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圣天王坐龙殿 军师太尉排座次
作品名称:洞庭狂澜 作者:铜盆孤雁 发布时间:2017-07-19 23:57:58 字数:10169
杨幺、黄诚从公安、石首杀伐回来路上,还是高兴不起来,远道奔袭,并没杀死几个官军,倒是杀死了很多的无辜百姓,义军难以约束,他们只以杀戮为快事,只顾得快意恩仇、快意当下了。
杨幺最忧心的还不是这事,而是人心散乱,纪律约束。官兵近来接连获胜,破莲塘寨,困夏诚寨,子母城虎口夺粮,件件事都是危险信号。就拿官兵子母城虎口夺粮这件事来说,杜湛远道奔袭,来来去去要经过阳口、武口,那里的义军竟然视而不见,任由官兵船只来去自由,问他们为何这个态度,他们异口同声说,因为官兵船只上都挂着杨幺的‘太’字旗,以为是杨幺寨义军兄弟。
阳口、武口义军首领的口气告诉杨幺,他们不满,对于杨幺、黄诚寨连结一起不满,对于杨幺、黄诚私自远道奔袭岳州不满,对于他们再一次血洗公安、石首也不满。
杨幺对黄诚把自己的忧虑说了一遍,黄诚说:“总首领不必担心,我们没做错什么,他们要是不满,那是他们自私。”
杨幺说:“话不能这么说,也许我们真的做错了什么。”
“我们能做错什么,去打下岳州有错么,到君山建寨有错么,打公安、石首有错么?都没错啊,我们在进攻官府,他们窝在家里烤火取暖,难道我们错了,他们对了?”
“从大处说,我们是没错,但我们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有问题,这些大事没叫他们来商议过,是不是忽略了他们?”
“幺郎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还真有点问题。是我们做得有欠缺,忽略了他们的感受,他们会觉得我们没把他们当一回事。”
“是啊,推翻朝廷是一件天大的事情,靠一两个人完全不能成事,要有千千万万的人跟着你干,而且要齐心协力跟着你干。大家一盘散沙不行,大家心不齐也还是不行。”
“幺郎你看看,我们是不是需要补救一下?”
“当然需要补救,还是要把大家招拢来,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凝聚力的问题,龙阳义军是一个整体,各水寨都是这个整体下的一个分支,水寨的大的行动都要报总部批准,水寨一方有难,其它寨都要鼎力相助。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有一套班子。我们前一次是选了总首领,这还不够,主要是权威还不够,我们要给总首领安一个权威上去,其他的首领也都要有名分。”
杨幺这么一说,黄诚就明白了,这个做法就是仿效钟老爷。钟老爷当年就是这么干的,一宣布起事,就自封为楚王,别人就尊他为皇上。杨幺把这件事等了几年,今天终于提出来了,他不能再等了。
黄诚说:“幺郎,你是总首领,再要选人,还会是你,在龙阳义军中,你的功劳最大,威望最高,不是你还能是谁,你要一个什么名分呢,说出来让我想想,提的时候最好是我来提。”
杨幺说:“军师你说说,‘大圣天王’这名号如何?”
黄诚一听,心里一惊,这名号太好了,不是一点点好,是天大好了!秦始皇的名号都没这么响堂,这样的名号你也敢要,比起钟老爷的楚王名号来,口气大多了。
想归想,黄诚嘴上却不这么说,而是说:“这名号好啊,足以收复水义军寨的心。好吧,我们回到家就这么办吧!”
有了黄诚的鼎力支持,杨幺信心十足。
回到宝台山,杨幺就草拟了一道文书,通知各水寨首领在四月乙卯这天到宝台山来聚首议事。
通知是发出去了,议事的时候,要是有人反对该如何办,要是有人不服该如何办,杨幺向黄诚提出这个问题,黄诚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准备几十个武功高强的刀斧手埋伏在里间,谁要是不服就杀了谁,龙阳义军不统一是绝对不行的。”
黄诚是这个态度,杨幺自然放心了,他当然也想到了用武力解决反对者这一招,他却不能说,让黄诚说出来最好了。
四月乙卯日那天,龙阳义军七十座水寨大大小小首领来了二百多个,把宝台山议事厅坐得满满的。
杨幺先将黄诚、杨钦、夏诚、刘衡、周伦、刘铣、全琮几个主要首领邀约到一个密室议事,他讲了本次议事会要议决的几件事,希望大家都全心全意支持他。
杨幺不是叫他们来讨论的,而是告知他们,他要怎么样。
这几个首领一听就明白了,说的直白点,这个总首领杨幺就是要做钟老爷那个楚王,要做皇上,要他们顶礼膜拜他。
这有什么不好吗?幺郎做了皇上,我们不是也能分一杯羹么?
当时,大家就这么想的,出来打天下,不分一杯羹,太亏大了!
黄诚主持这天的议事大会。
他站在主位上说:“今天把大家邀约到一起,无非就是一件事,看如何才能凝聚我们的力量,选出我们的为首班子,给这个为首班子一个名分,更有力的打击官府。现在请总首领杨太给我们主讲,大家认真听,认真想。”
黄诚离开了主位,杨幺来到了主位,开始他的演说:
“各位首领,自我们跟着钟老爷起事以来,大家驰骋鼎澧潭岳,纵横荆湖北路,摇撼洞庭龙王,在一府六州二十县,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大起义。我们杀官吏、杀官兵、杀儒生、杀巫医、杀僧侣、杀卜祝,焚烧官府和城市,劫掠豪右财富,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功绩。我们努力推行钟老爷的‘等贵贱均贫富’政纲,在我们的治下,创办乡社,实行土地公有,共同耕种土地,共同分配财物,达到了田蚕兴旺、生理丰富、兵农相兼的目的。我们的治下比官方治下好多了,老百姓不再在生死线上挣扎,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没有人欺压他们,没有人榨取他们的财富,没有人对他们横征暴敛,这些成绩,都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我们曾经打得孔彦舟落荒而逃,我们曾经打得程昌寓仅以身免,我们曾经让韩世忠、李纲等朝廷大员颜面尽失,我们多次掀翻鼎澧官吏的宴席,将他们赶出鼎澧官衙,我们建造出有史以来最大最好的战船,我们还造出了有史以来最有力量的水战兵器,这些成绩,也都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我们的目的就是推翻这个朝廷,铲除这个不平等的社会,建立一个崭新的社会,在这个崭新的社会里,人人平等,没有贵贱差别,律令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子民,大家都有土地耕种,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不再逃荒讨饭。”
“我们的敌人却是十分强大的,整个大宋王朝都是我们的敌人,所有的官吏、官兵都是我们的敌人,所有的儒生、巫医、僧侣、卜祝都是我们的敌人,所有的豪右都是我们的敌人,所有的盗军流寇全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只有战胜和消灭这些敌人,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为要战胜和消灭强大敌人,我们龙阳义军只有拧成一股绳才会有力量,没有凝聚力就没有战斗力,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今后,我们各水寨都不能各自为政,自行其是,都只能将自己看做整体中的一分子,任何行动,事先要报批,事后要备案,不能把自己的水寨看作独立王国。”
“我们过去虽选出来了总首领,这还不够,总首领的身边应该有一帮子人在做事,他们都应该有个名号,名号是很重要的,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过去的社会治理都是王朝政治,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王朝,要为我们自己正名,为我们的行为正名!一句话,今天开议事会的目的,就是为我们正名!”
杨幺的主讲完了,大家似乎听懂了,又似乎坠在云里雾里。
杨钦说:“幺郎,你何不脱掉裤子打屁,又明白又直接,是不是你对这个总首领的名号不满意,还想要一个更好听的?”
黄诚说:“杨首领你说话注意点,这是正式的议事会,‘幺郎’是你在这里叫的么,说话又还粗口粗气,你年纪比较大,要带个好头。”
杨钦说:“我错了吗,他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我就叫他幺郎;我们一同在沅水里跑船的时候,我也叫他幺郎;我们一起在沅水里捞鱼虾的时候,我还是叫他幺郎,这个称呼多可爱啊,我就叫不厌,你能把我怎么样!”
夏诚说:“军师说的没错,钦大哥你要叫‘幺郎’也要看场合,现在已经不是你们跑船捞鱼虾的时候了,你要这么叫,也只能是私下里,还要看总首领高不高兴。”
杨钦说:“我刚才已经说了,我就叫了,你们把我怎么样?”
黄诚说:“左右,给我拿下,打他二十板子屁股,看他还犟不犟!”
就有几个亲兵拿了板子搬了板凳进屋来,杨钦看着这黄诚来认真的,眼睛就急红了,喷涎喷水地对黄诚说:“你还来真的?”
杨幺这时候站起来说:“算了算了,不要罚了。不过,这算初次,今后谁要是在正式场合叫了我‘幺郎’,还是要罚的。”
周伦站起来说:“是要罚,不能没大没小,今后,不管什么场合,我们还是要叫总首领。”
黄诚说:“你也搞错了,今后不是叫总首领,而是叫别的名号,这个别的名号就是今天定出来,大家公认。”
“那好啊,就叫总首领自己说说,他愿意别人叫他什么?”
“是啊,得他首肯啊!”
“他自己认了,我们还能不认。”
“对啊,‘搅天大王’好不好听,‘洞庭大王’好不好听,‘龙阳大王’好不好听?都好听啊。”
“我们这些人没读过书,不认得狗脚趾,还是总首领自己说吧!”
众人就这样你一嘴我一舌说着,议事厅闹哄哄的,没一点头绪,杨幺双手抱头,感觉到头疼。
黄诚抬起两只手使劲往下压,叫大家不要说话,看见他手势的就不说话了,没看见他手势的,仍然在说,直到议事厅声音小下去,这人才发现只自己一人在说话。
黄诚说:“好吧,我们就遵从大家意愿,还是叫总首领自己说说,他要一个什么名号才满意。”
大家都把眼睛投向杨幺,看得他不好意思起来。
杨幺说:“叫‘大圣天王’如何,这个名号我想好久了。”
后面这句话,他算是说漏了嘴,众人一听,就领悟到这个议事会就是杨幺在糊弄大家,既然你想了这么久,何不早点和盘端出,为什么还要忸怩作态?
大家都没说穿,只跟着起哄。
杨钦说:“这名号好啊,雄壮啊,威武啊,凛然啊,这古往今来还有比这名号更好的吗,秦始皇有这气魄吗,汉高祖有这胆略吗,唐太宗想得到吗?都不能啊,只有我们的大圣天王想得到!”
周伦说:“也是啊,总首领都是大圣天王了,我们是不是也跟着升天了,做神仙了?”
杨钦说:“你别乱说啊,你才升天呢,我还不想去,我还要踏踏实实做几件事情。”
大家就都笑了,在洞庭湖地区,升天就是死了的意思。
黄诚说:“大家都说说,这大圣天王的名号好不好?”
“举手吧,举手表决吧!”不知谁在那里喊了一句。
黄诚就叫大家举手,大家果然举手了。
杨钦说:“军师你没说明白啊,到底是叫人赞成‘大圣天王’的名号,还是叫人赞成总首领做‘大圣天王’?”
黄诚一想也是,只怪自己疏忽了,就把杨钦的话重复说了一遍,他说的是两个意思,同意的才举手。
议事厅再一次举手通过。
白德这时候站起来说:“我有一事不明白,不知道谁可以解释一下。总首领做了大圣天王,那我们的钟子仪如何办?若大家承认我们是继承的钟老爷事业,那这个江山就是钟家的;若大家不承认这是继承的钟老爷事业,那这个江山就与钟家无关。”
白德这个问题一下子就问住了一堂的人,就连杨幺也愣在那儿,张大着嘴巴,不知该如何回答。
大家都不说话,会堂里静得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这个问题谁都不好回答,只有杨幺说得上话。
杨幺说:“是这样的,我们的事业当然是继承钟老爷事业,这一点毫无疑义。我们这些人都长期受过钟老爷教育,都信奉钟老爷的悟教,都在天子岗起过誓,都跟着钟老爷走了很长一段路程,没有钟老爷,就没有我们大家的今天,没有钟老爷,我们也许死了,若没死,也是在为豪右家佣耕或是捕鱼。若说这江山是钟老爷家江山,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说得上。若说这江山不是钟老爷家的也可以,因为钟老爷刚起事,他一家人除开钟子仪外,就全亡了,也就是说,钟家只是开了个头,江山还是我们这帮子人打下的。再说,钟老爷是在武陵天子岗打江山,我们是在龙阳打江山,这是有区别的。”
杨幺把话说完了,大家还是觉得不解。
白德说:“大圣天王陛下,我的话您还是没有回答。”
杨幺说:“我已经回答了,若再说一遍,那就是介乎二者之间,这江山既是钟家的,又不是钟家的。”
白德说:“这是骑墙说啊,那好,大圣天王陛下,您就说说看,您封了大圣天王,那我们家钟子仪封一个什么?”
白德的问题是一个最直接的问题,那就是杨幺做了大圣天王,钟子仪如何摆?大圣天王无疑是龙阳义军最高官长了,钟子仪还能在他之上么?
若行王朝政治,钟子仪无疑是摆在第一位的,若按照对龙阳义军贡献大小而论,杨幺无疑是摆在第一位的,这就是难处。
黄诚这时候解围说:“我们给钟子仪一个太子的封号如何?”
杨幺说:“对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就封他为太子。”
白德说:“大圣天王陛下,您和军师也太搞笑了,封他为太子,请问是谁的太子?明明是您在做天王,封他为太子,那他就是您的太子咯,据我所知,钟老爷可是叫您为孩儿的,钟子昂的年纪还大您十多岁,钟子仪比您小不了两岁啊。”
白德的话把杨幺说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尴尬死了。
黄诚这时候也不好替杨幺解围了。
钟子仪今天也来了,他听了这么多,这时候站了起来说:“我就是钟子仪,在座的许多人可能还不认识我,我就是钟老爷的幼子。我一家人为了义军的胜利,早就献出了生命,只有我一人还苟活着。承蒙大圣天王看得起我,封我一个‘太子’,我思来想去,大概是我大哥不在的缘故,我大哥过去是名副其实的太子,现在他不在了,这个封号就转到我头上来了,我表示接受。这江山是谁的不要紧,只要还在义军手里就行。大圣天王将来把这江山交给谁都行,交给我也可以,交给他儿子也可以,交到别人手里也可以。我呢,就爱养马,就爱捕鱼,就爱种花,我不喜欢打仗,更不喜欢打打杀杀,我只希望大圣天王把我喜欢玩的那些地方冠以我的名分,赐给我玩耍。白德大哥你不要为难大圣天王了,你也不能代表我。”
谁也没想到这个与世无争的钟子仪说出了这么得体的话,想要争论的人无法再争下去,觉得尴尬的人也不再尴尬,大家又泰然了。
杨幺说:“那好吧,军师,我们就把那几个地方的名称改改吧,王子湾就改叫太子湾,花园坪就叫太子花园,八角楼就叫太子八角楼,白马坪就叫太子白马坪。今后大家说到这些地名,就要在前面加上‘太子’二字,以示记念。我们还要在那里修一个五里牌,今后各寨首领要去拜见太子,太子送别,就止于五里牌。”
黄诚说:“我同意大圣天王的意见。”
杨钦说:“我们也没异议。”
白德不说话了,他要避嫌,谁都知道,今天之所以还有钟子仪,就因为白德缘故,是他白德救出了钟子仪,自从救出钟子仪,来到黄诚大寨扎营,他就没离开过钟子仪,他成了钟子仪最信任的人,他若说多了,别人就会说他恃宠自骄。
黄诚说:“大圣天王,现在轮到您打赏我们了。”
杨钦说:“是呀,您做了大圣天王,也要赏口饭我们吃呀!”
“打赏,打赏,大圣天王打赏!”
底下叫了起来,都把手举得高高的。
杨幺站了起来说:“好吧,各位听赏吧!敕封黄诚为军师,马帅,左仆射,行宰相之职。敕封杨钦为军马太尉,敕封刘衡为殿帅,敕封夏诚为步帅,兼任左仆射,敕封周伦为水帅,统管乡社水陆军马,敕封黄佐为山帅。其余统制、统领就由他们分赏吧。”
被敕封的六个人没谁觉得不公平,杨幺这是论功论能力封赏的,你要不服就摆到桌面上来讲,把你比下去,那就是你没面子了。
各个水寨的寨主都被封为统制了,黄诚、杨钦、夏诚、刘衡、周伦、黄佐水寨的副手也被封为统制,每个水寨根据大小封了二至五个统领,合起来有两三百个统制统领。
黄诚说:“各位兄弟,我们的大圣天王也选举出来了,我们义军的座次也排定了。这里我要说明一下,钟老爷在世时,极力主张等贵贱,他认为所有的人一律平等,我们赞同这个主张,也朝这个主张努力。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还是要讲尊卑长幼的,这里作出规定,以后各水寨,每半个月都要来叩拜大圣天王一次,要将本寨情况向大圣天王禀报,大事要请示报批,完事要备案,下官见了上司要行礼,不得目无尊长,狂妄自大。”
杨钦说:“军师,这半个月一次觐见大圣天王是不是勤了点,我不反对按时觐见,我认为一个月一次最好。”
“是啊,大家都忙啊,半个月一次太勤了。”
“是啊,大圣天王也忙不过来,半月一次,一次七十人,还不忙坏大圣天王的龙体。”
黄诚附在杨幺的耳朵便商议了一番,然后宣布一个月觐见一次。
杨钦已经明显感觉到了王朝政治,就是今天大行其道的‘大圣天王’‘敕封’‘龙体’‘觐见’这些词语唤醒了他的感觉,他不知道,他们义军的一切奋斗还有多少意义。
黄诚说:“还有两件大事要和大家说一下,一是纪年,大圣天王登基,按照惯例是要改元的,今年就叫大圣天王元年。在大宋,今年叫绍兴三年。在大楚,今年叫天载四年。第二件大事,我们新王朝的治所就设在宝台山,这里就是我们龙阳义军的总寨,是我们的大本营。今后各个水寨都要为建设这个总寨出力出物,总寨的安全就是我们义军的安全,总寨的利益就是我们义军的利益,我们可以毁掉自己,但不能毁掉总寨。”
议事会开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了,杨幺的目的达到了,想要说的话都说完了,想要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还算完美!
接下来是大宴群臣,膳食房在大厅里摆上了几十桌,糯米谷酒一坛坛搬到桌子上,每个桌子上一只烤乳猪,只放了刀叉和卢碗,刀叉是用来解剖乳猪肉的,卢碗是用来喝酒的。
酒过三巡之后,很多人喝酒醉了,就争相着讲故事。杨钦说“我讲个醉汉的故事你们听吧,以前有两个醉汉在路上走着,其中一个看到路边有一面镜子,便走过去捡了起来,对着镜子说,这是怎么回事?这个人好面熟啊!他的同伴走了过来说,让我来看看!……笨蛋,你怎么连我都不认识了?”
黄佐已经喝得很醉了:“他说,你们知道酒是什么吗?酒啊,装在瓶里像水,喝到肚里闹鬼,说起话来走嘴,走起路来闪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起来后悔,中午端起酒杯还是很美!”
田十八说:“我讲个笑话给你们听吧,这个笑话叫做益阳好丈母娘,话说正月间,一小伙子去丈母娘家串门,小姨子也在,晚上睡觉,小姨子让丈母娘找睡衣,丈母娘给找个短的,母女二人对话如下,小姨子说,妈,太短了,屁股都露出来了!丈母娘说,没事,你姐夫又不是外人,看就看呗……真是益阳好丈母娘啊!”
谭德猛说:“你是不是在说区宇啊?”
区宇有了八成醉,他说:“不是说我,我没有小姨子。”
刘衡说:“我讲个笑话你们听吧,是说的程昌寓家里的。程昌寓老婆把女佣叫到面前问她,你是否怀孕了?女佣说,是啊!程昌寓老婆说,亏你还说得出口,你还没有结婚,难道不觉得害羞吗?女佣说,我为什么要害羞,你自己不也怀孕了吗?程昌寓老婆说,我怀的可是我相公的!”女佣高兴地说,我也是啊,我们一起努力吧!把个程昌寓老婆气得要死。”
刘铣说:“亏你捏的出来,程昌寓老婆都四五十岁了,还怎么怀孕,是不是他小老婆啊?”
刘衡说:“对呀,就是他小老婆呀。”
这样的笑话在酒席上说了一箩筐,杨幺也跟着说笑,他知道,这一群人是无法和朝廷对比的,还匪气十足。
这天晚上,大圣天王杨幺和军师黄诚、军马太尉杨钦在一起商议如何布置杨幺和钟子仪的寝殿。
杨钦说:“我们既然是一个新朝,那就要有一个新王朝的样子,过去皇帝所具备的,我们全要具备,金镶玉的龙床得有,后宫佳丽一个也不能缺。”
黄诚说:“我是这样想的,我们现在有了自己的年号,不奉朝廷正朔,有了自己的旗帜,上书‘大圣天王’,我们还按照朝廷的样子设了职官,官员的名称、服饰、仪仗规格都与朝廷一模一样,还设有三衙大军。一句话,外表很像一个新王朝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设计‘内’,大圣天王和太子的居所,我们应当称‘内’,非但大圣天王和太子的寝殿要摆设龙床、龙簟和金交椅,就是他们的龙舟上也要摆设龙床、龙簟和金交椅。”
杨幺说:“这件事好难啊,按说,我也同意你们的意见,我们造反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天下人要过上好日子,我们自己也要过上好日子,我们自己还要先过上好日子,做出榜样给天下人看,我和太子的生活规格上去了,和朝廷没区别了,你们这些大臣的规格也要上去,要和朝廷那些一品二品大员毫无二致。另一方面,我又不赞同你们的意见,我们这样穷奢极欲,天下人就会说我们造反目的不纯。”
杨钦说:“大圣天王,您就别谦虚了,这样的事情不能首鼠两端的,要么就是要,要么就是不要,我揣摩您的意思是要,只是感情上有点忸怩罢了,这不要紧,习惯了就会好的。我只问问你,给你选后宫佳丽你要不要,你要是不要,就赏几个给我们好了。”
杨幺说:“你说什么呢,我有一个祝夫人就够了,我的精力不能花在女人身上,我要做大事,做正事。”
杨钦说:“选几个亭亭玉立的女子送给你,你不动心呀?”
这件事情三个人说到这里就算是说完了,杨幺看起来是没明确表态,实际上是默认了他二人意见的,新朝建立,内外都要仿效朝廷,他们自己搞不出新名堂来,即使有新名堂,还是觉得朝廷那套好,有威严,自己也有面子。
杨幺说:“有件事我再强调一下,我们的新朝建立起来了,钟老爷的五杀令还是要继续施行,要杀尽所有的大宋官吏、儒生、巫医、僧侣、卜祝,凡是官府府衙以及庙宇祠堂,一律都要焚烧,这要作为一条铁律,兵士这样做了,官长不得处罚兵士,而要奖励他。还有一条,对我们义军兵士的管理,要有严格的体罚制度,兵不管严,就不好使用,打板子、杖责、黥面、杀头的惩处制度都要建立起来,他犯到了哪条,就惩处到哪条。”
黄诚想说什么,还是忍住了没说,他知道自己即使说了,也是毫无用处的,杨幺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意见。
杨钦的想法不同,杨幺一说完,他就大加赞赏,他就是要把杨幺抬到最高处,将来摔下来,就会粉身碎骨的,杨幺的治理越是苛酷,反对他的人就会越多,还愁他摔不下来!
三个人再说到了明日在千子湖视察和宣布官员任用的事情,杨幺说:“军师,这件事情要搞得隆重点,明天上午我们都去千子湖,上午一边视察一边布置场所,下午宣布官员任用。”
一夜无话。
第二天,杨幺带着所有的水寨首领出发了,他们乘坐的是‘望三州’大船,来到了千子湖,黄诚交代当地义军首领如何布置场地,然后就陪同大圣天王去视察义军了。
一行人看了义军兵营、膳食房、茅厕、操演场,看了义军兵器、战船,又看了义军表演的兵器格斗,砍刀如何预防鱼叉的进攻,看了义军种植的春收作物,然后,他们就去看千子湖的军事防务。
千子湖的军事防务很有特点,义军水寨前面的港汊是凹进来的,口子上摆上五六只船就可以阻挡外敌的入侵,寨子的三围都是石砌的墙壁,外面还挖了一条五六尺深的壕沟,壕沟里布满了鹿角签,灌满了水,一般来说,从陆地进入寨子的难度很大。
午间,杨幺在千子湖大宴群臣。
下午有事,席上的酒量就做了限制,一张桌一坛酒,喝完了就没了,菜就是烤全羊,一桌一只,管你饱不饱,吃完了也就没了。
杨钦和他手下的一群统领坐一桌,他说:“我给你们讲个古吧,过去,有三个小伙伴一起讨饭,这三人分别叫阿毛、阿凤,阿季。一天,一个大户人家办酒席娶亲,三个讨饭的进了门,各说了一段赞词,就把主人家逗乐了,主人赏他们坐了一桌,当然是吃不完,三个人便把几碗芋头打包装进罐子里,到了晚上,他们住在一个破窑里,北风呼呼叫着灌了进来,他们的肚子饿了,就想到了罐子里的芋头,阿凤就把罐子拿出来往地上一放,罐子倒了,芋头和汤都流了出来,三个人就用手把芋头抓到嘴里吃了。”
“后来,这个阿凤跟着刘邦的义军打到咸阳,立了军功,有了出息,还当上了一名将军。阿毛和阿季还在老家种地,听说阿凤发达了,就去见他,看这个阿凤能不能帮衬他们一下。来到了阿凤的军帐前,阿毛和阿季就要闯军帐,亲兵拦住了他们,问是何事。阿毛就说,你们的将军就是我们的发小,我们要见一见。”
“亲兵叫他们一个个进去,阿毛就先去了,他一跑进去就抱着阿凤亲,阿凤说,你谁啊,疯子啊?阿毛说,你不认识我了,我阿毛啊,你还记得吗?有一次我们讨饭,在一大户人家讨了一罐子芋头,晚上住在破窑里,吃芋头的时候,罐子倒地上了,芋头和汤也滚到了地上,我们用手抓着吃,还你抢我夺的,好有味啊。”
“阿凤就叫人把这个阿毛打了出去,说他是个疯子。阿毛来到外面,阿季就问情况,阿毛把刚才事情说了一遍,阿季就说,你不会讲话啊,看我的吧。亲兵通报一声,就把阿季放了进去,阿季见到了阿凤,就行了个军礼说,我就知道你的雄才大略会成就你一番事业的,想当初,我跟着你攻城略地,南征北战,有一次,我们攻打罐都城,先攻下窑岭,再攻破罐都城,跑了一个汤将军,捉到一串芋将军,我们一枪一个,那时侯英雄何在!阿凤一听,觉得这个发小很会来事,就请他喝酒吃饭,还赏了他几两银子。”
杨钦把古讲完了,然后就意味深长地说:“你们知道吗,同一件事情,说法不同,结果就截然不同。”
大家被杨钦讲的古逗笑了,好几个统领在心里说,我们的军马太尉挺会翻精倒怪的,他是不是在讽喻我们的大圣天王啊?
这天下午未时正,杨幺新朝的各位官长齐聚在千子湖演兵场,他们的身后站着几千名千子湖义军兵士。
杨幺、黄诚、杨钦端坐于台子上,杨幺居中,黄诚在右,杨钦在左,杨幺的位置稍微突出一些。
黄诚主持大会,他说:“各位义军水寨的首领们,各位义军兄弟们,今天是我们大圣天王新朝建立的日子,我们义军水寨各位首领已经推举出杨太将军做我们第一任大圣天王,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向大圣天王祝颂。”
杨幺站了起来,目光炯炯地看着演兵场,黄诚、杨钦走到杨幺面前,双膝跪下,台下的各位大帅、统制、统领也一律齐刷刷跪下,再后面的几千义军也一起跪下。
黄诚和杨钦一齐说着:“大圣天王就位!”
群臣和义军兵士也一起喊着:“大圣天王就位!”
杨幺今天穿着黄色龙袍,人们看他不像个统帅,倒像个皇帝,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杨幺坐在他的那把龙椅上。
黄诚带着群臣一齐高呼:“大圣天王万岁,万万岁!”
义军兵士也在后面跟着高呼:“大圣天王万岁,万万岁!”
杨幺微微睁开眼睛说:“众爱卿平身。”
大家就从跪着的地方站了起来,黄诚和杨钦不敢再坐了,他们侍立在两边听喝。
黄诚说:“请大圣天王赏赐群臣。”
杨幺说:“本大圣天王奉天承运,今特敕封钟子仪为太子,敕封黄诚为军师,马帅,左仆射,行宰相之职。敕封杨钦为军马太尉,敕封刘衡为殿帅,敕封夏诚为步帅,兼任左仆射,敕封周伦为水帅,统管乡社水陆军马,敕封黄佐为山帅,钦此。”
黄诚说:“请军马太尉赏封统制。”
杨钦便宣布了他的赏封,张彦通、黄缺子、白德等八十余人被封为统制,还有二百多人被封为统领,杨钦也一并宣布了他们的名单。