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汨罗江民间故事荟萃(长篇小说)>布衣尚书夏原吉的故事

布衣尚书夏原吉的故事

作品名称:汨罗江民间故事荟萃(长篇小说)      作者:文坛楚辞      发布时间:2017-09-03 11:07:26      字数:9476

  夏原吉,明代初期的朝廷重臣,五朝元老。元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5年)出生于湘阴归义驿(今汨罗城郊一带),明朝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无疾而终,享年65岁。从明朝第一个皇帝起,他历经太祖、恭闵、成祖、仁宗、宣德五位皇帝,官至六部尚书、太子少保兼太子少傅、柱国大师。其一生光明磊落,忠君爱民,清正廉洁,功勋卓著,死后被追谥为忠靖公、光禄大夫。他在家乡归义度过了艰苦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直到17岁才离开。至今,汨罗仍流传着关于他的许多故事。
  (1)屈原投胎
  据说,夏原吉的出生颇有传奇色彩。母亲廖氏怀他就达11个月之久。出生那天,廖氏正在家中干家务活,突然感到肚子疼痛起来。她估计是临产了,连忙躺到床上休息。片刻之后,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并做了一个梦,梦见屈原大夫坐着一顶绿呢大桥来到家中。她正准备起身去喊丈夫夏时敏前来迎接,不料被孩子的哭声惊醒了。
  此时,坐隔壁房中看书的丈夫听见孩子的哭声,赶紧把书往桌上一丢,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妻子的床前,抚莫了一下她大汗淋漓的脸庞,就抱起孩子端详起来。趁孩子停住哭泣的机会,廖氏把分娩时做的梦说给丈夫听。不等她讲完,丈夫就打断她的话说:“夫人有所不知,我刚才也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我坐在房中看书时,看着看着不知怎的就打起瞌睡来了,迷迷糊糊中看见屈原大夫坐着一顶绿娇,前面打着施子,后面跟着许多人敲着锣鼓直朝我们家里走来。我正要去焚香迎接,却被这锣鼓声敲醒了,一回过神来就听到了这孩子的哭声。”
  夫妻俩觉得这梦十分惊奇,莫非这孩子真有来历?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将儿子仔细打量一番: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圆圆的脸,宽宽的额,模样十分可爱。“我们要好好待他,将他哺育成人。”他们都在心底里说道。三朝过后,他们根据这梦境替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原吉。刚出生的头几天,这孩子一到傍晚就啼哭不止,夫妻俩想了许多法子,也止不住。又过了几日,夏时敏已故多年的父亲托梦给他,说他替孩子取的名字很好,这孩儿真是汨罗江里屈原大夫的灵魂投的胎,并要他写好一篇祭文,带着钱纸香烛到汨罗江边去祭吊忠魂,方保孩子一生平安。夏时敏按亡父梦中所说,均一一做了。自此,小原吉夜晚也不哭了,乖乖地成长。
  (2)土地爷诉救
  这是一例夏原吉小时候在老家被人们饶有兴味、津津乐道,广为流传的众多传奇故事之一。
  夏原吉孩提时聪明活泼,十分可爱。在高泉山私塾读书时,家距学堂有一里之遥,夏原吉上学来回路上总要拿着一根小竹杆驾在胯下作马骑,“驾驾驾”一路蹦蹦跳跳,洒下一路欢娱。可私塾郑老师是非常严厉的先生,在学堂里是不准带什么非学习用品或用具进来的。夏原吉每天上学快到学堂时,便把“竹马”寄放在山脚下的土地庙内土地爷的法身后,并把自己用稻草绞成的牵绳套在土地爷的脖子上,并向土地爷叮嘱,要把“马”看好,不要让它跑了。一日放学回家,“马”不见了,夏原吉便生气地斥责土地爷,是不中用的老头,于是把牵绳在土地爷的脖子上缠了几圈,气冲冲地回家了。
  是晚,郑先生在睡梦中梦见一老者哭丧着来到跟前诉救,说是学馆里有一位大人要我帮他看马,不料,今天一放牛娃把马给牵走了,这位大人便痛骂了他一顿,并把缰绳紧紧缠住了脖子,难受极了。请先生解救他,要那位大人不要再缠他的脖子,以后还是帮他看好“马”。老者说完转眼不见了。郑先生一惊醒啦,回想刚才梦中之事,他明白了肯定是他做的这么一回事。
  次日,郑先生套问夏原吉,果真如此。明了此事,心想,此孩自有天相,日后必成大器,于是告诉夏原吉,不要侵害神灵,把土地爷脖子上的草绳解掉,土地爷若真灵验会保护你的。放学回家,夏原吉来到土地庙,把土地爷脖子上的绳子取下,并对土地爷大言不惭地侃道:“你这土地老头还挺灵验的,敢到我先生那里告状,好吧,看在我先生的份上,不责怪你啦,以后还是帮我把马看好,他年我有发迹,定给您把这破庙拆了盖得大大的。”据说夏原吉官至六部尚书,到湖南督事,顺便回老家把土地庙修建一新.不过,现在时隔几百年,土地庙无存,遗址还有,传闻仍在。
  (3)诰命神童
  夏原吉幼时非常聪颖,尤其是在诗词对联方面天赋更高。他父亲夏时敏是一介书生,在湘阴县任儒学教谕,母亲廖氏也出自名门,对儿子管教严格。在双亲的熏陶下,夏原吉六岁就熟读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且过目不忘。十一岁时,对《诗》、《书》、《礼》、《易》、《春秋》等十分精通。平时言谈举止,更是老成文雅,在归义一带成了有名的才子。
  夏原吉十二岁那年,父亲夏时敏离任归家,在村里教起私塾来。暑假中的一天,县府学台大人黄德全特意来到夏时敏家。刚一落座,就问夏时敏:“夏兄,听说你家有个聪明孩子,学业精深,口才出众。今天,不才奉知县刘大人之命前来会试令郎,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夏时敏见学台大人冒着酷暑赶了几十里路专程来测试儿子的才学,心中十分感激。他连忙把原吉从书房叫来向黄学台磕了一个响头,并吩咐儿子站在黄大人身旁,等候测试。
  黄学台想试探夏原吉的对联功底,便捋着自己的胡须对他吟道:“尊父回来,此日教村童,哼哼唧唧,大材小用。”
  夏原吉略沉吟片刻,应声回答:“学生出考,他年作宰相,勤勤恳恳,辅国安民。”
  黄学台一听,这小子果然名不虚传,出语不凡。他想拟一副难度大一点的来考考他,看他功底到底如何。他一眼瞥见夏家屋前有许多竹子,上面有露水,像眼睛一样,便灵机一动,指着外面的竹子对夏原吉说:“坪中楠竹,千行漏竹,千行泪,是泪竹,还是竹漏?”
  夏原吉一听,便知先生出的是一幅近音双关字联。他望见屋旁有一园西瓜,瓜藤上结了几个大西瓜,便脱口而出:“园内西瓜,百蔸甜瓜,丰蔸藤,问藤瓜,到底瓜甜。”
  黄学台拍手称赞,好口才,好口才。他又想,夏原吉虽是高材生,但他家里很穷,倘若今后无钱送读的话,岂不浪费人才?于是,他叹息地说:“穷苦家,出神童,有其父,必有其子。”夏原吉听了,知道学台大人有意帮助自己,便走向前打一拱手说道:“贤学台,代知县,施大恩,广施大德。”
  黄学台闻听此联,笑眯眯地想这孩子果真聪明。他再次称赞夏原吉:“学生出语不凡,听来一语惊人。看英雄上马,他年保卫边疆,此才不易。”
  夏原吉见学台大人如此器重自己,又大胆回答:“知县为民救苦,可称万民喜事。待小子乘龙,异日志安社稷,大义凛然。”
  黄学台见一连出了好几首对联都没有难倒夏原吉,便想起身告辞。临别时,他对夏时敏说:“尔后教读令郎,宜珍重其人。这孩子很有出息,将来必定是国家栋梁。”
  黄德全回到县衙后,把考试夏原吉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复述给知县刘大人听。刘大人听后也非常激动,说道:“有如此真才实学的后生,本县将禀报省府,最后恭候皇上旨意。”果然,待到当年过年时,刘大人亲自送来了皇上诰命夏原吉为“神童”的喜书。
  (4)吟诗解难
  一日,夏原吉放学回家,刚走到山麓,就发现一伙同学正团团围住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女嬉笑打闹。那时的高泉山下,有一条小溪流入汨罗江,因为水浅滩多,便无人搭桥,行人经过这里,只好打赤脚过去。夏原吉见此情景,忙走过去问清原委。原来是这位少女路过这里,想过溪去,又怕脱了鞋自己的光脚被人瞧见,就站在岸边不知如何是好。同学们围住她嬉笑取闹,更使她双眉紧蹙,面色绯红,没了主张。
  夏原吉得知后,十分生气。他对这伙同学正色道:“人家有难不帮,反去嬉笑为难人家,你们是何居心?亏你们还是读圣贤书之人。”
  一个同学立即站出来,讥笑着对夏原吉说:“你为何不背她过溪?”
  其他同学也随声附和:“对呀,对呀,为什么你不背她过溪?”
  夏原吉连忙转过身来,坦荡荡地对这位少女说:“这有何难!来,姑娘,我背你过去。”说完,他把脚上的鞋子一甩,挽起裤脚,他将少女送到了对岸。这少女本想对夏原吉说几句感谢的话,一见这阵势,只好急忙羞答答地跑走了。
  这伙同学见夏原吉扫了他们的兴,等他一离开,就商量着怎么向郑老师告他的状。他们便返回学堂,一齐找到郑老师,说夏原吉调戏过路少女,并添油加醋地讲了许多不堪入耳的话。
  幸亏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郑老师对夏原吉的为人有了充分了解,并且还有意将自己的独生女儿许配于他。他明白这伙学生是在嫉妒夏原吉的才华,有意陷害于他。于是他心想,我何不将计就计,用夏原吉的才华来教训教训这帮无耻之徒呢?
  第二天一上学,郑老师就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问夏原吉:“原吉,你昨天调戏过溪少女,究竟是怎么回事?”夏原吉估计是这伙同学向郑老师告了状,就把昨日之事详细说了一遍。听完他的陈述,郑老师对他心无杂念、解人之难的做法大加赞赏。但这伙同学仍然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郑老师对他们呵斥道:“你们不要强词夺理,事情真相究竟如何,现在就让原吉和你们各吟一首‘虞美人’词给我听听。”
  夏原吉首先站了起来,朗声吟道:“贤闺子女今何处?欲问留难住。婷婷袅袅几多春?紧销双眉似觉倩谁亲。志诚应说世间少,休惹他人恼。才华笑煞浪游人,廊庙休夸遗憾作忠臣。”
  这伙同学顿时个个呆若木鸡,气也不是,恼也不是。他们肚子里没货,当然吟不出这样文采飞扬的词来,就对郑老师说:“老师,这是夏原吉早已想好了的。现在请老师要他当场作一首七律诗试试。”郑老师没办法,只好对夏原吉说:“你不妨来一首七律诗吧。”夏原吉又站了起来,不假思索地吟诵道:二八佳人阻碧流,书生暂作渡人舟,凤头右抱携龙手,龙手左撑隔凤头。三寸金莲随水面,十分春色满沙洲,轻轻放在沙滩上,少女无知竟自羞。
  当夏原吉吟完,郑老师露出轻蔑的目光问这伙学生:“你们还有何话说?”其中一个学生仍不知趣地对郑老师说:“夏原吉是您的得意门生,将来还是您的乘龙快婿,您当然对他有所偏爱。如果他能再来一首,我们就甘拜下风。”
  郑老师见这帮家伙还不示弱,心里十分恼怒,但他知道就凭这几个家伙的才学是难不倒夏原吉的,因此又一次对夏原吉说:“你就再来一首,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夏原吉便再次站起来,大声说道:“立志为民辅八方,安邦创业振朝纲,只因背女行人苦,岂有谗言误我伤。珍重山花如别梦,莫教柳絮太轻狂,寥寥此语君须记,凤阁龙图捧圣章。”
  郑老师见夏原吉作的诗志存高远,气宇非凡,且又为自己解了难,内心十分欣慰。他再次向这伙学生反问道:“你们还有何话说?”这伙同学见夏原吉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采。于是,郑老师就趁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向他们传授了许多做人治学的道理。后来,这伙同学逐渐认识到了错误,主动向夏原吉赔了礼道了歉。夏原吉也很宽宏大量,与他们和好如初。
  (5)祭屈辞乡
  话说夏原吉在郑老师的学堂里从师已三年了。三年后,他不仅才学上有了很大的长进,而且还赢得了郑老师的女儿郑翠英的芳心。郑小姐和他兴趣相同。一个生得如花似玉,一个长得英俊潇洒,两厢情愿,自然情丝甜蜜,恩爱有加。郑老师夫妇对夏原吉也是关怀备至,寄予厚望。原来,郑老师是湘阴县城人,虽才高八斗,但因无银两打通科举考场的关节而屡试不中,只好隐居湘阴东湖,过着“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后来,才应几位朋友邀请来汨罗江畔的高泉山普济寺教丛馆。他发现夏原吉思维敏捷,品学兼优,就以有这样的学生为荣,加之夏原吉后来又与他的女儿订了婚,成了准女婿,便更是恨不得把满腹经纶都掏给他,以圆自己未竟的梦。
  这年夏天,汨罗江下游发生了洪灾,归义街成了一片汪洋,许多房屋被淹。夏原吉家的几间茅舍也被大水冲垮了。恰好这时郑老师也打算回湘阴东湖去教书,就叫夏原吉带上他母亲,连同自己一家去湘阴定居。夏原吉和郑翠英听了,心中甚是欢喜。
  临行前的头一天,夏原吉和郑小姐结伴来到汨罗江畔玉笥山上的屈子祠。只见门外两棵抱围大的桂花树,冠盖遮天,暗香浮动,四周绿荫葱茏,祠内钟鼓之声余音绕梁,香烟飘渺。乡民往来,虔诚祈祷。他们把整座祠游览一遍后,夏原吉又向庙主索要了纸笔,题赠一首诗留作纪念。他在这首《谒三闾大夫庙》中写道:“行生见放事如休?薪视椅桐梁栋樗,忍使清心蒙世垢,宁将忠骨葬江鱼。西风楚国情无限,落日沧浪恨有余,我拜遗祠千古下,摩挲石刻倍欷歔。”
  夏原吉到湘阴后,教了七年村学。二十三岁时,参加县试考取邑庠生。后由县府推荐到省府入贡院,又由贡院选拔到京师入国子监学习。在国子监,恰遇有一天明太祖前来巡视,其他同学都在嬉戏玩耍,而只有夏原吉目不斜视正在全神贯注撰写文章。明太祖来到他身边,拿起他写的作文来看,只见辞藻华丽,思路清晰,观点鲜明,字格方正,不由大为赞赏。由此,夏原吉深得明太祖的喜爱,没有经过科考,就被直接选入皇宫内做了文牍官。皇上还像对待科考状元一样,特意为他颁发了选中高材生的喜书。从此,夏原吉踏入仕途,开始了他辉煌的人生旅程。
  (6)勤政忧民
  1403年夏,一场罕见的连续暴雨,让浙江西部泛滥成灾,民不聊生。消息传到京城后,成祖朱棣派了几批官员前去治理,均无功而返。这本是工部的职责,朱棣却再也难在水利部门找到合适的人选,不得已便派遣身为户部左侍郎的夏原吉前去治理。他打心里明白,夏的才干、人品、个性都可以胜任这项工作。
  夏原吉到浙西后,深入实地勘察,反复思考论证,创造性地提出了“疏浚吴淞江下游、上接太湖、量地建闸、导水入海”的总体治水方案。为此,他动员30多万民工,展开了一场“苦战三年、根治水患”的大会战。
  在那艰苦的3年里,他身着布衣,白天徒步穿梭于工地间,身兼指挥员、技术员、监督员数职,现场拍板解决处理各类问题。夜间他驻守工地,挑灯绘图,开会批文。
  在那艰苦的3年里,他从不坐轿,做到了盛夏不打伞,隆冬不带火笼。他常对随从说:“百姓劳苦,我怎能独自贪图舒适?”
  在那艰苦的3年里,夏原吉耳闻目睹连年兴工、饥荒严重的农民之艰辛,他多次上书皇帝,为浙西一带的百姓争取到了30万担赈灾粮,并供给饥民种子和耕牛。他还鼓励灾民垦荒自救,顶住各种压力奏请皇帝准免税赋3年,使灾区得以迅速恢复元气。当地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称他为“自古少有的夏布衣”。
  夏原吉不仅自己对百姓有一种深厚的情怀,他也努力想让身边的人感染自己的行为。他更有屈原那种强烈的忠君爱国思想,处处殚精竭虑地为明朝的复兴而在所不惜。担任太子少傅期间,他始终牢记自己如何培养明君的使命,把培养太子对天下百姓拥有仁爱之心放在首位。他经常带领太子深入民间,访贫问苦。不仅让太子体察国情民情,还将民间粗粮做成饭食,让太子太孙吃,让他们直接感受百姓的艰辛与民间的疾苦。后来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继位,成为一代明君,都得益于夏的言传身教。
  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山东蒲台县农民林三的妻子唐赛儿利用白莲教组织起义,自称“佛母”,有教徒数万人参与。明成祖派军队前往围剿,因众寡悬殊,起义军不幸失败,唐赛儿被广大群众掩护逃走。3000多胁从被俘,押到京城后,愤怒的朱棣拟全部处死。夏原吉得知,心里明白“白莲教”和“佛母”固然可恶,但起义根源还在明朝统治者内部战事连连、赋税过重、官吏贪腐。他冒着杀头的危险,苦苦规劝皇帝。最终除极少头目外,将所有胁从释放,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
  夏原吉心忧百姓的故事还很多。宣德年间,夏原吉随皇帝南巡,皇帝拿过他携带的干粮尝了尝,笑着说:“怎么这么难吃?”原吉答道:“军中还有挨饿的,我怎能吃得好呢?”这次在兔儿山阅兵时,皇帝因将士动作太慢而大怒,命将士们脱光衣服站在冰天雪地中,以示惩罚。时值寒冬,夏原吉体恤之情顿生,担心部分将士白白冻死,便建议皇帝将站立改为脱光衣服在冰天雪地里操练一个时辰。这样既维护了帝王治军的威严,也达到了惩治将士懒散的目的,更避免了不必要的死亡。
  朱橞是朱元璋第十九子,自幼聪颖好学,深得朱元璋的器重,被朱元璋册封为谷王。朱棣继位后封他为长沙王,他自恃开金川门迎朱棣进南京有功,骄横霸道,陷害忠良,对改封长沙王不满,图谋不轨。朱棣怀疑长沙有人参与,准备大开杀戒,夏原吉叩首谏阻,并以全族百条性命作保。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只将朱橞父子废为庶人下狱,终于制止了这场杀戮,避免“靖难”之乱重演。
  (7)布衣瓦器
  明王朝建立以后,蒙元的残余势力撤退到漠北,对明朝的北境不停骚扰。朱棣继位后,先后于永乐八年、十二年、二十年、二十一年四次北征均无功而返。朱棣难消心中之恨,永乐二十二年二月,又准备第五次北征,命夏原吉筹备车马粮草。此时的夏原吉夙夜忧心,夜不能寐。他认真分析了前几次出征的情况,并比较军力与财力的相关数据。他认为,前四次北征徒耗大量财力物力,亏损国力。加上北都的建设,下西洋的巨额耗费,朝廷的财力已是捉襟见肘。圣上又体弱多病,实不宜再次北征。便邀上同为重臣的方宾,多次上奏陈说不可北征的理由,多次被皇帝拒绝甚至责骂。最后一次上殿,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成祖不愿宣见二人。夏原吉跪在滂沱大雨中,高声呼喊,希望皇上能听他最后一次关于北征的呈词,希望皇上能以苍生为本以国家利益为先慎重行事。成祖盛怒,将二人下狱,并抄其家,方宾因而自缢。
  奉命到夏家抄家的官员心想,夏原吉主持户部20余年,经手国家钱粮赋税无数,一定接受许多馈赠贿赂,家财丰盈。如此高官,肯定是锦衣华服,钟鸣鼎食,家丁奴婢僮仆众多。于是带领数十名锦衣卫官兵,浩浩荡荡来到夏家。进得门来,却不见一个僮仆奴婢,夫人郑氏和婆婆廖太夫人自己在收拾打扫房间,众人甚感奇怪。原来皇上曾赐予过家丁女仆,夏原吉坚辞不受。数十名锦衣卫翻箱倒柜,除皇上亲赐的几匹绸缎原封未动,整齐地放在箱中,其余皆粗布袍服,有的甚至还打了补丁。神龛上供奉的两个金玉器皿,上有铭文,标示出也为皇上所赐,所用均无一件金银漆玉器皿,全为陶瓦粗瓷之器。所有吃的、穿的、用的,与普通的百姓之家,几乎没有区别。太夫人和少夫人,也和普通家庭主妇差不多,丝毫也看不出是两位诰命夫人,几个子女一个都没纨绔公子和大家小姐的派头。
  折腾了大半时辰后,几十名锦衣卫官兵都相继慨叹:“这一搜还真是出人意料,尚书大人真是一位大清官,是真正的布衣尚书!”太子朱高炽得知后,顿时明白了夏原吉是真正的忠臣廉吏,是江山社稷之栋梁。于是继位后亲自到狱中接他,并恢复了他的官职。这年冬天,成祖的五次北征果无功而返,撤至榆次,军队元气大伤,死伤惨重。他自己也染疾而亡,临终叹息说:“只有夏原吉爱我大明,肯为我说真话,哪怕是舍命!”
  (8)拒贿惩贪
  洪武三十年(1397年),太祖命他巡视四川,他领了调令,仅带了两个公丁,一个秘书,装扮成商人,一路了解民情。
  刚来到成都,就听说有一退休的周姓县官,依仗儿子任泸州知府之势,不仅抗税不缴,还鱼肉百姓,民怨沸腾。他当即找来这退休县官,当面问清查实后,将其收监,并命其子前来。
  泸州周知府一到成都,便呈奉了许多银子给夏原吉和成都抚台吴某,夏原吉悉数收下。周知府满心高兴,心想父亲有救了,哪有当官不爱钱的!不料夏原吉秉公执法,将这位退休县令依法判刑,将其子削职为民,将贿银散与被欺压的百姓,众人无不拍手称快,交口称赞夏的清廉与公正。吴抚台被感动,亦将贿银交公。史载夏原吉“为四省督粮,拒贿赂,救灾民,贬贪官”。
  为了筹措营建北都和下西洋的巨额费用,夏原吉决定开源节流,奏请裁撤中央到地方闲散衙门200多个,分流冗员千余人。精简机构和裁减冗员,历来是最难办的事情。有人偷偷向夏原吉行贿,请求高抬贵手,夏原吉将所贿之钱财,尽数挂在自家的屋檐下,以示锐意改革之决心,清廉自律之志守,令行贿之人望而生畏。
  (9)三份俸禄
  仁宗朱宗炽继位后,夏原吉除了继续担任总六部尚书外,还被晋升为太子少保兼太子少傅。仁宗深知这位大臣兼老师的为人正直,为官德清,虽然生活上过得很清贫,但给他赏银是万万不会受的。便史无前例地命他拿三份俸禄,以示对夏的褒奖,也可帮他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夏原吉接到圣旨后,连夜上殿,坚持不肯接受另外两份俸禄,只领取六部总尚书一职的俸禄。皇上语重心长地说:“你秉公办事,尽心尽责,一心为朝廷,从不考虑自己。给你这些,也是你劳动所得,并不是格外对待。”夏原吉再三推辞,最后竟然站立不动,一言不发,脸涨得通红。皇帝眼见他如些顽固,气得只能骂:“这老头,倔强得像头牛!这次君无戏言,不准你推辞。”相持之中,君命难违,夏原吉只得领取两份俸禄后,才平息这场君臣之间的“受命与抗命”之争。
  有一次,皇上奖赏他一套精美的银酒器,他便拿到户部办公室让部门们一起使用。部下说:“这是皇帝赏赐给你的,你应该保存好作为家庭的珍藏之物,代代相传啊。”他回答说:“这是皇帝的恩赐,是对大家劳动的赞赏,我怎么能够据为已有呢?况且我出身贫寒,粗茶淡饭惯了,用这种酒器太奢侈了”。部下们听了这一席话,感慨良久,也感动不已。
  还有一次陪成祖游太液池,园中奇石林立,千姿百态。成祖兴趣,对夏原吉说:“朕听说爱卿家中无珍奇把玩,这园中这么多奇石,你随便选一些回去吧。”原夏原叩首谢恩后,却只选了一二小石而已,同行的很多大臣不理解,都说他傻,夏原吉说:“玩物丧志,把玩奇石不是我的爱好,取一两块小的,也是出于皇恩不敢推辞。”众人对他敬重不已。
  (10)两担麦子
  夏原吉20多岁离开家乡后,因工作关系就没有回过家,但他像屈原一样有一种浓浓的“首丘”情结,日夜思念着他的亲人与乡邻,也时常省吃俭用后接济远方的母亲和弟弟一家。
  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弟弟夏原启满怀着希望,踏上赴京之路。他要拜见多年不见已是二品大官的哥哥,他要看那繁花似锦的宫廷生活,他更希望哥哥给自己在天子门上谋得一职。兄弟相见,执手相看泪眼。
  一顿丰盛的晚餐后,既拉家常,又论国事,兄弟俩彻夜长谈别后的点点滴滴。过几日,夏原启看到嫂子贤淑背后的艰辛。原来,哥哥家过得十分节俭,既没有锦衣华服,也无山珍海味,就连鱼肉都难以常常吃。那第一餐丰盛的“晚宴”是嫂子偷偷借来银两筹办的。他打心里明白,哥哥像父亲一样清廉自守、严于律已、恪守本份,除国家规定的俸禄,余财断是分毫不取的,故家境并不宽裕。来时的愿望,便不忍向哥哥再提半个字,只想离别前进紫禁城看看。
  就像梦一样,夏原启返回前日成祖竟亲自诏见他,并赐酒宴。宴毕,成祖命人送到码头,见船上行囊简单,舱中仅摆着夏原吉送给他的两担麦子。送行人飞报皇帝,皇帝得知后,甚为惊奇,对夏原吉平淡地回答:“平时我的俸禄都寄回去了,手头没有积蓄,能给的只有两担麦子了。”成祖听后,五味杂陈,既为夏原吉的清廉感动,又为自己平时对他的关心不够而内疚。于是,“赐异布数疋”。
  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社会,夏原吉作为朝廷高官,给胞弟谋个一官半职,不但不费吹灰之力,而且也是顺理成章,见怪不怪的。夏原吉却恪守自己清廉自守的为官之道,既没有在京城的门生下为弟弟谋一职,也没有指示地方上照顾其家眷。他的家人在夏原吉的谆谆告诫下,也从没有要求他违背这一底线。胞弟来访,竟然只打发两担麦子回去,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也是最少有的。
  
  纵观夏原吉的一生,他始终以屈原为自己的榜样,始终以屈原的“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来约束自己,恪守“清、慎、勤”的为官之道,始终保持一个独醒者的立场,实现了屈原完美人格影响下的人生理想。
  夏原吉未经科举,无功名入仕,且官居一品,历五代君王,为明代的仁宣盛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这在中国一千多年以科举取仕的历史上实属罕见。夏原吉死后谥“忠靖”。忠——对所履行的职责忠,靖——安定,止息,谦恭,廉洁是也。夏原吉为人谦和,待人恭敬,处事深谋远虑,为政清廉,谥号可谓贴切准确。
  汨江波诵,翻滚不尽后世崇仰意。木叶纷飞,飘落不止万代追思情。夏原吉是布衣尚书,却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不朽的精神丰碑,将永远给人感奋的力量,给人前行的动力!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