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相思女遭逢无聊汉 无主兵巧遇运输官
作品名称:铁血义勇军 作者:白水山人 发布时间:2012-04-07 10:34:26 字数:3550
却说李海峰在缸窑岭东梁抗击日寇后,家中宅院全被烧光,一家老小投亲靠友暂时躲藏起来。李海峰却因联络旧部,整日忙碌。也有要求打鬼子主动找上门的,不多时间李海峰身边已经有了几十人马。有一直追随自己的原参谋长石品清、执法官黄振华、侦察队长杨路,还有打起仗来不要命的同族炮手李和、族弟李禄、李福、儿子广云,勇猛义气的乡亲潘吉、鲁大贵、任守义等等。这些人不但豪爽仗义而且个个枪法纯熟,打起仗来如猛虎一般。
为了方便行动,躲避杜三秃的监视,李海峰等再次潜入北票,在蓝家窑蓝大伯的帮助下,一伙人七手八脚的在蓝大伯家一旁又建起一座草房,算是占住了脚。蓝大伯见了海峰非常高兴,忙上忙下的为大伙打理吃住的东西。可是蓝花却不像从前那样热情了。她变得沉默寡言,总是躲着海峰。海峰感觉到两人之间已经产生了隔阂。
可以理解,一个痴情少女不能得到心爱人的全部感情,或者说不能得到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那种感情,她的精神世界是如何的黯淡和凄凉。当爱情的光芒不能重新射入到她的内心深处,她的热情之火便会悲惨的熄灭,从此,她的每一根神精都被潮湿的空气和蕴含着毒物的烟雾包围。
在李海峰离开蓝花家以后,一个外号小阎王的男人走进她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填补了蓝花内心的空虚和无助。这个出身贫寒,丑陋而又结实的男人,之所以被冠以小阎王的头衔,是因为他常常耍无赖占别人家便宜,事主说又说不明白,打又打不过他,没办法只得自认倒霉。久而久之,人们惧之如鬼,于是送号小阎王。这小阎王不但好讹人而且见了女人就走不动道,并且每每让他得手。自从有了外号,人们更加惧怕他,一些不三不四的小混混也和他混在一起称兄道弟,这样一来,当地这一些土财主们倒了霉,不得不小恩小惠的经常打点他。
一天,蓝花正在自家院子里晾晒衣服,恰好被小阎王看见。蓝花那娇好的容貌和淡淡的忧愁,一下子征服了小阎王那颗淫邪的心灵。从此小阎王三天两头就到蓝花家门前转悠。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打听清楚蓝花家里的情况。就托人上门向蓝大伯求亲。
蓝大伯考虑再三,推托说:“女儿近来情绪不好,以后等等再说吧!”这小阎王闻言并不气馁,仍旧三天不到头,四天早早的到蓝大伯家里来,并且每次来时都不空手,今天一瓶酒,明天二斤肉的,总要带一些蓝大伯父女喜欢的东西来。
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长了,哪有不被感动的?看着女儿那精神恍惚的样子,蓝大伯心里疼痛,也希望把她从这种状态下改变出来,因此对小阎王取悦蓝花的行为便不以为然。蓝花受了精神打击,心里怨恨海峰,怨恨自己福薄命浅,因此也自轻自贱,整个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父女的迁就使小阎王误以为蓝花有意,他本来没有接触过好女人,见了蓝花后便动了几分真情,在他看来,蓝花那里都好,即使是疲倦冷漠,也是病态西施再生。情爱的烈火在他心里越烧越旺。
没有人告诉李海峰这些事情,他怎么会知道根底。但他隐约感觉到蓝花有人了。他心中生出一缕无名的伤感,但他又发自内心的祝福蓝花获得真正的幸福。
且说李海峰等人来到蓝家窑不久,当地人便发现,在蓝大伯家旁边住着一伙神秘的客人,他们只是进进出出的,不作买卖,也不开厂子。虽然院子里种植了一片香瓜,也从来不卖。瓜熟的时候,瓜香四处飘散,馋嘴的孩子远远的站着不敢动手。于是,神秘的人便摘下熟透的香瓜放在地头示意孩子们去取。当地人不知道,这个种瓜不卖瓜的人就是李海峰的舅舅韩得胜。说起这韩得胜,在民国时期曾在红螺岘做过巡官。他曾娶过两个老婆却没留下半个儿女。因此常年居住在李海峰家,除替李家管理家务外,还能种一手好瓜。李家被烧之后,就跟着外甥来到蓝家窑。他干惯了活闲不住,就种了这片瓜地。
这一天,李海峰带领十多个弟兄,来到梅勒营子,联系义勇军战士,向乡亲们讲诉日寇的野兽行径,解说抗日保家乡的道理。不想这件事被北票土匪头子王老疙瘩的儿子“王大包”听到风声。王大包是北票吐默特小王子北蒙支队的骑兵中队长。因早年李海峰拉起义勇军时,枪毙了当汉奸的王老疙瘩,儿子王大包因此怀恨在心。后来他依靠北票小王子的势力,拉起一伙亡命徒,组成蒙古中队,专找李海峰报仇。如今可算找到李海峰的下落,便带上自己的中队,又从喀喇沁左旗王府勾来50余骑兵,偷偷的将李海峰等义勇军包围在梅勒营子之中。企图一举歼灭,活捉李海峰点天灯。
当李海峰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围,便全力组织突围。这些蒙古队的兵大多数是当兵混生活,关键时候谁肯卖命,眼睁睁的看着李海峰等人突围出去。只是王大包心有不甘,见跑了李海峰咬牙切齿,跟在李海峰屁后穷追猛打,一直跟踪到长在营子杨树底下。此时,李海峰的十几骑兵已打得筋疲力尽,子弹打光了,一挺机枪也出现了故障……双方间的距离眼看越来越近,当李海峰要爬上前面的一个大山梁时,王大包的快骑已经接近屁后。李海峰心想:“完了!完了!难道我今天真要栽到这无赖之手吗?无论如何心有不甘!”
正在十分危机时刻,突然从大山梁后面冲出一队骑兵。只听领头的人大声喊道:“峰子,快快下山,让老伯收拾他!”
李海峰还没反应过来,这支队伍已经飞马登高,占领大梁,一阵乱枪射击,把王大包打得蒙头转向,当场就有十几匹战马倒地身亡。王大包见势不妙,拖着马刀嚎叫着“是王老凿老家伙!快,快撤向梅勒营子!”说罢带头败下阵来。其他喽啰呼呼啦啦的像下锅的饺子逃下山去,王老凿等人见了哈哈大笑,也不去追赶。
且说王大包三十多骑一路急奔,唯恐王老凿等人追下山来,刚刚接近梅勒营子东头,就狼嚎似的命令:“快快进村抢占重要地势!”
就在这时,忽听见村头树林里又一声大喊:“打!”说话间两挺轻机枪,二十多支短枪,一齐向这群拥挤着的蒙古骑兵猛烈扫射起来。这帮残兵败将当场又被打倒十几骑。王大包右膀中弹,不知内情还误以为自己的人,只听他抱着膀子喊叫着:“别误会!是自己人,我叫王大包!”
喀左抗日义军郭文连听见喊声双枪一摆,冷笑道:“打几个大包不中看,好!老子再给你钻几个眼!”说话间郭文连一梭子弹打下去,王大包身中数弹,死狗似的重重摔到马下。
几个亡命徒抱起王大包就跑。郭文连大喝一声:“给我放下这条死狗!”又是一个连发,当场又打倒三人。其他匪徒弄不清虚实,吓得丢魂丧胆,丢下王大包,逃命去了。
郭文连时年22岁,年青英俊,原是义勇军十七路军李坤山的卫队长,只因李坤山在攻打绥州时阵亡,郭文连便临危受命,代管队伍在三山口盘踞。这三山口原来由三座大山组成,并排竖立,中间大山,有个缺口,就叫三山口。
这一天,郭文连侦知一队人马正押解着满载着武器弹药和粮食服装的十余辆马车路过三山口,便在这里设下埋伏。当那伙人走到三山口时,天色已黑。待他们将到山顶时,郭文连大手一挥,十九条汉子便从山顶上跳了下来,挡住去路。
郭文连站在高处大声喝叫:“站住!哪个敢动,老子就开枪打死哪个!”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那伙人吃惊不小。只听一个全副武装手握二十响匣子枪的年轻人质问:“是啥人?胆敢抢劫救国军的车队!赶快放行,否则对你不利!”
“救国军!纯他妈的冒充,救国军早被打散了。把手举起来!”郭文连喝令道。
年轻人身边的另一军官模样的人大声喝道:“胡说,土匪、汉奸才惯于冒充,欺侮乡民、抢掠财物,救国军彭振国、宋九龄的部队也能冒充?你们是干什么的,快快让路!”
听见彭振国、宋九龄六个字,郭文连犯起疑来,于是问道:“彭振国?有啥根据拿出来!”
手握二十响匣子枪的人“唰”的一声亮出一杆红底黑字的救国军第四军军旗,说声:“睁眼看着这是什么?”
郭文连打开雪亮手电,照在军旗上。只见“抗日救国第四军彭”八个大字清晰可见。郭文连见了又惊又喜,马上跑到大车前,向坐在车上的军官立正道:“报告司令,我们是十七路李坤山独立师第一团,从前线撤退,路过此地,临时驻扎,请彭司令指示!”
坐在车上的军官半信半疑的说道:“胡说!李司令壮烈殉国,队伍暂归郭文连指挥!”
郭文连一听,更加相信是第四军车队,马上说道:“报告,我就是李司令卫队长郭文连,司令阵亡,队伍暂由我带领!”
那人一听是郭文连,跳下大车说:“啊呀,真是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啦!快,都把枪收起来!”
原来那坐在车上的军官正是抗日救国军总监部政训处长刘刚,那手持二十响盒子枪英俊年轻人名叫赵锋,是前几天冯庸校长送给刘刚作押运官的。
一场虚惊过后,刘刚、郭文连各自招呼自己的部队就地休息。双方嘘寒问暖,结果两方都是一天来水米未进。郭文连让人把白水、干粮送到刘刚面前,说声:“我们一天没吃饭,你们一天没打尖,两军会面,清水、咸菜、干面子,外加大鸡蛋,快分给大家吃吧!”刘刚也不客气连说:“好,好,真是雪中送炭,我们早就该打尖了!”
大家高兴的边吃边聊,不一会大家吃饱喝足。郭文连原本无明确行军目的,如今遇到刘刚等人就像回到了家见到了亲人一样,于是带着队伍,随同刘刚一同去往大铁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