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汨罗江民间故事荟萃(长篇小说)>18----20

18----20

作品名称:汨罗江民间故事荟萃(长篇小说)      作者:文坛楚辞      发布时间:2017-08-22 11:09:18      字数:3543

  18、“茴藤”的故事
  
  汨罗江地区人把红薯叫作茴,“茴藤”就是红薯蔓,用来喂猪的食料。这个故事与红薯蔓有关。
  这个故事是大王为教育孙子讲的,他孙子不只是自己骄惯自己,还是时代、社会家庭都骄惯他,成天吃、睡、玩,饭来张口,茶来伸手。一天,大王夫妻外出做客,孙子一人在家,妻子把中午的饭菜都准备好放在电饭锅里,交待他只插上电源插头,待会指示灯亮黄色的,就可以吃。孙子玩手机正上劲,不知道听没听。妻子知道他不一定插插头搞饭吃,怕饿坏了宝贝蛋,于是又交待,万一不搞饭吃,冰箱里有“酸菜牛肉方便面”,还有火腿肠,自己泡着吃。妻子千叮咛万嘱咐,才离开家。可下午回来一看,只见桌子上的方便面还没开桶,孙子正在打“游戏”。于是妻子急忙弄饭给孙子吃。孙子吃饭时,大王就借题发挥讲了“茴藤”的故事,妻子在一旁听。
  长乐镇赖村,有个叫三癞子的光棍,因癞头破相三十大几,一直没讨到堂客。父母过世了,单身一人过日子,他很勤劳,家里生活还安排得有条不紊,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日子倒过得清闲自在。一天,他要去平江的黄金洞地方有点事,他估计来回得三四天,他最担心的是两头猪没人喂,猪潲不好办。他癞头脑袋瓜子还是灵活的,在地里割了一些茴藤,按平时喂猪一天吃的份量还加了一点,挂放在猪栏四周的矮墙上,把猪槽的水灌满,并再三向猪交待,你们好好地慢慢地吃,这是这几天的食,按份量吃,我隔两三天回来,再好好煮熟食给你们吃。于是,锁上门走了。
  一路上,三癞子贪早摸黑紧走慢赶,办好了事,第四天傍晚才赶到家。一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到猪栏看猪,只见两只猪奄奄一息躺在屎尿中。槽里的水干了,四周挂的茴藤吃尽了,估计只怕是头两天就吃了。三癞子埋怨不已,叫你们按每天的份量吃,不听话,还不是饿成这样子了吧。三癞子忙打来水,拿点剁碎了的茴藤,把猪一头一头扶起来喂着它们吃。后来猪还是没死,只是落了好几斤膘。大王讲完故事,意在启发孙子,要勤快点,不要完全依赖大人,要有自理的能力,妻子在一旁窃笑不止。
  一日,妻子要去看外婆,她知道大王不会做饭,有时要他一个人做饭吃,他宁可饿肚子。妻子指责他,他讲的头头是道:“不会做饭的人有四种,一种是忙于工作没时间做饭;二种是家里有人会做可享受,养成了依赖性;三种是人聪明可以做而懒做得;四种是傻得不得了,不会做。我属第二、三种人之类的。”大王确实也属这二、三种人,加之妻子贤淑,“内”主得好,大王得以日子过得痛快舒心,工作安心用心,会讲故事逗人开心。今天,妻子出门时交待大王:“‘茴藤’放在碗柜子,中(午)饭你自己弄着吃,莫饿肚子。”大王听妻子说完,凿凿地望着妻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你去接老鼠呀?”妻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出门了。
  大王暗自发笑,“茴藤”,我变成懒猪啰,平时讲故事骂人,如今变成了骂自己啦,真是俗话说,损人者,必自招损,活该。咎由自取,有意思,有意思。人,有时候挨点骂,松松皮套,也增添些快乐,这也不是坏事。
  
  19、卷唐河的传说
  
  卷唐河是汨罗江的一条支流。
  卷唐河河水清澈,两岸山色青翠,风景秀丽,勤劳憨厚的卷唐河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风景如画的山水之间,过着男耕女织的悠闲日子。
  很久以前,这条河叫唐河。也不知到了哪朝哪代,唐河边有一唐姓大户,家财万贯,田地无数,富冠一方。但却为富不仁,横行霸道,欺压乡邻。
  其时,东海龙王之子触犯天条,被罚到唐河显身受惩,龙尾搁在河北岸山上的天池,龙头伸在唐河之中。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好吃,地上果子狸肉味美。唐大户见有伸手可得的龙肉送上门来,便隔三差五地割些龙肉让自己一家解馋享用。只有唐家老太太一人觉得,活生生地从龙身上割肉太残忍了,怜悯龙痛苦,不忍心吃,便把每次给她的那份龙肉倒回龙的身上,说来也怪,倒回到龙身上的肉使龙体又重新复原了。
  日月如梭,年复一年,唐大户照例毫无顾忌地割吃龙肉,老太太仍旧把龙肉倒回龙的身上。这日,龙受罚期满,回龙宫时倾盆大雨下了几天几天夜,河水暴涨,淹没了唐大户的房屋、田地,唐家人急忙往后山上逃命,河水随之高涨。最后,龙尾一卷,将唐家人全部卷入洪水之中,唯独那位老太太,因龙感谢她还肉的善举,将其卷进一个大盆,随水漂流而去,才幸免于难。
  龙走了,水退了,山河依旧,百姓安然。人们也许是为了怀念龙惩恶扬善之举,相信善恶终有报的因果报应,便将这条河叫作了卷唐河。
  据说,那条龙还常来卷唐河故地重游。1954年,汨罗江发大水,龙要归东海,游到拦渡铁路桥时,桥墩的金蜈蚣鸣叫不止,龙无法从桥下通过,便从桥南百丈口处冲开一条小河,才顺江而下。后来只得在小河上架上桥,铁路才畅通,小桥依然还在。
  传说终归是传说,也无实迹可考,但卷唐河人民风淳朴、待人诚善的品德却是远近闻名的。相遇先闪道,同路客让先,不管是否相识,只要你进了家门,渴了有水喝,饿了有饭吃,行包挂在路旁,绝无顺手牵羊之人。
  如今卷唐镇确实是今非昔比了,楼房一幢幢建起,街道像模像样,卷唐河大桥飞架东西,中巴、面的来来往往,给这里带来了勃勃生机。相信卷唐河两岸的人民一定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新的奇迹,留下新的更美妙的“传说”。
  
  20、“大王”打“屁股”
  
  悠悠汨罗江养育着汨罗江人,给汨罗江人带来许多欢乐,但也有些许忧愁,溺水而亡的悲惨事间有发生。近段时间家长向学校反映,有些男孩结伴在江里玩水,希望学校警示禁止。学校除了硬性规定:“没家长陪同,不得下江游泳”外,还派老师们去江边巡视。
  一日“大王”彭来到“黑鱼潭”边(因这一江段盛产黑(青)背鲫鱼而得名),见一群男孩在沙滩上伤心地哭喊着。他上前一看,都是本村小学的学生,一共有八个在潭边玩水。他们商定玩到太阳落水前回家。该回家的时候,牵头的叫“小狗子”他把同伴吆喝上来,排成一行点数时,只有七个,还差一人。于是他命令大伙又下水,四处寻找,仍不见“那个”孩子,太阳快落水了,这群孩子光着屁股蛋在沙滩上哭喊。大王问清情况后,一数人数,八个光屁股一个不差,他知道是怎么回事啦,“别哭,别哭啦,老师帮你们找,一定能找到。”孩子们用疑惑的眼光望着大王,像是在说:“一定行吗?”“听我的,大家都趴下,把屁股蛋躬起来,我来数人,在谁的屁股上打一下,你就喊一声哎哟,并报个数”。于是大王窝着手心掌,在第一个孩子的屁股上拍了一下,很响的,那个孩子喊了一声“哎哟,1”!接下来,孩子们的屁股一个一个挨了一下,并喊了一声,直到第七个孩子,大王停住手“现在有几个啦”。“老师,还有我的屁股没打,已经有七个啦。”最后一个孩子躬着屁股大声说。大王,“好!”在第八个孩子的屁股上叭了一下特别响,那个孩子大声地“哎哟,8”。大王:“现在有几个屁股响了。”孩子们齐声“8个”,“你们共几个人?”“八个”。“人都在吗?”“在,都在”,孩子们欢喜得“呼”地跳起来,拍打着自己的光屁股。“好,人都在就好,快把裤子穿上,排好队,排横队,再大声地报一轮数。”孩子们报出了八个响亮的声音。大王训话啦:“学校规定,没家长陪同不准玩水,你们违反纪律,今晚回去每人写一份检讨保证书,明天交到教导处。现在我有几个问题问大家,回答对了回家,回答错了,就别想回家吃晚饭。”孩子们紧张兮兮地望着大王。“这些问题都是乡土教材上的,不难。现在听题,举手回答,你们玩水的这条河叫什么名字,发源在什么地方,水流入到哪里去了,全长多少公里。”屁股打得最响的第八个孩子手举得最高,抢着回答:“叫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流入湘江,全长253.2公里”。“还有,老师”站在第八个孩子旁边的胖墩墩的孩子补充,“汇入湘江,不是,流入湘江,书上是这样说的。然后,流入洞庭湖,流入长江,最后流入东海”。“不错,两个孩子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大王顿了顿,“第二个问题,在汨罗江出了一个什么人全世界闻名?”刚才慌了神没数自己的“小狗子”举手抢着回答:“屈原!屈原!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不错,回答得好”大王看孩子们情绪松了,暗自高兴,“第三个问题……”还没等大王说出问题,一个外号叫“精猴”的孩子便抢着说:“我回答”。“你回答什么,我还没问!”大王瞪大眼睛望着他。“我知道您会问我们汨罗江出了个大人物,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叫什么名字?”大王一惊,真是精灵的孩子,“好,就算我是要问这个问题,但不要你回答,你犯规。”大王指着站在第二个位置又矮又黑又胖的孩子,一个低年级的学生,“你回答”,“这个还不知道,那就是蠢猪笨蛋”他把右手举得顶高顶高的大声喊“任弼时”!孩子们都笑了,大王也笑了,“还有好多问题,关于汨罗江的,今天就不问啦,记住,写保证书,不要随便玩水啦,你们的小狗命要紧,知道了吗?”“知道啦”孩子们齐声回道。
  “背好书包回家,把今天的事告诉你们的家长。”孩子蹦得沙粒都飞起来了,望着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大王会心的笑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