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洞天福地(长篇杂谈)>第三十八章 上德

第三十八章 上德

作品名称:洞天福地(长篇杂谈)      作者:玉峡耕牛      发布时间:2017-11-11 04:39:56      字数:5729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详解: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白话:上上之德是注重内在修养,是完全内化,丝毫不执著于身外,所以看不出他有高深大德,所以说才真正有德;下德注重外在形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合乎道德要求,所以说没有真正内化之德。
  阐述:上德之人,德之道行完全内化,从表面上是丝毫看不出他具有高深大德,所以说“上德不德”。“不德”,是指不得而德。如韩非子所言:“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与“下德”,正如德之与得,互为里表。不执着于身外之得者,有“上德”。有上德者,才真正拥有高深大德。反之,执着于得者,务求于“求则得之,为则成之,立善治物,名扬位显”,实则得外而失内,舍真而求伪,似得实失,故为之“下德”,是以“无德”。“无德”不是说没有道德,而是说这种德行,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只是用道德在约束自己而自己也在依道德行事而已。“下德”的道行,还只是处于表层,处于“依葫芦画瓢”的阶段,远没达到“胸有成竹”的境界。“上德”、“下德”都是德,只是道行之深浅不同而已。
  2、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白话:上德不妄自作为而且是无心为之,下德不妄自作为而是有心为之。
  阐述:无为,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无私心、无私欲和不主观臆断地为之,即上德没有胡作非为、妄自作为、胡乱作为。“而无以为”,而且是无对象、无选择、无手段,完全是无心之举,连想都没想,自然而然为之。上德之无为,是自然的,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上德之无为,是自内向外而散发出来的,如腹有诗书气自华。下德之“无为”,却是“有以为”。尽管也符合大道,却是有心于此,是刻意为之,而非自然而然。下德之无为,非天然的,尽管“衣着得体”,却是经过一番精心妆扮后之衣着得体。下德之无为,非由内向外,尽管言行举止也中规中矩,却如同活灵活现之模仿秀,如同演技高超的演员之饰演名人,只能说是“非常象”而已,但毕竟不是本人。但是,上德、下德,都是德,都是以无为本,遵道而行,只是道行之深浅、境界之高下不同而已。
  3、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白话:上上之仁爱者的仁爱是无差别的、无选择的,且是无意而为之。上上之义气者的义举是有标准、有条件的,且是有意而为之。上上之守礼者注重遵守礼仪、维护礼仪而响应者、跟随者寥寥无几,则举臂大声疾呼,仍然要强力推行。
  阐述:上仁者、上义者、上礼者,都主张积极入世,主动作为,都极力推行自己的主张,以求天下大治,故曰“为之”。但他们之“为之”,分别是“无以为”、“有以为”和“莫之应”。“无以为”、“有以为”,前面已经解释,不赘述。“莫之应”,不能解释成无人响应。“莫”通漠,稀薄,寥寥无几的意思。老子给人的行为之美分四类:德(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四者第相差次,由里及表,相继而生。上德者,思想无为,故本无为之事,故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其次为上仁者,“仁者爱人”,仁者对世界充满爱,且是无条件的爱,对善人爱之,不善人也爱之,当然这“善人与不善人”是世人眼中评判的,上仁者眼中是没有如此区别的。因此,上仁者也是无以为的,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者,心中善恶昭昭然,非黑即白,非善即恶,故上义者往往是社会变革家,总是以挽救人间危局为己任,且具有浓厚的英雄情结,总是想做点什么。故曰“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者,精神上是积极入世的,但其心中缺少善恶之分,不重教化,惟有守礼与不守礼之别,注重秩序、机制的建设。当然,这种秩序和机制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且大多是繁文缛节、华而不实的,故其应者寥寥,因此上礼者为维护其秩序与机制,总是奔走呼吁,甚至强行推行,故曰“攘臂而扔之”。扔之,不是指动粗去拉扯、强行拖拽它,而是指强力牵引,大力推行,意思是尽管大家内心不接受,或一时半会难以接受,仍然要执行。
  4、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白话:所以说道衰而德化生,德衰而仁爱现,仁衰而义气明,义衰而礼仪定。
  阐述:这里的提法与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相似,只不过中间加了个“德”、最后添了个“礼”而已。如此一来,系统性更强,层次更分明。“失道”,意思是大道不被遵循,退而求其次,德的教化功能就应运而生。“失德”,是指德行无人遵循了,德的教化功能也不灵了,世人完全被功名利禄所蒙蔽,退而求其次,仁吧,仁是爱人,是对世界充满热情、对生命充满热情,是主动积极。“失仁”,意思是连相互间的仁爱都做不到,那就讲点义气吧,诚信、守诺,君子一诺胜千金,提倡同情、怜悯,提倡路见不平一声吼。“失义”,连讲点义气都做不到,那就制定冷冰冰的规则、制度和礼仪来规范和约束,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游戏规则。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白话:社会的秩序,跌落到靠冷冰冰的规则、制度和礼仪来规范和约束啊,说明不忠人事,言而无信,而且这是社会走向变乱的开始。那些所谓的先知先觉者,正是他们使大道变得华而不实,而且是愚人政策、理论产生根源。
  阐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意思是,社会发展到了或者说跌落到了依靠礼的境地啊,说明忠诚、诚信已经薄如纸,而且这也开启了人们内心之迷惑、价值取向之混乱。社会尚礼,说明是“忠信之薄”,靠忠信维持不了了,而且这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成为“乱之首”。乱之首,不能解释为造社会成混乱的罪魁祸首,这违背了老子的本意。老子之所以称“礼者”为“乱之首”,是因为有了礼,人们从此不需修道行德,简单明了地遵礼即遵从规则、制度和礼仪就行了,至于你的修养境界如何,是不是具有高深大德,以及什么仁呀、义呀和善恶美丑等已经无足轻重了,势必造成内心的困惑与迷茫,故谓之“乱之首”。推崇礼,会让人不再注重修道、明德、讲仁义,转而去遵从外在的礼,势必造成内心迷惑,内心不明,故言“愚之始”。老子论述的道、德、仁、义、礼,并不是相互矛盾,互相冲突的概念,而是从内核至表皮,由里及表,逐步显现的包含关系。老子并非说世界要回到只有道德,没有仁、义、礼的阶段,而是说不能只注重表层机制的建设,而不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教化,对世界本源的了悟。这样就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了。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忠信缺失,单单靠礼是管不好的,礼的束缚和压制只是暂时管住了众人的行为而管不了众人之心,长此以往,压抑的民心势必如火山般暴发,社会动乱也就不远了。“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那些不知“道”而自诩先知先觉者,他们的主张和理论只会使大道之本日益虚无而其表日益丰华,而且是愚人政策和理论的开始,因为正是这些政策理论的产生,让世人舍本逐末,误以为靠这些就可以治理天下。
  6、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白话: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大丈夫应与忠于大道、信于大道、能推行大道者相处在一起,不与那些满口仁义礼而实则忠信浅薄者生活在一起;应与那些朴实的大德者相处在一起,不与那些脱离大道而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伪学者生活在一起。所以远离后者而靠拢前者。
  阐述:此三句,乃是归结上文之义。大丈夫要顶天立地,岂能因世道衰微,而随波逐流,而同流合污。大丈夫要厚“道”,要担当起提倡、推崇大道大德之责,绝不人云亦云,绝不与薄信寡义之徒为伍。大丈夫要见道而不见欲,循理而不徇私,顶天立地,以道自任而不辞者也。视听言动,无处不是性中之显著,家国天下,无处不是道德之流行,所以他们的选择是去彼之薄华,而用此之厚实。
  
  综述:
  《道德经》分上下两部,上部以“道”开始,故也叫《道经》;这一章,是下部之开篇,以“德”开始,故也叫《德经》。本章在《道德经》里,算篇幅比较长的,也是比较难理解的一章。老子认为,“道”之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之行为为“有德”,反之,则为“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运用于人类社会的功用,就是“德”。“道”无上下之分,“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不过,老子所讲的“德”,与我们现在的德,是有区别的。老子“德”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道,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德,更多强调的是伦理,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的价值取向。当然,我们现在的德,也是从老子的“德”一脉传承下来的。
  王弼注说:“德者,得也。”“德”,就是得到的“得”。怎么能得到这个“德”呢?要想“德”,没有本体的道,是根本不可能的,“德”与道须臾不可或离。何以尽德呢?就是以“无为”为本,以“无以为”为用。所以开篇即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有上德的人只是根据道来做,他对于自己的德不以为是“德”。如同真正的善人并不会觉得自己是好人。上德者,不自以为是,不求而得,不为而成,虽有“德”之实,可是却无“德”之名。连名都不要了,“德”才能够日日新,时时足。德分两种境界:上德和下德。上德接近于“道”,在一般“德性”之上,所以称为“上德”。道是本体,德是启用,德本来也没有名称,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而给了它一个名称。这样,“上德”跟“道”完全泯合为一了。“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从来不敢把“德”丢掉、失掉,心心念念都是“德”。“无德”,不是说没有道德,而是说这种德行,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只是用道德在约束自己而自己也在依道德行事而已,还只是处于道行的表层,处于“依葫芦画瓢”的境界。“下德”不够圆满,不够聚足,也不够自然,所以会患得患失,有“得”就有“失”,所以是“下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德和下德都是“无为”的,区别在于上德“无以为”,没有为德的心,没有为德的目的,没有为德的手段,只是自然而然。下德“有以为”,就有心,它让人们知道这个东西不能丢,丢了以后就没法办事了。一个有心、有目的、有手段,一个全然没有,本质具足。这就是它们的区别。孔子说:“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到七十岁的时候,就能够率性而为,非常自然、非常潇洒、非常自由,可是又不超过规矩。达到这样一个境界,这就是“上德”。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道失去以后就出现了德,德失去以后就出现了仁。孔子把仁捧得非常高,认为做到仁实在太难了。孔子说他只有一弟子能做到三月不违仁,这人就是颜回。孔子的仁是积极入世的。但老子把仁放在道德之下,并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真正好、真正慈悲的人,爱人的人,他亲民、爱物,已经跟下德很相近了。它有为,但又无以为。上上仁爱者的仁爱是无差别的、无选择的,是发自内心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上仁没有目的、没有原因、没有手段、没有选择,绝不是因为他是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所以我才这么做。孟子说,“性善”,并举例说,当人们看到小孩子匍匐将入于井,就会本能地赶紧去抓住他。当我们去抓的时候,没有一点要等着别人夸奖,或期望孩子父母感谢,只是因为这个刹那间的不忍之心。这个仁,不是勉强做出来,而是完全纯粹地任随天理。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义跟仁相比又是等而下之。义,宜也。道没有对象,仁则有了对象。仁者爱人,但无差别。到了“义”,则讲合适与否。《三字经》讲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扬。”有义方,就是以合宜的方法教他的儿子,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事,应该怎样做才合宜。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失去仁之后就讲义,失去义之后就讲礼。当你不能判断这个事是否合乎“义”,于是只能从礼的角度去考察。礼是外在的规范,上礼不但要权衡是否符合规范,并且要考虑是否中节,我们称之为礼节。孔子向老子问礼,被老子批了一顿。礼与理,常混用,礼与理是哪里来的呢?就是众人约定俗成的。我们说礼尚往来,就是对于别人的恩惠一定要报答,否则就是不懂礼、不合理。不同文化中的礼不一样。好比说请客,中国人习惯在饭馆里抢着付帐,那阵势像是要打架,在外国人看来全然不知道怎么回事。而他们故意表现出很大方,事实上心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中国的一些礼,已经变成很俗的礼,有时候根本就莫名其妙。所以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社会秩序跌落到靠冷冰冰的规则、制度与礼仪来规范和约束啊,说明言而无信,不忠人事,这就是社会走向变乱的开始。那些所谓的先知先觉者,正是他们使大道变得华而不实,而且是愚人政策、理论产生根源。后面老子又说:“失礼而后法,失法而后刑,失刑而后兵”。
  老子论述的道、德、仁、义、礼,不是相互矛盾,互相冲突的概念,它们是从内核至表皮,由里及表,逐步显现的包含关系。老子并非希望世界回到只有道德,没有仁、义、礼的阶段,或者说,想扼杀仁、义、礼,仅仅留下道德。老子只是想强调,不能只注重表层机制的建设,而不注重对世界本源的了悟,而忽略对人内心的修炼和内化,仅是在枝枝叶叶上耗费大量的社会成本与精力,这样做就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了。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忠信缺失,单单靠礼是管不好的,束缚和压制只是暂时管住了众人的行为而管不了众人之心,长此以往,势必酿成祸端。最后老子强调,大丈夫要“厚道”,绝不与薄信寡义为伍。大丈夫要见道而不见欲,循理而不徇私,顶天立地,以道自任,而不辞者也。视听言动,无处不是性中之显著,家国天下,无处不是道德之流行。岂能因世衰道微,而随波逐流,而同流合污!所以去彼之薄华,而用此之厚实。
  大道与德、仁、义、礼的关系,如果一定要比喻的话,勉强可这样比拟:道如树根,德如树杆,仁如树枝,义如树叶,礼呢,如硬要扯上关系,就好比是树的修剪工,符合他的规矩和标准,就可保留,否则一律剪掉。当然,不是很贴切。因为它们的关系,既是源与流、本与未的关系,又是由内核向外一层层扩张发散的关系。同时,又是无与有的关系。加上“失礼而后法,失法而后刑,失刑而后兵”的法、刑、兵,它们共同维系着人类社会。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