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畏威
作品名称:洞天福地(长篇杂谈) 作者:玉峡耕牛 发布时间:2017-11-14 09:19:10 字数:5039
人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详解:
1、人不畏威,大威至矣。
白话:人一旦丧失了敬畏之心,而变得肆无忌惮,无所畏惧,大的危险、灾难就将来临了。
阐述:理解本章,其关键之关键在于对“威”字的解读。我们习惯使然,想当然就将“威”释为权威。有意思的是,《说文解字》的“威”不在戈部,而在女部,“从女从戌”,戌,按阴阳五行,指丈夫的母亲,而“女”待在“戌”的里面,所以“威”是个会意字,意思是被公婆认可,也就是说,女子已经从小媳妇演变成女主人。“威”的引申之意义,是被婆婆认可,受家人尊重,而渐渐形成的一种无形力量,离登顶“婆婆之位”仅一步之遥。言外之意,你敢不尊重“威”,很快就会有苦头吃。想真正理解“威”,需找与老子同时代的孔子,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意思是说,君子德行不厚重,行事不稳重,则无威严可言,学先王之道也难以固其理,而会出现摇摆。朱子曰:“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言行轻浮的人,必定内心不坚定,所以德不厚,内修不实,则无威严,即便学了,也难以固其理,难以一以贯之。
所以“威”是一种自内向外,经年累月而形成的一种气场,一种威信,一种威严,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其与权力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其相当于现在的“敦重、厚重”,从品行而言,谓之敦重;由德行而言,谓之厚重。品行为德行之始,品行端正才能养成良好的德行,德行为品行之成。故《易经》曰“厚德载物”,德不厚者,容人有限,德既厚矣,载物广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无论是孔子,还是老子,其所谓的“威”,既不是仰仗严厉与苛刻,以树其威,也不是凭借权势,而立其威,靠的是自身德行而给人以尊严和威信,是其德行令人凛然而心生敬意,使人凛然不敢侵犯。所以,“人不畏威,大威至矣”,其意思是不是近乎老百姓常说的:“人啊,如果泯灭了最起码的道德良知,会遭天谴的,会天打雷劈的。”
有的版本将“人”改成“民”,当为好事者为之。一是将“威”理解为权威,所以,“人”理所当然指的就是“民”;二是刻意迎合,而将统治者剔除;三是有意“拔高”老子,将老子打扮成“斗士”。为何是“人”而不是“民”呢?从以前的历史与当时的现实分析:周武王、周文王得天下后,曾大力宣传商纣王惨无人道,而自己是以德取天下,以道治天下。自此以后,历代周王包括诸侯都鼓吹自己有德,是以道治天下。这是历史;老子作为周朝的守藏史,归纳提炼写出《道德真经》,却发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在前一章,老子又提出“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指出要有“病病”的态度。这些,都是针对统治者而提出的。这是现实。本章,老子提出要有敬畏之心,而首当其冲指的就是天子、三公,尤其是各诸侯国主。所以说是“人”而不是“民”。
“人不畏威,大威至矣”。前一个“威”,本意指的是“女主人”,引申为最起码的大家公认的共同遵循和道德良知。不畏威,是指敢于挑战,敢于突破任何底线。后一个“大威”,本意指的是离“婆婆”一步之遥的“女主人”已成为“婆婆”,是“婆婆”的雷霆之怒,引申为危险、灾难以及难以承受之痛。
所以“人不畏威,大威至矣”,有二层意思,一是指人不惧怕或全然不顾天道自然的威严。说明昏聩荒淫到了无所顾忌的程度,如此,大的危险和大的灾难即将如暴风骤雨般来临;二是指人一旦敢于藐视、挑战任何道德底线、社会秩序而为所欲为,则上下失信,君臣关系崩溃,天下大乱将至。言外之意,人一旦无所畏惧,丧失敬畏之心,私欲横于内,悖逆施于外,势必伤生害物而无所不至,势必打破一切底线和规则,那将是一场非常可怕的灾难。因为天道循环,报应不爽,自作仍须自受,感应之机,疾如风火,报应之速,如影随形。故曰“大威至矣”。反之,人心有了敬畏,明白举头三尺有神明,则举念不敢违于理,应事不敢悖于义,危险、灾难自然会消弭于无形。
2、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白话:不要自狭所居之所,嫌自己所占的地盘不够宽广,嫌自己领地上的牛羊不够多;不要厌弃自己所拥有的所赖以生存的一切,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
阐述:狭,作动词用,无狭,不要自认狭窄,觉得不够宽广。居,是一个能安放身心的场所,是一个能让人内心清静,能安顿灵魂之所在,是一个生养我们的家园。所居,可以是家,可以是乡,可以是邦国,也可以是天下。无狭其所居,意思是不要自认为居住的地方太狭窄了,容不下自己,认为自己简直是偏安于一隅,而看看人家的居所,是幅员辽阔、牛羊众多,故而垂涎三尺,起觊觎之心,生吞并之念。无狭其所居,引申开来,就是不要嫌弃自己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嫌地位不高,嫌钱财不多,嫌官帽太小等等。言外之意,不要总是觉得眼前的不够阔绰,不够显摆,无法彰显自己,无法与自己的地位相匹配。无厌其所生,厌者,弃也,不要自己厌弃自己所赖以生存的一切,觉得无论是吃的穿的还是坐的,这些供奉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贵。无厌其所生,言外之意,要懂得珍惜,要学会感恩,要自尊自爱,不要“人之生,动之死地”。
老子在第五十章说:“盖闻善慑生者”,听说呀,真正会养生的,“陆行不遇兕虎”,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上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进了军队里头不会被兵器伤到。器之害者,莫甚乎兵戈。兽之害者,莫甚乎兕虎。而令兵戈无所容其锋刃,虎兕无所措其爪角,指的就是不以欲累其身。甲兵虎兕,指的就是人心之欲。内心之“甲兵”,其锋利,远胜于军中之甲兵;内心之“兕虎”,其凶残,远胜于山林之兕虎。这些都是“死地”!人只要不拿欲累其身,不因贪求而远离清静之根本,不用欲望来掩盖自己的真性,何死地之有乎?故中庸说:“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君子平日里总是平心静气,守我本分,顺其自然,而颐养天年;小人凡事爱行险,心怀侥幸而去赌命。是呀,“善水者死于水”,最会游泳的人,往往死在水里,不去逞能,就不会死在水里。总之,“无狭其所居”,就不会起吞并之心,不会生称霸之念;“无厌其所生”,懂得知足常乐,就不会利欲熏心,铤而走险,冒天下之大不韪,动之死地。这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前者强调是对外在的空间需求,是扩张;后者强调是对内在的虚荣满足,是待遇,是众星捧月,是想成为人上之人。“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言外之意,清静为天下正,内不以私欲害其心,外不因妄为败其事,懂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人贵有自知之明的道理,自尊者,人恒尊之;自爱者,人恒爱之。日本之所以发动侵略战争,其原因之一就是:“狭其所居,厌其所生”,所以小小的日本国,总是口口声声自称是“大日本帝国”。
3、夫惟不厌,是以不厌。
白话:只有清静无为、守弱为下,不放弃谦卑、守弱、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等生之徒,秉持有不厌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不厌,天下万民才会乐推而不厌。
阐述:不厌,指不自厌,先自我端正其品行,养成良好的德行,遵循守弱之道,对大道真心认可,清静而厚重,其言行才会真正的谦卑、柔弱、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以不厌,所以才会“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否则,纵然勉强而行,终不能端正其品行,厚重其德行,不是沽名钓誉之徒,必是假仁假义之伪君子,而被天下所厌弃。如逢蒙学射于后羿,其德行不正,艺成而射杀后羿,为天下所不耻;李斯拜荀子为师,心存名利,终弃王道而行霸道,为天下所不屑;王莽力学先王之书,德行不端,终成窃国之贼,为天下所共戮,等等。
“夫惟不厌,是以不厌。”第一个“不厌”,指坚持低调处下的行事准则,而内化于心;第二个“不厌”,是指真正做到“不厌其所生”,而外化于行,其结果是: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言外之意,惟有得道,才能行道,惟有行道,才能“天下乐推而不厌”。“夫惟不厌,是以不厌”,也可以换成“夫惟不狭,是以不狭”,意思相差无几。
4、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白话:所以得道之人知“慈故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知“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所以,从来不张扬、不炫耀、不逞能,懂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谦卑处下,自珍自爱,而从不自大自贵。所以天下之人要效法圣人去除自见、自贵,而保持自知、自爱。
阐述:“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与“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有些类似,都是最后作总结陈词。畏威、无狭、无厌,三者皆为自知自爱之义也。世人多忽而不明,所以老子提此以警示世人,要自知不自见。自知者,蕴于中而不显于外,藏于己而不炫于人,光而不耀;要自爱不自贵。自爱者,视身为重,名利为轻,以谦退自处。虽道高德厚,乃是自然之贵,非自贵也。彼,指自见自贵。此,指自知自爱。彼不可使有,故宜去之;此不可不有,故宜取之。能去彼,则不以聪明炫于外,不以矜高傲于人。能取此,则知为真知,爱为真爱,非自见之知,非自贵之爱。
综述:
上一章,老子谈了“病病”。第一部分: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谈对“不知”的态度。老子首先高度赞扬“知不知”,称之为“尚矣”。意思是能够知道自己无知,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这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对“不知知”,老子进行了严厉批评,称之为“病矣”。意思是强不知以为知,不懂装懂,这是一种坏毛病,是大毛病。第二部分: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老子谈对“病”的态度。“不知”不可怕、“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强不知以为知、患病而讳疾忌医,所以要有视病为病的勇气,敢于面对。能“病病”,才有可能“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才不至于养痈成患。总之,既要善于知道自己的“不知”,又要敢于直面自己的“不知”。
本章,老子讲“畏威”。第一句,“人不畏威,则大威至矣。”人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天地、敬畏大道、敬畏大德,敬畏我们该敬畏的一切,才不会忘乎所以、目空一切、为所欲为,而招灾致祸;第二句,“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一方面,要懂得珍惜,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另一方面,又要有自知之明,懂得自尊自爱,明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既不盲目扩张,又不盲目自贵。第三句,“夫惟不厌,是以不厌。”说明态度决定一切,不自狭,则其所居,天地为之一宽;不自厌,则其所生,我自快活似神仙。第四句,“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所以得道之人有自知之明,知道“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更深知“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懂得自珍自爱,明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不盲目扩张而兼并他国,不盲目自贵而王天下。舍去自见、自贵而取自知、自爱。
“人不畏威,则大威至矣。”古时候县官升堂,一落座,惊木堂一响,两边的衙役齐声大嚷:“威——武——”。威在前,武在后。因为威,是大道之威、大德之威,是天威;武,是法律之威,是审判之威,是人为之威。“人不畏威”,此“威”引申开来,自然是大道之威、是大德之威,是天威。意思是人一定要心存敬畏,要敬畏大道,敬畏大德,敬畏天地。否则,天怒人怨,“大威”至矣,其事好还,天威天杀。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无狭”,不自我狭窄,不要总是觉得地不够大,不要总是吃着碗里望着锅里的。“无狭其所居”,我们从小就讲:“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个窝,即便是小一点,也觉得很温暖。只要我们不当作狭窄,而是觉得很不错了,心存感激,这样你不会觉得你住的地方非常窄小了。当然,老子想说的不是小窝。居,指的是家园,是地盘,是国土。“无狎其所居”,意思不要总是嫌你居住的地方不够辽阔、不够富饶,而羡慕别人家园土地肥美、物产富饶、幅员辽阔。言外之意,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起觊觎吞并之心。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富贵可以求得,即使是给人家拿鞭子,牵马坠蹬,我也愿做,但是不以道得之,我听从我内心,宁可不要。“无厌其所生”,不要厌倦和嫌弃目前所拥有的生活,而去追求更奢华更上乘的享受,甚至觊觎王位。“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心态决定一切,不自狭,其所居也,天地为之一宽;不自厌,其所生也,我自快活赛神仙。自尊自爱,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与爱戴。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所以圣人明白:天道贵虚。天道不虚,则无以容万物;人心贵谦。人心不谦,则无以克己而制行。所以圣人晓得:天地与我同根,万物共我一体,为人亦是为我。自知者,明白“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知道天道不可违,故从不张扬、不炫耀、不逞能;自爱者,懂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故而谦卑处下,而不敢自大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