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张头领分兵进取 李知府招安遭戮
作品名称:元明风烟 作者:关键 发布时间:2017-09-09 20:21:03 字数:3661
且说张士诚诛杀参政赵琏,复占泰州,众至一万五千余人,官兵望而生畏,不敢来犯。
张士诚聚众商议道,“今我等占据泰州,兵强马壮,粮草颇丰,以后作何打算?”
西门华道,“东临大海,无计可施;北有官军重兵,难以攻破;西有刘福通、徐守辉豪强,不可与争;如今唯有南下。”
张士诚又问,“南下之后,以何处为我等立身之本。”
西门华道,“苏杭贯连运河,水路皆通,有险可据,皆可为立身之本。得此安身之所,而后挥兵进击,占据江浙、江西两行省,独霸江东,以待天时。”
吕珍道,“若以此论,莫若集庆路江宁城。江宁毗邻长江天堑,周围又有险山环绕,过去更为六朝古都,有帝王之气。”
西门华道,“以江宁城为本者,皆短命王朝,必难久立。”
李伯升道,“军师之言甚有理。然高邮、扬州扼守南北运河,乃兵家之重地,若要南下,当先取下这两处,以此为屏障,方可渡江。”
张士诚遂令张士信、徐义及各班官僚守卫泰州,却令邹忠、岳洪、王胜、钱辅、宝义、史金龙引三千兵马攻打兴化城,自引吕珍、李伯升、徐志坚、杨士心、袁泰、王原恭将兵五千攻打高邮城。
邹忠引兵至城下,兴化县达鲁花赤、知县、县尉并守城将官弃城而逃,邹忠一伙兵不血刃便夺下兴化城。
时高邮府知府李齐闻张士诚军派兵攻打兴化,遂与淮东宣慰使司椽纳速刺丁将兵五千驰援,行至三垛镇,遇兴化逃兵,得知兴化城已失,遂令大军架灶烧饭,欲趁其立足未稳,发兵夺回。
众人正在商议进军部署,忽细作来报,张士诚出兵攻高邮,大军离城不足十里。
李齐道,“今当率众火速回城,以保高邮城万无一失。”
纳速刺丁道,“高邮城城高墙厚,城内尚有三千官军,杜万户必能守住城池。我等一路奔赶,滴水未进,正当饱食一顿。待贼寇攻城不下,倦怠回撤之时,我等大军断其归路,一战可覆其众。”
李齐道,“杜万户乃新来将官,未知贼寇厉害,求功心切,万一出战,恐丢了城池。”
纳速刺丁道,“今可使流星马火速送信,令其不得出战。”
李齐遣使往城中送信。万户杜真得信后,对千户王恒道,“反贼凭诈力夺得城池,今知府来信,要我等坚守城池,人皆惧怕反贼厉害,我独不信。贼寇若来,我当先斩一贼将立功。”
王恒劝阻不住。及至张士诚引吕珍、李伯升等将领来到城下,杜真令放下吊桥,亲领一千五百人出城迎战。
杜真先令部将高淖出阵挑战,唐杰单马来迎,两人大战二十回合,高淖渐渐架隔不住,败回阵来。
杜真恐折了士气,猛喝一声,亲自绰刀杀来。唐杰应对五六合,杨士心策马来替。又斗得十余回合,杜真一招不慎,被杨士心一刀劈下马来,当场毙命。
高淖见状,急领兵往城里退。官军在吊桥边挤作一团,不少兵勇掉到护城河里去。
张士诚趁机将兵杀来。
王恒在城头上令弓手发箭,乱箭射来,张士诚部倒下一片,余者胆颤,有退却之意。吕珍已紧追官军至城门下,见其后兵勇被箭雨截断,高呼道,“成败在此一举,随我杀进城去。”
李伯升等人督促兵勇向前,趁乱杀进城去。官军抵挡不住,各自逃窜。
王恒带领残兵逃出城去,见到李齐,诉说丢城之事。李齐听闻,大惊失色,只得令各军扎牢寨栅,择机征进。
不久,枢密同知石普领淮安水军一万余人来援,驻扎高邮湖岸,与李齐部夹攻高邮城,攻打月余未下。
行省众官商议道,“张士诚部复叛,概因前平章苟儿三道欲调邹忠,导致众人猜忌,今苟儿三道已遭朝廷罢官,可遣使再行招安。”
李齐遂令照磨盛昭入城去。
张士诚设宴款待,道,“照磨难做定夺,当请李知府亲来。”
盛昭回至军中,备述张士诚言语。众将官皆劝李齐不可轻往。
李齐道,“本府亲往,以显朝廷之诚意。”遂带二随从入城去。
张士诚闻讯,甚感惊讶,令人将李齐安置在官舍,仔细派兵看守。
岳洪、王原恭、吕珍、李伯升等人闻知消息,前来见张士诚,问道,“哥哥果要再次招安?当杀李齐以收众心。”
张士诚道,“明日约会众头领齐来面见使者。”当夜,张士诚私见李齐,道,“知府何敢复来?”
李齐道,“某奉朝命跟头领商议招安大事,如何不来?”
次日,众头领齐聚厅堂,张士诚喝令带李齐至。
李齐步入厅堂,见众人满脸杀机,仍镇定自若。
张士诚道,“知府明知我等不会再受招安,今番入城来,是欲归降否?”
李齐大怒道,“某自幼读书,尚知美丑。某乃朝廷命官,如何加入反贼之列!”
张士诚道,“知府若肯向城外借五千石粮米,亦可饶你性命。”
李齐大骂不止,遭众人杀戮。
西门华道,“今当趁机约会兴化之军,夹攻官军旱寨,然后聚兵破官军水寨。”
邹忠得信将兵来攻。纳速刺丁率军相迎。两相激战正烈,李伯升、吕珍、王原恭率军从后袭来。元军大乱,纳速刺丁与三个儿子宝童、海鲁丁、西山驴尽皆战死。
石普探知消息,带领水军趁机来打城。邹忠、李伯升、吕珍合兵一处,疾驰来援。
张士诚见援兵至,大开城门出战。元军遭前后冲击,大乱而退。
张士诚部乘胜追击,直赶到水军大寨边。元军以箭矢阻击。黄宝急中生智,令兵士举船遮盖头顶,抵挡乱箭,突入寨中,连烧三寨。
石普乱阵中大腿着了一箭,逃回淮安养伤。
且说张士诚在高邮,建礼贤馆,招揽天下文人名士,蒋辉、李行素、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苏昌龄、罗贯中、施耐庵等人尽皆来附。张士诚依李伯升之策,欲西取扬州。
蒋辉谏阻道,“今出无名之师,以有罪攻无罪,恐难收民心。不若乘此天时,加尊号,另立社稷,以有道伐无道。”
西门华道,“不可,如徐寿辉枉加尊号又如何,惹得五大行省军马围剿,至今不知藏于荒野何处。目下我等仅占有数个城池,区区几万兵马,若朝廷聚盛兵以来,以我微弱之势,如何抵抗?”
蒋辉争辩道,“今黄河以南,烽烟尽起,百州之内,尽皆反叛,何处聚盛兵来?即便果真聚得盛兵来,胜败未可知晓。”
张士诚忙问李行素道,“不知李军师有何意见?”
李行素道,“方才两位所言皆有道理,以贫道之见,不若先称王,以观天下之势。”
张士诚又问其他人,有言称帝者,有言称王者,有言既不称王又不称帝者。张士诚犹豫不决,散衙后于街上行走,见百姓与兵勇相处甚欢,民盼新主,遂有称王之意。
公元1354年正月,张士诚据高邮称王,号“大周”,建元“天佑”,以蒋辉、张士信为左右丞相,理庶务,以西门华、李行素为左右军师,以邹忠、吕珍、李伯升、张士德为枢密同知,共领军务。
且说西门华时常流连于青楼,把玩的女人难以计数,只是恨未曾与刘玉姬、刘玉灵有些欢快事,尤其想到刘玉灵被袁泰占了,心中便愤愤不平。这日,西门华在街上见一妇人甚美,便尾随其后,直闯入那妇人家中来,欲行奸淫之事。
那妇人家中男丁持棍棒来打,西门华大声呵斥道,“我乃周王之军师,尔等敢无礼,尽灭三族。”
众人听罢,尽皆吓得匍匐在地。西门华扯起那妇人便进了卧房,云雨完毕,问那妇人之夫道,“我染你妻,你可恨我?”
其夫回道,“大人临幸贱妇,实乃贱妇之幸,小人之幸。”
西门华道,“我心头之恨稍息。”遂留下一锭金子出门而去,自此,西门华时常私闯民宅、奸淫良家。
有官吏将此事上告张士诚,张士诚得知亲来劝勉,“军师既好美色,何不多纳几个美娇,却要侵染良家,只恐违了军纪,失了民心。”
西门华嘴上答应,心中负气,依旧如常。张士诚得知,叹息不已。
这日傍晚,西门华正要出门去,黄宝却赶了来,执意跟西门华吃酒。两人吃了几杯酒,黄宝无意间对西门华道,“城东窦家有一好女。”
西门华闻知大喜,暗记在了心里,待黄宝离去,却闯进了窦家院中,唤那女子前来观看,果然姿色颇佳。西门华欲行欢爱之事,却被那女子再三拖延,连灌了十余杯,不觉醉倒在桌前。待醒来时,却见那女子手持匕首,神情冷峻。
西门华惊得清醒过来,这才发觉四肢被捆绑牢固,就听那女子道,“你凭官威,奸淫良家,人人恨之,今当为民除害,割下你身上浊物。”
西门华听此言语,吓得叫道,“姑娘饶了贫道,以后贫道再也不敢如此。”
那女子并不理会,一手握匕首,一手扯西门华下体。西门华吓得小便失禁,胡乱呼喊。那女子试了几番,终是没有用狠力去割,不多时惊慌而去。
不久,西门华被人救回,着衙差缉捕窦家老小,再三严令,却未抓捕到一人,心下纳闷不已。时隔几日,西门华逛青楼妓院,发现下体不应,心下大慌,遍求大夫医治未果,遂回山西寻师弟求助。
临行前,张士诚亲来相送,惋惜道,“今大军攻打扬州,正是用兵之时,望军师早日归来。”
且说邹忠、张士德率兵攻打扬州。总管苟儿三道得知消息,带着家小,率众逃去。任泰开城投降,邹忠领兵进城来,径直赶往苟儿三道府邸,见人去院空,出城追赶十余里,未及而返。
周军既占扬州,遂掌管府衙,任免官吏,发榜安民。
邹忠暗使人打探前妻消息,得知前妻已嫁给王老汉的小儿为妻,且刚给王家生了一个小娃,心中顿觉五味陈杂。
城内安抚既定,张士德留守扬州,邹忠带亲兵折返。到得高邮,邹忠未去府衙,先回私邸,却撞见朱英跟刘玉姬在饮酒,两人举动亲昵。邹忠变了脸色,朱英讪讪而退。
邹忠问道,“妇道人家,何故与外人随便饮酒?”
刘玉姬道,“同是反贼,何谓外人?嫁于你前,我两个便时常饮酒,今虽嫁于你,难道还见不得人了不成?”
邹忠怒火塞胸,转身而去,走到院门口,问看门人道,“朱总管来过几次?每次来待几时?”
看门人回道,“不下十数次,每次来少则待一两个时辰,多则待三五时辰。”
邹忠怒道,“以后不得放此人进院门。”
看门人诺诺领命,后来朱英进门果遇阻,心中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