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杨子明沟>第九章

第九章

作品名称:杨子明沟      作者:姜志宝      发布时间:2017-08-09 11:34:22      字数:6820

  【1】
  第二天一早,总务主任吴小贵以及代德昌吴天亮两位老师,把学生课本和教学上日常办公用品装进车之后,总务主任吴小贵,到邮局给杨子明沟乡政府打了电话,通知中心小学立即派人到杨子明沟渡船口搬运新书回学校。春秋两季开学,由于到杨子明沟交通不便,所以常常派人到杨子明沟渡船口用扁担挑书,或者用背篓背书到中心小学。这已经成为杨子明沟学校开学买书,统一给各村小发放学生课本的惯例。
  中心小学请了四五个村民到杨子明沟渡船口,为学生搬运课本。他们已等候多时。运载课本的小型卡车在公路上行驶的过程中出了毛病,待卡车司机修好车,奔驰到杨子明沟渡船口公路上已经是晌午过后了。幸好搬运课本的村民提前作好了干粮的准备,带上了小麦蒸馍或者浆粑馍。
  吴天亮从小型卡车上跳下车后,首先吃到了村民递过来的浆粑馍,接着总务主任吴小贵代德昌,也嬉皮笑脸地拿到了村民手中的小麦蒸馍和浆粑馍,蹲在地下一边给村民开玩笑,一边香喷喷地吃着。司机一吃毕村民递过来的浆粑馍,就赶快从车上往车下搬运课本。搬运课本的村民,吃完了各自带来的干粮。不管从车上搬运课本的,或者车下搬运课本的,在场的人员都动手,一直把课本搬运到了渡船上,才缓了一口气。总务主任吴小贵付了小型卡车司机的运费钱,就和搬运课本的村民、教师代德昌和吴天亮,坐船到了汉江对岸。
  这次杨子明沟中心小学在新学期,从杨子明沟搬运课本回学校,除了总务主任吴小贵教师代德昌,他们两人携带了一些教学用品之外,吴天亮主动扛了一捆二十册的课本到了中心小学,其中有三位村民在当天搬运了第二次课本回学校,算是圆满结束了秋季学生开学,能够使每位学生如期领到课本。一开学就满足了学生渴望新书的强烈愿望。
  中心小学全乡教师会议一结束,每位教师工作调整都已在会场上宣布,新考上的民办教师都在村小任教。吴天亮在奎五村小学任教。奎五村小学只有三个年级,两位老师,三十来个学生,学生教室有限,还是复式班,还好离吴天亮家不到四里地。开学第一天,吴天亮不需要有人带路,就直接用背篓背着铺盖卷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就到了奎五村学校任教。
  奎五村学校有两间教室,一间睡房,一间厨房,都是土坯泥巴墙连在一起,独立两间男女厕所土坯泥巴墙,没有门板遮掩。学生下课玩耍是在非常狭窄的院坝内活动。这种村级小学条件绝大部分都这样,教师能够把每天课程上完都不错了,什么音体美这些应该有的教学活动根本谈不上,再说现任课的民办教师也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素养。
  和吴天亮在奎五村一个学校教书的是一位老民办教师,家住杨子明沟上河村,叫陈天智,不到四十岁,黑黝黝的发丝之间,就自然出现了不少的白发了。陈天智老师和吴天亮当天给学生报了名发了新书,然后带领学生打扫了学校周围环境卫生。招集学生一集合,陈天智老师在学生会上讲了话,要求学生明天几点几时到校上课。陈天智老师话一落点,一只手在空中一挥,发出了一声口令——放学了!
  大致村小开学第一天都这样,学生放学较早。但陈天智和吴天亮老师在学校,闹钟定格在三点过十分时,他们才把两人本学期教学分工任务明确下来。三个年级的学校,一年级和三年级吴天亮和陈天智,各包干一个班的语文和数学。一年级由陈天智包教语文和数学,任班主任。吴天亮包教三年级语文和数学,任班主任。二年级吴天亮带数学,陈天智带语文各一科。复式班总的学生日常工作由陈天智负责。一至二年级一个教室,三年级一个教室,每间教室窗户都是木条方格,各教室都是独立门户,门页陈旧但很结实。村级小学不担心天穿地漏,因为学校每年检修任务都是村委会来完成的。吴天亮第一天的教学工作就这样完成了。
  在临回家时,吴天亮和陈天智老师,在学校一间睡房里,铺好了自己的床位,摆好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才各自回家了。吴天亮回到家里,对于刚刚上班的心理矛盾因素,没有在吴天亮思想中翻腾倒海。
  吴天亮在和他母亲张欣荣吃下午的时候,只是说道:“农村学校太差了,难怪农村孩子考不上大学!”
  张欣荣吃了一口菜接着说:“这算可以了。我们过去上课,买不起课本,两人学一本书。现在至少一人有一本书了!”
吴天亮无话,埋着头吃他的饭菜。

  【2】
  奎五村小学由陈天智老师负责。吴天亮在正式上课这一天,给三年级只上了半天课,剩下半天在学校负责人陈天智的安排下,由吴天亮老师带领三年级十名学生,上山给学校老师拣柴火。这是在偏远山区学校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学生参加劳动锻炼唯一的一种形式。老师带领学生上山拣柴火这种经常性活动,没有引起当地村民家长的极力反对。
  农村孩子体力强野性大,上山捡拾柴火,正是孩子们喜欢玩乐的极乐世界。大自然的温馨美景,是无穷无尽的。哪怕是一棵树一排树,它们生长在陡崖或者缓坡上,那种自身的壮丽画面,在什么时候总给人们留下了神秘的一面,似乎永远也解开不了这种迷团。
  吴天亮算得上是小学三年级的娃娃头了。吴天亮在拣柴火的时候,还与三年级大一点的男学生,上树折树干上的干枝条比赛。学生在树上这种危险的比赛方式,吴天亮哪知道,如果学生一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会给学生自己乃至整个家庭带来什么的后果。
  年轻的吴天亮老师,上得树来思想上才意识到:这是多么危险的上树比赛啊!吴天亮老师在下得树来,似乎一身的冷汗都来齐了,看着眼前的学生们还在强忍着一脸的笑容,表扬了上树胜过老师的那位男生超人之处。
  一位女学生,手里拿着编织好的两根折断青树条,一边捆绑干柴火,一边问吴天亮老师:“吴老师,你像我们这么大的时候,老师带不带你们上山捡柴?”
  吴天亮老师答道:“带啊。我在光福村上学时,光福村分给学校的一块柴扒离学校很近,老师们砍一次柴火,六年级学生就可以背一次柴火,码在学校院坝边沿,就这么简单。也算得上跟着老师到山上背柴!”
  一位男生,坐在捆好的一小捆干柴火上,笑眯眯地向吴天亮老师介绍道:“同住我们院子一位女孩子,在中心小学上五年级了。她在给老师上山捡柴摔了一跤,门牙摔掉了一颗。回到家里,她妈妈问,她扯谎说在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嘴巴磕在石头上,那颗门牙就没了。后来,那颗门牙又长出了新牙!”
  那位男生说完还在忍不住地笑。吴天亮老师听进了耳里,进一步问道:“后来,她妈妈知道原因了?”
  “她妈妈知道了,还是她同学告诉的。”
  “到学校找了老师没有?”
  “牙齿长好了。她妈妈没有找麻烦。”
  吴天亮老师是聪明人,反应问题非常快当。他赶忙把分散到山坡上,捡拾柴火的三年级学生,立刻招集起来讲道:陡崖上不能去,树不能上,危险的偏岩处尽量少去或者不去。要去的学生必须在老师许可的情况下,再去捡柴火等等一些要求。
  学生听老师的话,没有不正确的地方,凡是进过学堂上过学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三年级十名学生,其中喜欢野跑的学生,在一些同学帮助下,就在山坡附近的地方,捡好了一捆柴火。吴天亮老师在清点学生人数时,那些小学生们都非常守纪地站在了吴天亮老师的前面。小学生们在队伍里,说说笑笑把摆在身后大大小小的干柴火,指点给吴天亮老师看过究竟,希望老师给予学生在劳动方面有一个好的鼓励和评价。
  吴天亮老师终于开口了。吴老师只说了一句话:“大家都是好样的,大家都是劳动模范!”
  站在队伍中有学生在议论纷纷说“什么叫模范?”
  吴天亮老师似乎听到了,但没有当着学生的面回答什么,说了一句:“大家背上柴火,走在路上注意安全。让矮个走在前面,大个走在后面,中间拉开一定距离,不能出现拥挤现象!”
  小学生们叽叽喳喳又在山坡上热闹开,各自背上自己捡拾的一小捆干柴火,按照老师的安排,逐个排起了整齐的队伍,在山坡上出发了。
  奎五村小学负责人陈天智老师,把在校的一至二年级学生,早早地放了下午学。最让他不放心的是刚刚参加工作经验不足的吴天亮老师,带领那帮在山上捡拾柴火三年级学生的安全问题。陈天智老师学生一离开学校,就急匆匆向吴天亮老师捡拾柴火的山坡上赶去,却在半路遇上了背着干柴火的吴天亮老师和学生们。
  陈天智一张笑盈盈的脸,看到学生们背着柴火安全地返回,高兴地向学生们提醒道:“请同学们走慢一点,注意安全。大同学要带好小同学!”
  陈天智说完就在一个矮小的学生肩上,接过了一小捆干柴火扛在肩上,和吴天亮老师一前一后走在学生们的最后。
  陈天智并对背着柴火的吴天亮老师说:“我实在放心不下,就来看看学生,生怕学生因上山给老师捡拾柴火,摔断了胳膊腿的,我们就有推卸不了的责任!”
  吴天亮老师擦了一把额角上的汗水答道:“我已经给学生讲了安全要求,他们很听话!”
三年级小学生一个个把捡拾的干柴火,背回到学校院坝码放好时,正好放学的时间到了。学生一走,陈天智和吴天亮老师,也跟着各自回了家。农村小学开学老师们都这样,起码在个把星期都不住在学校,和学生一样上跑学。这似乎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农村学校老师的共性,下午回家帮助家里干农活,再说待在学校也没什么事情可干,况且大部分老师都是民办教师家住在农村,家里的农业生产也不能丢,丢了一家人吃饭就成了大问题......

  【3】
  在奎五村小学当民办教师的吴天亮,工作了一两个周了,还非常适应教师这个行业。一个周住校吴天亮老师在前三天,陈天智老师住校在一个周的后三天,在时间分配上他们轮班倒。学生在下午放学后,住校老师可以下午回家,晚上到校值班护校。如果按照中心小学统一要求,学生放学后老师一律都应该住校,但各村级小学包括中心小学,大部分家在农村的老师,下午是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第二天一早和学生一样到校上课。这也是农村民办教师形成的一种惯例了。
  吴天亮和陈天智老师,他们每天中午一顿饭合伙做饭,下午饭就各自回家就餐。一天,吴天亮老师下午放学后,在杨子明沟河坝遇上了光福村吹鼓手张大金。他在河滩洗完澡,穿好了衣裤站在石头上,正双手叉腰瞭望着头顶上一片蓝天。一只水鸟从河边草丛中衔了一条长青虫,突然飞在了张大金前面,一个冒出水面的尖尖石头上站着。
  张大金看着那只水鸟不停地发笑,发笑的原因是水鸟把那条长青虫衔在嘴里,丢在尖尖的石头上,又滚进水里,漂浮在水面上了。水鸟跳起来在水面上去衔回青虫,被哗啦啦的来水冲翻了身体,水鸟流走的身体被一块大石板挡住了。水鸟顺着石板边沿突然又飞腾起来,一瞬间从张大金头顶上飘飞过去了。
  正在杨子明沟踩着跳石过河的吴天亮老师,见到张大金那样执着的精神,似乎忘记了周围世界的存在,不免开玩笑地问道:“看什么东西,看入了迷?”
  张大金回过神来,大步跨过水里一个大石头,没有正面回答吴天亮老师的问话,而是非常亲切地叫了一声:“吴老师放学了。这才回家?”
  “莫喊我吴老师,多别扭。还是叫我大名吴天亮更好些!”
  “你是响当当考上的民办教师。喊你老师是对你的尊重,知道不?”
  “还是不喊老师的好。”
  “不叫喊。以后我还要多喊吴老师,信不信?”
  吴天亮老师站在跳石上,显得有些怪不好意思,只好附和着说道:“我年龄比你小得多,我不好意思答应你叫我吴老师!”
  张大金赤着一双脚踩在水里,由于他的一双脚不断地在水里晃动,一串串水泡就不停地冲出了水面,接着水泡在破裂时,似乎在张大金双脚周围水面上发出了响声。
  张大金听了吴天亮老师这么一说,一只脚就从水里抽出来,直接踩在了旁边一个露出水面的石头上,自言自语说道:“喊你吴老师,还有意见。没有见过你这种人!”
  张大金态度是和蔼的,说话的语气是亲切的,丝毫没有过分的情绪在张大金身上发生。从生长在一面土地上,生活在一块天地里,常常熟悉的面孔总能够代表你我之间,长期积存下来的友谊之情。哪怕笑眯眯地说上几句气话,或者一时之间从话语上,发生了矛盾冲突,面对这种情况大家都能够心照不宣地化解为热情洋溢的气氛来。
  吴天亮老师也没有过多地和张大金,站在杨子明沟河坝跳石上,扯谈下去。吴天亮老师过了杨子明沟河坝,在走上一段陡坡时,他的姑爷来天喜挑了一挑八十来斤重的小麦,要到奎五村一户磨面加工厂去粉碎小麦。
  来天喜把挑小麦的担子一放下,就对吴天亮老师说道:“你妈等你从学校回家吃饭,久等不见回家。你妈已经安排好了,吃了饭让你挑上五十斤小麦和我一起去磨粉小麦。我等你,快回家吃饭!”
  吴天亮老师回家急吼吼地吃了饭菜,用扁担准备挑着蛇皮赖口袋装有五十斤重的小麦。这时,从水井挑回一挑水的张欣荣,在厨房一放下挑水扁担,就走进了堂屋里,对吴天亮老师说:“我去磨面粉,你去摘构叶。”
  吴天亮老师一看自己的母亲这种情形,忙说:“我去。不要跟我争了!”
  来天喜喊声像是炸雷一样响亮,被传进了吴天亮老师的家里。张欣荣几步奔向院坝边沿,大声应声道:“来了!”
  吴天亮挑着五十斤小麦,离开家走在了房屋前面的路途上。张欣荣在屋内拿了手电筒站在院坝边,拿着手电筒的手向空中一扬,压低了声音喊道:“天亮,把手电带上。等等我,我就送来!”
于是,张欣荣拿着手电,向吴天亮走去了。

  【4】
  近年来,杨子明沟的村民们,在“科技兴农”政策的指导下,广大村民积极接受新的理念。在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方面,庄稼人已经尝到了良种给农业生产带来增产丰收的喜悦感。无论是早苞谷种、小麦种等其它农作物品种,或者包括各类蔬菜品种。庄稼人在播种时,都是想尽千方百计要到国家种子站,或者销售种子的门市部去购买良种。那些传统的农业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业科技的进步,慢慢在农作物生产中逐渐消失了。因此,随着科技兴农和良种的普遍推广,近年来,家家户户在自家的承包地里生产粮食,只有增产丰收的可能性大,减产绝收的情况很少发生,除非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造成颗粒无收。农民的温饱问题彻底解决了,装在自家的粮食能够变卖多少,都是自己当家作主说了算,再不会出现第二次分配了,而且粮食生产在家庭囤积方面,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在大集体分配到家粮食的好多倍。农民的喜悦和幸福感是真实的,在庄稼地里劳动流下的汗水,农民普遍认为都没有白流......总之,党和政府政策在什么时候,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这不可非议。
  成熟的早苞谷,无论高山低山在庄稼地里被村民快要抢收完了。进入秋季,庄稼人就在被收回家的苞谷地里翻耕出新的土壤,已经种上了蔬菜和油菜籽等。杨子明沟的村民历来把葱蒜、白菜、萝卜等蔬菜种植面积,都喜欢安排在房屋周围土地上。虽然种植面积相对来说非常少,但方便给蔬菜浇灌大粪,促使蔬菜顺利健康生长。时间不长,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各类蔬菜,那种绿油油的景观出现在各家各户周围,仿佛是春天般的早晨,是那样温馨可敬可爱。
  一天下午,吴天亮老师的母亲张欣荣,背着背篓在萝卜地里,拔去挤在一处生长的萝卜苗。吴天亮下午放学后回到家,就来到收过的苞谷地里。他计划一进入冬季就在自家的承包地里,利用礼拜天和下午放学时间,在水源较好的地里新修水田。
  吴天亮老师在承包地里勘察水源流经地里方向的时候,村民小组长来天喜在一面山坡一条山路上,喊了吴天亮老师的名字,通知吴天亮,在明天中午,乡政府的松树苗子就运会回来了。光福村的栽植松树苗子的任务被分配下来,吴天亮老师家分到松树苗子五百棵,领回家后必须在三天之内栽植完毕,村委会要组织检查,上报乡政府完成栽植松树苗的汇总情况。
  来天喜在山路上发出的声音很响亮。吴天亮老师把来天喜所交代的事情,面向山坡满口答应下来,保证完成任务。当然,现在吴天亮老师与普通老百姓身份不一样了,村委会交办国家的任务,当然要无条件地去执行,何况是栽植树木,都是为了造福子孙万代的大好事,让老百姓将来的生活过得更美好,更有意义!
  其实,吴天亮早已打算在今年冬季抽时间,在承包地水源较丰富的地方新修水田,现在去承包地勘察只是计划在冬季,能够修多少水田面积出来,待明年春季栽上秧苗。吴天亮为家里这样安排完全合理,杨子明沟的老百姓在一些旱地水源丰富的地方,新修出来的水田栽上秧苗,收获了稻谷大有人在,而且乡政府每年还对修田大户给予了一定的物质奖励。半工半农的吴天亮老师,和杨子明沟其它民办教师乡政府的半脱产一样,都还没有真正端上公家的正式饭碗。
  吴天亮老师在承包地转了一圈,信步就到了他母亲张欣荣的萝卜地。吴天亮老师对他母亲说道:“松树苗子来了,姑爷通知明天中午领树苗。五百棵,三天之内完成!”
  张欣荣的背篓快要装满了萝卜和青青的萝卜缨子,见吴天亮老师这样一说,急了说道:“坡地里,栽不下五百棵松树苗。栽不完就糟蹋了!”
  吴天亮思考着说:“在柴扒的周围,还能栽些松树苗子。”
  “都是瘠薄的土壤,石头又多。恐怕栽不活松树苗子。
  “先栽下去再说。”
  吴天亮老师在说最后一句话时,连想都没有想一想,就说出口了。
  张欣荣把一棵萝卜丢进背篓里说:“栽不活的树,栽他干啥。”
  吴天亮老师等不急了说道:“地里栽不完的松树苗子,朝哪里栽?”
  “我记起来了,还有一块坡耕地,就不点小麦了。现在种下的粮食吃不完了,我看栽上树也可以。”
  “妈,那你安排。怕要找活路帮忙栽松树苗子。姑爷来天喜有时间不?”
  “你今晚去问问他。”
  关于栽五百棵松树苗子的事,就这样在吴天亮老师家被落实下来了。吴天亮老师在萝卜地里,帮他母亲张欣荣扯够了一背篓的萝卜,而且码在背篓里已经满尖了。天黑的色彩即将来临,吴天亮老师背着满尖的一背篓连着萝卜缨子的萝卜,一边与他母亲说话,一边回家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