上,加征100%。二、暂不能开展工作的有22个乡(官舟、红岩、钟灵、兰桥、大板、平马、中平、峨溶、高秀、溶溪、膏田、溪口、玉屏、龙池、妙泉、宋农、永兴、石堤、大溪、保安、里仁)这些乡属于环境不稳定的游击区,或土匪盘踞之地,主要靠部门完成所分配的任务,地方的党政人员和征粮工作队,一律参加到部门的征粮队里去。征粮办法仍按旧的银两计征,每分规定缴纳公粮150市斤,待安定后,再按累计进计征办法,上加下减。
当时由于土匪尚未受到致命打击,县境内不少地方环境仍然十分恶劣。一些地区,工作队不得不采取匪进我出,匪出我进。白天在这个村宣传政策搞征粮,晚上则转移到另一个村驻扎的战术。有时甚至与土匪进行激烈的战斗,边打仗、边征粮,在战火中与土匪争夺粮食。土匪对我征粮的干扰破坏的主要手段是:到处攻打我政府的派出机构,杀害我征粮人员和农会干部,抢走我库存现粮,并大肆散布谣言,对群众进行恐吓。如土匪攻打第三区(洪安)区公所时,就打死了我征粮人员黄福龙同志,抢走我库存现粮4667斤。又如攻打我五区(龙池)区公所,袭击我永兴乡征粮工作人员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在1950年上半年里,被土匪杀害的农会代表和农民积极分析就达75人,其中一区有18人,二区有18人,三区19人,四区10人,五区10人。由于土匪袭扰破坏和地主抗粮不缴,造成我征粮工作停滞不前,结果1949年粮食年度仅入库现粮2472805市斤,占任务数的16.5%。
1950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对土匪发动最后的全面性歼灭围剿,征粮工作随之形成高潮。县委和县政府再次培训了帮征人员107人(不包括各区乡自行招收的),并抽调干部组成征粮工作队,由主要领导干部带队,分片负责完成。县委书记于吉仁、组织部长李同率领县委工作队30多人,开展西北路(龙凤、溶溪)的征粮工作;县长汤吉震、财政科长邢华山,掌管机关及一区(城区)的征粮工作队;宣传部长宋方圃、县政府江秘书率领26人的工作队,开展东南路(龙池、石堤)的征粮工作。由于剿匪工作的节节胜利,征粮政策的深入宣传,深受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的拥护。广大人民群众,把粮食晒干扬净,用好粮踊跃完成征粮任务,以实际行动支援人民解放军。不少地方出现了扛着红旗,敲锣打鼓热热闹闹交公粮的场面。一些负担较多的农户也积极主动地完成所负担的任务,如官庄乡新庄村黄修伍,主动及时把自己应缴纳的公粮,送到了国家粮库,起了很好的带动作用。由于党、政、军全力以赴,很快取得剿匪与征粮的全面胜利。1950年粮食年度,共入库粮食1517.6万斤,保证了军需民食,支援了其他事业的开展。
秀山解放初期的征粮工作,实质上是人民革命力量与国民党残余武装集团之间的最后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较量,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直到1950年9月激烈的战斗仍未止息。9月初,人民解放军驻守龙凤据点的连队,去平所夺回土匪头子杨卓之抢去的稻谷返回龙凤时,在冷水溪与土匪遭遇,虽然打垮了土匪,但解放军的1名战士壮烈牺牲,为秀山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征粮工作洒尽了热血。他们的献身精神和光辉业绩,将载入史册,受到秀山人民世世代代的崇敬与怀念。
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秀山后勤机关均于平凯镇设置军粮仓库。解放前夕的平凯粮库,系国民党第六战区川东军粮局第十五粮库,地址在平凯镇护国寺后院(即现在的平凯小学所在地)。临近解放的前两天,该库能搬走的物资被搬走了,全部人员相继撤离,遗下粮食(大米)约20余万斤无人管理。
1949年1月7日秀山解放,进军西南大军及驻秀部队单位,对粮食柴草需要甚急,而人民政府还未成立,拨粮支前工作急待办理。在此关键时刻,地方人士刘保贞、肖子敬、丁庆斋、简济民、刘庶康、林登翰等人,邀集于粮库隔壁的慈善机构八圣宫临时筹商,先推举陈玉清组织人员看管粮库,以免粮库遭受损失,赓即由刘庶康、林登翰二人写信交由杨胜华、鲁志唐两人持交郭金龙,要郭金龙火速回来管理粮库及筹备给解放军的拨粮事宜。
郭金龙于次日赶回平凯,11月9日自发组成军粮临时供应站,推举郭金龙为主任,陈平清管粮,简济民管账,简择清管秤,王成斋管杂务,另设置勤杂人员4人,各执其事。在开始几天中,未得到县临时机构的通知,对过境大军、驻县部队、单位的拨粮手续只凭解放军或领粮单位收据照数支拨做账。
11月10日,县解放委员会成立,由原县参议会议长熊绍韩老先生担任主任。熊即通知郭金龙前去会商供粮事宜,委托他负责平凯粮库,并明确交待:“凡来平凯领粮的部队、单位,均凭盖有熊绍韩私章的条子拨领。”这个办法维持了一段时间。
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将平凯粮库临时供应站改设为第一区粮站,派李力为站长,郭金龙为副站长。随即由财粮科(科长邢华山)派人员负责粮站,按规定收拨粮食,并清理前段时间存粮支拨等手续,由李力结报备查。
在县人民政府转移龙潭后直至打回来的十余天时间中,平凯粮库被简国安匪部四五十人占据。郭金龙唯恐粮食遭受损失,特请托与简匪素有交往的杨自新、丁庆斋、陈宫富几人出面交涉,望牵制其抢掠行为。人民政府转移途中在官舟乡殷家院子造用早饭时,第一区副区长陈树林亲笔来信交平凯乡政府留用干事简克浚嘱其将信送交杨自新,其内容大意是:要杨设法保护粮库现有粮食,否则人民政府回来后要与其试问。因此,杨自新更为出力与匪斡旋,使平凯粮库的粮食没有受到意外损失,实为平凯人士尽力护粮的一件大好事。
在简匪占据粮库的当天晚上,枪杀了一名因在政府转移时与部队失掉联系,躲藏在粮库的一名解放军王同志,当晚被弃尸于牛行董小河中,第二天发现浮尸,才由平凯乡慈善团体用木匣埋葬。对简匪的罪行,平凯各界人士殊感痛恨。
1950年3月,第一区曾商议所属各乡镇征粮问题,指定每乡设一个区征粮委员,协助征粮宣传督催工作。陈副区长指定郭金龙为区征粮委员。随后郭金龙被推举为县各界人民代表会代表。
在出席一次代表会议时,汤吉震副县长以和善可亲的态度笑问:“我曾两次到平凯粮库背过大包粮食,你还记得吗?”
郭金龙说:“领粮的都是穿黄棉衣军服、佩带胸章的解放军,具体人确是记不清了。”
说罢,汤县长和郭金龙都笑了。
1950年8月。秀山县粮食局长张洪洽以平凯第一区粮站为储存中和、平凯、官舟、地坝、迎凤、涌图等乡的粮食集中点。原粮站仓库(原设在杨家祠堂内的平凯征收处)不够使用,经研究决定,组织成立建仓委员会,由张局长兼主任,郭金龙为副主任,陈玉清为监工委员。先利用禹王宫右边耳楼五间,拆通砖墙,先建仓库五座与粮站合并使用。以后由王守美站长及各位负责人逐年修旧利废,陆续扩建为后来的中和区粮站,成为永久千秋的粮食仓库。此种创举,确是张洪洽、陈树林以及各位负责人和全站职工的辛劳,平凯人民亦为之庆幸。
1950年4月初,秀山县人民政府鉴于反动势力猖獗,决定设立“秀山妙泉粮秣供应站”,以解决解放军缴费粮秣之需。
该站当时的人员配备,系由秀山县粮食局抽调喻际飞负主持工作,工作人员由龙池第五区公所目测选用。当时罗定中还是青年,住龙池罗家坡。
第五区公所通知罗定中直赴妙泉参与该站工作,任记账,并同喻际飞下村征、借粮秣宣传。同时亦通知帅家寨的青年倪仕锡到站作保管和收粮工作。当时该站的征、借粮秣工作,是配合驻泉妙要塞的解放军秀山独立营的同志下村,其地方是妙泉各村、沿公路各村以及顺河道的各村。向大户征粮、向群众借粮的办法是,征借粮1斤还附加木柴、稻草各1斤,按此比例同时交送。其交送地点是:妙泉码头上仓库,由收粮员逐一过称后出凭据。
凭据有征、借粮品种、数量(以大米为基准、稻谷以71.5斤计折)单据、凭条,持凭据人在秋后征收爱国公粮中抵扣。
当时的征、借粮工作,可谓困难重重,十分艰辛和危险。既要防止匪徒袭击,又要向征、借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防止反动势力煽动、反宣传以及威胁征、借户。有次,粮站工作人员正带领由十多位农民组成的送粮队,挑着千多斤粮食及附加的柴,靠近雄英黄家寨时,就发现一群土匪从山上赶来,粮站工作人员带领送粮队快速穿过黄家寨,到河边码头的岩坎隐蔽,并向部队报信,得解放军及时支援,赶走了追至河岸的土匪,才安全过河,保征粮食入库。
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工作,秀山妙泉粮秣供应站完成了征、借粮秣任务。经西南局指令,调解放军100团、13团、95团进驻秀山,要求务必肃清匪患。妙泉是部队首经之地,保证了这些部队粮、柴、草军需物资供给。100团直插洪安,围剿秀城南路方向的土匪;13团驻扎龙凤,进剿西路方向顽匪;95团暗袭石堤,歼灭秀山东路方向的巨匪。部队锋芒所向,残匪无不闻风丧胆,如临末日。无疑,秀山妙泉粮秣供应站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剿匪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就是这一年,该站基本完成历史使命,留下倪仕锡同志继续处理该站善后事宜;喻际飞同志调回秀山县粮食局工作;罗定中则在龙池区公所领导下的工作组工作,随工作组下石堤,为石堤方向的剿匪,又担起征、借粮工作担子。
为了配合、促进军事进剿和巩固发展军事进剿的成果,县委、县人民政府从建政的角度,在全县组织动员上千名干部群众,先后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统一一、二、三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县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由熊绍韩、欧百川、杨通惠等十七人组成的各界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执行,广泛宣传党的政策,派人随同进剿部队做政治瓦解敌人的工作。二是县、区、乡、层层建立清缴委员会,剿匪部队各级干部驻扎哪乡都兼任乡长,全盘驻会军事、政治、群众工作,使一切行动都服从和服务于进剿。三是普遍建立农民协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发动农会、妇女、儿童参加搜山、守卡、查路条、盘问过往行人、举报匪情,漫山遍野布下天罗地网,使敌人无路可走,无处可藏。四是建立区人民武装队伍,每个区分别抽调农民积极分子100人左右,进行政治教育和持枪训练,无匪情维持地方治安,有匪情参与搜剿。五是大力开展土匪自新运动,凡是参加过土匪活动的人员,都以保(相当于一个村)为单位逐人登记,因人制宜教育宽大,促使与土匪划清界限,是、洗手不干,争取在检举拒绝登记的土匪和抓捕敌人中立公受奖,促使他们与土匪对立,削弱土匪活动的社会基础。六是开展收缴公枪和进行私枪登记,凡是参加过暴乱为匪、对抗令的乡保及私枪,一律收缴,未参加暴乱为匪的公私枪支,经过登记后,持枪人必须到政府听训,业务为政府传送情报和维护治安。七是改造、建设乡保政权。没有当过土匪的乡保长照常任用,曾经当过土匪的,区别其资源与被迫、罪行的轻重、悔改的实际表现,或继续任用,或坚决撤换。八是坚决实行宽大与镇压相结合,对罪大恶极的头目既坚决镇压、又彻底追赃,以分配追退出来的追赃、脏污使群众得到实惠,进一步调动群众参加清匪的积极性。如石堤乡在十一月上旬公审处决投诚后又叛变的黄增尧等三民匪首后,立即追回赃物耕牛6头、骡马3匹、纱、布、衣物27大包,各种家具值40万元,粮食7000余斤,桐油、棓子一部分。合理分配给全体农会会员后,会员们纷纷表示“要跟着共产党干到底”,自动上山清枪捉匪。,一次得知反动头衔石维涛的踪迹,立刻自动集合千多人,冒雨跑到保安乡,配合解放军打死了石维涛。
正由于县委全面贯彻党的剿匪方针政策,终于在为期一年的时间内,彻底消灭了人数近万、拥枪四千多的严重匪患,锻炼和巩固了我县各级新生人民政权,使秀山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